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各种平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
3、重点在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和“互相平行”等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确保同学们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等概念,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教授同学们如何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老师通过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现象,如平移窗户等,引导同学们对平行线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环节——画平行线
老师让同学们想象并画出两条无限延伸的直线,然后让同学们探究这两条直线是否会相交。通过讨论和课件上的验证,同学们明确了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永不相交,从而了解了平行线的定义。
三、总结环节——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和“互相平行”概念
通过刚才的探究过程,同学们已经初步理解了平行线概念,而在这一环节,老师着重向同学们解释“同一平面内”和“互相平行”的含义,并通过举例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教学反思]
通过让同学们参与探究的方式,我成功地引导了同学们对平行线的定义和位置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与同学们的互动,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果我把这两条直线倾斜一下,它们是否仍然平行?为什么?
追寻生活中的平行线
除了上述例子,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的平行线吗?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平行线的种类并不少。例如淘气这个小朋友,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长得一模一样,毫无创意可言。于是他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窗户。
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除了静止的例子,让我们再看看平移时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在上方平移,这时它们还是平行的。
看看这张图,箭头从一点平移到另一点。同学们,线段HG在起点,移动后变成了H1G1,这两条线段是否平行?你能从移动前后的箭头中找到其他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绘制平行线
老师演示使用三角板平移并绘制直线的方法:
1.对齐;2.靠边;3.平移;4.绘制。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总结新学的内容
学完这节课,你对平行线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线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1)揭示课题: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2、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3、教学例4:27+56+173+44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训练
1、怎样简便怎样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组完成(每组一张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对)。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课堂小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
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4、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四、升和毫升的进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
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5.练习:20xx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2、倒出100ml 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课后小记:“1毫升概念的确立”,让学生观察1毫升在量器、瓶盖中的情况、用滴管装,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学生感兴趣。认识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约10毫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具。
授后小记:
前两课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学容量单位应该以动手操作及实物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我利用学生群体收集了大量练习中出现的容器实物,在课上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切实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及各种小容量容器的实际大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6
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图形联系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
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P40、8学生汇报:直直的,有两个端殿,能测量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
四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 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0-42+12 480÷60×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顺序计算。
(2)75-15×4 40÷4+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3)(12+4)×2 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 )、( )、( )、( )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 ]”,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 96÷(12+4)×2 96÷[(12+4)×2]
=8+8 =96÷16×2 =96÷[16×2]
=16 =6×2 =96÷32
=12 =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2.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骑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选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来做我们的学习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生1:40+56(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6+40(板书)
师:它们之间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师板书等号)
师: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1:因为它们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总路程。
2.课件出示:
123+377Ο377+123
1124+76Ο76+1124
师:这两道题,它们的算式之间的能用等号相连吗?请你算一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和都相等。
师板书:
3.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从刚才的发现中,你们会猜想到什么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呢?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师:口说无凭,你打算怎样验证咱们的猜想?
生: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师:那请大家拿出本子来,举几个这样例子来验证看看!
(生独立举例验证)
5.师:谁来上台说说你是怎么举例验证的?
生:(百以内的加法、多位数的加法、小数加法……)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举例,都能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谁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相等的情况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举不出反例,那证明我们该刚才的发现是正确。
师:谁能够再一次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旁边的问号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师:这个规律,数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师:刚才同学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举不完。
师:是啊,像这样的等式我们能写出很多很多来。
(师边说便在等式的下面板书“……”)
师:既然像这样的等式写不完,你能否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
7.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一个怎样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
生3:a+b=b+a
师:这三位同学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况吗?
生:能。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第三种。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第三种更方便、更简洁。
师:其实咱们的数学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a+b=b+a。
(师板书a+b=b+a)
师:你觉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8.师: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加法交换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先观察发现,再举例验证,最后是总结规律。
师:很简单明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们第一步是观察发现,我观察这三个等式,发现了任意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第二步是举例验证,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后一步是总结规律,总结的规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说的好不好?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9.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观察发现,然后是举例验证,再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刚才大家经历了一次像数学家一样做数学的过程,那你能不能用这种学习方法去探索其他的运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师:现在请大家自学<学习单一》,自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锦囊,谁愿意大声读一遍?
