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是一篇用文艺笔调阐释事理的说明文:简洁丰富,生动有趣。
2.学习本文“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本文词语较多,可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指导学生理解“多次分类”说明方法,用列表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及掌握这种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订正步骤:
霁颜(jì) 撇嘴(piě) 解颐()(yí) 抿嘴(mǐn)
脱颔(hàn) 笑煞(shà) 讪诮哂嗤(shàn)(qiào)(shěn)(chī)
粲齿(càn) 拊掌(fǔ) 莞尔(ǎ) 冁然(chǎn)
咍然(hāi) 揶揄(yé)(yú) 回眸(móu) 佯笑(yáng)
妍笑(yán)
作者介绍:
导语:讲一个有关“笑”的故事,春秋战国,齐威王在位时,楚国派兵进攻齐国,威王让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给了他一百斤金和十套车马算是送给赵王的礼物,淳于髡仰天大笑,系帽子的带子全都断了,威王问他为什么笑成这样,他说:“我从家到宫里来的时候,路旁有个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洒向神求丰收,祝愿道:狭小高地上的收成要装满篝,易积水的低田的薪要装满车子,我看他献出的东西少要求却很高,所以笑了起来“威王懂得他的意思,除将上述礼品增加十倍以外,更添上十双白璧,后来果然请来了赵国救兵,楚国只好撤军了。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课文中提到的“冠缨索绝”,此外,课文中还讲了一些笑的典故,“回眸一笑”“呵呵大笑”(《红楼梦》中张道士,他是贾府家观的主持人,80多岁了,在主人们面前“呵呵大笑”,颇有阿谀逢迎和倚老卖老),至于孔夫子的“莞尔”自然是在庄重而又亲切的表示。
从上述诸多人物的笑,我们可以看到笑的内涵是丰富的`。
给课文划分段落(见书)
(1)说明笑的各种类型
(2)借“笑”说明祖国语言是何等的丰富和生动。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课文说明了几种笑的类型呢?
(①笑和脸的关系②笑和全身的关系③笑和人的关系)据此,我们把第一部分划分为三层(见书)
1节、“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课文以定义开头,简洁明快地直接入题。
“内心感情的反映”说明“笑”这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情感流露,渲泄的一种必然,人的感情纷繁、复杂,笑的状态也就多种多样,这就为下文展开分类提供了依据。
反映的部位“是人们直接观察的对象。笑的词语的产生,正是人们由观察对象,探求内心情感的结果,这个给“笑”下的定义正是全文给笑分类的整体标准,也把笑同其他生理现象区别开来。
文章内容见下页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
综观上文,作者由局部到整体,紧扣“笑”字,把一百多个表示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读19节)
20节、课文用总结性的话开头,引出说明的事理祖国
语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点明中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6个会认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几;学会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妙处,丰富语言积累。
3、明白最困难得莫过于战胜自己这样一个道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妙处,丰富语言的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中作者参加越野跑的图,问:你知道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吗?想知道这次越野跑的'结果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我战胜了我自己》。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圈出文中生字,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
2、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4、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字。
5、生字、词语回归课文,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重点抓住2、3小节赛中这一部分去读,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来理解、感悟。
2、议一议:我是怎样战胜自己的?
3、比赛结果怎样?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最大的奖励是我战胜利自己?
引导学生理解最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这句话。
4、联系自己说一说:你有过这样战胜自己的经历吗?今后你如果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四、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把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摘抄下来,丰富语言积累。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班超这两个字,写好走字旁,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横捺,要写稳,以托起右上半部分。
3、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4、扩词,造句练习。
三、发散思维:
1、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联系上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自信》,你又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四、拓展延伸。
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特别是要谈谈自己今后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五、实践练习:
1、课外阅读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2、找一找有关自信、战胜困难方面的格言,读读抄抄,激励自己。
板书设计:
8 我战胜了自己
赛前赛中赛后
躲、怕暗下决心喘着气
央求换人拼命向前很累,却很高兴
全身发抖咬紧牙关获得缎带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绝、鹂、鸣”等7个生字,指导书写“吴”“含”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能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能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唐代一位大诗人穿越时空来我们班做客,猜猜他是谁(杜甫)杜甫是咱河南人,被称为“诗圣”。
2、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流传千古的《绝句》(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孩子们,找到生字了吗?(出示课件)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分享一下好方法?(评价:你发现“鹂”和“鸣”都是鸟字旁,鸟字旁的字就与(鸟)有关,你就是一休!)还有吗?(评价:你的方法真有趣,一口咬掉令尾巴,赶紧含在嘴里面,乐中记字,)我们带上节拍一起来读这些生字!
