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教案1
设计说明: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
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二)学生默读,循声、寻声。
引导学生沿着声音的主线,找出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三)师生交流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四)听范读,为有关声音的语段分类,并分析其表现特色(作用)。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A、实写环境(衬托)——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虚写环境(含人物)——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C、直接揭示人物心情——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通感(借用,写环境)——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E、实写人物(衬托)——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闫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F、虚写人物(含环境,衬托)——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五)探究《荷塘月色》泼墨于声音的复杂原因及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为何在题为“荷塘月色”的1407字中用了近400字的笔墨来写声音呢?
1、教师准备(据学生情况取舍,学生尽言则不言,以补充、点拨为要,重点分析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1)物理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夜晚视觉不若听觉,写夜景的文章中自然有许多关于声音的描写
(2)心理学。
①声音的力量:张飞长坂桥取胜靠的是雷鸣般的声立现代战争中有噪音武器声音虽无形,但对人的精神(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物理一生理一心理—义理(喜怒哀怨,扬抑)一辞章声音的发生是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感精神,最后表达于笔端。
(3)哲学。
万物之间的矛盾:声音即不同物体之间矛盾、摩擦、碰撞、交流、共振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天然隐喻意义声音和谐与否便可反映社会关系和谐与否
(4)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沿袭与历史流变)。
《礼记8226;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朱自清先生笔下有声、有音、有乐,并且明确地传达出对乐的向往与追求。
(5)社会政治影响。
(6)思维丰富的必然结果。
(7)噪音与乐音。
2、师生讨论。
师:中国古今文人以扬弃现有价值或追求高远理想为己任,因而常对现实不满由于不为世所容或互生厌弃,便于苦闷之中静观万物,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对世俗声音的敏感已成为潜意识,于是有意无意地逃避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朱自清对尘嚣的观照和逃避是此文冰山水下的部分,这成就了《荷塘月色》最独特的魅力:在以视觉意象为主体的世界中穿插声音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写景,由味觉到听觉;“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写景,由视觉到听觉这两句是潜意识支配促成的妙境!寻觅耳中圣地,获得眼中净土朱自清笔下的声音有乐音,有噪音对乐音的钟情隐喻着对和谐的向往,对噪音的厌弃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
在现实与美好理想背离的境遇中,愤青式的无谓的粗豪不若寻觅宁静呵护幽情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远高于也理应高于现实
(六)学生自由朗读。
(七)布置作业。
品读杜牧《题禅智寺》或自选一首有声音描写的古诗词赏读。
《荷塘月色》教案2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1、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教案3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现当代诗歌,对其有了整体把握,知道诗歌是感情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毛泽东与徐志摩的诗中我们似乎看出了一个是豪放,一个事婉约。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感情,具有跳跃性,要我们用想象与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咱们这单元要学习现当代散文,散文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和点滴情感,有人说阅读散文就好像我们同作者一同散步。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0页,大家用一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单元导读。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咱们这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抒情散文。
大家用笔记下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1、 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作品中的物象,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加强艺术手法的赏析和文章借景抒情的特点。
3、 多诵读。
二、 课文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师: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三、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着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这几天颇不宁静”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永远是个谜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四、整体把握
1、课文朗读
(1) 师:一个人心里不宁静或者说很烦,他会做什么?
明确:对,一个人不宁静,他就要想办法发泄,得到解脱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不宁静的作者来熟悉一下课文。先由老师开头读文章的第1、2、3自然段,其余部分我想找同学朗读。大家然后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2)纠正字词
乘凉 屑路 蓊蓊郁郁 踱着 点缀 袅娜 霎时 脉脉 酣眠
峭楞楞 梵婀玲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3)段落大意: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4)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五、情感把握
1、情感变化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2、文章感情的基调: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六、作业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 作业抽查
二、 课文分析
1、 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祈祷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第二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明确: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如果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 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3、第三自然段
(1)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到的具体内容?
明确:“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4、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联系《再别康桥》)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明确: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第五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明确: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泡)太生硬。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印)
奏:同上。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明确: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烫伤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6、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
(1)为什么要写四周?
