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或者从电视上,你们一定听过这个词“活见鬼”。板书课题,齐读。我们一起来讨论在生活中哪些情境下人们可能会用上这个口头禅。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1)指名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字音、词语。
(3)师范读课文,读出停顿。
标注停顿的课文。
(4)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反馈。
2.借助译文,了解大意。
三、品味文言。
1.过渡:文章的大意弄懂了,我们来个对读。我读白话文,你们对应读出文言文。
2.思考:通过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对读,你们有什么发现?(语言简练)
3.生齐读古文
4.对照译文,理解字词。
四、深入研读
1.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反馈
2.重点理解句子: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读文,想象第一个闯入者是什么样?
过渡:这第一个呀,还算说得过去,最逗的就是第二个闯入者,想象一下,他又是什么样儿呢?
3.引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做糕的人刚刚起来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指名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我们这些读者又是何等的幸运,在作者的文字间目睹了这样的画面──再读。
4.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狼狈相,于是──(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两个人在大笑,难道他们仅仅在笑对方此时的狼狈吗?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经历。
生自由读古文前半部分
5.想象二人为何都说遇见了鬼呢?分别以赴饮者和投伞下者的口吻来说说,分析他们各自的心理,完成以下问答:
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赴饮者心生疑虑,他在想……
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于是,赴饮者……
投伞下者又是怎样的`呢?
久之,不语,他在想……
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
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在想……
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在想……
5.自由朗读古文
五、总结:
1.我想问问,文章里到底有没有鬼?(没有)我说有,而且还同时存在两个,谁知道两个鬼藏在哪儿?(……)没错,两个人心中各藏有一个鬼。知道这是什么鬼吗(……)是胆小鬼。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炊糕者晨起看到的场景──(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令我们读者捧腹的画面──(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2.思考:现在,谁来说说看,二人相识愕然,不觉大笑,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狼狈吗?
3.简介作者。
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2
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新世纪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两个人钻到同一把伞下走,互不说话,虽互疑为鬼,走到桥上时,一个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两人都认为遇到鬼了,天亮后,两人互相看看大笑起来。在那个信鬼神的年代,人们怀疑有鬼是很正常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这篇小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笑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活见鬼》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由于上学期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5、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
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查找有关写“鬼”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你听说过鬼的故事吗,从哪儿听说的?对于这个故事你是怎样看的?
2、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有关“鬼”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
(点评:开课伊始,激发学生原有的经验,通过回忆、讲述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揭示课题,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
二、凭借方法,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对照现代文或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小组合作。
(1)把课文读通。
(2)谈谈你读课文后的感受。
4、检查学习效果。
(1)学生读文言文。要求:读的正确;正确断句,读顺;表达真情实感。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2)学生根据现代文复述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即席点拨。
(点评: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这个环节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1、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
5、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
6、学生回答。
7、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初步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引发学生想象,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四、回顾课文,师生漫谈。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
2、师生共同动笔写体会。
3、师生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写体会,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感悟语言,并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较好的体现了读写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动笔,师生漫谈,更好地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向自己的亲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了故事后的体会。
(点评:这次作业通过“背诵”“讲述”“采访”将积累语言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3
教材分析:
文言文《活见鬼》是教材“破除迷信”单元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而笑。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激活学生的想象,实现多元对话,从而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了解重点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大意。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读出古文的韵味,并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上的不同。
3.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从而得到不要疑神疑鬼,世上根本没有鬼的启示。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读出古文的韵味,并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从而得到不要疑神疑鬼,世上根本没有鬼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活见鬼》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二、研读文本,读出滋味
(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字词:撩 趋 俄顷 踉跄 愕然 号呼 奔入
2、出示句子: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3、有没有信心把整篇文言文正确地读一遍?--齐读
(二)读懂意思,读对停顿
1、读完文言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和我一样感觉到:它不像白话文,能一眼看出在哪应该停顿,对不对?
2、没关系,只要你们能闯过以下三关,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停顿,读懂文意。
第一关:文白对读。组内自由分配,一句文言文,一句白话文对读。
过渡:老师要恭喜你们第一关闯关成功,但别高兴得太早呀 。
第二关:字义对读。师读“持盖、蔽、撩、偶、愈、趋、亟、俄顷、不觉”,生说意思。 过渡:有点难度了吧?不过,真是“团结力量大”呀!看来,难度得再加大了。
第三关:讨论:“值大雨、偶不相值、值炊糕者”中三个“值”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古文有一字多义的特点。
3、 现在,你们对文言文的理解了吗?那么,请你们根据理解,试着画一画停顿?--巡视--出示正确的画法,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一下。--现请同学们按节奏自由读一读--齐读--听老师读轻声跟读。
(三)品味读,表演读
过渡:现在理解文言文了,停顿也读对了,可这样的朗读好像少了点什么?(感情)要想读出感情,得抓住让你体会到人物害怕的.重点句体会。我们一起找找。
1、画出: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如果是你,此时你心里会想?谁能用文言文回答?(此乃鬼也?)--想完,你心里一定更加地?(害怕)--谁来读一读?(评:听得出你是真的害怕了;听得我心里也毛毛的;看来你还没遇到过这种恐怖的事!)--齐读。
过度:怀疑是怀疑,撑伞者还是不敢相信,于是怎么做呢?
2、画“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 怎么做是撩呢?谁愿意来演一演吗?--你为什么要撩?那撩的时候你害怕吗?撩不到时心里可能更加地?(恐惧)--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齐读--此时吓得说不出话的撑伞者心里一定会不停想?(一定是鬼)--指名回答--齐读
过渡:吓坏了的撑伞者把他挤到桥下后一阵狂奔,来到糕点店门口怎么做呢?
3、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惊恐万状的撑伞者会怎么说?(评:你让老师感觉到你既害怕又慌张、你真大胆,好像不怎么害怕呀。)--齐读 过度:那同行的人呢?
4、踉跄而至,号呼有鬼。
“号呼”又什么意思?谁来喊喊看?--齐读 过渡:谁来演一演这两人狼狈的样子呢?那这两人叫完后看到对方,会怎么样呢?会说什么呢?
5、画: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你猜他们在笑什么?--指名回答--引导:你在笑什么?(笑自已把人当鬼)你又在笑什么?(笑自已太多疑)为什么两人都会误认为对方是鬼呢?(太迷信)
6、小结:这个故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
(不要疑心太重、世上是没有鬼的)--是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但有些疑心太重的人,往往会无中生有,自已吓自已,真是可笑呀!最后,老师想用文言文总结一下这个启发:世上本没鬼,疑心生暗鬼,庸人自扰之!------齐读这句――――师:后来,当人们遇无中生有的事,会说“活见鬼”,遇到特别离奇的事,我们也会说“活见鬼”。
三、拓展延伸。
我们身边有没有迷信的人或现象?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 有人信佛教,有人信基督教,这些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但都应以科学为基础,依靠科学才能取得进步,走向成功
四、作业:
1、把《活见鬼》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拓展阅读:《鬼是一棵矮杉树》《试胆量》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赴饮者 投伞者
互疑为鬼 疑神疑鬼
相信科学 反对迷信
【五年级语文教案:《活见鬼》】相关文章:
语文活见鬼教学反思03-08
语文《活见鬼》教学反思03-08
活见鬼的教学反思06-15
活见鬼教学反思03-18
活见鬼的教学反思15篇07-02
语文五年级教案12-07
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03-24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15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