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教案

时间:2024-03-07 12:25:16 教案 我要投稿

《最大的麦穗》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大的麦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最大的麦穗》教案集锦(15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1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有句古诗这样说道“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麦地里摘麦穗。我们先来听听他提出的要求。

  2、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你认为这个老师读得怎么样?(评读结合,体会语气)(语气严肃的、严厉的)

  苏格拉底要求是什么?

  生: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不能走回头路。

  师:遵照老师的要求,弟子们是怎样去摘最大的麦穗的?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课文2-6自然段。

  二、学习探究。

  1、出示要求:自主阅读课文,用“——”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用“~~ ”划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边读边思考,从中体会出什么,及时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

  多媒体显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2、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1)“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拿不定主义,不能当机立断。

  (2)“……弟子们埋头向前走。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看出弟子们摘麦穗时非常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目光狭窄。这样是找不到最大的麦穗的

  (3)“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3、弟子们这么做,结果怎样?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幸子)

  “你们已经到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苏格拉底苍老如同洪钟的声音中你体会大了什么?(投影)(对弟子的表现惋惜、对弟子的方法不满意)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两手空空”说明了什么“如梦初醒”的意思是?弟子们此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1)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2)没有当机立断,错失良机;我很后悔,当时为何不……(3)我心里很失落……(4)心里很难受……(4)心中感到懊悔,明明已经摘到手了,干吗又扔掉……

  如果你就是这块麦地中的一株小麦,你会怎么嘲笑这群弟子?

  4、老师小结: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回头路。面对后悔莫及的弟子,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投影)

  三、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1、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2、认真读一读每一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呢?

  3、讨论交流:

  (1)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2)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3)虽然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但是眼前的一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

  4、苏格拉底真的只是在讲摘麦穗吗?他是用摘一棵最大的麦穗让弟子明白一个道理,他可真是用心良苦,循循善诱啊!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你认为“说”字前可加上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话。

  5、老师:苏格拉底是用麦地在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机会,在给弟子们讲说人生的道理,你能否用上这些词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呢?自己先说说。

  出示:“这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生1:人生肯定有许多机会,但我们未必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好好地拿在手中,抓住机会。

  生2:我想成为一名教师。但我未必能成为一名最好的教师,即使我从现在开始努力也未必能成功的,因此要抓住每一次机会,上好每一堂课。

  生3:我想考上清华大学,但我未必成考进这个学校,即使我从现在努力也未必能成功。但我会把握自己的机会。

  生:我想成为服装设计师。生:我想成为律师……

  6、老师:两手空空的弟子,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心中感慨万千,谁能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这两组关联词来说说这时弟子们的心中感受。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老师的话中受到了教育。

  生: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

  生: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生: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

  四、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弟子们不仅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且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1、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2、请大家认真读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生:我认为,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生: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懂得: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重现实。比如,我的追求是考上北大,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就先去上南大,以后我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

  4、关于机会,古今中外的伟人送给我们许多名言警句,我们一起来读读。(投影名言警句)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5、感悟人生:学习了这篇课文,聆听了苏格拉底的教诲,诵读了伟人的名言警句,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和收获,让我们用一两句话将自己的感想、体会概括出来,并写在你的资料卡片上,作为自己的名言送给自己或那些需要你提醒的人。

  6、书写名言,交流感悟。

  生:人生有许多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生: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

  生:人的一生只有一次。

  生:人的一生是不断前进的,我们的人生有许许多多的机会,不要让机会白白地浪费掉。

  生:把握每一次机会,不让人生白白地浪费。

  生: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生:“只许进,不许退”!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7、老师总结:

  苏格拉底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在麦地;不用课本,用麦穗;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自己悟出一个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节课,我们走进“最大的麦穗”收获了一株颗粒饱满的麦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株最大的麦穗。这就是:抓住机会,把握当前。希望你们能紧紧抓住,铭记在心,落实于行。

  板书:抓住机会,把握当前。

  六、巩固作业,升华理解。

  1、造句。

  2、摘抄名言。

  3、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最大的麦穗》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在潜心、感情读文的过程中寻找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真正原因,从而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背诵最后一小节。

  教学活动:

  一、名人简介,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人问大学者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低头深思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要告诉我们做人应懂得谦虚!

  平淡的话语中折射出深刻的哲理,这是就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用他的思想,他的睿智,他的循循善诱,征服了无数年轻人,他们敬仰他,崇拜他,以作苏格拉底的学生为荣。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智慧大师的学生吧,去采摘(最大的麦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这次苏格拉底又给学生上了一堂怎样的课?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分节朗读,随机正音,理解词语。

  3.苏格拉底给学生上了一堂怎样的课?你知道吗?