明确: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作业:背诵4、5、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1、学生快速浏览7—10自然段。
2、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明确: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 文章艺术分析(先提问学生文章的特点)
1、 情景交融
(1) 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 语言的咀嚼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 “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C、结合课后练习二讲解。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
(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荷塘月色》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使用修辞描写的语言美、形象美
2、学习散文描写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重点:学习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2、难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苦闷矛盾的心理;通过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
三、教学方法:
传授式和发现式结合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面对此等美景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又写出了荷花的动态。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这篇课文的朗读带。
(二)整体感知:(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复述下来,并确定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2)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引导同学一起解决。)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带,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啊?听完了录音后,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
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问题。经过我们的复述以及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文章中句子)概括后为出家门走小路观荷塘观四周回家门
(1段)(2~3段)(4~6段)(7~10段)(板书圆形)
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你应该知道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啦”“我的心情怎么样啦”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境是情境,物是情物,景是情景,事是情事,一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样的文章其实重点还要是放在分析作者的情感上。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的任务也不能脱离这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在听朗读之前我给你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你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学生回答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⑵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讲解: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资料]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③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⑥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
总结:刚才给你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
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失宁静(①)(②③)(④)(⑤⑥)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的行踪路线呈一个圆形,可以说它是作者的空间之圆;同时他的情感变化也呈一个圆,它是作者的心理之圆,那么无论从这两者的哪一者来看作者最后的位置都回到了原位,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作者最终能找到他的宁静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因为作者又回到了原点。
第二课时:
(一)分段赏析上节课我们简单的看了一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那下面我们这节课我们就一块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荷塘月色图,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那下面有请一位同学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4~6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三个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几幅景色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很好,朗读的很有感情。那下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组织答案……下面我们看第四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月色下的荷塘(顺序: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分别写了荷叶——舞女的裙荷花——明珠,星星,美人荷香——飘渺的歌声荷波——凝碧的波痕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同学发言)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五自然段,这一段又是写的什么景色?谁能概括一下呢?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泻在叶子上——流动之美—淡素朦胧月影——像画在荷叶上—倩影之美——参差斑驳我们看这一段文字描写用了那几个动词?“泻”“浮”“洗”,很好[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下面来看一下第六自然段,这又是一幅什么图?荷塘四周月色图这段重点在于写树树—树色、树资、树梢远山——隐隐约约小路灯——没精打采蝉声蛙声——热热闹闹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总结: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修辞通读全文,不难看出,文章多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下面老师给大家找出两句话,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提示:从感觉入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凑着的名曲。
1、清香(嗅觉)——歌声(听觉)两者是相通的,即时新时续,隐隐约约
2、光影(视觉)——名曲(听觉)两者同样是相通的,和谐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通感’’的概念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朱自清《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本来花是香的,用嗅觉才能感受到,甜味只有用味觉感受,但是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以味觉写嗅觉,突破了语言的极限,增强读者的感受。“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也是如此,既然问到了花香,就能感受到树上结满果实的景象。“仿佛”一词既是用了比喻又是用了通感。
1、释义:
①幽僻:②蓊蓊郁郁:
③踱:④弥望:
⑤袅娜:⑥脉脉:
⑦风致:⑧斑驳:
⑨梵婀玲:⑩一例:
⑾丰姿:⑿凝碧:
⒀大意:
2.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差()差()别参()见差()劲差()遣人参()
