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含反思

时间:2024-04-06 13:40: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含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蜗牛与苹果》,知道果核的作用。

  2、发现果子里有不同的果核,能为果核宝宝找妈妈。

  3、感受妈妈爱宝宝的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辨别不同水果的果核。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水果与果核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主题。

  老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出了一道难题,只有猜出它的名字,它才愿意和你们见面,听好哦:“走路慢吞吞,没手也没脚,背上小房子”(蜗牛)。

  二、看挂图,讲故事。

  提问:蜗牛的身边发生了什么事?你们看懂了吗?

  三、幼儿看故事碟片《苹果与蜗牛》

  提问:1、蜗牛为什么要急匆匆的去请乌龟医生?

  2、苹果真的生病了吗?

  3、为什么苹果的皮肤会变茶色?

  4、到底谁是苹果妈妈的宝宝?

  5、你觉得果核有用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苹果妈妈的肚子里藏着果核宝宝,只要果核宝宝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第二年就能长出小苹果树来。为小朋友结出更多的苹果来

  四、找一找,谁是果核宝宝的妈妈?

  ①、看多媒体,水果和果核。

  ②幼儿为果核宝宝找妈妈。

  老师出示水果与果核,让幼儿把它送到各自的妈妈身边。

  ③组织幼儿一起验证。

  教学反思

  水果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又贴近幼儿的生活,但我发现,当孩子在品尝水果时,积累的经验往往只停留在水果的外形、特征、水果的味道等。很少有孩子关注到里面的果核。故事《苹果与蜗牛》给我们展示了意欲丢弃的果核,却能变成种子,长成大树和结出果实的美好结局。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生动的情节、活泼的画面,在不经意间发现水果里面有果核,了解果核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知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果核,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继续加强,各方面都有待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果核宝宝找妈妈》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爆米花》含反思04-06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去旅行》教案含反思02-05

大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2-15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买梦》含反思04-05

幼儿园大班教案含反思08-05

大班教案含反思01-07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妈妈的爱》含反思11-27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妈妈过生日》含反思04-06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蝌蚪找妈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