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锦集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受与同伴一起摘水果、装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前期带领幼儿参观水果店,认识常见的水果。
物质准备:
1、水果园背景图、树和水果图片若干。
2、车票若干:分别是数量(1、2、3、4)及颜色(红、黄、蓝)的点子卡片。座位上贴有数字1、2、3、4的红、黄、蓝座位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乘车
(价值取向:幼儿初步尝试4以内的点数对应。)
1、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水果园玩。这是车票,看看上面是什么颜色什么数字,去找到自己的位子吧。
2、检查是否坐对了。
二、游水果园
(价值取向:在游戏中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与同伴一起摘水果、装水果的快乐。)
● 找水果宝宝
1、师:水果园里有什么呀?
2、数数地上的.水果。
● 摘水果
1、示范:看看篮子上有什么?(数字)数字是几表示只能摘几个水果,苹果桔子都可以。
2、操作:按照篮子上的数字,摘水果放在篮子里。
3、交流与检查。
● 装水果盆
1、示范:按水果盘上的要求装水果。(如3苹果、1苹果2桔子等)
2、操作,交流与检查。
三、游戏:乘车
(价值取向: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4以内的点数对应。)
交换车票乘车回家,及时纠错。
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要求: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教学反思: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22、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石榴花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数数方法。
2、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并愿意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对封闭型数数已有初步接触:分类盒、统计表、笔每人一份;幼儿捡的石榴花托每组一盘。
“石榴快长大”操作图片:依次为石榴花托-小石榴-青石榴-成熟的石榴。
【活动过程】
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物的数数方法。
(1)数数石榴花托有几瓣
师:请小朋友每人在盘里取一个石榴花托,仔细数一数它有几个瓣?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在数花瓣的时候,先要认准一个开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一瓣一瓣接着数,这样就知道数到哪里可以结束。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了。
(2)相互检查,重新确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数量。
小结:石榴花托瓣数是不相同的。
2、按花托瓣的数量分类。
(1)运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交代操作要求,如“4号房子说‘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5号房子说‘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
分类盒:
(2)幼儿操作,按花托瓣数量的不同,分别将5朵石榴花托送到对应的数字分类盒里。
(3)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的分类结果,说说4、5、6、7号房分别请到几个石榴花托。
3、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
(1)教师与幼儿讨论并确立记录的.方法。
出示统计表:请幼儿仔细观察在记录纸上看到了什么?猜猜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操作,用点子符号记录分类盒中不同瓣数石榴花托的数量。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记录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纸,找找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多,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少。
4、游戏“石榴快长大”。
(1)教师和幼儿确立游戏规则: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花瓣数量的石榴花托的个数,讲述正确后,石榴花托会慢慢长大。(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石榴花托个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儿讲述正确后,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长大的过程。)
(2)同伴间彼此交流,学习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进行游戏“石榴快长大”,幼儿依次讲述,并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长的过程。
【活动反思】
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我在发现幼儿对石榴花托的兴趣后,不断挖掘、发现孩子们兴趣后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散落一地的石榴花托的花瓣数量是不同的。由此,我创造性地设计了给石榴花托分类统计的教育活动,把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变成有意义的教材。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幼儿原有的兴趣不断深入、发展,进而引发了新的活动,通过统计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如给玩具、家庭成员乃至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进行有目的的分类统计。
注重活动过程指导。为了避免活动中幼儿放任自由、毫无目的的操作行为,我在操作前都明确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由幼儿自由操作。如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有效提出操作要求;在尝试运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时。我鼓励幼儿自主发现记录纸的秘密,探索记录的方法;在展示、交流操作结果时,又通过游戏“石榴快长大”的游戏情境,提出讲述要求,并有意识地提示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较好地杜绝了形式主义的操作现象。
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环节需要进一步调节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数石榴花托的瓣数时。由于是呈封闭状态的数数,幼儿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这一环节教师结束得太匆忙、归纳得太早,教师代替了幼儿的回答。这个环节应该让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有效的数数方法,为接下来的石榴花托分类做知识技能的铺垫。
2、在引导幼儿尝试记录分类结果时,虽然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记录表。探讨记录的方法,但教师缺乏较好的评价总结,导致一部分幼儿记录错误。
