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8 10:29: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7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正确回答课后问题,知道鹅的特点。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认识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鹅浮水的幻灯片,一段优美的音乐。

  2、生字、词卡。

  3、学习古诗的四步方法的卡片。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一)、上课之前,我们选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1、"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2、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描写鹅的古诗(揭开题目)跟我读。

  3、鹅字什么结构?我们学过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读三遍。

  4、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

  5、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

  6、谁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这只鹅的嘴巴、脖子、身子和脚分别是怎样的?

  7、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现在,李老师想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一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啊,原来,竟是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朋友说,写得好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这首诗流传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它呢?首先就要读准字音。(示卡:读准字音)跟我读。

  2、打开书,完成两个要求:①小声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②用"__"勾出生字,并读准。(关幻灯)

  3、首先检查生字是否读准。(示卡抽读)

  4、再检查难读的词语。红掌、清波、绿水、曲项。

  5、检查读课文①课文共有几句话?②请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大家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注意:fu浮,不要读hu)

  6、齐读。

  三、理解诗句:现在我们要逐词逐句地来看,小诗人是怎样描写大白鹅的,也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跟我读。(示卡:理解词句)

  (一)、(开幻灯)谁来读第一行。

  1、当小诗人看见这只美丽的白鹅,赶紧告诉他的小伙伴"鹅、鹅、鹅",他为什么要连说三次呢?说明他看这样可爱的'白鹅,心里怎么样?(高兴、激动、惊喜)

  2、那么谁能把这种高兴、惊喜的语气读出来?

  3、我们一起来试一次。

  (二)那么这只鹅在干什么呢?一起读第二行。

  1、"项"指鹅的哪儿?脖子怎么样?那么"曲项"什么意思?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呢?(看幻灯回答)

  ①"向"什么意思?

  ②"歌"又指鹅在干什么?(大叫)

  ③为什么小诗人要把白鹅的叫声听成在唱歌,说明他觉得白鹅的叫声怎么样?(因为他喜欢白鹅,所以连它的叫声也觉得动听,象唱歌一样。)

  ④谁能连起来说"曲项向天歌"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小朋友看,这只白鹅张着大嘴巴,头戴漂亮的红帽子,身穿雪白的礼服,像不像歌唱家正在演唱?那么谁能把白鹅昂首高唱、得意洋洋的样子读出来?全班读。再把前两行连起来读。

  ㈢过渡,白鹅昂首歌唱的样子十分可爱,然而它在碧波中浮游的姿态却更加的优美。请女同学读第三行,男同学读第四行。

  1、这儿有一个生字,谁会读?(毛)它和前边学的哪一个字相像,哪儿相同,哪儿不同?读三遍。

  2、这里的"白毛"指什么?(长着白色羽毛的鹅)

  3、"浮绿水"是说鹅在干什么?

  4、谁能连起来说"白毛浮绿水"什么意思?(雪白的鹅在绿色的水面游动)

  5、那么鹅怎样游水呢,读第四行。

  ①小朋友都知道小船靠浆划水前进,鹅怎样游水?

  ②脚掌什么颜色?"红"是个生字,读三次,组词。

  ③"拨"又是指脚掌怎么样?

  ④谁能学一学鹅划水的动作?

  ⑤"清波"强调水怎么样?(示卡"清")读。

  ⑥谁能连起来说"红掌拨清波"什么意思?(红色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

  6、指导读:小朋友看,白鹅轻盈地飘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象浆一样轻轻地划动着,美吗? 我们就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把这两行朗读一下。 ①先听老师读;②哪两个字语气比较重;③小朋友试一次。

  四、明白诗意:刚才,我们弄懂了每一行诗的意思,现在,我们要从头到尾连起来看一看整首诗的意思。也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示卡:三明白诗意)

  1、读全诗。

  2、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同桌讨论再说,第一个要引导)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你觉得它的哪些地方特别美?(形态美、声音美、动作美)

