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小学教案

时间:2024-03-07 09:35: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桥的小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的小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的小学教案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品味文章形象生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获得简单的审美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学会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使用说明】

  1、在充分预习,朗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指导】

  一、预习点兵。

  读一读、写一写重点字音字形。

  二、走进说明文,知识储备。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然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作解说,而是用描写景物,或者是抒发感情这样的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字进行说明,这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法。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三、初读课文,走进桥之美。

  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何感想?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四、研读与赏析

  1、结合课后研读与练习二,找出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并加以分析。(试着比较与规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区别。)

  2、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文有很大区别,试具体说明。

  五、拓展延伸。

  通过阅读文章产,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好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也可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图片、资料等。)

  【自学练习】

  圆的魅力

  ①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千姿百态的形状。其中既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精雕细刻的得意作品,也有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杰作。

  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圆——最简单的形状之一,不仅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现代文明所离不开的。圆,弥撒在我们周围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整个宇宙到处都有它的形迹。

  ③静态的,如锅、碗、瓢、盆、杯、碟、缸、桶都是圆的,顺手拿出几个硬币,又是圆的;头痛脑热服几片药片吧,好几个“圆”也被吞进肚子里;小到原子、电子,大到地球、太阳和宇宙天体,无一不与圆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④动态的,如最常见的圆周运动,把整个世界活动统一在有序的和谐之中。车轮的飞转,把我们从这里运送到那里。时针的转动度量着时光的流逝。地球的公转带来了春夏秋冬。电子的运动,泄露了微观世界的奥秘。无处不见的圆,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主体。

  ⑤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魅力,竟能博得整个宇宙和万物万灵宠爱呢?这是因为圆的本身有着其它形状无法比拟的特性。

  ⑥善于思考的数学家总结:在周长一定的任意平面图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这句话反过来就成了:面积为一定的所有平面几何图形中,以圆的周长为最小。

  ⑦推而广之,将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圆球。而圆所具有的特性,圆球也具有,这就是说,当体积一定时,球的表面积最小;或者,当表面积一定时,球的体积最大。

  ⑧用最少的材料取得最大的收益,不仅是大自然的宗旨,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许多制品以圆为基本形状的原因。

  1、指出①②两个自然段的说明对象。

  2、下面指出了③④两个自然段对圆进行分类的角度。选择正确的一项()

  A存在方式B相对特性C功能作用D外在形状

  3、⑥⑦两段概括了圆的什么特性?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纤细()驻足()险峻()

  孕育()颐和园()煞它风景()

  2、解释词语,并解释加黑的字。

  驻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风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煞它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桥的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3-10

《桥》的教案02-25

《桥》教案04-04

美术桥的教案04-08

生命桥教案09-16

桥的优秀教案02-17

关于桥的教案01-08

桥教案范文02-02

巴黎的桥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