3、活动中气氛较融洽、师幼互动也较好,但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不足,较多地注重幼儿的个体探索。活动后反思,在给石榴花托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有的进行分类操作。有的进行记录统计,有的进行对外交流、展示等,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还缺乏激励性和针对性,面对幼儿的回答,除了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外。还可说“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小朋友用完整的话说出了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有2个”等。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人的观点和意见都很重视,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回答问题,提炼探索的价值。
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意图:
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聆听动物故事、动物玩具。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特别是调皮可爱的猴子表演印象尤为深刻。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五只猴子来表演》。让孩子在观察比较小猴的特征后,根据它们的某一特征进行正向、逆向的排序,并且能把自己的排序方法用语言介绍给同伴。
活动目标:
1、按照猴子某一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进行排序。
2、观察猴子不同特征,表达喜爱之情。
3、用语言表述序列的变化。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猴子图片与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标记符号。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猴子
长长尾巴红屁股,老虎不在称霸王。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你们喜欢猴子吗?说说喜欢猴子的'理由。
小结:猴子聪明机灵,会表演很多节目。
二、观察小猴,关注特征
出示5只猴子图片
共有几只猴子?它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小结:5只猴子真可爱,高矮胖瘦各不同,尾巴帽子不一样。
三、猴子排队,幼儿讨论
5只猴子排好队表演猴子舞,我们帮它们排排队。
5只猴子可以怎么排?谁排第一,为什么?
小结:猴子来跳舞,从x到x排好队,最x的猴子排第一,最x的猴子排最后。
四、个体操作、尝试排队
猴子跳舞,都想排第一,该怎么排,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
1、幼儿操作要求:
(1)想一想,什么样的猴子排第一。
(2)排好队后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猴子排队的,什么样的猴子排第一。
2、集体交流
这五只猴子是谁帮助它们排队了。
这5只猴子是怎么排队的,你帮谁排在了第一,谁排在了最后,为什么?
小结:猴子跳舞,从x到x排好队,最x排第一,最x排最后。
(出示标记符号,请相同排队方式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呈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重难点确立准确具体。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多孩子是按照猴子的身高来排队的,有的孩子是从高到矮排,有的孩子是从矮到高排。有的按照帽子的大小不同来排队,帽子都是从大到小排的……。孩子们能根据猴子不同的特点,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特点进行排序。在排序过程中,正逆向的排序方式都有体现,但是不是每个特征都有正逆向的排序。引领幼儿在思考、推理中主动学习,建立数学概念。
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
2.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黄瓜 ,茄子
2.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长长的蔬菜
1.观察图片:黄瓜,茄子
教师:这是什么蔬菜?
黄瓜和茄子看上去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的蔬菜。)
2.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二、寻找测量蔬菜的方法
1.教师:用什么量?怎样量?
引导幼儿回忆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请幼儿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黄瓜。
告诉幼儿量好后还要想办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
教师:有一根小棒就画一条短线,量出来有几根小棒就画几条短线。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让幼儿想一想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
(提示幼儿还可以用圆点、图形等。)
三、测量蔬菜
1.提出测量要求:
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小伙伴交换。
量好了拿出记录纸和笔用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
3.交流:
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
4.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现问题并讨论:
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
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师幼一起讨论。
四、尝试用多种工具测量蔬菜
1.教师: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你们互相交换,
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
2.幼儿操作。
中班数学教案5
设计意图:
数字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我设计这堂以游戏为主的课,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以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1. 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1. 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1. 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2. 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四、玩一玩,体验数字的有趣1.如果老师把数字用一种画画的方式画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小鸡)找找小鸡身上有数字吗?看3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们再来看一个,这次数字娃娃多起来了,小朋友仔细找找。
3.用数字来画画竟然能画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4.老师也用这些数字宝宝画了一幅画,不过,我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
5 老师刚刚给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由数字画出来的画,你们喜欢吧?