  4、刚才,大家用了这么多话才把白鹅的美说出来,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

  小诗人只用了十八个字就写出了一幅美妙的白鹅游水图,而且写得有声有色。

  5、请小朋友找一找,诗中哪一行写出了声音,写出了什么声音?(第二行)

  6、诗中都描写了哪些颜色?(红、白、绿)

  7、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幅图画,(放音乐):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雪白的鹅飘浮在湖面上,它自由自在地游着,红色的脚掌在轻轻地滑动,一会儿它昂起头快乐地歌唱,一会儿又低下头欣赏自己美丽的影子。

  8、有什么感受?

  五、感情读背。过渡;这样美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呢?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也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最后一步。(示卡:感情读背)

  六、感情读背。

  1、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

  2、小朋友读。

  3、谁愿意单独上来读;(戴个帽子)

  4、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黑板把这首诗背下来?(把黑板上的诗遮住)同桌互相背。

  5、全体起立,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王,你手指鹅该怎样读?

  6、小结:今天,老师教给小朋友学习古诗的四个步骤,第一,读准字音,第二,理解词句,第三,明白了整首诗的意思,第四,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今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它古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十二册语文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第一教时总第1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教案《十二册语文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总结

  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作业

  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第二教时总第2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

  ③相互评价。

  2、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讨论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的表情怎样?

  ②讨论2: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

  ③交流并小结。

  3、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

  ②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还可以安排哪些?

  ③交流、汇报。

  4、观察第4页上的插图。

  ①讨论:图是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样?

  ②同学们对出好小报有什么建议?

  ③交流、汇报。

  5、观察第5页的插图。

  ①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效和他的母亲。

  ②图上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③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2、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研、究、报、选、洋、物、左、豪”8个生字,积累“研究、报告、今天、准备、海洋、动物、左挑右选、自豪”8个词语,学习新部首“牛字旁”。模仿“左(挑)右(选)”的形式,把词语补充完整。描写“物、研、究、选、左”5个生字。

  2、默读课文。比较句子,体会:“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它的心脏像一辆小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报告,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8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模仿“左(挑)右(选)”的形式,把词语补充完整。

  2、积累课文中出现的量词: 份 条 吨 辆 幅 种,学着正确运用。通过“吨、辆”等量词体会蓝鲸的庞大。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制作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人们对一种现象或者一种事物,经过认真地观察、调查等写出的文章,叫——研究报告。

  2、学习生字:研、究、报

  研:(注意前鼻音,左右结构的字)

  究:(注意音节中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上下结构的字,“九”字应先写撇再写横折弯钩。)

  报:(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先写竖,再写横折钩。)

  3、今天我们学的研究报告是丁丁小朋友写的。他对什么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丁丁制作出这份研究报告,可真不容易啊!那他研究什么?制作的研究报告上有些什么呢?

  2、学生自学。

  3、交流。

  丁丁观看了(海底世界)的录像,又在新华书店(左挑右选),买了一本《鲸的家族》,最后选择一种海洋动物(蓝鲸)做研究报告。他制作的研究报告由(文字和图片)内容组成的。

  4、结合交流讨论,学习:“左”、“选”、“洋”、“物”。

  (1)选——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里后外)

  (2)学习新部首:“牛字旁”。注意“牛字旁”和“牛”字的书写笔顺的不同。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小结复习。

  1、比一比组词。

  2、写字指导。

  物: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舒展开。

  究: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

  选: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走之底”的捺尽量向右伸展,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

  左:横短撇长,横要写得平,字才会端正。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2、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3、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老英雄的爱与恨,智与勇。

  2、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疑点:

  战争是残酷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诗情画意?