  三、精读课文,明白哲理

  1.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我们一起把苏格拉底的要求读一读。

  2.你听懂这样的要求吗?你说说呢?

  3.弟子们也听懂了老师要求,走进了麦地,结果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自读课文你是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

  4.在这个麦子丰收的季节里,弟子们走到尽头,却一无所获。他们所有人竟然没有摘到一株最大的麦穗,这是什么原因呢?

  5.是麦地里就没有最大的麦穗吗?有最大的麦穗,你是从文中哪里知道的,读一读文中有关句子。

  6、交流探讨,读书明理

  相关原因的分析

  ①不是地里没有最大的麦穗

  l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长得多好呀,个个都颗粒饱满,这其中怎么会没有一个最大的呢?

  我听你强调了……,为什么这么读?

  你一眼就看出来了,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让我们感受一下麦子丰收的景象吗?

  真好,仿佛看了到满眼的金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l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

  一望无垠,密密层层,一颗颗鼓胀的麦穗晃着脑袋像是在说:“我是最大的,你们怎么没有看到我呢?

  你还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的?

  l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正因为地里的麦穗是一个比一个饱满,一个比一个大,弟子们才会在麦田里挑得眼花缭乱。

  l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

  过渡:地里有这么多大麦穗,里面肯定有最大的,可他们没有找到。是他们找得不认真?从哪里看出他们在很认真地找,再去好好读书,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②学生们不是找得不认真

  l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采得很认真,还在作比较。这是一群认真的学生。

  l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l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过渡:地里有那么多大麦穗,学生又是如此认真用心,投入地寻找,可学生为什么就是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呢?

  7.请你仔细研读课文,用心去思考为什么摘不到最大的麦穗?可在相关句子旁作批注。

  自主学习,指导。

  8.充分交流: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这段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能读懂吗?联系学生是怎样摘麦穗,读读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l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开头的要求只许进不许退

  不能后退,最大的麦穗有可能不在你经过的路上,(不在你经过的麦垄里)在你的眼前出现。正如狄更斯所说,机会不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l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l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小结:弟子们虽然也在认真地挑选麦穗,但由于眼界不开阔,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好高鹜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在机会面前,缺乏敏锐的判断力,犹豫不决或者轻易地放弃机会。总以为机会还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因此,最后两手空空。

  苏格拉底的这段话非常有哲理,再次诵读。

  9.同学们,苏格拉底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带领弟子到麦地里,仅仅是为了让弟子们去摘到那个最大的麦穗吗?弟子们真的无所获吗?

  (1)学生读第7的自然段,发现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人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麦穗”指什么?颗粒饱满的“麦穗”中双引号表示什么意思?不失良机的摘下它“摘下”是什么意思? “追求最大的”在文中指什么?在生活中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在文中指什么?在生活中指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圈画思考。

  (2)小结:是啊!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抓住眼前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才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板书::既要追求最大,又要把握机会

  (3)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和苏格拉底一样对机遇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机会造访每一个人,能够及时活用的人却少之又少。------李顿最大的一穗

  请同学们读一读铭记在心,用它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最大的麦穗》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设计理念:上课伊始,以这样的开头直入课题,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走进文本。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醒目地提出了学习方向,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入手,展开教学,突出重点】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设计理念:不同层次的阅读,为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搭建有力的平台,为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创造了最大的可能。】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苏格拉底________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投影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采访”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换位想象,揣摩体验,感同身受,使学生收获到了文字隐藏的东西,在“我是两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麦穗”,两次角色的变换中,他们对“茫茫麦田里,抓住手中的一穗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道理已有了认识;“为弟子提建议”这一环节再一次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与文本的主角对话,不断地叠加、强化真切的体验,使之聚集、生发出新的深刻的认识。】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此时的角色变换已超越了“角色变换”本身的含义,这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品读,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师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心得的难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交流有关把握机会的事例或名言,让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撞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产生情感共鸣】

  六、 欣赏创作,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听说读写”的训练,极富开放性、生成性,空间大,易表达。既联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强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抓住机遇 把握当前

《最大的麦穗》教案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终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需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化地理解,领悟必需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其次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相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日,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倾听他的训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终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假如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肃穆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解读其次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犹如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投影出示:苏格拉底xxxxxxxxx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犹如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对待吗?投影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足,便顺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许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细致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顺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打算讪笑的;摇摆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讪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须要的是善意的提示,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起先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确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推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假如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xxxxxx里确定有xxxxx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推断。因此xxxxxxxxx就是你们刚刚xxxxxx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五、解读最终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找寻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重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干脆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化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超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今日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仔细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老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六、观赏创作,感悟内化。

  1、观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行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须要提示的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长。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终一个自然段。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最大的麦穗》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2、凭借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麦地边向他的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出示。

  课文中说“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这里有个“听懂”,大家认为抓住老师要求中的哪些关键词才算“听懂”了呢?你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把关键读清楚吗?