生:
一.观察发现。
仔细算出每一组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二.举例验证。
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
三.总结规律。
你能用符号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
2.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学锦囊上的提示自学,开始。
(生独立完成)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3.师:都完成好了吗?谁愿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学收获?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都等于288,第二组算式都等于273,第三组算式都等于507,它们都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每一组题的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后一道都是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这么多自学的收获,那你还发现了什么?还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这三组题,后面的题都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运算顺序改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
生:和不变。
师:还有没有什么不变?
生:数字的位置没变,只是运算顺序变了。
4.师:刚才通过这三组算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这个规律对不对还需要我们怎么样?
生:举例验证。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好,你来!
生1:(24+76)+28=24+(76+28)(师板书)
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你举的例子?
生2(8+7)+3=8+(7+3)
师:谁再来举一个?
生3:(325+178)+22=325+(178+22),他们都等于525.
5.师:谢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举例验证,你们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生:对!
师:有没有举出反例的?
生:没有。
师:那由此可以说明,我们该发的规律是……
生:正确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边,预备,起!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刚才发现这个重要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6.师:这是我们发的第二个运算定律,那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a+b)+c=a+(b+c)。
7.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发现了两种的加法运算定律,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想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内交流研究,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的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加法,和不变;不同点是加法交换律的加数是两个数,加法结合律的加数是三个数。加法交换律是数字的位置变了,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和这一组不一样的吗?
师:好的,看来其他组的同学的发现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强,那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中填上适当的数吗?
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体育用品柜台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认识直线
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
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2)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征?直没有端点无限)
2、认识线段
电脑出示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察
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一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
(1)画一画
(2)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直两个端点有限)
3、认识射线
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察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
你能画一画吗?
(1)画一画
让学生尝试画射线
(2)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征?直有一个端点无限)
4、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与直线的关系
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
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5、认一认、说一说
(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
6、线的读法
(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如果用一个小写字母l表示直线,它还可以读作:直线l
(2)线段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B
(3)射线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第17页的试一试第一题(小结: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闯三关
第一关:填空
(1)______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它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______
(3)_______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第二关:数线段
第三关:从A点到B点,哪条路线最近?(课本试一试第2题)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运算定律用的复习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1.教师出示复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先让学生看清题目,再提问:
“第一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什么不变?”
“第二小题呢?”
“乘法结合律说,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怎样乘,它们的积不变?”
“第三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第四小题呢?”
“乘法和加法都有交换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指出: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都是交换了要计算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前和交换后计算的结果都不变。只是加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和相等;乘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积相等。
“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加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和加法都有结合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办?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说的三个数的运算规律;乘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加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做练习十三的第13-16题。
1.第13题,是要求学生按照运算定律来判断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集体讨论哪些是正确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其中第2、3小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第4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都是正确的;第6小题因为交换的是两个因数是正确的。第1小题和第5小题,虽然等号两边算出的结果相等,但不符合运算定律。
2.第14题,先让学生自己看题,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这一道题中的第1、3、4小题都是正确的.,第1和策4小题都符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3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2小题是不对的,这一题先计算的是1×6和4×9然后才能把两个乘积加起来,如果把6和4交换,它既不符合加法交换律,也不符合乘法交换律,所以这个算式是不正确的。
3.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核对,核对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
4.第16题,先让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明确指出:这造题在填表时,都要把每组的数和第一组的数比较一下,再着一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书上。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一块长方形稻田,长200米,宽150米,合多少公顷?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卡片口算.
1公顷=()平方米、4公顷=()平方米
20000平方米=()公顷、70000平方米=()公顷
二、学习新课.
1.引入.
教师提问:(1)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教师叙述: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教师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教学平方千米.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它的面积是100×100=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
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
(1000000÷10000=100,被除数和除数各划去4个零.)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从上面可以看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前面我们学过平方米与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我们把这些土地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2平方千米=()公顷、8平方千米=()公顷
4000公顷=()平方千米、30000公顷=()平方千米
2.综合练习.
(1)8公顷=()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顷
30000平方米=()公顷、9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3400公顷=()平方千米
(2)在下面○里填上>、<或=.
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
3.课后练习.
(1)了解本区或本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5平方千米=()公顷、300公顷=()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3公顷○2900平方米、200公顷○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
板书设计:
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比较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1-08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5-2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8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9-0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9-0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