2、同学们,大声朗读古诗,把诗句读流利。谁来展示,出示课件、听读古诗,我们要读出诗的节奏,大家一起读。
3、这首绝句共有(学生答:四)句,每句有(七个字)叫“七言绝句”。
三、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首诗描绘了哪些画面呢?
(一)学习第一二句
1、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呢?(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贴画面) 出示课件,听到了什么?对于黄鹂来说,鸣叫就是它们交流的方式,它们在交流什么呢?(你认为它们在快乐地唱《春天的在哪里》你真会想象!)我们能快乐的读一读吗?
2、同学们,再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你眼前又会出现什么画面呢?(一行白鹭飞上蔚蓝的天空。贴画面)白鹭飞到哪里去?你来回答,(哦,它们要飞上又高又远的蓝天)你们读,让我来听,你们飞的高不高,远不远呢?
3、感受诗的色彩美
同学们,看画面,诗句中写了哪些色彩?这么多颜色,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愉悦欢快的心情感朗读吧!)看课件朗读。
4、朗读指导
一句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读诗句、想画面,展示出了两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看,多美!诗人喜欢!老师喜欢!你们喜欢吗?一起读出我们的喜欢。
(二)、后两句诗也是两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要先展示诗句画面,再读出美的画面。
哪组汇报第三句诗?你们这组!有没有疑惑的地方“窗含”有不理解?同学们,诗人在什么地方看雪景呢?(对呀,诗人透过窗户看窗外的雪景,窗户框就像表在雪景的周围,多么完美的一幅雪景图!出示课件理解)
哪组汇报第四句诗?你们组吧?画面展示了,也读出停泊的船要到遥远的`东吴去!
四、反复读诗,读出韵味
有时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还能玩对对子的游戏。敢和老师一起玩吗?师出上句,你对下句。
如:师: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
生:一行白鹭
师:鸣翠柳
生:上青天 (师的语气不断加强,引领学生读出韵味)
五、吟唱古诗,表演诵背。
诗歌,一首诗其实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所以才称其为“诗歌”。有人就把这首诗谱了曲,唱出来了,想听一听吗播放童声儿歌《绝句》。 学生跟唱。
六、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大明来说吧! (我们来看是不是?两个字里的口都要写小一点、扁一点。)小红说!(我看也是“吴”字上窄下宽,“含”上宽下窄。)看老师书写吧!在书上描红两个字,再各写一个字。
七、总结
我们再来诵读古诗,读出美的画面,读出愉悦的心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读 讨论 探究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文学习
(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姆乐巍⑹倜?难映ぞ哂兄匾?庖濉W髡卟⒚挥谐两?诿つ康睦止鄣敝校??诮嵛泊μ岢隽斯赜凇翱寺 鼻I娴降赖侣桌砦侍獾睦渚?伎肌?
(三)内容研读:
1、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2、讲解说明方法: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探究:(1)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2)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研讨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读 讨论 探究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导入:)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二)复习: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思考: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d。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2.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提示:
1、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2、句子见课文。
3、有举例子、列数字等,各举例说明。
4、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五)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出示幻灯片)“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也是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六) 布置作业:
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兴技术。
附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植物界的克隆:
动物界的克隆: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一“多利”的诞生
利与弊:
备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个字。掌握比的笔顺。
2、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4、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试着提出问题,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阿凡提的聪慧。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贴阿和提字卡。
大家听过阿凡担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你对阿凡提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一边听一边想,一个什么故事?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
2、简述课文内容。
3、师领读,生跟读。
4、讨论: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城呢?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认读,识记。
3、交流。
阿: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双耳刀,右边是一个可字。
比: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4、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
四、游戏活动
1、可请学生到前边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生字。
2、游戏:找朋友。
3、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
五、课后作业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指导书写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
2、填一填,考查学生生字的'运用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
2、游戏送桃子
(1)自读句子: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同桌。
(2)同桌商量括号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注意引导答字的收写。
3、讨论生活的智慧。
多媒体实物投影出示讨论画面。
此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过程来完成。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选其中一个自己练习讲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a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附:板书:
潮来前
观潮潮来时 (时间顺序)
潮过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板书:
潮来前 远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
1、观潮 潮来时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潮过后 近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教案(精选)10-16
【经典】语文教案10-14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精选]10-19
[精选]语文教案10-15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