6.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自己也动手用这些有趣的数字宝宝来画一幅画好吗?
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区别5个物体的高矮。大小或长短。
2、能正确的整理、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具:同一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5张,教学挂图(二)中5个高矮不同的娃娃图片。
2、学具:人手一套幼儿用书第11页的《排序卡(二)》。
活动过程:
1、运用比较的 正确判断个子的高矮。
★教师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是××小朋友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张照片上的他有什么变化?哪张照片上的他最高,哪张照片上的他最矮。
★教师:在我们班上,哪里小朋友最高?哪里小朋友最矮?怎么证明?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比较各子高矮。
2、学习按个子高矮排序。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5个不同高矮的娃娃的图片,请你们给娃娃排队。
★幼儿操作。
★教师:你们是怎么排列?请相互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教师展示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与幼儿共同检查是否正确?
3、学习按大小、长短排序。
★教师:这些高矮不一样的娃娃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都一样大吗?一样长吗?请小朋友给你的5个娃娃选出适合他们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选好后就放在娃娃的下面。
★幼儿操作。
4、活动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检查操作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已按个子的高矮来匹配大小长短不同的衣服和鞋子。
中班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感知数学活动中有序排列的规律美。
二、教学准备:
1.动物房子的墙按一二一二规律排序的展示板。(三块板,一块是形状相同颜色不同,一块是颜色相同形状不同,另一块是有空缺的)。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0页)、蜡笔每人一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1.师:国庆节到了,森林里好多小动物都造新房子了,它们把自己的墙刷成了有趣的图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刷的?
二、组织学习,找排列规律1. 出示第一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我们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这些图形的?
幼: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
2.出示第二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1)师:小猫也造了一幢新房子,他也把自己的墙刷成了有趣的图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排列的?
幼: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而且颜色相同。
(2):它们是按一个二个一个二个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导幼儿填补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动物房子展示板,让幼儿帮忙找规律,补全规律。
(1)师:小熊看到小兔和小猫的房子这么漂亮啊,也想用图形装饰自己的房子,可是他遇到了一些困难,漏掉了几个图形,谁来帮帮他?
(2)请个别幼儿上台帮忙找出规律并把它补齐。
四、布置辅导1.出示彩旗,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2.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幼儿园要挂彩旗庆祝,所以要请小朋友来帮彩旗涂色。我们看看最上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中间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最下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让先完成的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涂的。
五、展示作品,组织讲评1.师:谁愿意上来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2.请2-3个幼儿上台讲讲,教师讲评。
3.让幼儿相互检查。
六、延伸活动晨间桌面游戏"串项链",引导幼儿按一二一二的规律串。
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形成,知道4、5 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 5 的实际意义。
2、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 4、5 两数的多少。
3、喜欢和小动物过生日,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礼物盒 4个 (内放 5个礼物),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熊生日会”,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小熊过生日的邀请卡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小熊邀请了几只小动物来为自己过生日,它们都带了多少礼物,初步感知5的形成。
2、游戏“为小熊送礼物”,感知5的形成。
(1)出示小狗的礼物盒,提问:小狗给小熊送来什么生日礼物?有几个?(5罐蜂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教师依次打开小狗、小象、小猫、小兔、小羊给小熊带来的礼物,知道可以用数字5表示。
3、游戏:生日聚餐。知道4添1是5。
(1)出示小熊家的餐厅背景图,帮小熊准备餐椅,感知4添1是5。
提问:餐椅有4 把,应该怎么办?使幼儿知道4 把椅子,再添上1把椅子,一共是5 把。
(2)幼儿操作餐具小卡片给小熊分蛋糕,感知4比5少1。
提问:小熊分生日蛋糕给动物朋友,它把蛋糕分成5份,先送给小狗一块蛋糕,现在剩下几块蛋糕了?应该怎样分?
