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7 08:57:5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精品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前巩固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讨论留下了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哪两个?

  (1) 叶子美在哪里?(标出“美”)

  (2) 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标出“做”)

  三。精讲精练

  学习任务一:叶子美在哪里呢?读课文1—8小节,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叶子的美

  学生自由读

  版块一:明确目标

  版块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谁发现了写出叶子美的句子?谁能把它读好了?

  讨论交流:一和二小节

  1。些地方发现叶子是美的?学生个别朗读

  2。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呢?

  叶子不仅肥美,而且给大树提供更多的营养,这一小节哪句话表扬了叶子?

  (板书:为大树而生)

  冬天的树叶美吗?奉献给了大树,自己做为大树的养料。

  叶子很是了不起,不仅有我们看到的外表的美,还有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美。这样的美你在课文哪些句子还发现了呢?

  出示: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大树的叶子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

  (大树的叶子做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氧气!)

  指导朗读“相同的工作”“生命的乳汁”

  生齐读。

  任务二:!你还在哪些自然段发现叶子的美?

  出示:

  无数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讨论交流:7。8小节。

  1。由读、指名读、齐读。

  2。:叶子美,美在它的形态各异,更美在它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当它们聚集成一个整体时会变的更美。

  3。朗读8小节。

  任务三: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那么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后三小节。

  交流讨论:谁能联系生活,对此句的理解?

  1。各种职业就像每一片叶

  各种业的作用,如教师、医生、工人等

  2。们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呢?如“为社会做贡献”“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等

  师:每一片叶子的美丽,每一片叶子无私奉献着自己,才能够让“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这是多么有气势的`美啊!

  任务四:

  其实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现在你就是一片美的叶子,那你想对你的大树,对你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如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人们说

  总结:我们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透过我们的做法去体会叶子的美,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做一片美的叶子。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背诵

  2。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

  五。板书

  做一片美的叶子

  绿叶为大树而生 结为一个整体

  为社会作贡献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

  板书课题:秋天到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

  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

  蟋蟀对()田野对()红对()

  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板书设计

  八月:天转凉、风变爽秋天到

  九月:鱼虾肥、瓜果香喜爱秋天

  十月:枫叶红、菊花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

  画一画秋天。

语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散文内容,学说太阳、风儿、雨露的话。

  2.能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芽儿的心理感受和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课件《芽》;音乐《春雨沙沙沙》。

  2.幼儿已观察过种子的发芽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活动过程:

  一、歌唱《春雨沙沙沙》,导入活动。

  小朋友表演《春雨沙沙沙》进活动室。

  二、欣赏散文《芽》。

  1.欣赏“芽儿出土”的课件,激发兴趣。

  春天到了,种子要发芽了,你们看。(芽儿顶、冒、钻)

  芽儿在干什么?(使劲顶,加油)

  2.完整观看课件,欣赏散文。

  呀!小嫩芽儿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多可爱的小嫩芽儿啊!今天孙老师带来了一篇好听的散文《芽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讨论、讲述嫩芽儿的感受。

  (1)探出头的嫩芽儿有什么感觉?

  听完了散文,小朋友说说小嫩芽儿从哪里探出头来的?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儿的?我们做做芽儿探出头来的样子(偷偷地、好奇地看)

  探出头来的嫩芽儿感觉怎么样?(温暖……害怕)

  太阳照在身上让她感到了温暖。

  春风、雨露:亲切、舒畅。

  嫩芽儿感到了温暖、亲切、舒畅,还有些什么?(害怕)

  (2)嫩芽儿为什么会害怕呢?

  三、欣赏课件片段,重点理解和学说太阳、风儿、雨露的话,扮演角色,自由表演。

  是谁帮助了嫩芽儿?他们是怎么帮助他的,说了些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2

  1. 太阳怎么说的?(你记性真好)

  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太阳晒在身上是什么感觉?(暖暖的、很暖和、暖融融的、多舒服啊!)

  太阳说:“别怕,我把你晒一晒,你就会更健康。”嫩芽儿会说什么呢?(太阳公公,谢谢你!)真是有礼貌的小嫩芽。还会怎么说呢?(不怕不怕……)勇敢的小嫩芽。

  老师做芽儿,小朋友做太阳。老师走到孩子身边说几遍(真暖和啊;谢谢你!太阳;不怕,不怕,我要长高、长大……)

  现在,老师做太阳,你们做嫩芽儿,太阳说:“别怕,……”老师逐个跑,嫩芽儿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个嫩芽儿好舒服呀;嫩芽儿在慢慢地长高;嫩芽儿不害怕啦……)

  2.风儿看着胆怯的'嫩芽儿又是怎么说的?幼儿说两遍(你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风儿说的话)

  嫩芽儿坚强的样子是怎样的,你们做做看,转过来给后面的老师看看。

  你什么时候会表现得坚强呢?(勇敢、不怕苦……)

  风儿轻轻地吹在小嫩芽儿身上,小嫩芽儿会怎么样呢?你们做做看。(摇摆;迎着风儿;跳舞呢!好凉快)风儿说:“别怕……”嫩芽儿说、做。

  请几个小朋友做风儿,几个小朋友和老师做嫩芽。(嫩芽到前面)

  3.“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沙沙沙沙沙沙,谁在说话?”雨露怎么说的?(记得真清楚)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嫩芽儿身上,嫩芽儿感到怎样?