  教学媒体: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小说的特征和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这里芦芽竞出,满淀碧翠;这里蒲绿荷红,岸柳如烟;这里芦花飞絮,稻谷飘香;这里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里就是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千里白洋淀,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

  二、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孙梨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苇塘(wěi)  寒噤(jìn) 疟子(yào) 舀水(yo) 提防(dī)

  3.解释下列词语。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B仄歪:倾斜,歪斜。 C张皇失措:慌慌张张

  D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这篇小说主要刻画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他像青壮年人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自由出没苇塘。他爱憎分明,对同胞对抗日队伍充满深情,对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正包含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用竹蒿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表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从苇塘的歌声中还可以想见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乐观豪迈和昂扬斗志。这一切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本文的文体是什么?阅读时要把握哪些要素?

  -----小说。阅读时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3.梳理情节的`具体发展层次。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

  (二)合作探究

  1.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请速读课文,理解情节,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为三个片断:概述老英雄形象;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 人物的?

  主人公: 老头子

  刻画手法: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3.老英雄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表现出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4.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2)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作用:“过于”有非常和过分双重意思。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说明他既非常自信自尊,又过分自信自尊。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5.这篇小说是怎样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一方面写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非常自信,他在芦花荡里来去自由,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使自己富有传奇色彩。

  6.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富有传奇的情趣。

  2.方法归纳

  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可以通过理清情节来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五、布置作业

  1.链接生活

  在你周围,有没有像“老头子”那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位作一次采访,把他或她的传奇生活告诉你的同学和老师。

  2.课后练习1、2。

  六、板书设计

  芦花荡

  孙犁

  小说三要素

  人物 老头子 过于自尊自信(刻画手法)

  情节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

  环境 景物描写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3、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认识了老英雄“老头子”。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有什么关系。

  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yōu) 寒噤(jìn) 疟子(yào) 仄歪(zè) 阴惨(cn)

  3.选词填空。

  ①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A (A、钻 B、窜),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 人们的眼再 B (A、锐利 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三、合作探究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这段文字是:“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这段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笔,突出了老头子“过于自责”的内疚和痛苦,表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可从钦佩老英雄足智多谋、看鬼子挨打心里痛快

  -----这是景物描写的特写镜头,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等方面想象,合乎情理即可。

  4.孙犁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句子,为大家读一读,读出感情来。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学生可任选一处或几处朗读。

  5.细细揣摩一两处景物描写的句子,领悟这种描写的妙处。

  (1)渲染气氛(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衬托人物心情(4)点明背景

  6.“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在天上。”一句中,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么形容芦苇长得高?

  -----这是景物描写的特写镜头,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用“钻”“天上”来形容芦苇长得高。

  7.通过文中的景物描写,你对孙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有什么认识?

  -----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和谐一致,渲染了气氛,增添了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写出了老人“狠狠地敲打”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报了仇解了恨的心情。四、课堂训练内容

  1.选词填空

  (1)半夜以后,小船又 A  (A、飘 B、摇)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

  (2)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 B (A、飘摇 B、飘撒)。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头子”的人物形象。

  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过于自信和自尊。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还表现在他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和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2.方法归纳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应细细品味。

  六、布置作业

  1.实践探索

  课外阅读孙梨的《白洋淀记事》,进一步感受他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创作风格。

  2.仿照课文第62段的写法,写一段描写你家乡景物的文字(或者课后练习3)。

  七、板书设计

  芦 花 荡

  孙 犁

  人物——— 语言描写     景物衬托

  心理描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理解“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学会应用

  ②.了解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

  ①.复述课文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②.细细品味景物描写的好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重温革命歌曲,情回战场:

  播放《洪湖赤卫队》歌曲,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其实,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争时期,除了红洪湖赤卫队外,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人照理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就随着孙犁一起走进《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的故事吧。

  二、解题:

  1、了解作者,熟知写作背景:

  孙犁,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平安县人。1937年投身抗日战争,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是在冀中地区,写的许多小说、通讯、散文,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赞颂他们乐观的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如《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建国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哥》。作品虽然描写的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写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的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他的语言口语化,简洁凝练,富于诗情画意,月光似的轻灵,行云似的明快,流水似的清新,体现小说抒情的调子。

