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24-04-04 08:14: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1

  〖教材目标〗

  1.通过数数等活动,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和“=”,掌握比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记忆“>”“<”,并理解两者的含义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动物乐园”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择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标准》的理念。

  要掌握“>”“<”符号,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它们想比比看哪种动物来的只数多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好吗?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呢?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你们想了解一下吗?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板书课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我们先把熊和鹿作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B.动手操作。

  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让大家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

  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大家评议: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呢?

  (学生观察到用排队的方法,小熊排一队,小鹿排一队,一个与一个对齐,这样就可以很快比较出来。)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呢?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4=4;读作:4等于4。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3)认识“>”“<”(5和3比)。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小于号。

  这个式子3<5怎么读?(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 ○ 4小鹿比小兔4 ○ 5

  小熊比小猴多4 ○ 3小兔比小鹿5 ○ 4

  最多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 6 = □ □=8 □<9

  (四)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比较--高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渗透高矮相对性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高矮”一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这一节课,为了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我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一些改动,首先是情境的变化;其次是活动程序的变化。

  三、教学设计

  (一)比身高

  1.擂台赛。

  (1)请班上自认为长得很高的同学上台当擂主,其他同学挑战。当两生在台上比身高时,其余同学在台下当裁判,由A,B,C三名学生一一与擂主比高矮。

  (2)再请一生D(教师事先掌握该生比擂主稍矮一些)上台挑战,但在比高矮之前,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让生D悄悄站在预先准备好的两块砖头上,使其稍高一些,再用布将两人围起来,准备好后请全班同学睁开眼睛比较高矮。

  当学生睁开眼睛先是喊出生D高后,看见老师用布围着两位同学时,觉得非常奇怪,强烈要求将布取下。此时全班沸腾了,课堂上第一个高潮出现了。每个学生都在嚷着:“不公平!”此时,教师追问:“哪里不公平?”学生表现出对“作弊”的极度不满,要求双方脱鞋再比。

  (3)在否定错误方法后,用正确方法再比较出两生谁高、谁矮。

  (反思本教学环节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另一方面,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四人小组中互比身高。

  (1)在四人小组中,互相比较高矮,有能力的小组还可将四人身高排出顺序。

  学生在比较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如:背*背比、分别*在墙上比、借助工具(尺子)等,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

  (2)学生汇报小组中身高比较的结果,并说明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在陈述过程中,学生能将注意细节说出,如:脱鞋、挺胸、不能踮脚、尺子要放平等。能清楚地用语言叙述,如:生E与生F比,生E比生F高,生F比生E矮。

  (反思本教学环节使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汇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高矮的方法。)

  3.长颈鹿与大象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

  学生进行比较。

  4.警车过桥洞。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并伴有警车的警笛声)。

  学生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反思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5.小兔子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反思本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二)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如老师比我们高,乔丹比老师高等。

  (反思学生在该教学环节中思路广阔,能举出身边的例子,室内、室外的例子,甚至能举出连成人都不易想到的例子。)

  (三)总结,体验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了总结,对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也表达了各自的喜好。)

  轻 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我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又有那些进步?这节课我们班谁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作业

  48页第1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学习了角以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后面的学-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设计理念: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好计划,提前打算,做事成功的机率就大。学习更是如此,每节课内容的学习如果能够自己先做好预习,那么你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使同学们变得主动,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当然容易打胜仗。有一位哲人这样说,预习是合理“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教学目标: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进一步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师生交流中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三角尺、直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预习指导: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更要向课本学习。下面就请你打开数学书39、40页,认真学习吧!通过学习,相信你一定能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填一填

  1.互相平行,其中平行线。

  2.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的在下面划(√),不是的在下面划(×)。

  ( ) ( ) ( ) ( )

  3.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①是互相平行的。

  ②是互相平行的。

  二、画一画

  1.想办法在下面画出一组或几组平行线,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

  2.让爸爸妈妈欣赏一下你画好的平行线,告诉他们你是怎样画的?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板、铅笔、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线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回家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平行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平行线。(板书课题:认识平行线)

  2.理解概念

  我们先来看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这些图片中隐藏着我们熟悉的线段,您能找到吗?谁能上来指一指?(根据学生指的情况闪动)如果把这些线段无限延长我们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直线。

  这三组直线,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二组)

  第一组的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相交)它们相交的点叫什么?(板书:交点)第三组呢?你是怎么想的?刚才同学们都赞成第二组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延长,它们相交吗?不相交吗?不相交,他们是什么关系呢?(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平行?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内你怎么理解?谁能说说看?互相平行你是怎么理解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平行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出示一组平行线)如果这是一组平行线,我们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

  3.练习: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的在下面划(√),不是的在下面划(×)。你是怎么想的?

