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时间:2024-06-13 10:17: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集合)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

  编排意图

  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首先由怎样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建议

  (1)本部分教学可按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的步骤,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形式进行。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要以学生在推导中获得的经验为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按教材的编排,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没有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方法,而是用两个同样三角形拼摆的方法。这个方法推导过程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每个小组最少应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教师可提出明确的操作和探究要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学生可能拼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会计算面积。在小组操作和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可以选择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的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汇报,要求学生能根据拼出的图形叙述出推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总结归纳: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可以推出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3)根据学生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用剪拼或折的方法进行推导,或结合教材第96页介绍的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推导,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推理的能力。

  割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②

  拼成的长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 ÷ 2)

  = 底 × 高 ÷ 2

  ③

  拼成的长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底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底÷2)×高

  =底 × 高 ÷ 2

  折叠的方法:

  折出的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长和宽也分别是三角形底和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2

  =(底÷2×高÷2)×2

  = 底×高÷2

  2. 例1及“做一做”。

  编排意图

  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1是解答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提出的问题:怎样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做一做”是计算一个直角三角尺的面积,可以把两条直角边看作底和高。

  教学建议

  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汇报,说说是怎样做的和计算的结果。注意检查计算中有没有忘记除以2,针对发生的错误,可以结合前面推导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除以2?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练习十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4、5题是应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其中第1题还可以进行交通常识的教育。这些标志牌表示的含义:

  注意危险 慢行 注意行人 向右急弯路

  第2题没有给出底和高的长度,要学生想办法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需要先找出或画出三角形的高,再分别量出底和高的长度。

  可先用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或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做法。注意结合每种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讨论。例如直角三角形以两条直角边为底和高计算最简便;钝角三角形一般会以最长的边作底,这样高就在三角形内。如果用水平的一条边作底,怎样找到高呢?可以让学生了解在钝角三角形短边上作高的方法(不作统一要求)。

  第3题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注意在根据三角形面积和高求底时,不要忘记三角形的面积先要乘2。

  第6题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相等的基本条件是等底(两个三角形共底)和等高(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图中你能找到几个三角形?哪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呢?为什么?再根据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画出其他三角形。

  第7题是运用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去分三角形。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分法一:

  将三角形任一边平均分成4段,把各分点与对应的顶点连接形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分法二:

  连接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形成的4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可以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证明出这4个三角形是等底等高。但学生还没有这些知识基础,可以通过测量证明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

  第8*题是选作题。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高,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底长,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

  540×2÷22?5=48(m)540×2÷18=60(m)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48+60)×2= 216(m)

  第9*题也是选作题。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对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判别知识进行推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A点是其中一个三角形底边的中点。根据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 48÷4=12(m2)。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2

  【设计理念】

  新课标重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字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而且可以积累探究数学问题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材分祈】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以后学习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只有领会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本节课再次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引领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因此,转化方法的习得和转化思想的应用仍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材的编排是为学生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他们尝试拼成已学会面积计算的图形进行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学过运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来探究有关图形的知识,能与同伴合作并交流想法,对图形的相互转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具有一定的自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是五年级学生的共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你们比较熟悉的朋友——红领巾,那你们知道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吗?

  师:同学们,求需要多少布料也就是求红领巾的什么?(面积)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复习四边形面积的求法

  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图形的面积?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来求面积,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为此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具,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看一看按角分有哪些类型的三角形,把它们分分类。比一比你发现什么?(突出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在实验之前先请同学们听清实验要求:

  请同学们用两个三角形小组合作拼出不同的图形并摆在桌面上;

  小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

  好,下面同学们开始实验吧

  操作:我们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形

  讨论:拼成的新图形和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从拼出的图形中选择一种研究下面问题)

  1、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形的;

  2、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形的;

  3、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形的。

  根据你选择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困生师: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你的拼法吗?

  3.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

  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展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等腰直角三角形)

  底×高÷2底×高÷2长×宽÷2边长×边长÷2

  (上面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在每组同学在黑板汇报时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这位小老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三角形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了并且求出了它的面积,那以后我们每次求三角形的面积时都把它先拼成这些图形再求面积,你觉得怎么样?你想说什么?(孩子们可能说我觉得太麻烦了,要有一个只属于它自己的公式就好了),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

  那我们现在就第二次小组合作探讨出一个统一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转化过程,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谁能说说,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那么现在,你能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底×高表示什么?

  〈2〉为什么要除以2?

  〈3〉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师: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指板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5、进行爱国教育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动手一起推导出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家固然伟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也很了不起!咱们通过小组合作也找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咱们自己!好,接下来我们是不是更有信心继续展示自我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解决红领巾面积的问题了。(回应引入问题)

  (屏幕显示)出示85页例2:

  例2: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 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2〉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吗?交通标志对于维护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请大家算一算,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4)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5)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是怎样探究和发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你觉得在这节课中你什么地方表现的最好?

