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优选)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题西林壁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你去过那些地方?黄山去过吗?泰山去过吗?庐山去过吗?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揭题: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去游览庐山,欣赏一下庐山风景。(板书课题)
二、简介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三、破诗体,解诗题
齐读课题。
《题西林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请同学们看古诗下的注释,这里的“题”是“题写、书写”的意思;“西林”就是指“西林寺”;“壁”就是“墙壁”的意思。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好,我们一起来读两遍题目。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古诗,圈画出不会读的字。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探究诗意(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都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板书)横看是怎么看呢?(引导是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的意思)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侧看;侧看就是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2、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诗中哪一个词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不一样,“各不同”)
3、好,我们一起大声把这两句诗读一读,把他们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来!(齐读)
4、好!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去看庐山,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讨论,举手回答)(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5、同学们真的很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诗中所说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在平时写景作文中可以试着这种写作方法。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6、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练说,指名。因为自己身在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根据诗意绘画,并向大家展示。
题西林壁教案2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案3
一、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K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己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理解诗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
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题西林壁教案4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请一位同学背诵此诗。
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二、简介苏轼
苏轼写过五首关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三、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2、
3、
4、
5、
6、请一位同学试读,其它同学评价给时间再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请几位同学来读通过读,大家对庐山有什么印象?结合注释再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巡回指导)理解前两句
①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7、理解后两句
四、 小结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五、熟读背诵
题西林壁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两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
1、还记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吗?回忆一下,你能背诵他的哪些作品?(齐背《水调歌头》)
2、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首诗——《题西林壁》。请大家读读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让我们对苏轼有更多的了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article/
(1)对题目的理解;
(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西林、壁(墙壁)、横看(从下面看)、缘(因为);
(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装的理解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
三、拓展延伸。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你觉得这首诗中,还有什么问题是值得提出来大家交流探讨的?(估计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2、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讨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的情况?
6、小结: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四、朗诵、背诵。
五、欣赏:
后来有很多人录写了这首诗:请欣赏草书题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案6
师:岭和峰有什么区别?
生:岭就是山岭,峰就是山峰。
师:那山岭和山峰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谁能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一下?
生:山岭是无边无际的。
师:无边无际?
生:一望无际。
师:一望无际?谁能表达得更确切一些呢?它其实是……
生:山岭是长的,一排的。
师:一排的,高高低低的,所以可以形容它“连绵不断”;那山峰呢?
生:高耸入云。
生:直插云天。
师:好的,山峰是高耸的,这两个词形容了山峰的特点。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横着看,庐山的山岭——
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双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
师:侧过身来观赏,庐山的山峰——
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师:呵,可以选择你认可的词汇。那“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其他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又分别会是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吟诵这两句诗,你想象自己就在庐山道上跋涉游览,远远地望……凑近了看……抬起头……俯下身……你的眼前仿佛看到……
师:远远地看——
生:无边无际的山。
师:唉,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了。你远远看到了什么?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是啊,庐山水汽丰富,庐山云海可是天下一绝啊。远望庐山,云雾缭绕;走在山道上,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鸟在天上飞过,一转眼就飞到山林里了。
生:我看到山崖很陡峭,一直往上就看不见了,不知道有多高。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你肯定想起了李白,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飞瀑之下又会有什么呢?
生:大水潭。
生:很深的峡谷,有水汽不断冒上来,我看到过的`。
师:是啊,那可是深谷幽潭,一眼望不到底啊。这就是庐山:横着看,山岭起伏——
生:连绵不断;
师:侧着看,山峰高耸——
生:直插云天;
师:远远地看——
生:云雾缭绕;
师:挨近了看——
生:悬崖峭壁;
师:抬头仰望——
生:飞流直下
师:低头俯视——
生:深谷幽潭。
师:再换一个角度的,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观,所以在苏轼眼里看来,庐山是——读: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变化万千,千姿百态。
师:怎么会是这样呢?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原因是——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反思]
王崧舟老师谈诗意语文,列了三点: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题西林壁》寓理于景,而且对“景”的描述实在简约,乃至抽象,而实质上“景”又是那样的丰谵华美,奇崛诱人。若要暗晓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理,必先要领略庐山的“真面目”,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故如是。
题西林壁教案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指导学生好朗读,掌握抑扬顿挫的节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吟诵):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同学们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生:读诗并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峻雄伟。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生:合作共同捏出岭与峰)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四个字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
(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之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一种人生哲理。那么究竟是好什么呢?你们用心想想看。
师: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两句连在一起理解就是:诗人自认为不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所以他才借机阐明了这个哲理。
三、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案8
一、教育目标。
知识和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墙等生字,理解作者的介绍,可以正确、流利、感情地读诗。
过程和方法:朗读和体验,学习作者传达感情的手法。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中含有的哲理。
二、教育的重要难点。
教育要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意。
教育难点:理解不知庐山的真面目,只有这座山的哲理。
三、教育过程。
(1)引进新课程,激发知识欲。
谈话导入,谈旅行经验,引出问题西林壁
(2)初读课文,质疑其。
1.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着名文学家,他的文字展望,与苏辙、苏寅并称三苏。
2.解决问题。
问题:写问题。西林:西林寺。墙:墙——写在墙上的诗。
3、教师范读,纠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4.教师领导学习。
横看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1)横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意思是什么?