  ( ) ( ) ( ) ( )

  4.找平行线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中也有平行线段请大家看大屏幕: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抽象出“数学模型”→回归生活举例,一方面使学生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的观察、辨析中,加深了对平行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平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练习”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辨别平行,更深一层提炼平行的意义。]

  5.总结

  认识平行线,观察思考很重要,如果能动手画就更好了。

  二、画平行线

  1.展示画好的平行线

  课前我们都动手画了一组平行线,你是怎样画的?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画法。

  谁愿意上来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总结:刚才同学们展示了用不同方法画出的平行线段,让我们大开眼界。

  2.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这儿有一条已经画好的直线,怎样画出它的平行线呢?你是怎样画的?

  指名上台展示并介绍画法。

  思考: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多少条?试着画一画。

  3.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⑴如果在直线点上一点,要求经过这一点,画下面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也用直尺画可以吗?为什么?那你是怎样画的?和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上台介绍同时示范。

  ⑵教师示范: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强调:先要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边,用其中的一条与已知直线贴紧,另一条紧贴着直尺,(直尺不能动),将三角板沿直尺平移,这样就不会有偏差了,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画出另一条边,这样得到了一组平行线。

  ⑶课件演示

  ⑷学生再画

  ⑸想一想:过直线外一点能给这条直线画几条平行线?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展示”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利用利用不同工具画平行线的乐趣。在这个基础上,重点介绍借助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再通过电脑演示,激起学生想动手操作的兴趣,在画的过程中,总结画平行线的四步骤:合、靠、移、画。]

  4.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画平行线的过程,其中我们应用了三年级学过的知识,它是什么?(平移)

  这儿有一组平移的图形,你能在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到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在书上指给同学看一看。谁来指一指?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课后探究:

  把一张长方形纸照下面的方法对折两次,在打开。

  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课堂练习中,我是以书本为主的,强调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当然,给予一部分学生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我以一个探索活动结束练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92—94页。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②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

  1.第一轮套圈比赛

  (1)师:看!体育组的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

  第一个出场的是2个队的队长:李小刚和吴燕。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成绩?

  (2)师:第一轮比赛: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6<10,比个数或直接从统计图中,条形的高度看出的)

  2.第二轮套圈比赛

  (1)师:比赛还在继续:男生要加油了!出场的是谁?张明套中……

  女生也不甘示弱!成绩如何?

  (2)现在看3个男生和3个女生的成绩,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呢?你是怎样算的?

  (3)第二轮男生套的准些!男生赶上来啦!男、女生平手!

  3.第三轮套圈比赛

  (1)师:最后的机会来了!男生最后出场的是谁?套中了多少个?再看女生!

  (2)现在,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只比总数不公平,男女生人数不一样!)

  (3)讨论:比什么才公平?男生4人共套中28个,女生5人共套中30个。怎么比呢?

  师小结:男女生人数不等,不能只比总数,比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才公平!

  二、移多补少,认识平均数

  1.出示男生成绩统计图。

  (1)师:先来看男生成绩统计图。只能用眼睛看,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你能从图中看——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口述移多补少的过程,课件演示)

  师小结:从多的里面移给少的,使每份同样多,这叫做“移多补少”

  (2)师:“7”是指每个男生都就套中了7个吗?

  师小结:这个“7”是将男生每个人套中的个数通过“移多补少”以后得到的结果,它是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2.出示女生成绩统计图。

  (1)师:再看女生成绩统计图。这次,比一比,看谁估计的准?

  估一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写在自己本子上,不给其他人看!

  (2)师:你估的是几?

  (3)师:有估计10个的吗,可能吗?为什么?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4个,有可能吗?为什么?

  (4)你怎么估计出来的'?

  3.师:现在你能快速评判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解决这个问题,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平均数还真有用!

  三、深入研究,计算平均数

  1.计算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师:刚才我们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求平均数?

