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教案

时间:2024-05-17 14:20: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孟尝君传》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孟尝君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读孟尝君传》教案

《读孟尝君传》教案1

  课题

  读《孟尝君传》

  授课年级

  课型

  课时

  本学期累计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初三

  新课1

  三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掌握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 98%的同学能准确掌握。

  能力目标:能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95%的同学能够达到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全面地分析。 90%的同学达到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中重点词、句的翻译。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辅助手段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由回忆《伤仲永》引出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前封荆国公,死后谥号文。

  抚州临川人,于北宋真宗天福五年(公元1021年)出生在官宦之家。

  王安石是北宋的名相,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要求改革吏治、实行变法。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斗争,确保“新法”的颁布实施,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文造诣也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的文章《伤仲永》,情理兼具;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

  文学上的'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等。

  二、背景

  这是王安石读过《史记·孟尝君列传》后写的随笔,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全篇只有九十个字,却抑扬吞吐、字字警策。

  三、了解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的公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他与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以“好养士”出名,称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当时有食客数千,可谓宾客盈门、谋士云集。

  孟尝君以宽容、尊重、耐心对待人才并善于用人所长而闻名于世,“孟尝君能得士”,千百年来已成定论,包括司马迁都给予充分肯定。

  可是北宋的政治家王安石却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他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四、读课文,正音正字

  五、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

  以故、卒、赖、虎豹之秦、特、雄、岂、足、然、擅、宜、南面而刺秦、所以。

  2、重点语句

  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刺秦。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3、重点词句巩固、检测

  六、文章内容分析

  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世人有这一传统观念的依据。

  3、对于孟尝君,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4、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5、“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6、王安石的看法是否正确呢。

  l王安石对战国时士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史记》中负贩、屠狗、引车、卖浆者皆起过士作用。

  侯嬴、毛遂、毛公、薛公都出身微贱也都是士。

  l得一士可“南面而制秦”无根据,齐国得士也未必能制服秦国。

  l孟尝君可能真的是个只满足现状的人,王安石说的可能是正确的

  l其实历史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物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要以锐利的眼光看待这些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反思他们。

  七、典故

  鸡鸣狗盗:秦昭王准备重用孟尝君,后来却有人在昭王面前说了孟尝君的坏话,昭王囚禁了孟尝君,准备杀了他。

  孟尝君就派人去向昭王的宠姬幸姬求情。幸姬想要孟尝君的狐白裘。可是这狐白裘已经被孟尝君送给秦王了。于是孟尝君的一个士人就装作狗的样子,在晚上潜入宫中偷出了狐白裘,献给了幸姬。幸姬就在昭王面前求情,孟尝君得以逃脱。

  逃到函谷关,昭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函谷关的法令是:鸡叫就开关。于是孟尝君手下的一个善于学鸡叫的士人就学起了鸡叫,这样一来,函谷关所有公鸡都叫了起来,函谷关就此打开。

  孟尝君借机逃回了齐国。

  回忆《伤仲永》,了解王安石

  读背景简介

  读书后关于孟尝君的资料

  做笔记

  读课文

  学生自主翻译,小组讨论、合作解决不能理解的词句

  学生记忆、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读故事并笔记

  巩固、夯实文学常识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了解孟尝君,为文章分析奠定基础

  读准文章

  掌握词句翻译,落实本课重点内容

  检测本课所学重点内容学生的掌握情况

  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驳论的过程

  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到辅助作用,积累成语

  课堂小结

  其实历史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物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要以锐利的眼光看待这些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反思他们。

  板书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l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作者是如何评价孟尝君的。

  l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特鸡鸣狗盗之雄,不足得言士

  l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l士以故归之得士可制秦,何取鸡鸣狗盗

  l卒赖其力脱于秦鸡鸣狗盗出其门,士不至

  课堂反馈

  1、士以故归之

  2、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3、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4、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刺秦。

  5、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作业

  复习本课重点词句意思;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反思。

《读孟尝君传》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独特见解。

  2、体味作者行文运笔之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鸡鸣狗盗”(动画欣赏)

  2、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前封荆国公,死后谥号文。抚州临川人,于北宋真宗天福五年(公元1021年)出生在官宦之家。

  王安石是北宋的名相,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要求改革吏治、实行变法。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斗争,确保“新法”的颁布实施,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文造诣也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的文章《伤仲永》,情理兼具;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文学上的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等。

  3、词语积累

  你能翻译出下列句子吗?试试看吧!

  0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泰国。

  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0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03.岂足以言得士!

  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04.擅齐之强

  擅,拥有。

  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05.南面而制秦

  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

  0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4、译文

  世人都称道孟尝君能够招揽士人,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能够说得上得到了贤士?不是这样的话,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士”,(齐国)应当可以依靠国力成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5、分析课文

  0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02.作者把孟尝君门下的“士人”称作什么?

  鸡鸣狗盗

  0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

  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0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05.王安石驳斥世人观念的根据是什么?

  答:王安石认为A鸡鸣狗盗不能算作士。B依靠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可以制服秦国。

  06.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说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

  A.王安石对战国时士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史记》中负贩、屠狗、引车、卖浆者皆起过士作用。侯嬴、毛遂、毛公、薛公都出身微贱也都是士。B.得一士可“南面而制秦”无根据,齐国得士也未必能制服秦国。(以上供参考,有理即可。)

  小结

  本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读孟尝君传》教案】相关文章:

《水浒传》教案03-17

《五柳先生传》的教案02-27

《伶官传序》教案03-07

读贝多芬体会传心得11-01

读名人传心得02-28

击鼓传花教案(精选9篇)01-03

《苏武传》教案(通用8篇)05-26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02-16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