(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这两个意思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出现不同的景哲。
(3)岭和峰有什么区别?(显示图像)
(4)在前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情?
(5)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不知庐山的真面目,只在这座山里。(团队合作讨论)
(1)学生报告知识缘,教师补充真面目。
(2)学生报告诗意。
(3)学生与生活联系,谈学习后的两句感觉。
(4)全班同学带着情感,一起阅读整首诗。
5.总结。
报告本课程的收获可以是手法、感情、内容。
6.配置作业。
写四季庐山,早晚庐山,晴雨庐山。
7、板书的设计。
有点儿。有点儿。
题西林壁教案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认识诗人
1、谁了解苏轼呢?谁会背他的诗?
2、引入题壁诗,简要介绍题壁诗形成原因。还可出示最有名的题壁诗《黄鹤楼》读一读。
3、解读课题,问:西林在什么地方?生指出在江西庐山后,引导背诵《望庐山瀑布》侧面了解庐山。师介绍:庐山不仅水美,而且山也美。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朗读课题,导入诗文教学。
二、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以下指导:
(1)当学生感知到庐山之美时,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第一、二句,让学生简单画一画他读出的“岭”和“峰”,补充描述一下“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桃》。
(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第三、四句。相机理解“缘”的意思,并注意强调其写法:右上部分好似两手做取景框状。师生采用问答等形式反复朗读该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相机引读名诗佳句: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强调在吟诵《题西林壁》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理趣。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读示范,指名说说准备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你在朗读中联想到了什么类似的生活现象?一边感受一边朗读。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身在庐山”现象,再反复吟诵后两句。
4、指名展示,引导学生听,评。
5、配上乐曲,开展背诵比赛:看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
四、揣摩古诗,触摸诗情
1、教师提示:学习古诗,还应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才能触摸到诗人的心灵。
2、投影出示: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诗、词、文都有极高造诣,被誉为“奇才”。因为不受当朝新党的笼络而受到迫害,遂引发了“乌台诗案”。1080年,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在黄州城东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自贬谪黄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格调。1084年,48岁的苏轼被改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壁》。
3、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读诗中推测作者的诗情:苏轼这样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文人,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两度贬谪,他的命运似乎并不由自己掌握,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像绣球一样被人抛来抛去。那么,《题西林壁》有没有可能隐含他对这样的人生的一种顿悟呢?再读古诗。引导发现:“庐山”也许并不单指眼中的“这座庐山”,或许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呢。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将“庐山”这一环境改为其它环境,例如:“官场”。换词朗读:不识x x真面目,只缘身在x x中。再引导回归原句,反复品读。
4、教师引读第三、四句:苏轼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领反复吟唱。
五、比较阅读,点燃诗心
1、教师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引导对比阅读,找出异同。
2、鼓励把生活中的类似感悟也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尝试写一写。
3、集体交流。
题西林壁教案10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2、指名读。正音
3、再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背诵
五、课外拓展:《登飞来峰》
六、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题西林壁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2、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往往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有关《题西林壁》的资料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引入课题。
1、请三个学生分别讲两个小故事《盲人摸象》《玫瑰园》或《向上看的力量》
通过提问引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二、了解苏轼,及课题意思。
师讲述苏轼写《题西林壁》的背景讲第三个故事之前,先了解同学们收集的关于苏轼的.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李白《望庐山瀑布》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923年前的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三、学习古诗,体会道理。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诗句意思。
3、谈从诗句中体会到的道理
四、背诵,默写古诗
五、拓展练习
赞美名川大山的诗句
黄河
长江
庐山
西湖
题西林壁教案12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 峰(fēng) 不识(bù shí) 只缘(zhǐ 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 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来认识该字。
⑵ 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部首,再查 画。第四笔是 ,名称是 ,第五笔是 ,名称是 。
⑶ 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 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 齐读一、二句诗。
⑵ 自,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 峰:)
⑷ 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 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 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 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 ;从上往下看,庐山是 ;从远处看庐山,像 ;从近处看庐山,像 ;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
⑼ 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自读。
⑵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 ,是因为 。
② 因为 ,所以 。
③ ,所以 。
④ 之所以 ,是因为 。
⑶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 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 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 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 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 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13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5 课时】
【本单 元 第 5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教 学 反 思 】:
课时备课
【本学期总第 6 课时】
【本单 元 第 6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名背诵 2、默写《望天门山》
二、学习《题西林壁》
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5、步学习理解诗的内容,讨论交流。
(1)老师朗读诗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指导背诵:
(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
7、拓展阅读:
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8、作业
(1)会默写其中的一首古诗。
(2)给其中一首古诗配画,在班中展出。
题西林壁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新词。
2.在情感上阅读和背诵Xilin Wall的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义,了解诗人的心情,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
4.了解观察的不同地点和角度,看到不同的场景。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所学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歌的意义,理解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掌握节奏和挫折。
教学中的困难:理解诗人的“当一个地方的球迷,看着观众”的思想,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介绍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歌颂祖国的伟大国土。你积累了什么样的古诗?
