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9 07:37: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精华(3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茶、制茶、品茶,激发幼儿动手尝试的愿望,体验动手参与的乐趣。

  2、幼儿在亲身体会中,加深对中国悠久茶文化的了解。

  3、在亲身经历中,增加有关茶的感官经验。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录象片、各种类别的茶、开水、茶杯、各种制作茶的原料如菊花、茉莉花、可食用色素、冰块、可食用香精、牛奶、冰糖等等。

  2、孩子平时了解一些有关茶叶的知识。

  活动过程:

  1、欣赏电视里有关“康师傅绿茶”的广告,激起幼儿讨论自己有关茶的经历和感受。

  2、了解茶的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结合录象片的内容和讲解以及实物,让幼儿简要了解茶是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的,在我国有很多茶叶盛产地,以及中国的茶泡制有许多的讲究,中国茶在国外很受青睐,茶对我们的健康有许多的作用等等。

  3、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茶。让孩子们在熟悉了已有的原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尝试,学着配置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红茶(可食用色素)、绿茶、水蜜桃茶、山楂茶、草莓茶、冰茶、冰糖茶、奶茶等等。可以是多种原料配置。

  让孩子在多种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口味的配置,还可以用同一口味,用不同的分量来配置浓淡不同的口味。

  4、品茶: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什么茶”,是什么原料,估计是什么口味等。老师用开水进行泡制,大家一起品茶,边品茶边谈自己感受。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里,准备茶叶超市,让幼儿在其中更加熟悉各种不同的茶;同时,准备相关的材料,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自己配制茶饮料。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提议,不断更换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尝试。

  2、有机会能走进茶园,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茶叶。亲自帮助工作人员摘茶、搓差、烤茶、包装茶。

  3、有条件的可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有关茶叶的保健和其他的作用。

  活动反思:

  一般的有关这方面的活动,老是不可避免的去讲解去观察和了解,而本活动却一改此举,放开了让孩子去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在自身体验中去感受去获取。但是在孩子们的亲自配置中,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会出现配置的口味不是所想象的。还有就是延伸中的亲自去参观环节要是放在课前就十分理想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文具恰恰恰》的歌曲磁带、录音机。

  自制图画一幅(采用拟人化得手法画出各种文具,有微笑的细长铅笔,笔头下写出字,橡皮在擦掉错字,尺子画出直线,转笔刀正在削铅笔,挂着一串铅笔屑,四方的铅笔盒。)

  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让幼儿能从直观的歌曲中了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作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小朋友都经常使用的文具是什么?你们都知道他们的用途是什么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轻松自然的过渡到教学活动中。

  二、播放歌曲

  《文具恰恰恰》,请幼儿欣赏歌曲。

  幼儿在很好的表达自己对文具的了解之后,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现把幼儿的情绪带动了,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本次活动更好的衔接。

  三、出示图画

  请幼儿观看图画,听老师慢唱歌曲,并记住歌词内容。

  直观法的运用,让幼儿能更清晰的了解图画所带来的魅力,因为这个年龄段得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从幼儿认识事物求了解物体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四、采用整体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以这样的姿态面向幼儿,使幼儿能够善于观察老师在教授歌曲时的表情,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并鼓励幼儿尝试跟着音乐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养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五、幼儿之间相互扮演“小老师”学习歌曲

  让幼儿做幼儿的“小老师”,让个别唱的正确的幼儿师范唱,让其他幼儿跟学,这样不仅让示范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能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的欲望,形成互动效应。

  六、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学跳双圈集体舞

  加入歌曲的烘托,夹杂自我创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处,及时引导幼儿做好衔接动作,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七、活动延伸

  让家长带孩子选购部分文具,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比较活跃,喜欢模仿,爱表演,对美的事物很敏感。在表演活动中往往有许多创造的火花在闪耀。一天,何珊小朋友把妈妈的花裙子剪掉后,想为自己改一条漂亮的花裙子,结果惹来了妈妈的一顿打。从这件事,我们愈发感到幼儿具有强烈的爱美之心和创造意识。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小小设计师”“时装表演”。让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尝试,自行设计,激活创新,使幼儿能大胆地参与到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化装会”是这些主题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这些活动的综合和延伸发展。我们通过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让幼儿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按意愿设计自己喜欢的造型,帮助幼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启发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分享创造的快乐,培养审美的情趣。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如包装纸、纸盒、挂历纸、布袋、纸袋、塑料袋、塑料箩筐、台布、毛线、纱巾、果冻壳、碗面盒、吸管等。自然材料:如树叶、棉花、羽毛、稻草等。

  (2)(2)用于粘合的材料若干如:双面胶、订书机、胶水、针线、回形针、夹子等。

  (3)布置活动场景,突出热烈气氛。最好在活动室放置一面镜子,提供化妆品。

  四、活动过程及评析:

  (一)韵律活动:通过动作把喜欢的.动画片角色表现出来。

  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让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你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吧,谁表演的好,我就跟谁学

  评析:教师提供了各种动画片的主题音乐,让孩子伴随着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开场,气氛宽松,孩子拘谨感顿消,天性得到释放。而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创意,并蹲下身来向幼儿学,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探索尝试、求新、求异,想象、创造的积极性,激活了幼儿头脑中的已有表象,为下面的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二)观察、讨论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研究各种材料,讨论其用途。

  师:?你们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像动画片中的角色吗?这里有好多材料,大家一起看看有什么?能用来做什么?

  (幼儿七嘴八舌):

  幼:这么多的果冻壳有什么用?这里有黑色的垃圾袋,我可以做一个‘蝙蝠侠’的披风;我想用肯德基的薯条盒子做成小鸭子的脚;这个塑料袋我只要稍微剪一下,就是一件现成的背心……

  师:这碗面盒扔了就是垃圾,可是老师把它做成小鸭的头饰,就可以做游戏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4-12

【经典】大班教案09-30

[精选]大班教案10-08

大班教案(精选)10-08

(精选)大班教案09-29

大班教案(经典)09-06

(经典)大班教案08-31

【精选】大班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