  2、“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最终怎样?(一无所获、两手空空)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弟子们两手空空?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嘲笑他们。”

  (二)、激疑启思,变换角色感悟课文

  A两手空空的弟子们真的两手空空吗?其实他们还懂得了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

  1、出示最后一段。请同学们先把这段话读一读,思考一下这段话中哪两个词是最关键的。(错失良机、不失时机)

  2、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可能?有。为什么摘不到?

  由此可见,能否摘到最大的麦穗,关键是能不能抓住机会。“机会”就是这段话的中心。

  板书:机会。

  机会就是所谓的机遇,你抓住了机会,那机遇就是你手中的麻雀,抓不住机会,机遇就是那天上的大雁,你也只有望洋兴叹、望梅止渴的份儿。弟子们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关键是……(没有抓住机会,用课文中的成语说就是“错失良机”)

  B1、过渡:弟子们是如何一再地错失良机的呢?请同学们做一回苏格拉底的弟子,到麦地里走上一遭。请大家自读课文2-6自然段,记得边读边划划,在有感受的句子旁写写,想一想:弟子们在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失去了,怎么会失去呢?

  2、自读。

  3、讨论:弟子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失去了?他们为什么会失去机会呢?

  相机引导、讨论:

  (1)两处“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体会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但“埋头”、“低着头”说明了什么?(眼光不够开阔);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可见他们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指读,评议,齐读。

  为什么会这样?

  (2)找出描写弟子们心理活动的语句:“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启发学生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讨论明确,“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指读。弟子们不愿意“过早地定夺”,说明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哪里?(因而白白地丢掉了可能摘到最大的麦穗的机会)

  齐读。

  2、追问:如果你是麦地边的一个过路人,当你看到这些学生挑挑拣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你替他们着急吗?你会给他们提醒吗?提什么醒?(注意麦地尽头要到了;你眼前的一穗够大的了;手中的一穗怎能扔掉呢;不要犹豫不决……)

  3、那你认为他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呢?

  交流。

  (要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板书:抓住)

  4、现在,你就是苏格拉底,你见到弟子们埋头寻找的情景,你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C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不是这样说的呢?

  出示第6自然段。“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是同一穗吗?

  2、既然最大的“未必能碰见”,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为什么又说“刚刚摘下的”是最大的呢?不矛盾吗?

  是呀,真正最大的一穗是很难碰到的,与其在里面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不如抓住眼前饱满的一穗。

  小兵与将军的故事

  中国古人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一屋”就相当于当小兵,是小事,又是眼前的“麦穗”;扫“天下”则相当于将军,是大事,但却是“未必能碰见”或“准确判断”的“麦穗”,是明天的“麦穗”。这“眼前的一穗”和“最大的麦穗”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如果总能抓住“眼前的一穗”,最终他必将收获“最大的麦穗”,相反,一心只想抓追求中的“最大的麦穗”的,最终连“眼前的一穗”都丧失了,谈何“最大的”,也只能“两手空空”耳。

  3、听君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啊,一起读读第6自然段。

  4、苏格拉底的一席话对我们真是一种很好的警醒,那我们生活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总是期盼最好的、最大的会在后面出现,而忽略了眼前绝好的机会?

  D学习第7自然段。

  1、交流生活中的例子(求职、买东西、炒股等)

  2、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悟出来的道理,再次出示:

  请你们再读读这一小节,你能对它有更深刻的`感悟吗?

  (1)学生自读,谈道理。

  (2)出示“人的一生也……最大的一穗。”

  我们再来看看麦穗这两个字,现在你还认为这仅仅指麦穗吗?

  这儿的“最大的一穗”指什么?(目标、理想)(板书:目标)“麦穗”指什么?(机遇)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们有哪两种表现?指读。哪种态度是正确的?