  2、知识小卡片:

  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三、解字说词,相互补充: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苇塘(wěi)竹篙(gāo)疟子(yào)寒噤(jìn)仄歪(zè)飒飒(sà)穿梭(suō)泅(qiú)

  2、掌握重点词汇。

  蹿:向上或向前跳。

  仄歪:倾斜、歪斜。

  编算:方言。这里是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是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好。

  四、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概述文章的内容,可以相互补充。

  明确: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毫不惧怕敌人的严密监视,乃至过于自信。一次,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孩子挂了花,他决定要讨还血债,赤手空拳,引诱正在淀里洗澡的十几个鬼子进入他的圈套,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砸鬼子,为女孩报了仇。

  2、用两句话分别概括小说的两个重要的故事情节。

  明确: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

  一次酣畅淋漓的复仇

  五、精读课文,评析人物:

  1、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老头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明确: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①.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的英勇的交通员。他的爱国热情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抗战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眼皮下的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着高超的“水上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表现在“过于自信和自尊”上: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的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闲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让她们安心睡一觉。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股掌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始终是非常自信、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③.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抗日队伍,他满怀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对受伤的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可见,老头子是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

  ④.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他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敌人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野兽。就这样,他用计谋很轻松地为大菱报了仇。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了故事情节,也知道老头子是一位具有传奇性的老英雄的人物。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热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七、布置作业:

  1、模仿文中描写老头子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突出其性格特征。

  2、以《谁不说俺家乡美》为题,以文中景物描写为蓝本,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景物。

  要求:两个片段任选其一,300字左右。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有很多对话描写。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特别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作业—— 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而小龙在小丽的启发下,也明白了小蜜蜂也是有生命的,等展示完作业之后就放掉它。这是一篇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环保意识的好教材。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还较差,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并从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多音字“盛、扇”。

  2、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说话、写话的训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花瓣式词语卡片、笑脸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刚刚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作业,做的很工整,谁来跟老师说说,你们回家都什么作业啊?(出示词语:一项作业、布置)

  二、揭题质疑,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

  2、谁能给特殊找个近义词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计:作业怎么会是特别的?特别的作业是什么?

  4、师: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出示:第一自然段)

  A、自由读读这一自然段

  B、(指名读)谁愿意用响亮的声音来帮老师布置这项作业

  5、有什么特别的吗?

  三、初读感知,学习第2~3自然段

  1、展示作业:孩子们会怎样展示自己的作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56页,用自己平时常用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作业呢?

  2、指名说,板书:紫丁香 杨花 柳枝青草……省略号说明什么?(贴花瓣展示作业)3、(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4、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可有趣了,于是给他们排着队伍出来了,我们一来读读吧!

  有用水碗盛的紫丁香

  有放在铅笔盒里的兰花

  有插在瓶子里的柳枝

  有装在塑料袋里的.青草

  5、师生合作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6、你能把第一句的动词也学着后面的句式一样放在前面呢?该怎么改同座讨论一下吧!

  7、瞧,句子的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呢,那说明 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丽的作业吧

  四、学习第4~7自然段

  1、文章的那几个自然段是关于小丽的作业呢?请同学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

  2、哇!这么快就找到了啊,我发现刚才四种作业一个自然段就介绍完了,可现在小丽的一种作业就用了4个自然段来介绍,看来课文有的介绍的很简单,有的介绍的详细。

  3、(分角色读4—7自然段)能代表春天吗?为什么没有摘而是画,直接摘一朵玉兰花多简单呀!

  五、学习8~10自然段

  1、我们再来看看小龙的作业吧!在文章的8、自然段。(分角色读课文)

  2、这是你找到的春天吗?

  3、你觉得小龙是个怎样的孩子?

  4、你能把小丽和小龙的作业也学着上面的句式,送到队伍当中去吗?