老师:北宋著名诗人写的'《西林墙》一诗,在观赏后仍在歌颂着人们。今天我们要在黑板上学习这首古诗。
2.第一次认识
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读古诗,把那些不知名的诗画出来。,
名字已读。标准发音
再读一遍。注意停顿。
3.理解和理解
老师:这首古诗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在这一天,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一)解诗题,认识作者
说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谈对“气”的理解
(二)掌握文字,使诗歌清晰
读古代诗歌的名字。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谁来告诉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只有一个。你怎么能在眼睛里看到这么多的形状?
老师:你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东西。如果你现在就去面对...
填空:对,错?
老师:作者看它,不只是看它,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它的侧面看起来像一个山脊,远处是一座山峰。
不知道“真”(“复读”)的真相:“一”不认识Quan Jing(他)的真面目
只在这座山:只因为我站在中间。
想象一下你是如何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的。
(三)多读书,多理解诗歌
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描述它?
老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生动地观察了这一奇异的场景。他对鲁山表示钦佩。你能用优美的语调说出你对自己的感觉吗?
生:以各种方式朗诵古诗,带来背景音乐。
老师:刚才,同学们很亲切地读了Xilin Wall的书名。但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真实的脸”?他不是说他是个“山峰”吗?
老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事实是什么?
老师: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复杂的事物,就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就不能全面地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球迷在观众中,旁观者很清楚”(黑板)。因此,如果我们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升华和膨胀
1、看成语故事片《瞎子摸大象》。
2.在观看之后谈论感觉。
3.举生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真理。
5.想象一个诗人,以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案1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把握诗意,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庐山的挂图(或投影片、录像片断等)。
2.搜集描写农村生活与儿童生活的诗。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课文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指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指那些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尾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描写较为细腻,富有泥土气息,读来意趣横生。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道理和感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题西林壁》题目: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第1、2句。横看:正面看。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这两句写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诗人说,横看庐山,崇山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俯瞰,从山下仰望,所看到的庐山景象各不相同。这里的“横”“侧”“远”“近”“高”“低”,都是写“看”的角度,也说明诗人在到处看。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观察、欣赏。由于诗人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以,才有奇峰突起、崇山峻岭、千变万化的不同景象。
*第3、4句。不识:认不清。只缘:只因为。诗人想让庐山在自己脑海里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要么是雄奇,要么是壮丽,要么是险峻,要么是幽秀……但是诗人却觉得这些都不能概括庐山的美。只好说自己没有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诗人说: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无法准确地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诗的后两句从字面上看,是作者对庐山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实际上,这两句诗中包含着一个极普通、又常常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当人们要想对一个事物有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就是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两句先说结果,后点明原因。从而更加突出了最后一句。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不需教师过多的讲解。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背诵上。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孩子的天真可爱,感受农民勤劳艰苦的生活。
*诗的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诗的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诗的第三、四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写年龄更小的孩子。大人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参加劳动,那些幼小的孙儿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尽管他们不会耕田织布,但在大人的影响下也做些家务。这两句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赞颂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诵读时,语调要轻。第一句,节奏稍慢些,突出“昼”“耘田”“夜”“绩麻”;第二句,要突出“各当家”;三、四句是个转折,突出“童孙未解”和“学种瓜”。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两个生字的读音。“耘”是个形声字,注意左边是个“耒”字部。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与右边所占的位置的安排。
*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并能默写。第一首借常见的现象,悟人生哲理,要读得亲切自然。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背诵。默写时,应注意标点符号,可先让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都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相间的形式,另外还应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注意易写错的字,如:壁、缘、峰、庐、真。
*第二题:重点应放在对诗中所蕴涵道理的感悟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将诗中的道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得到更多启示。
*第三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表述都一样。
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导入
1.把你喜欢的诗背诵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自由诵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诗歌意思。
3.作者在山中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义。
4.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结合课后2题的图画,说说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一、迁移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农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请背诵几首。
提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兴”是多音字,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1.检查自学情况。
2.朗读质疑。
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集中释疑,也可以随机师生共同释疑。
3.诵读感悟,理解古诗的意境。
(1)朗读古诗,仔细观赏课文中的图画,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小组讨论:这首诗分别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人与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3)诵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大人的辛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要在诵读中加以体现,还要读好停顿的韵脚。
(4)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两行,具体地描写了大人们耕织的情况和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的情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了之后能明白其中的“未解”和“傍”的意思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里先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背诵
四、配动作背诵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组合配上动作背诵,表现这首诗描写的内容。
五、练习书写
1.书写生字。
2.练习默写古诗,同桌批改订正。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也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题目中的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东林寺西,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题西林壁教案】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11-07
《题西林壁》教案12-14
题西林壁教案[精选]03-05
题西林壁教案01-07
题西林壁教案范文07-14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13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2-15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01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