4、游戏:小熊的生日舞会。巩固5以内数的形成。
看数字找舞伴,教师出示生日舞会操作卡上的相应数字,小朋友们根据数字寻找相应的舞伴一起跳舞。
中班数学教案9
课题:学习8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认识8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有8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8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小羊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8只不同的小动物,有8节车厢的火车或有8棵小树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8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8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3、游戏:坐火车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4、游戏:排队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8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是认识8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顺序性和方向性。设计过程有三个环节,环节设置及课程难易程度符合大部分幼儿的年龄特点。环节中幼儿操作部分居多,积极性及参与性颇高,幼儿基本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教具新颖,准备充分。在坐火车和住高楼的环节中,幼儿能理解序数的意义,即第几。但是,活动中发现,幼儿对于序数方向性的把握不够完善。左右、上下等空间概念还有待提高,出现方向模棱两可的教学反馈。有个别(2-3)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虽然积极举手,但上台操作后总是出现错误,归根结底还是方向的错误。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因首先明确方向,让幼儿开始时就对方向有清晰地认识,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概念。
中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找到数字:1、2、3、4。
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7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加减等于符号,理解其意义,愿意运用到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编故事《大熊买水果》。
2.故事相关图片若干(活动苹果7只,数和=、+和=号)。
一、情境导入,复习7的分合。
1.师:今天小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贝去了趟超市,一共买了7只苹果,熊妈妈叫熊哥哥和熊弟弟一起来拿苹果回家。你们觉得两个熊兄弟会怎么分这拿?
2.根据幼儿的回答书写相应的分合式。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会怎么帮小熊兄弟分苹果。
3.集体念读分合式,巩固7的分合。
师:原来7可以有这么多种分法,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二、情境延续,学习7的加减。
1.认识+、-和=。
师:大熊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拿出了三个奇怪的符号,小熊兄弟都不认识这些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是什么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让
熊兄弟两个认:这个是加号,这个减号,这个是等于号。
2.知道各符号的用途和意义。
师:熊弟弟说,这么奇怪的符号有什么用呢?熊妈妈:他们可有用了,能帮助我们计算。还是学一学这些符号的本领吧。
(1)演示加号的运用。
加号的意思就是要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4和3合起来就是……7就是4+3等于7(书写)等于号就表示两边一样大。(引导幼儿念读计算式)还能怎么计算?(请幼儿尝试说出2+5=7和5+2=7)
(2)演示减号的运用。
加号是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那减号怎么用呢?别急,熊妈妈要考考你们呢,看你们能不能用减号完成它的问题。
我一共买了7只苹果,给熊哥哥吃6只,拿还剩几只呢?(幼儿尝试计算和讲述)。
小结:对了,减号就从把前面的数中减去后面的数量。
引导幼儿继续跟着情境运用减法:
熊妈妈给熊哥哥X只苹果,还有几个可以给熊弟弟?
讨论怎么分最公平。
(3)引导幼儿发现加减法与分合式的关联。
三、自由操作练习。
1.交代要求,完成《幼儿画册》。
2.展示个别幼儿作品,检查。
中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的立体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门牌号码、数字卡片、动物指偶。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说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活动难点:理解门牌号102、202等的含义并能找对。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问:小朋友你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小动物们今天也要盖房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盖的房子吧。
二、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五间平房,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找新房。 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住在从左往右数1-----5的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请小朋友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觉得新房子生日很宽敞,可不能看到远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
