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笔算的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难点: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二、旧知学习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学教材第101页第1题。
(1)指名读题。
(2)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3)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
30+24+4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里能填几。
4.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解答过程。
5.小朋友跳绳。
小强 小青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 1 )小强比小丁少跳了多少下?
(2)小强和小青一共跳了多少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的计算相信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从多个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地补充同学的观点的过程中使表述更加清晰,学生是在复述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数学语言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想法成为课堂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我们一线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不只是解决计算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编排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进位加
例3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2)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不退位减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两个层次)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问题解决
例4
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对“问题解决”的编排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①结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②结合计算教学,安排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训练。
A.计算教学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一些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编排例题进行教学。
④一些纯数学问题,很难结合计算进行编排,所以编排成独立的单元。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
(2)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3)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4)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
◎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例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
例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加减法估算
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两点:计算、解释过程)
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五、教学建议
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策略。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这是一个融操作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很好的实践活动。
一、目的:
1.本活动通过让学生测量门窗的宽度、身高、臂展等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3.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二、特点
1.活动性:整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操作性很强。
2.开放性: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由学生自己而定,可以测量门窗的宽度,也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的工具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可以选用学生用尺,也可以选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皮尺。
3.合作性: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让学生在活动采取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就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文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3-0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7篇03-2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7篇03-3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2-26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3-22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03-20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2-23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2-0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