  出示:“追求是……实实在在的。”

  没错,“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齐读这句话。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指什么?(就是说遇到该做的事,就要抓住时机认真地做起来,切勿错失良机。因为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板书:追求远大)但是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把握当前。)(板书:把握当前)

  让我们一起来领悟这个道理吧,齐读。

  (3)好的哲理启示在我们的人生途中犹如指明灯,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个道理,将它永远地记在脑子里,把这段话好好地背一下!(学生自主背诵本段)

  (4)学生齐背

  四、拓展

  1、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一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可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一辈子都没有出息呢?原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机遇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了它”,于是功成名就;“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刚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提到了自己的想法,我这儿有几条名言,请大家自己读读,好吗?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它的人。

  ——查理尼科尔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莎士比亚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4、学了本课后,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的不少收获,现在请你学着上面名言的样子,把你最想说的话浓缩成一句属于你的格言,写在哪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课本练习本七,P162页,那上面也有几句关于机遇的名言,我们就把它一并写在那里,别忘了签上你的大名。以后,说不定你也会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呢!

  5、部分交流。

  6、总结:吕不韦还有这样一句话: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善于抓住机遇,果断把握当前的聪明人,去一步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板书:抓住机会

  追求远大目标

  把握当前

《最大的麦穗》教案6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复习名言。

  1、好多同学喜欢读名人名言,谁愿意来交流交流你喜欢的名言。

  2、名人名言都给人一定的启示,让人感到回味。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一、出示麦穗,揭示课题。

  评: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分节读全文。

  2、请同学当评委发表意见,评评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

  3、再选几节读出文中意思。

  1)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2)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把这位圣人虽然已显老态但仍然声音洪亮要读出来。)

  4、简要概括课文。

  三、寻找名言,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给人启示,最值得我们欣赏、体会。

  2、重点读悟第7节。

  1)读出问题。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

  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第6节体会,发现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一穗,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远大的目标。“眼前的一穗”或者说“刚刚摘下的一穗”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请举例说说。)

  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谈谈听说过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谈谈正面事例。)

  小结: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一穗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3、背诵积累。

  1)再来读读这一段,熟读以后铭记在心,用它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2)这一节就是名言佳句,值得储蓄,让我们一起试着背下来。

  四、精谈收获,总结课文。

  1、读了课文,有什么想法,试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2、总结: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及时摘下自己所遇到的最大的麦穗。

  五、再次质疑,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六、选择练习,拓展思维。

  一)把文中最喜欢的语段摘抄下来。

  二)选择一题练习。

  如果你见到苏格拉底的学生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写下来。

  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个具体的例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花落知秋时,落花去无意。

  飘然随波去,已不红尘里。

  朝雾浮彩霞,相思连天涯。

  若问人之故,红颜花中花。

《最大的麦穗》教案7

  一、创设情境,语言导入

  1、师:“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阳光四溅的正午,黄灿灿的麦田更是流光溢彩,粒粒丰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

  2、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投影出示)

  二、抓住重点,师生共学

  1、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

  2、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让弟子们明白你的要求——(评读结合,体会语气)

  (只能一个,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

  3、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为什么呀?

  三、学习2—4小节(投影出示第三小节)

  1、师: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圈出弟子摘麦穗时的表示和动作。

  2、交流。指读段落,其他同学考虑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

  (板书:埋头看看……;看看……又……。)

  3、再读这一段。

  4、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尽量用上“虽然……但是……”

  5、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四、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1、过渡: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你认为用怎样的口气呢?为什么。

  2、同学自渎体会、交流。

  3、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麦,会对他们说什么呢?注意是“讪笑”。

  4、齐读

2—5小节。你知道弟子们没能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原因吗?

  5、(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同学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丰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现傅祭识琳舛位啊?

  5、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同学们,含蓄地告诉同学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同学听懂了吗?

  最大的麦穗教案 篇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多媒体出示图片。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学生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到底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

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课文最大的`麦穗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考,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

  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

  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正因为这样,谁能用虽然但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心情如何?(懊悔)读中表达。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2)小组长交流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读第5节苏格拉底说的话,你要表达出苏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对弟子们的表现惋惜,方法的不对而不满意)到头了突出读。(启发,你这声音老师听上去不够苍老,洪钟的意思是声音浑厚、凝重、洪亮,练了再读)

  苏格拉底又说了一段话,谁来读一下?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对弟子们的教育是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出示图〕在小组里读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词突出读了,在最能表达句子的意思的词语下面加上?,再练读一下)集体再来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读到这,大家知道苏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麦穗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中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几句话。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三、读讲第三段

  1、引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并集体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抓重点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并谈谈体会。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学习情况。(有多人联系实际来谈)

  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师随机板书(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并出示名人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谁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读表达。板书(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突出读。

  学到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为了找到这最大的麦穗,你会怎么做?