  2、对!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例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S=ah÷2 =100×33÷2

  =1650(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传统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而红领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关于它的面积是多少,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我本着生活中产生数学,又作用于数学的理念。所以我以求一条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来导入新课,这样会比较自然。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结合动手操作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红领巾面积,求安全警示牌面积,每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不但互动有趣,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节课的基本数学思想应该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学生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思考,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教学形式上看,我基本已经作到了,但是,要知道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本课的总结中我应该点出:这样的思考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这样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我疏忽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

  今后我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3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同时加深三角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以及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割、补、移等方法,也学会了把未知的学习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意义。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被转化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3、会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是同底(长)等高(宽)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通过故事情景产生生活中三角形比较大小的问题:

  1、比三角形的大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比什么?

  2、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呢?

  小结 :运用透明方格纸来比较三角形的大小是一种方法,但你感觉怎样?

  二、探究阶段

  (一)画三角形。

  1、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要求画三角形。

  操作说明:

  (1)以长方形纸的一边作为三角形的底边。

  (2)以对边的任意一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3)连接顶点与对面的两个角。

  (4)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2、大组交流。

  3、猜一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猜一猜它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4、观察已画三角形与长方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5、画出三角形已知底上的一条高,观察已画的三角形的面积占整个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二)实验

  1、剪拼三角形。

  操作说明:

  (1)剪下你所画的三角形。

  (2)将剩下部分拼到剪成的三角形中。

  思考:剩下部分拼成的三角形是否与剪成的三角形一样大?

  (3)填写实验报告。

  2、学生完成报告后交流

  (三)归纳

  根据学生的.实验得出结论: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2)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相应长方形面积/2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运用阶段:

  1、教学例

  2、计算导入阶段的3个三角形的面积

  (1)分别测出3个三角形的底与高,作好记录。

  (2)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3)交流。

  (4)拓展:找出下列图形中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为什么?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计算三角形面积要知道那些条件?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每小组各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条红领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1.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PPT课件演示)

  (2)创设情境。(PPT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红布吗?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

  2.回顾引新。

  (1)回顾: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引新: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能直接求出裁剪红领巾所需红布的大小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首先复习旧知,体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的便捷性,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相关的活动经验,为后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做好准备。同时,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引入新课,体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探索,推导公式

  1.操作转化。

  (1)提出问题:既然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那三角形能不能也像这样,通过转化推导出计算面积的公式呢?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操作预设:如果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时无法利用割补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教师可适时引导换一种思考方式,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试试。

  (3)学生展示汇报。

  预设拼法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预设拼法二: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以长方形为例)。

  预设拼法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其中一种情况为例)。

  (4)想一想:你们拼的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还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选取的三角形不一样,拼出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观察思考。

  (1)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PPT课件演示)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概括公式。

  (1)你能自己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PPT课件演示)

  (2)总结公式。

  ①板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②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PPT课件演示)

  (3)回顾与小结。

  ①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回顾一下,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② 教师小结:当我们利用一个三角形无法将它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时候,我们选取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摆。不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最后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原三角形的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原三角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原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依然采取把未知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研究的方法,非常好!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再碰到类似问题,希望能继续用这种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操作转化、观察思考和概括公式三个层次的教学,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再从自己的展示和思考中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最后的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推导公式的过程,既培养他们回顾反思的能力,同时又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教学教材第92页例2。

  (1)出示例题,呈现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叙述题目内容。

  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②学生根据图文叙述:知道红领巾的底是100 cm,高是33 cm,求它的面积是多少。

  (3)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①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②思考:要求红领巾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

  ③归纳:要求红领巾的面积,其实就是求底是100 cm、高是33 cm的三角形的面积。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规范书写。

  (6)对照实物与计算结果,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

  2.完成做一做练习。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2题。(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班集体交流: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3)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3题。(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③全班集体交流: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例2呼应了开课时提出的研究问题,既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接着,完成课后的做一做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面积公式。

  (四)变式练习,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1题。(PPT课件演示)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全班集体交流:你能说说这每个交通警示标识牌所表示的含义吗?怎样计算它的面积?用手势比划一下一个交通警示标识牌的大小。(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提高练习。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3题。(PPT课件演示)

  (1)理解题意:怎样计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先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学的?