B、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再回答1、2、3、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②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③叶子出水很高,④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⑤层层的叶子中间,⑥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⑦有袅娜地开着的,⑧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⑩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⑾微风过处,⑿送来缕缕清香,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⒁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⒂像闪电般,⒃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⒅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⒇遮住了,(21)不能见一些颜色;(22)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甲、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⑩/⑾—⒀/⒁—⒇
B.①—④/⑤—⑩/⑾—⒀/⒁—(22)
C.①—④/⑤—⑩/⑾—⒃/⒄—(22)
D.①—②/③—⑩/⑾—⒀/⒁—(22)
乙、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对这段话的其他安排顺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答案
1、释义:
①幽僻:幽深、僻静。②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③踱:慢步行走。④弥望:满眼。弥,满。
⑤袅娜:柔美的样子。⑥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⑦风致:美的姿态。
⑧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⑨梵婀玲:小提琴。⑩一例:一律。
⑾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⑿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⒀大意:大概的轮廓。
2、词语
A、参(CN)见差(CH)劲参(CN)差(C)差(CH)别
差(CHI)遣人参(SHN)
B、脉脉(MM)的流水山脉(MI)脉(MI)搏
C、这是独处(CH)的妙处(CH)处(CH)所处(CH)理
3、甲B乙、荷叶→荷花→荷香→波痕丙A
《荷塘月色》教案6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上海
注释:
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14、作业
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更觉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用得,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荷塘月色》教案7
活动背景:在夏天这个充满浪漫的季节里,花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事物。夏天的荷花,婀娜多姿,冰清玉洁,别具特色。荷塘月色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意境。我想给孩子创造这样一个充满浪漫和美妙的境界,荷塘、月色。毛笔作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难度较大,运笔、握笔都成难题。忽略这些,只是简单地表现荷花、荷叶,让画面充实、优美,领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结构和色彩合成,体验创作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毛笔画荷花、荷叶,表现自己的“荷塘月色”。
2、尝试合作布局画面,运用简单的色彩表现丰富的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颜料、毛笔、画好底色的铅画纸、荷花图片(课件)及实物若干、作画过程幻灯,抹布、背
景音乐《春江花月夜》,美工服、月亮教具、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引起兴趣
1、进入活动室,欣赏场地上布置的荷花池,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夏天到了,花儿都收缩了自己的花瓣,怕被太阳晒黑了。荷花池里却绽放了无数艳丽的花朵。荷花不怕太阳,越开越大,粉粉的,映衬在碧绿的荷叶上更是美丽。瞧,摄影师把这些美景都拍下来了。”(欣赏荷花课件)。
二、操作演示
1、我们没有照相机,可是我们有画笔,你会用什么颜色把荷花画出来呢?(幼儿讲述)
2、看看我们今天作画的工具吧:铅画纸、毛笔、颜料(展示工具)
3、要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教师示范)
重点:毛笔蘸粉色,平按,表现花瓣,一片片花瓣组合,画出荷花。换细笔,蘸绿色画茎;大毛笔蘸绿色画荷叶,荷叶要画大些。
三、引发幼儿操作
荷花池开了很多的`荷花,小朋友来不及画了,那么就要找好朋友一起,团结合作,一起完成。有的小朋友画荷花、有的画荷叶。完成图画后,可以请客人老师来欣赏一下作品,看看我们的“荷塘月色”还缺少些什么,再把它画的更美些。
四、幼儿操作
1、分组,分工。合作进行。
2、注意画面的布局,要充实些。
重点:荷花的下笔要明快,几笔完成一朵荷花。
五、展示作品
1、邀请客人老师欣赏作品,并补充完善。
2、布置作品在背景帘上,播放背景音乐,互相欣赏。“好美的荷塘,连月亮也陶醉了”(出示月亮教具)
活动反思:“荷塘月色”一开始,我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浪漫和美妙的真实境界:荷塘、月色。在布置的场地上有绿绿的背景窗帘,铺上大片大片的荷叶,衬托娇嫩的荷花,一片荷花池俨然就在身边,带孩子进入的一刹那,传来的就是一片惊叹和欣喜。孩子深深陶醉了,她们亲密的接触着美丽的“荷塘”,依依不舍,对于的活动的开展更是津津乐道。孩子是在美好的境界中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荷塘月色之美。按笔、勾画都是有神无形,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片荷花池的景色,合作、分享这美好的画面,是最后的高潮。
《荷塘月色》教案8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而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
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而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一起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先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
(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小结:
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一起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一起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9
1.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2.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文名句
1、宋代诗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2、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提示
(1)配乐朗读或自由朗读。
(2)给文章每个段落标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2、分析结构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概括每段内容。
观荷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三、文本研习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没有找到”
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环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明确线索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四、找出文眼、理清脉络、分析情感
1、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2、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3、情感:
不满现实(求静)—寻求超脱(得静)—回到现实(出静)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五、赏析语句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4、5、6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新课导入
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写“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4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4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1)思路点拨:手法、作用、分析