(2)出示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 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从下往上数1-----5的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请小朋友们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觉得这栋楼房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没有邻居好寂寞,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师: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3)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
出示门牌号码102,请幼儿尝试理解含义。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教师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找出房间。如:教师说出302,请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三、幼儿尝试操作,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四、延伸:
游戏:“送图形回家” 请小朋友帮图形找房子。
活动反思:
这节中班数学活动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立体的平房,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些序数词。让幼儿从看到说更好的了解5以内的序数词。出示立体的楼房,教师引导幼儿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再从说到做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说出第一间、第二间等和第一层、第二层等。
不足之处是当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后,拿门牌号送小动物回家就有点难了,不是单一的数第一第二了。有一半以上的幼儿可以找对,有个别幼儿找不对,有的分不清楼层,有的分不清房间,总之是分不清,可能是不太理解101、102是什么意思。活动延伸让幼儿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学习5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6。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PPT课件、1—6的数字若干、小橘子树图片每人一张、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6。
1、秋天到了,果子熟了,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参观橘子园好吗?听音乐拍手走进教室。好了,橘子园到了,这么多的橘子树,树上还结了这么多橘子,好馋呀!孩子们,你们在心里默默数数有几棵橘子树?数完了悄悄告诉老师。你们数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得出一共有6棵橘子树。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教幼儿读两遍,你们看看6像什么?6的本领很大,所有是6个的事物都可以用6来表示。
2、数宝宝玩游戏
数宝宝6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你做的动作必须和6有关,如:我说拍手,你要拍六下手。我说跺脚,你们就跺六下脚,如果你做错了,数宝宝6就消失了,听明白了吗?好,游戏开始。
二、找数字(操作材料)。
1、玩游戏了,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每个小朋友要认养一棵小橘子树,快看那边有许多小橘子树,你们快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橘子树,(孩子们挑选橘子树)啊,你们真棒,都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橘子树,现在请你们数数你的橘子树上结了多少橘子,再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的橘子树结的'橘子多。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橘子树结了几个橘子?
2、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橘子树,可是你们还必须给他们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找到后贴上去,数字朋友已经在那边等了很长时间了,赶快去找吧!
3、与幼儿共同检查。
三、拣橘子(PPT)。
1、橘子园里有许多橘子熟透了,农民伯伯来不及摘掉落在了地上,孩子们,我们帮农民伯伯拣橘子好不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盘子,盘子上有数字,你拣的橘子数量要和盘子上的数字相同哦。
(请幼儿上来操作,老师引导幼儿操作。)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拣了几个橘子。
孩子们,你们真能干,我们来给自己棒一个:棒棒冰,棒棒糖,伸出拇指棒!棒!棒!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品尝橘子了,但今天还来了这么多客人,我们请客人和我们一起品尝好不好?
中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对点数活动感兴趣,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能收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根据点子送相应数量的点子。
3.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图片:点点全家福、架子
2.幼儿人手两份图片、盘子、点卡、分类板
3.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你们家里都有谁呢?
二、送糖游戏
点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出示点点全家福)看一看点点在哪儿呢?我们一起和点点打个招呼吧!
点点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呢?(引导幼儿从左往右数)对了,他家里一共有5个人。如果每个人吃一块糖,一共要给他们几块糖呢?谁来帮我选一选,送一送呢?
有一天,点点家来客人了。我们看看来了几个客人。点点想给每个客人送一块糖,谁愿意来帮他送一送?(一起检查)
现在,又来了几个客人?谁愿意来帮点点送糖的?
三、分类游戏
吃完了糖,点点想请客人们他的房间里去玩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房间里有些什么?你们觉得这些东西全堆在一起好看吗?
是呀,这些东西堆在一起乱七八糟的,我们一起来帮点点整理一下吧。
咦,这个架子是放什么的呢?这些架子上的点子又是干嘛的`呢?你们猜猜
总结:这上面贴了一张碗的图,告诉我们这个架子是放碗的。这一排有几个点子就要放几个碗。
比如:这儿有两个标记,我们就要放几只碗呢?
先请四个小朋友来分一分。
他们分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个别操作
你们也想帮点点整理他的家吗?
