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04-05 12:15: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

  教材分析:

  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危害很大,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中班幼儿对垃圾的危害了解不多,缺乏环保意识,根据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和推理的能力也不够。本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分类操作、欣赏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鼓励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分类投放垃圾,懂得要爱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3、愿意做生活的小帮手,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垃圾遍地的小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垃圾分类标志图片。

  2、垃圾袋、簸箕、夹子等若干。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

  活动建议:

  一、播放视频《垃圾遍地的小区》,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提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垃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水源和土壤,传播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

  提问:图片中哪些可以回收(纸盒、瓶子等)哪些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叶、剩饭剩菜)为什么?

  三、创设“我给垃圾分分类”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仔细图片,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

  2、请幼儿操作图片,给垃圾分类,简单记录分类结果。

  四、组织“我做小小清洁员"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整洁环境的美好。

  1、播放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引导幼儿观察整洁的环境,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

  2、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捡拾垃圾。

  (1)给幼儿提供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区里的各种垃圾,向社区居民宣传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

  (2)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后,提醒幼儿认真洗手。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创设垃圾回收区域,鼓励幼儿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含有毒重金属,要单独处理。

  2、指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15—16页,按要求用线连一连,帮垃圾分类,说说废旧材料制作的创意。

【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小清洁员》中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小小清洁员教案12-16

小小清洁员教案03-0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7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08-09

幼儿园中班的社会活动教案02-19

中班社会活动幼儿园教案01-07

幼儿园社会活动《这是谁的包》中班科学教案04-0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23

社会活动中班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