  3、朗读句子,小结。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的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让我们共同回忆三年级学过的,《明日歌》。

  四、总结课文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句凡人名言在书上,然后交流。

  一晃,一课将结束,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变得有个性,变得更有创造性!

  五、作业

  1、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一个具体例子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背最后自然段。

  附板书:

  16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初读课文时,我不禁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的哲人风范,以及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

  再读课文,深入地探讨__的哲理。发现个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体会,读懂文中蕴涵的哲理,确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看似轻松愉快,但恐怕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反复琢磨,决定采用导读法。给自己的本课教学定了两个原则: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既要读懂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哲理,又要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水到渠成。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一、抓主线导,层层深入。

  本课我教学内容的重点(主线)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学生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会水到渠成。

  二、读悟结合,相机点拨。

  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

  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驾驭了课堂。在对学生放手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

  三、尊重体验,注意熏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告诉自己要留心多聆听学生思想,允许磋商的地方。

  但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在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时,对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稍加引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导读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时,就试图在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__哲理。

《最大的麦穗》教案8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读书导入: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这时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加上提示语,读,

  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

  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

  这个短句表达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

  该如何读中表达,生再读(分组):()

  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到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

  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

  (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四、学习24小节

  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2-4节。

  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小组讨论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五、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投影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2)师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获,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同学们听到这儿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

  (3)想一想,苏格拉底此时说话时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师:读到这,同学们谁能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说说当时弟子们的感受。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师傅的话中弟子们一定受到了教育。

  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

  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学生摘麦穗吗?

  过渡: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六、学习第7小节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

  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第6节体会,发现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一穗,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远大的目标。眼前的一穗或者说刚刚摘下的一穗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请举例说说。)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

  让我们再次感悟品读这段话齐读

  (引导:谈谈听说过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谈谈正面事例。)

  小结: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一穗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师小结: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七、

  所以,很多人送给我们这样的名言警句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板书: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麦穗》教案9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机会无时不在,我期待着大家在这节课上能大显伸手,牢牢握住你心中的那棵最大的麦穗,好吗?齐读课题——最大的麦穗

  二、练习质疑。

  1、通过昨日的阅读,你又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学生自由说)

  2、老师归纳问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潜心会文。

  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选择一至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潜心默读课文,在对应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言。

  1、学生默读批注。提示:你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句、重点词去品味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体会,还可以结合身边的人或事来想。带着你的感悟读一读。

  2、导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读书感受。

  (预设:

  ※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只许进不许退。”(读、悟、读)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却没有领会其话外之音,就走进了麦地。结果却是……?(自由说)(出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体会此时弟子们的心情如何?

  交流: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嘲笑”体会弟子们懊悔心情。

  (2)带着这一份心情,再请一位同学读。

  ※ 他们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呢?(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1)请同学们默读3-5小节,把你的想法和同桌或前后交流交流。

  (2)交流。(引导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来阅读感悟。)

  (3)引导说话:机会就这样在犹豫不决、挑三拣四中悄悄溜走了。如果此时你就在他们身边,你会对他们怎么说?

  (4)练习朗读。

  ※出示:第六小节。

  (1)范读。

  (2)交流。你听懂苏格拉底的话外之音了吗?

  ( 弄清:“最大的一穗” 指远大的目标。“刚刚摘下的一穗” 或指眼前的机遇或任务。……)

  (3)练习朗读。

  ※出示:“人的一生……才是实实在在的。”

  (1)苏格拉底用摘麦穗这件小事含蓄地告诉弟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他们听懂了吗?

  (2)自由轻声地读一读,尝试解决问题。

  A、“麦穗”加引号: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当机会降临时,你要抓住机会,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B、“最大的一穗”:远大的.目标。“眼前的一穗”:眼前的机遇。

  C、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两手空空吗?(弟子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道理是——指名读“追求应该……。”

  ……

  (3)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结合生活事例或引用名言)

  3、同学们,走出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你还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

  四、走出文本,引导探究。

  同学们,苏格拉底的“麦穗”故事已经成为世人处世的一种经典理论,被称之为“麦穗智慧” “麦穗哲理”。我忽然有一个奇妙的想法:假如今天的故事不是这样发展,而是有一个或一些弟子手中拿了麦穗走出麦地,苏格拉底会怎么说?再假如所有的弟子都摘了麦穗,苏格拉底又会怎么说?