  2.今天我们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学习了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推导计算公式时,我们选择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拼摆在一起,转化成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来研究,再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转化前后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于底乘高除以2。同学们今天依然是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遇到的问题,最后还利用公式顺利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介绍数学小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PPT课件演示)

  (2)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家固然伟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也很了不起!咱们不也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其实,只用一个三角形也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试一试!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2题。

  2.课外作业:练习二十第4题。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2个完全一样的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剪刀。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真精神。做这样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需要我们计算红领巾的什么?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会求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三角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1、猜测:

  你想用什么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面积,三角形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用桌子上的材料(每人一个钝角三角形、每组一把剪刀)试试吧。

  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了吗?有难度吧。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换种方法用两个三角形来拼呢?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用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拼一拼。展示作品。

  3、小组合作。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学过的图形吗?

  同学们想试试吗?根据提示板上的提示研究吧。

  提示:

  做一做: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找一找:转化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

  4、学生汇报。

  5、归纳小结。

  转化后的图形用一个名字概括,哪个比较合适?

  三、推导公式

  1、回顾

  课件演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旋转、平移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为什么要除以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该怎样计算?

  3、小结方法

  刚才我们的研究过程正好体现了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转化法。

  4、拓展延伸

  介绍刘徽用一个三角形推导出了面积公式。

  四、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解决红领巾的问题。

  2、解决底是8厘米、10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

  体会底和高的对应性。

  3、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底是1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一起来分享吧!

  追问:

  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只要大家勤动手、勤思考,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5厘米

  2厘米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指名读P。69页第一段。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

  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

  提问: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接把一个三角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②怎样才能使上面的三角形倒过来,使它原来的底在上面,底所对的顶点在下面?我们用旋转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不动,使三角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也可以左边顶点不动,顺时针转动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重点指导: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转化的过程中旋转和平移有什么不同?(平移时各个点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时一个点不动,其它点都绕着不动点转动。)

  (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

  面积=面积的一半

  (5)练习十八第1题。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完成书空。

  5.教学字母公式。

  (1)学生看书71页上面3行。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S=ah2。(板书)

  三、应用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订正时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

  4.练习十七第2、3题。

  5.利用公式求P。75页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四、体验

  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七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七5~10题)

  教学要求:

  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⑴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⑵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7题: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途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了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涂了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2。练习十七第11※题: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3。练习十七第12※题: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课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米,再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约是:400602=12000(平方米)=1。2公顷。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第6、8题。(分组完成)

  四、作业

  练习十七第9、10题。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三角形纸片,剪刀,三角尺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复习平形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还学习了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一同来研究。

  二、新授

  师引导,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

  1、复习平形四边形的`面积。

  2、我们还学习了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一同来研究。

  1、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以去画,剪拼,三角形也可试一试这些方法。

  2、学生用数格子和图形转化两种方法试着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或多种方法)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巩固练习

  求下面各三角形的面积

  3、学生交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

  4、总结: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3×4÷2

  =12÷2

  =6(dm)

  6.4×1.9÷2

  =12.16÷2

  =6.08(m)

  让学生逐步形成这一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8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出示小黑板:

  问:这是一个三角形,要求它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名到黑板前量出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问: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样求也它的面积?用哪个公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2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这道题要根据哪个公式来求?(根据S=ah?2)学生独立计算。

  三、做练习十八。

  1、第1题,做题时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想一想,再回答。问:为什么?

  2、学生独立做6题。

  3、第7题。小黑板出示题目。

  教师结合图说明:图中的两条虚线是平行的,问:

  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斜线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让一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这三个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学生自己在课本上量一量)这3个三角形的高是多少?不用量,你知道这3个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教师指出:图中两条虚线是平行的,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相等,所以这3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

  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指出:3个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谁能根据这个道理,再画出一个与画斜线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让一学生上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画完后说一说所画的三角形为什么与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与画斜线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还能画多少个?

  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

  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要底乘以高再除以2,为什么?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只要底乘以高,不要除以2?

  教师说明: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是怎样得到的,我们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经过旋转、平移,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正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再除以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以高。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源,计算面积时就不容易弄错了。

  5、第9题和第10题,学生独立计算。核对时问:

  第9题是怎样做的?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呢?

  第一步先算三角形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步再算买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钱?

  第10题是怎样算的?第一步算的是什么?得多少?第二步算的是什么?得什么?