  张开了小嘴在干什么?幼儿做喝水样。(我看到这个嫩芽儿喝得很开心)喝了水小芽儿就……。

  老师做嫩芽儿,小朋友做雨露,做动作和对话。(谢谢你,我很舒服;凉快;我长壮了!)

  两人一组表演雨露和嫩芽儿对话,互换角色。(长高了,长得更快了,衣服更绿了)

  4.如果你见到嫩芽儿,你会怎么关心她,对她说些什么呢?

  扶一扶,你会长得更直。(诗一样的语言)

  浇浇水,你会很滋润。(是的,嫩芽儿不渴了)

  施施肥,你会更高大。(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说说话,你就不寂寞。(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

  5.听了大家的话,嫩芽儿怎么样了?(勇敢、长高了、长壮了,变得更可爱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感受散文内容和意境。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会说的小朋友跟着说。

  五、舞蹈:快乐的嫩芽儿,结束活动。

  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快乐的小嫩芽儿,跳起舞来吧!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收录了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并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

  三、设计思路:

  1.创设教学情景,进入谚语王国,认识谚语朋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和识字形式的趣味性。

  3.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4.多种形式的朗读,发展语言,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置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学设计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移、柴”等十个字,会认会写“挑、折”等八个字,其中“容、易”比较典型,需要重要强调。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谚语有一定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走进谚语王国,谚语王国里有五位谚语朋友正在等着我们大家的光临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谚语王国吧!(单击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识字》

  二、初读谚语,趣味识字

  1、要跟我们交朋友的谚语朋友们在哪儿呢?小朋友们别着急,它们在这儿呢!(单击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请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学生提要求,老师相机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

  3、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趣味识字:

  a.知道小朋友们今天要来到谚语王国生字朋友可高兴了,瞧,它们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来我们来读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这些加拼音的字并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出示“搓绳”,做动作来理解。

  出示“斤、近”,说说你的发现。

  b.玩“快乐列车”的游戏:(读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宝宝坐上了“快乐列车”,和我们一同开往“谚语城”了,大家高兴吗?

  c.学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自由认读。读一个生字,在桌子上摆一张生字卡片。

  d.“摘苹果”游戏读字读词。

  三、读中感悟,巩固识字

  1、看,我们来到了谚语朋友的家了。(课件出示这五则谚语)你会读吗?请给大家提提读书的要求吧!(学生提要求,老师相机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集体正音。

  4、你喜欢那一句谚语?再多读读吧!。(老师出示读书要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五则谚语并要学生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四、整体感知,加强理解

  出示五则谚语,问,你想怎么读这五则谚语呢?

  (鼓励学生拍手读,男女合作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方式。)

  五、游戏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蚂蚁运食忙: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正忙着运食物,来储存过冬的粮食。它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终于储存了许多粮食。这回还带来了许多生字朋友,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2、观察“容易”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并进行自我评价。

  六、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读的这些谚语,告诉我们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与朋友们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去找到更多的谚语朋友,然后把他们送到宝葫芦手抄本里去。

  (开放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形成搜集资料和积累的好习惯。)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说话学词语

  请小朋友说说黑板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

  3.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的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

  ⑷小朋友,有不理解的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

  蟒蛇: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

  4.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的形式读,每个词串内的词读得稍紧凑些。

  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雪蜡翠蛇刺滑冰绳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

  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的笔顺)。

  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的区别。“羽”字的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

  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讲解并范写。

  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朋友吗?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引导学生表达。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

  ⑷齐读三个词:寒流北风大雪。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

  ⑵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

  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的,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的笔顺。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egrave;ng)、浩(hagrave;o)、陵(liacute;ng)、辞(ciacute;)、唯(wegrave;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写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字词:“掠、堤、垂、初、素”的读音;“华”在本文“华灯”中念第二声是装饰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写法;“犹如”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3、段: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生字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我们一起去看西湖的山、湖。

  3、出示课题: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2、学生自渎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三、检查自渎

  1、出示词语

  杭州 远眺 连绵起伏 犹如 典雅 轻柔 掩映 一般 心旷神怡

  素有 明净 镶嵌 轻拂 山峦 硕大 掠过 绸带 阮公墩 仿佛

  (1)自己先读一读。

  (2)谁愿意来读一读?(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容易读错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州、硕是翘舌音,净是后鼻音,峦、掠是边音)

  (4)齐读

  我的十分钟

  你觉得哪些词最难写?容易写错?

  在这些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谁能帮助他?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连绵起伏:接连不断。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衬。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5)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好这篇优美的文章吗? 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2、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在书上画出来,指名回答)

  板书: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教师描述引读: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素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这一小节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教师小结:为什么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老师不明白,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回家仔细的读一读课文,也可以找一些资料,明天上课的时候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精选]语文教案10-15

【经典】语文教案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6

语文教案[精选]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