示例: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小组合作
(3)成果展示(选)
(第1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物以人的感情。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2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课堂小练笔《雨中校园》
1、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2、美文选读
五、布置作业
3.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体会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7月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现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好教材。笔者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掌握方法上”,“拈精摘要”,大胆取舍,主要抓住描绘“荷塘月色”的的三幅图景,教会学生掌握品味语言方法。
1、诵读精彩文段: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表情朗读,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诵读描绘“荷塘月色”的部分。除齐读外,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的高低以及感情的流露等;或由学生自己试读;或让学生自读,便于自己体味、揣摩;或由一人范读,其他同学聆听,然后共同评论其优劣。
2、抓住关键词语:
在景物描写中,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里的景色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描写荷塘上的月的景色有:如水的月光、月色、月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得宁静、和谐、自由,与作者“求静”的心态相吻合,情景交融。
描写景物形态的词语起到了渲染环境及刻画作者情感的作用,也属关键词语。如月下荷塘一段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点缀”、“袅娜”、“羞涩”等,无不与表现人物思想情绪、感情 色彩密切相关。
体味本文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还应抓住本文比喻、通感及叠字的运用。比如,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塘中的月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人进入一种幻境。作者锤炼语言的另一方面,是许许多多叠字的运用,这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真是比比皆是,匠心独运。
此外,一些数词、量词,甚至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样要引起重视。
3、体会深层含义:
学生找到这些关键词语后,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我让学生思考:“‘云’、‘月’是‘淡淡’的,不能郎照,作者却以为是恰到好处呢?”“蝉声与蛙声很热闹,为什么作者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逐步明确这实际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历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彷徨,思想矛盾复杂,于苦闷中想求得一时的解脱,因此踏上了求静之路,来到了日日曾走过的荷塘。欣赏着月下荷塘的美景,作者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但现实的阴霾在心头挥之不去,总有一股淡淡的忧愁蕴含其中。学生再进一步可以理解本文将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4、通过比较,体会词语运用之妙:
不同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难有深的体会。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词语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时这样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我让同学们比较“泻”字与“照”的区别。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一个“泻”字,变静为动,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同时与“流水”相照应,而“照”就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换作“漂”或“升”呢?同学们思考后明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与“薄薄”相照应。“漂”和“升”就难以体现青雾的轻盈之美、自由之态。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方法。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抓住了“品味”这个鼻子,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4.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从这篇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精到细致的观察,谨严缜密的结构,朴素洗炼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本文的写作特色,具体说来有三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5.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的抒情方式
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不仅以其清丽绵密、隽永自然的情韵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而且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彪炳于中国现代散文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值失败之际,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曾一度在黑暗中徘徊苦闷。朱自清先生也深恶这黑暗的社会现实,但又一时难于解脱自我,诚如作家所言的“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为了排遣胸中的苦闷,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徘徊在这自己“日日走过的荷塘”上。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向我们点明了作者此次夜游荷塘的动因──既不是闲情雅致,也非心血来潮。也就是说,作者是带着一定心情来漫游荷塘的文中的所有景物都是一种情化了的意象,“不宁静”这一文眼不仅给全文定以哀愁与喜悦相交织的感情基调,同时也向我们暗示了本文实际上就是作者情感变化的一种记录,作品也正是以此为线索的。由是观之,文章的整体抒情方式应是缘情写景,换言之,下文中的“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旁的月色”这三幅意趣相映的画面都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大写意,尽管作者也曾试图解脱自己,无奈心际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时时缠绕于片刻的喜悦之中,这种交织着的情感正是时代在作者的心灵上的折射。
无论是“月色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都将“荷”与“月”作为自己所要表现和赞美的对象,旨在借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协调的苦闷心境,表达一种颇为狷介的高尚情操。荷塘上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美好,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甚或叶子底下的流水都是那样的妙不可言,然而这种飘渺、幽香的境域又离不开月色。素月淡云,微风薄雾,好一个扑朔迷离的“香格里拉”,然而这正是作者所刻意追寻的“世外桃源”。此时的荷塘、月色已不是纯客观的原始的自然景物了。不错,“一切景语皆情语”、“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文中的光、影、色、香等意象所创造的艺术氛围,无不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那种主观世界与客观实际的撞击而嬗变的复杂的情感。这种外写景内含情的抒情方式正是寓情于景的具体内容。
尽管如此,作者的情感仍在不断地变幻,而这种变幻又是以“景”为契机的。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为我们描绘的仍然是一个淡雅的世界,然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不加任何雕琢的自然之笔,完成了“景”与“情”的衔接。这一句看似平常,实乃本段的点睛之笔。面对荷塘四周的月色,身临其境的作者水到渠成地流露出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之情是理所当然的。好一个“即景生情”!