  师:谁来算一算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你能计算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生自练,汇报)

  3.对比

  (1)师:计算的结果与“移多补少”的结果一样吗?

  (2)师:为什么计算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时用总数除以4,而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时除以5呢?

  4.师小结:我发现同学们的数学素质很高!眼力好,用移多补少看出平均数;会动脑,还会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出平均数。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哪种好?实践出真知!下面,我们试一试!

  5.及时练习

  (1)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①出示3个笔筒(6枝、7枝、5枝)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笔?生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

  ②变成5个笔筒(9枝、1枝、3枝、6枝、2枝)

  师: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师追问: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③师小结:求平均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3根丝带,这三根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生动笔算,汇报,交流)

  追问:18厘米大概在什么位置?到屏幕上来指一指。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篮球队员的身高。

  师:你们身高大约多少?打篮球需要高个子!

  师:听田老师说,请你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准备好笔!

  (1)那么,篮球队里每个队员身高都是160厘米。

  (2)李强身高155厘米,有可能吗?(口答)

  (3)王明是中锋,队里最高的,他可能身高多少厘米?(口答)

  师:课前,田老师拍了他们的照片,介绍给大家认识:请看!

  哪个是李强?哪个是张宇?

  2.游泳有无危险。

  (1)小红身高130厘米,她在深110厘米的儿童游泳池练习游泳有危险吗?

  (2)小南身高130厘米,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游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呢?为什么?

  五、机动练习,拓展应用

  机动:回到我们男女生的赛,引导学生看题,提出问题。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想到大于12的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在猜想、验证的研究过程中,初步感知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2个,正方形1个、小棒5根、方格作业纸、直尺、三角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猜谜游戏

  【设计意图:猜谜活动,既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初步感受抓住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抽象图形

  (出示课件)谈话:孩子们,今天的学习从这幅画开始,美吗?上完课每人送你们一幅怎么样?

  提问:从这幅画中,你能找出认识的平面图形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抽象出平面图形)

  2.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揭题:你们认识的图形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计意图:从图画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既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又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猜想验证,自主构建

  1.操作中引发猜想

  提问: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摆一个长方形吗?

  操作:学生摆长方形。

  反馈:指名展示。

  反思:引发关于长方形边的猜想

  小结:长方形边的特点:对边相等(板书)

  (移动小棒)提问:这样摆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小结:长方形角的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设计意图:尊重并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进行“边”和“角”的追问,引发学生对长方形特征的猜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埋下伏笔,这样的设计也遵循了学生从具体向抽象的认知规律。】

  2.验证中深化认识

  ⑴指导方法: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请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⑵操作验证

  ⑶汇报交流:

  ①验证对边相等:方法1:量一量,汇报测量数据;方法2:折一折,指名操作。

  小结:用多种的方法验证了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发现它们的对边都相等。

  ②认识长宽: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长方形中靠在一起的两条边相等吗?引导认识长与宽;指一指黑板面、桌面以及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

  ③验证四个角都是直角:方法:比一比,讨论: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吗?你比了几次?有比的次数少些的吗?还有更少的吗?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对边相等----边的特征

  四个角都是直角----角的特征

  实际上我们认识平面图形时,一般都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认识的。

  【设计意图:特征的验证是思维碰撞最充分的环节,给学生不同的长方形,激发学生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既使猜想得到验证,长方形的特征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渗透了研究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

  3.迁移中拓展新知

  谈话:我们再来看正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点呢?拿出正方形,你能用刚才那些方法和思路去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吗?试试看。

  ⑴自主探究

  ⑵汇报交流:

  ①特征1:四边相等;提问: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方法1:量一量;汇报测量结果;方法2:折一折;引导学生比较折的方法,纠正认识偏差,优化折法的简洁性。

  ②认识边长。介绍: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都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设计意图:折一折验证正方形边的特点呈现出两个层次:通过上下、左右对折说明正方形对边相等,对角折说明邻边相等,这样的折法才说明正方形四边相等。经历两个层次的感知,既充分认识正方形边的特点,也细无声地渗透了两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③特征2:四个角都是直角

  提问:正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了正方形,发现它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比较中沟通联系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小结:看来,无论边还是角,长方形有的特点,正方形也有。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对两种图形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感知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化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整体把握。】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谈话:学得不错,学会了知识还要能够运用,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接受挑战吗?