  前提是:不管在寻找最大麦穗中弟子们的表现如何,苏格拉底这一课是一定要上的。

  把你的想法写在学习笔记上。

  板书:

  追 求 抓 住

  最大的麦穗

  ↓ ↓

  最大的 眼前的

《最大的麦穗》教案10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富有哲理。叙述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围绕“最大的麦穗”,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即事明理”的顺序安排结构。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要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抓主要的问题去理解,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取学生已由的经验,让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感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自然过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行走在这块麦地中,聆听苏格拉底智慧的语言,去寻找那--(齐读课题)最大的麦穗

  2、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说了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投影出示)

  3、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从这三句话入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

  二、解读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 “只许进不许退””背后有什么深意。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4、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请你仔细读读第一段,然后体会一下,当时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弟子会有什么难处?)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的?从第一段中找出理由来。(多媒体出示:那正式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指导朗读好这句话,指名朗读,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5、教师指着板书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投影出示: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说说“如梦初醒”的近义词,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仔细读读课文的有关内容,看看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

  (1)自读,并划出描写弟子们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学会抓住重点的词语圈圈划划,并从这些圈划的词语中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导学生从“埋头、低着头、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等词体会)

  (3)指导朗读,要读出这些感受来。(指名读——评价——自由练读——在指名读)

  5、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为他们感到惋惜,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6、小结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四、解读。

  第三句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六、欣赏名人名言,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七、总结、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

  2、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3、课外搜集、创作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4、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眼前的一穗。

  远大的目标、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解读哲学大师的语言,领略智慧课堂的魅力,参悟人生之道的真谛,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文化土壤深厚的麦地,与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话?

  哪三句话?谁找出来读一读?(出示)

  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二、解读语句,体悟内涵

  (一)“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

  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4、怎么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二)“你们已经到头了。”

  1、谁来读一下?

  2、几个字?(七个字)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

  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

  4、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七个字?(惋惜、气愤、微笑……)

  5、出示: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7、弟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他们很失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8、 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低着头往前走,挑挑拣拣……)

  9、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摘到最大的麦穗呢?

  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心里想:“ ”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体会“埋头”的含义(束缚思维,目光短浅……)

  9、是呀,机会就这样在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中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了,到头手中空空如也。在这里,我们固然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旁观者,我们比弟子们更清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10、小结:看来,我们都比苏格拉底的弟子更出色。

  (三)“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出示,指名读

  2、你认为苏格拉底这句话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3、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呢?

  4、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对他的弟子们说这样的一段话呢?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5、指名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翁之意仅仅在于“穗”吗?更在于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6、看来苏格拉底的每句话里都蕴含着更深的意思

  7、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跟弟子们说了吗?为什么不说?

  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处,这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要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弟子们明白苏格拉底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里看出?

  (四)“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读

  2、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指名读

  3、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5、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指名说。(注意点评)

  (2)小结:是呀,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拥有明天!

  (3)同学们,让我们默默地记住这句话,在心理默默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释放出来,大声地,自信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6、这两首熟悉的诗就是反映的这个道理,我们来看一看。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8、理解、齐读

  9、今天的“每日积累”就送大家这样的词句,出示齐读

  表示勤奋踏实的成语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失时机、一丝不苟。

  关于珍惜机会的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三、走出文本,回味无穷

  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

  四、布置“每日一写”

  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最大的麦穗》教案1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境,语言导入

  师述:悄悄的,前天花儿开了又落了,昨天柳儿绿了更绿了,今天虫儿叫得更欢了,蛙儿唱得更乐了,萤火虫也上班了夏天来了!

  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阳光四溅的正午,黄灿灿的麦田更是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

  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

  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你认为这个老师读得怎么样?(评读结合,体会语气)

  弟子们听懂要求了吗?

  过渡: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

  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

  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他们可能会说)

  四、学习24小节

  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

  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五、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显示内容。

  轻声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读一读?(评读,体会其语重心长)

  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学生摘麦穗吗?

  他可真是一位

  过渡: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六、学习第7小节

  多媒体显示内容,指读。

  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

  让我们再次感悟品读这段话齐读。

  师小结: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很多人送给我们这样的名言警句(欣赏多媒体课件)

  让我们也拿起笔,写下些什么送给刚才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学生写。

  大组交流。

  机动: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最大的麦穗》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与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

  3、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4、解决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苏格拉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交流组织:问好!谈话:同学们爱听故事吗?看来大家都抵挡不住故事的诱惑,那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问一个大学者:“嗯,听说您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了……”

  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大学者是谁呀?(板书: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好!上课!