与此同时,作者在文中所极力描写和赞美的对象──“荷”与“月”,又正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这是因为“荷”出淤泥而不染,“月”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作者写作此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托物言志。
总之,散文中的情与景的交融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情总是景的灵魂,而景总是情的依据。朱自清学先生的《荷塘月色》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充分体现了散文情与景交融的这一原则。另外,《荷塘月色》一文之中同时运用“缘情写景,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学习。
《荷塘月色》教案10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四、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探究学案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
五、教学过程
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一.脉络梳理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
我与曲径 (2.3)
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
我与家乡(7-9)
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分析: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是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分析: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拓展学案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荷塘月色》教案11
【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领悟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策略研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理解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要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体会贯穿全文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6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通过讨论、质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学步骤】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出示课件)
二、感知
1、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 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① 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② 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⑵ 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⑶ 师生质疑,生生互答。
问题出示:
① 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② 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⑴ 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教师点名请朗读水平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⑵ 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⑶ 荷塘月光的赏析:
① 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
② 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③ 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音乐伴奏,学生品读。
四、讨论
1、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五、拓展延伸
你会选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现你或喜或悲的心情(小组讨论)。
六、知识迁移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教学反思
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数理化所不具备的审美性和情超性,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板书设计】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泻、浮、洗
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荷塘四周 近 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 灯光、蝉鸣、蛙声
《荷塘月色》教案12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名家名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教学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倡导“生”动教学,整体把握散文的美,以读来赏析文本。
教学目标: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荷塘月色》,更有人说《荷塘月色》树立了现代散文的终极典范。今天我们就和盛名之下的《荷塘月色》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行踪、情感)
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内容。结构美
在家里去荷塘观荷塘赏月色览四周想采莲回到家
“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强调圆形结构
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情感美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又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颇不宁静,独处求静,暂得宁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走出宁静
三、重点赏析,以景解情(荷塘、月色)
观赏一下给朱自清先生带来片刻宁静的荷塘月色。语言美意境美
欣赏散文实际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一般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朗读、感受、品味、评论。
第一步:涵泳美读,感受音乐美。大家潜沉到作品深处,
情随声出,声情并茂,通过对读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领会作品蕴藉的美和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联想想象,感受绘画美。色彩、形状、高低远近都在你的脑海中出现。
自由朗读,个别读,听,再读。
感受它如小夜曲般宁静优美。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朗读。
哪位同学能为我读一下。
听听名家的示范,闭上眼睛想象。
再读。
第二步,
感受之后,我们进一步的赏析。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景色或者几句话赏析。
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层层的叶子中间”(1分)
这些句子动用叠字的手法来描写叶子(1分),“田田”突出叶子的绵远不绝,“层层”强调叶子堆叠的情状,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广而多的特点,(1分)且音韵整齐、和谐、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了作者喜爱之情。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句话动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叶舒展、轻盈、修长的形体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白花拟人化,赋予白花人的袅娜的体态、羞涩的表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开的荷花娇小玲珑、柔美的特点以及花骨朵含苞待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连用三个比喻,将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形象生动且多角度地突出了荷花在月光下晶莹明亮、闪亮繁多、干净、水灵的特点,倾注了作者对荷花的喜悦之情,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博喻:用多个喻体来描写同一对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子动用了通感、比喻的手法写荷香,用听觉描写嗅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荷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捉摸不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月光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是“流泻”“流动”的意思(1分)作者运用拟物的手法,说月光像流水一样由上直泻而下(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一泻无余、流动、轻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1分)。“照”为“照射”的意思,意思直白,范围狭窄,呆板没有动感,不能与“流水”相照应。(1分)
雾叶花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笼-盖罩蒙遮”(3分)“浮”有“漂浮、悬浮”的意思(1分),写出了雾的薄、轻和朦胧地悬浮在荷塘上方不太高的地方,与“轻纱”一样的青雾的意境相合(1分)。“升”字显得雾似乎正在升空而去,动势太大,速度太快,不合情境,没有轻柔之美感。(1分)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朦胧(1分),正合“轻纱”的比喻。 “笼”字有“轻轻环抱”的意思(1分),“盖、罩、蒙、遮”都显得过于密实、厚重。(1分)
酣眠指天上没有云遮挡,明月朗照,满月的状态
小睡月光被淡淡的云笼罩着,不能朗照的状态。
泻——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光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作者用通感手法写光与影,用听觉描写视觉,生动地写出光与影内在的和谐、幽美的特点,写出了月光的温和,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作者动用比喻手法,把光与影的协调比喻为名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光与影的和谐优美。
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1分)
小结:语言美修辞美、炼字美、叠词美
意境美素雅朦胧静美
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
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
四、探究不平静(论世、知人)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也只给了朱自清先生片刻的宁静。究竟因何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呢。
论世
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1927年7月。
先来看看他写于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究竟什么让他心乱如麻呢?