1.这边,请你们把他家里的东西整理到架子上。你们一定要看清楚架子上的标记,再仔细数数点子。
2.这边呢,请你们数盒子上的点子来放蘑菇钉。有几个点子就要在盒子上、里放上几粒蘑菇钉的玩具。
3.这儿呢,请你们数红旗下面的点子来贴大象和长颈鹿玩具。
五、集体检查
小朋友们都分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总结:小朋友们都是聪明能干的小宝宝,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我希望小朋友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要做一个爱整洁的好宝宝,把各种东西放整齐。
中班数学教案15
一、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此外,《纲要》还强调,“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加幼儿的探索活动。”轻重这一概念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概念,中班幼儿已经能初步判断了特别小的东西是“轻”,特别大的东西是“重”。但是,生活中还有体积相同而重量不同或者不能以肉眼判断轻重的东西需要幼儿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轻重比较,
一是投放轻重感明显、体积不同的材料;
二是投放体积相同或相近,轻重区别不大的材料。通过操作对比,让幼儿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活动重点在于,幼儿学习掂一掂、使用天平等方法比较物品轻重;难点在于,学习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比较相近物品的`轻重,而非直观地感知。
二、活动目标:
1、认识能够用来比较或测量轻重的工具(天平、电子秤、跷跷板等),正确使用天平来测量物品的轻重。
2、学习使用多种方法比较物品的轻重。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轻、重的概念;
物质准备:大小明显的西红柿各一个,幼儿一手一个简易天平,天平、电子秤、弹簧秤、跷跷板的图画,农夫、公鸡的图画等。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对比明显的西红柿,对幼儿说:
“今天老师在市场里买了两个西红柿。一个比较轻,一个比较重。”
“小朋友们觉得老师为什么知道西红柿哪一个比较轻、哪一个比较重呢?”(引导幼儿说出用手掂一掂)
“因为啊,老师把这两个西红柿拿在手里的时候,感觉这个(小)比这个(大)较轻,这个(大)比这个(小)重。”
(二)主体部分: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1、分组操作:幼儿自由操作,试着用手掂一掂材料,比较两种材料的轻重。2个小朋友使用同一个操作盘,里面有各种大小不一积木、玩具等,幼儿自由选择2件物品掂一掂,感受物品的轻重。并适当地与身边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判断所选物品哪一个比较重、哪一个比较轻。(5分钟)
2、教师请幼儿上前表达,他通过掂一掂,感觉到XX比较重,XX比较轻。由于有些积木体积相近,幼儿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教师则顺势引出能够比较、测量物品轻重的工具。
“很久很久以前的人们啊,都是用双手拿着东西在手里掂一掂来比较轻重。比如,这个农夫手里拿着两只鸡,要比较哪一只鸡比较重,哪一只鸡比较轻。小朋友觉得哪一只重呢?”(大的重)
“因为,一只比较大,一只比较小,农夫就很容易判断出大的鸡比较重,小的鸡比较轻。但是人们也有分不清的时候,当两个东西差不多大时,就很难用双手比较哪一个轻、哪一个重了。”
“后来,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等测量工具。”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认识几种测量重量的工具。
“甚至连跷跷板,都可以用来比较轻重哦。小朋友们一定都玩过跷跷板吧。当一个胖胖的小朋友和一个瘦瘦的小朋友在坐上跷跷板时,会发生什么呢?”(跷跷板往胖胖的小朋友那边降,因为他比较重)
“我们看一看,跷跷板是不是也很像天平呢?”幼儿观察比较天平、跷跷板,说出相同点。
“物体在天平上下降的越多,说明这个物品相对另一边的物体比较(等待小朋友一块回答)重。天平的指针也朝着较重的一边下降越多呢。小朋友们赶紧试一试,把刚才你分不清楚谁重、谁轻的东西分别放在天平两边上的小盘里面,秤一秤、比一比,看看哪样东西比较重、哪样东西比较轻。”幼儿动手使用天平,教师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哪一种物品适合哪一种方法来比较轻重。
“外形(体积)相差很大的东西,用双手来掂一掂;外形(体积)相近的东西,用天平等工具来量一量。”
五、活动延伸:
除了这堂课所教的测量、比较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比较轻重呢。你们能比较你和爸爸妈妈的重量吗?谁最轻?谁最重?(重量的比较、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中班03-16
中班数学教案11-13
中班数学教案01-17
【推荐】中班数学教案04-01
中班数学教案【热】04-01
【精】中班数学教案04-01
中班数学教案【精】04-01
中班数学教案【热门】04-01
【热门】中班数学教案04-01
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