  2、板书课题,强调“穗”字的音、形。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谁知道苏格拉底的资料?指名说。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出示。指名读。谁知道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收集的?不看大屏幕再试着说一遍,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过渡: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的态度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好吗?

  1、按要求初读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2页,自由地轻声地朗读一遍课文。

  要求:读准音、读通句、读顺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解决掉再走。

  2、检查初读

  过渡:刚才看见大家读得都特别认真,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做到胸有成竹了,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把你的读展现给大家呢?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沉甸甸”(正音,积累abb式的词语)

  (2)指名读第二至三自然段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出示“挑挑拣拣”(积累aabb式的词语)

  “两手空空”(积累abcc式的词语)

  “麦垄”(识记字音、分辨字形、了解字义、进行描红)

  “如梦初醒”

  (四)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出示“不失时机”、“错失良机”(释义,明白这是一组反义词)

  出示所有词语,指名全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按要求默读

  过渡:同学们的字、词都过关了,老师相信,通过再一次读课文,你会对这些词语有更深地了解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默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专注。指名回答。

  进行评价,借助词语再次进行概括。

  3、理清脉络

  过渡:围绕这个主要内容,课文时怎们分段的?静下心来,再快速读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意思。指名回答,(随机板书:提要求、找麦穗、悟道理)

  4、渗透体裁——借事说理(板书)

  四、深度读文、重点突破

  过渡:提要求、找麦穗、悟道理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提要求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去第一部分中去看看,苏格拉底提了一个什么要求?找到勾住

  1、指名读

  2、指导读:如果你是苏格拉底,你想让大家听清你的要求,你会强调哪些字眼?怎么读?

  3、质疑: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了这样的.要求,你会想什么?

  4、齐读。这么多的疑问一定要收藏好,因为它会带领走向成功彼岸,好,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事情发生的背景。

  (二)找麦穗

  过渡: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了个要求,让大家找麦穗,好,现在我们去第二部分看看。

  1、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读?指名读2.3自然段。

  出示:“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觉?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读了这句话感觉怎样?对比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

  所以中间用什么号?出示分号。那分号在这有什么作用?

  注意:分号的停顿比逗号稍长,比句号稍短。谁愿意试试?一起试试

  2、作为奖励,你可以叫一位同学来读,指名读3.4自然段。

  这段话中苏格拉底说了一句什么话?找到勾住。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指名读

  指导读:从文中找答案,这句话该怎么读?用这种强调谁愿意来读一遍。

  3、作为奖励,你可以叫一个你的好朋友来读,指名读5自然段。

  这儿藏着一个难啃的骨头,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指名读这个句子,谈发现,引作用

  指名小组读句子。

  指导读“除了”碰见“这个词出现了两次,哪个词还出现了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咱这儿先卖个关子,既然一句话中连续出现两次,可以感觉到它很重要,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三)悟道理

  过渡:从提要求到找麦穗,整个感觉就和教学无关、和学习无关,更和人生无关,但这正是苏格拉底的睿智所在。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来,让我们看看弟子们学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对,分号!男生读分号前边的句子,女生读分号后边的句子。

  读完之后,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分号前后的句子什么关系?那分号有什么作用?

  本文三个分号的句子学完了,回忆一下我们学分号的方法概括一下要想知道分号的作用得用什么方法?

  指名读。齐读全段。

  五、巩固练习

  1、听写

  2、想一想:“最大的麦穗”指什么?

  六、小结过渡

  “最大的麦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下节课请同学们和又帅气又睿智又幽默的杨老师一起继续探讨人生,老师期待大家的表现。

  七、板书设计:

  提要求16、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找麦穗

  悟道理

《最大的麦穗》教案1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述: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杯茶,越品越有味。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第十六课《最大的麦穗》,细细品味它。(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2、首先我们来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先听写三组词语

  沉甸甸

  颗粒饱满挑挑拣拣

  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听写,纠错,读了这三组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二、品读课文

  1、(出示:一片麦地)这是一片怎样的麦地?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打开课本,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学生齐读)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4、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古希腊的一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指名读

  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了哪几个要求?