1927年7月,蒋先生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知人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诗人、散文家、学者
4、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1948年8月12日因胃病辞世,倒在蒋家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自立自强自爱自重
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荷塘月色》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二、能力目标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韵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1.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5、6三段。
2.第2课时赏析课文的情调美,讨论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探讨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5、6三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这两篇课文同学们还有印象吗?(有)给人以什么感觉?( 《春》描绘了优美的春天景色,《背影》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的。
板书:荷塘月色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起来介绍朱自清其人及其主要作品,然后用课件补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探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三、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文意,体味课文的美。
(一)多媒体显示荷花及荷塘的优美画面,学生感受画面美。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相应的指导;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三)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多媒体展示)
乘凉 煤屑 踱着 点缀 颤动 霎时 敛裾 媛女 纤腰
选两个学生注音。
明确:chéng xiè duó zhuì chàn shà lin jū yuàn xiān
(四)美点寻踪,体味课文的美。
1.教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看来,朱自清先生着实是个大手笔,就我们接触到的三篇文章来说,异彩纷呈,手法各异。对本文的整体印象,大家的感觉不约而同,那就是美。
2.继续探寻: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文中的写景特别美;文中有些句子很精美;文中的情调非常美。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画面、语言、情调。
四、具体赏析课文的美
1.赏析文章的“画面美”。
(1)提问:由文题可以知道,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学生明确:4、5、6段。
(2)学生齐读4、5、6段。
(3)教师提示:写景,须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一些文学技法,力求形象、灵动。请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负担一个段落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这样三个问题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负责相同段落的两个小组可以私下交流一些看法。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各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第4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出了荷香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设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荷叶的美的情致。
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动静结合。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晤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二,文章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课文第5段主要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难写之景,作者借荷叶、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荷叶、荷花朦胧、恬静、柔美的情状;“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杨柳的倩影可爱。总之,文章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
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结合,写出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第二、侧面烘托衬托手法。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课文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本段在写景方面的特色主要是浓淡相间和以声写静。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迷蒙的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然后,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随意点染,这是淡写,这也衬托了月下荷塘的寂静。
(4)学生再次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主要欣赏文章的画面美。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秀美静谧、令人神往。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月下荷塘优雅、朦胧、幽静的特点。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娴熟老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循声跟读,再次进入文章的情境,感受语言美、画面美。
七、学生齐读4、5、6三段,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5、6段。
2.辨析多音字:
3.课外阅读有关描写荷叶及荷花的语段,并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写法,选“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的某处景物投入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教案14
教学目标
⒈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⒉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⒈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⒉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㈠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⒈“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⑶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⒉“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 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㈡有人认为: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荷塘月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理想的物化,你如何理解呢?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
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教学反思: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
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荷塘月色》教案15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课文导入】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老蒋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
第二课时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板书: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6、总结:
画面——美丽气氛——宁静格调——雅致
7、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效果;浓淡相宜。
8、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
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9、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荷塘月色》教案】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案02-17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01-20
荷塘月色教案(12篇)03-05
荷塘月色教案12篇02-23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4-05
《荷塘月色》教案集合10篇04-04
《荷塘月色》教案集锦十篇04-28
小学荷塘月色有感06-13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