  1.画一画

  (1)师画长方形,说一说长宽各是多少。(相机介绍方格图)

  师画正方形,说一说边长是多少。

  (2)学生按要求画长方形。

  2.辨一辨

  画得不错,下面考考你们的眼力。

  信封后面藏的都是四边形,观察一下,哪幅图可能是正方形?

  (1)①号不可能吗?为什么?

  (2)②号呢?

  (3)③号可能是吗?一定是吗?还可能是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是正方形?什么情况下是长方形?还有其他可能吗?

  3.比一比

  小华小明参加比赛了,一起去看看。

  (1)小华在哪里?小明呢?他们同时出发去学校,谁先到谁获胜,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各走了多少米?

  (2)改变比赛规则。

  两人同时出发,小华沿1号路线,小明沿2号路线,同时出发,谁先到新华书店谁就获胜,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路程相等是怎么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基础练习的——发散思维,基本技能——实际运用的层次,画一画,辨一辨,比一比的设计充满了新意,又抓住重点体现思考的含量,学生结合不同的实际问题不断强化提升对两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四、回顾总结,感悟延伸

  1.回顾: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有哪些收获?

  2.环保教育。

  【设计意图:回顾力求体现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研究方法的感悟。课尾送画,与课始首尾呼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思考与智慧,更是可以创造美好世界的,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6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P100-10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2.能正确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3.结合操作,明白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也是十进制计数。

  4.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数学活动中,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其含义、读、写。

  难点: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米尺、课件、计数教具

  学生:米尺、学习单、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在“米尺”中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结合情境)学生观察发现:课桌长1米。

  2.(继续情境)师:你知道课桌的宽、高分别是多少米吗?试着在学习单上写一写。

  (1)交流课桌宽。

  发现宽不足1米,答案可能有:

  ① 4/10米师:为什么用4/10米表示?

  ② 0.4米师:你是怎样想的?

  ③ 4米预留空间,让学生纠错。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可以写成4/10米,也可以用0.4米表示,也就是4分米。(板书:4/10米0.4米4分米)

  (2)交流课桌高。

  ①师:你是怎么表示高的?现在觉得还能怎么表示吗?(意在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②在米尺上指出表示课桌高的长度,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3.提问:在米尺上还能找到其它长度吗?

  学生分小组在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概括小结。

  (1)同一长度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数表示。

  (2)十分之几米就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表示对应长度的方式不同,含义是一致的。

  5.揭示课题。(板书: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能从形象具体抽象到含义理解,利用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是较为直观渐进的方式之一。因此,以教材例题中测量课桌的宽和高为素材,引导学生从不满1米开始思考如何表示,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分数的含义,由十分之几米可以表示几分米,引入零点几米(小数)也可以用来表示。以此为基础,开始小数含义的认识历程。这种从源头起步,从需要出发的教学设计,对直观感知小数的含义十分重要。

  二、在“价格”中有所感悟

  1.师:这块橡皮的价格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1)学生先写一写、圈一圈。思考为什么这样表示?

  (2)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的理由。

  ①学生图示中表达的理由。

  ②数学含义中表达的理由。

  2.观察小数,了解各部分的名称,以板书强化对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认识与书写。

  3.十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可以用零点几表示?

  ①学具操作,引导发现小数和整数一样“满十进一”。

  ②含义理解,明确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零点几表示。

  4.专项练习:几元几角与几点几元的互换。

  5.回顾反思,抽象概括。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初步感知小数的基础上,将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以图示、表达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小数含义的认识程度,再次让他们自主建立小数和分数的联系,使小数的含义由最初的感知渐进到理解,再通过学具操作,引导发现小数和整数内在的“满十进一”共性。

  另外,设计直接让学生探索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一方面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新空间,另一方面是由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实现认识纯小数向认识混小数的过渡与发展,避免“小数比整数小”的错误认识。

  三、在“设计”中巩固认识

  1.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设计自己想表示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分享。

  (1)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2)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

  3.介绍自然数、整数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自己投入、自然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①因此,提供学习材料,预留学习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将小数与分数、整数融合,完成直观感知下的形象到抽象的认识。符合数结合形,自主构建小数的认识进程。

  四、全课总结

  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03-05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03-15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2-19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04-0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04-1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11-2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11-1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成数》教案11-18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