  5、苏格拉底提这样的要求时会是一种怎样的语气呢?(生个别读,齐读,师相机评价)

  6弟子们听懂了苏格拉底的要求了吗?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7、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8、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9、理解“如梦初醒”,问:他们到底明白了什么?

  10、弟子们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学生读有关句子,齐读,师相机点评)

  11、在这段话中,苏格拉底还说了一句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2、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呢?(学生默读课文

  三、四两个自然段,找出描写在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分别用﹏和—画出,反复读,体会)13按理说,他们这么认真,应该能摘到最大的麦穗呀?可是————

  14、说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15、正是由于弟子们的挑挑拣拣,犹豫不决,他们才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这时又是怎样教育弟子们的?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学生自由读

  16、苏格拉底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17、“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

  18、苏格拉底也知道最大的一穗是很难摘到的,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提的要求(再次指名读前面的要求)

  那么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其本意是什么?

  19、同学们都明白了苏格拉底的用意所在,可弟子们却没明白,这时,苏格拉底的话应该怎么读?(学生个别读,齐读,师相机评价)20、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绝非一无所获,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

  (出示第七自然段文字: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的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21、你们读懂了吗?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22、你们的感受这么深,也一定会读的很好。(学生个别读,齐读。师相机评价)

  23、同学们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24、你们真是活学活用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读读第七自然段。

  三、总结新课,升华理解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明白了课文所讲的道理,你们觉得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方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2同学们充满智慧的发言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了,你们有自己的见解,非常的了不起。你们都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你们最大的一穗,但对你们来说,今天要摘取的眼前的一穗是——————

  3老师跟你们一样也有远大的理想,但对我来说眼前的一穗是上好这节课。明天还有新的挑战,人生的目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把握住身边的每一个机遇,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这样才有收获。

  最后,老师送你们几句名言,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出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巴尔扎克)

《最大的麦穗》教案1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四、指导学生造句

  1、自由读课后习题4中的句子,体会前后两小句之间的联系。

  2、指名用“虽然……但是……、即使……也……”造句,集体评议。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麦穗》教案15

  教材依据: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十一册语文教材

  设计思想:根据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本校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读、想、议’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验的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思考和讨论,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 凭借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段,用摘麦穗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来揭示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准备:

  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认识和大概理解;关于机遇的一些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 人物简介,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请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简要地向同学汇报。

  2、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讲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后汇报:这篇课文讲的是苏格拉底叫他的弟子到一块成熟的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结果没摘到,从而悟出了一个道理。

  三、 精读课文,悟出道理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苏格拉底是怎样要求他的弟子到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这是一块怎样的麦地?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细读体会。

  2、 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重点讨论以下词句:

  (1) 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2) ……只许进不许退……

  3练习感情朗读

  4过渡: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到老师的要求后,是怎样摘麦穗的?有没有摘到最大的一颗麦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标记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神态、动作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出示2-5自然段文字,指名朗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 抓住弟子们的神态:“埋头”“看看、摇头”……

  (2) 抓住弟子们的动作:“摘了”“随手扔掉”……

  (3) 讨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摘不到一颗最大的麦穗?他们心里会怎样想?

  (4) 苏格拉底站在田边,看着他的弟子们摘麦穗的样子会怎么想呢?他是用什么样的语调对弟子们说话的?你能模仿着读一读吗?

  (5) 那些小麦可能回怎样嘲笑这些弟子们?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6)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6、 过渡,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弟子,你打算怎样摘麦穗?换位思考,引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齐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语重心长”“意味深长”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吗?

  7、 思考:苏格拉底是不是就要求他的弟子们到麦地里摘麦穗?他知不知道他的弟子们摘不到一颗最大的麦穗?(知道)他的用意是什么?

  8、 出示最后的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把你认为含义最深的句子画下来,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3) 分组交流

  (4) 重点讨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 ”

  四、 补充深化,领悟道理

  1、 学习了这篇课文,让你想到古代的一首什么诗歌?

  出示《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说:( )

  教学反思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者能引导学生在理解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说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教学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说。在说中辨别是非,领悟道理。发散思维,多元解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可是,对于一篇哲理性的文章,怎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的道理,需要笔者进一步思考。

【《最大的麦穗》教案】相关文章:

《最大的麦穗》教案06-30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1-24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03-21

《最大麦穗》教学反思03-19

最大的麦穗教案范文锦集8篇10-20

《最大麦穗》教学反思[实用]02-19

关于最大的麦穗读书日记300字(通用3篇)06-09

《拣麦穗》教案11-08

《最大的书》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