  5、自由读句式,你觉得谁的作业做得最好,

  6、是啊,那些紫丁香、杨柳、青草、柳枝都能代表春天,可是小丽和小龙的作业不仅能代表春天,还表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爱,难怪于老师说······(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7、(贴笑脸)老师笑了,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棒,胡老师也笑了。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配音乐的春天美景)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桃花开了········

  2、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很喜欢,有开在上坡的桃花(老师根据图片示范句式)

  3、老师送给你们几幅图片,谁也来学着句式说说:有 的

  七、作业:写写画画

  1、今天胡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画一幅一幅美丽的春天的画,你们的画上会画些什么呢?请你先写出来吧。有 的

  2、师巡视指导

  3、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设计:

  一朵花的图片

语文教案 篇7

  金陵晚报近期开展的“油盐酱醋茶”姓氏大调查活动,在读者群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满城尽刮“油盐酱醋茶”旋风。

  人世间到底有没有姓“盐”的和姓“酱”的?他们的姓氏又是怎么来的?这是很多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昨天,记者与公安部公民身份查询机构及有关部门联系上,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油盐酱醋茶”姓氏大调查活动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油盐酱醋茶”都被找到。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以上姓氏中,第一姓氏“油”姓在江苏全省共有7个人,其中3个“男油子”、4个“女油子”,年纪最大的“女油子”在苏北灌南,今年69岁,年纪最大的“男油子”在南京,今年43岁(其女儿今年15岁)。

  

  具有重大进展的是该报在持续几天的寻找中,终于从江苏省约8000万人口中找到了13个“盐罐子”,其中五男八女,年纪最大的在苏北睢宁县,是个90岁的老太太,而年纪最小的“盐罐子”则生活在江苏丹阳,是个今年刚满7岁的女童。

  

  其实,根据本次活动开始前的预测,在上述姓氏中,最难找的就是姓“酱”的,但这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居然在其他省份总共找到了14个人,这六男八女分布在云、贵、川、鄂、豫地区,分属汉、苗、侗、白4个民族。仔细一找,竟然找出这么多的“酱”,让人看了瞠目结舌。而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没完,在“酱”姓人中,湖北省随州市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者——酱豆腐,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5年出生,两人同一个村,估计“酱豆腐”在当地是道“名小菜”。

  

  在“醋”姓的寻找中,其结果与前期调查的结果相一致,南京河海大学的“醋院科”和南京理工大学的“醋波涛”占据两席,全省再也找不出第三人。看来,除了“酱”,“醋”姓在江苏全省最为金贵了。

  

  继发掘出南京城里的“六朵茶花”后,放眼全省,我们竟然找出男男女女总共107朵“茶花”,并且分布苏南、苏北各地区,据初步了解,多数是云贵地区嫁到江苏来的“茶花女”。

  另外,最新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也梳理了中华民族姓氏。 7年1月13日,陕西省泾阳县埝口五村。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马宏杰指挥几十位村民拍集体照。因为这些村民都姓“第五”。“第五”这个姓其实并不鲜见,古时候从“第一”到“第八”都是姓氏,《百家姓》中的最后8个字就是“第五言服、百家姓终”。

  人姓氏中有趣的很多,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找到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朋友,编辑部派了好几个摄影师分头去河南、山东、江苏、山西、云南等地。姓“油”的是位老汉,摄影师请他拿着一桶油拍了一张照片。姓“醋”的是位小伙子,摄影师为他拍了抱着醋坛子的照片后,还同他合了一个影,以纪念找他的艰辛。“盐”姓朋友找的过程很曲折,最终在上海找到一位姓盐的时尚女孩。连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酱”姓朋友,最后也找到了。虽然寻找他们很辛苦,却充分体现了中华姓氏的奇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语文乐园教案06-08

(经典)语文教案09-24

[精选]语文教案10-15

语文教案(精选)10-16

【经典】语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