  四、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怎样得出的?(提问一学生)

  五、作业。

  练习十八第2、3、4题。

  课后小结: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9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图形的面积的第五节内容,属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范畴。通过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平面图形的特征,把握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真切地体悟渗透其中的转化思想,而且可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这种模仿融合着类比的思考,融合着创造的体验。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些简单多边形的特征等。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基础有: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可以用剪拼、平移、旋转等操作活动,使图形等积变形。

  事实上,在学这课之前,部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不是一无所知,但那只是一种机械记忆,知道公式,说不清所以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本节课进一步运用转化思想来探究等积变形是十分重要的,对后面继续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圆的`面积计算以及圆柱的体积计算都有重要帮助。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在转化中发现图形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若干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150条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愿意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样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有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必然会产生: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

  (一)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⑴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⑵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学”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程序,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解疑释惑的机会。]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也可能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

  3、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讨论后填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___;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____;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

  所以,三角形面积=____。

  结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高是底边上的高。)

  [设计意图: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再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同学们更具体、清晰地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它们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三、闯关游戏、应用新知

  第一关比比谁的基础实

  1、试一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根据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

  (1)底5厘米,高7厘米。

  (2)高13米,底10米。

  (3)底0.8米,高11分米。

  小组做题,比比谁算的又对又准。

  第二关比一比谁的思路活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单位:cm)

  得出: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同。

  学生计算,讨论得出结论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4)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正确请坐好,错误举起手说出理由。

  第三关比比谁应用得好

  1、制作150条少先队员戴的红领巾,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布?(让学生动手测量所需数据,再进行计算)

  2、测量你手中三角形的一条底边和它对应的高并计算它的面积。

  测量时,强调对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测量选取需要的数据,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提升认识

  1、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是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0

  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84页--87页)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关系。

  教具准备:动像投影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两个)

  学具准备:印发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对。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我认为,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探究推理能力。教学要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由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研讨、主动发展,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进行操作训练、听说训练、思维训练。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改变常规“先分后总”的方法为“先总后分”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操作、探究、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在操作中思考,分层验证公式;在练习中思考,训练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感知规律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思考、讨论:(1)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是什么?

  [说明: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二、操作--思考--验证公式

  “底×高÷2”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吗?学生持怀疑态度,又怀着较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剪拼、思考、归纳。

  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算规律呢?教师随着这个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1)学具袋里有一些三角形,同学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剪、摆、拼、思考一下三角形面积是不是都有“底×高÷2”的计算规律。

  (2)同桌同学可共同讨论、研究。

  (3)有结论以后可到黑板前面展示其过程,并说明理由。随学生展示出现以下情况:

  摆拼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两个直角三角形)

  长(正)方形面积=长×宽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剪拼二:用一个三角形剪拼。

  图(1)(2)(3)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

  (1)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2)三角形面积=(底÷2)×高=底×高÷2

  (3)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2

  从而归纳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面积公式.

  教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成:

  S=ah÷2

  [说明:学生怀着验证三角形面积是不是“底×高÷2”的强烈心理动机在课堂提供了较大“自由”空间里。主动进行摆拼、剪拼、思考、讨论。归纳并验证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的求积公式。手、口、脑并用,操作能力、听说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5.出示第85页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抽一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练习--思考--培养能力

  1.完成第85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先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算出它的面积.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弄清为什么要除以2?

  2.独立练习86面练习十六第1.2.3题。

  3.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cm2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cm2

  4.思考:

  (1)右图中甲、乙面积是()

  A.一样大B.甲大

  C.乙大D.不能判断

  (2)如右面三角形A.B.C的面积

  为6cm2,底边AB长为4cm

  在图中画出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

  顶点C的位置仅有一处吗?

  你能作几处呢?

  [说明:练习分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同时深化对三角形求积公式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h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四、课外延伸:

  介绍“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九册。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公式的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图形转化成己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探索研究新图形与己学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注重对学生进行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掌握得较好。尤其通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己初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得到了启示。但也可能有部分学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用什么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怎样转化、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利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的过程。并产生猜想。然后分组合作。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获得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初步经验。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教师:投影仪、投影片3张。

  2.学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操作材料1套、小剪刀1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吗?(投影出示下面三个图形)

  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口答。人家判断)?

  2.谁还记得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并用老师准备的教具演示割拼的转化过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转化一~找关系一推导3.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想知道吗(出示红领巾)?

  要想知道做这样的一条红领巾需用多少布。实际上是求这条红领巾的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而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投影出示第69贞上面的要求和三个图形)看谁最快数出三角形的面积。

  下面有3个三角形。图中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人家猜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可能同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数方格求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和高的数据计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出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底与高的乘积的一半。为下面实验、验证提出了探索的目标。

  (二)谈话启思刚才。我们只是一种猜想。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必须通过探索实验来进行验证。能不能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呢?现在利用你们每组中的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合作研究。然后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组的研究成果好吗?

  (三)操作探索—实验验证1.小组合作。探索实验(师参与到各组进行研究)。

  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会展示出以下几种拼、剪、割补图形的情况。)

  用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或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梳理结论。

  以上同学们通过拼、剪、割补。不仅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验证。请大家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令2如果用S表示面积。a, h分别表示底和高。用字母怎样表示其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S=ah=2【设计意图: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索的学习材料。各组自由选择。体现探索的开放性。通过各小组的研讨。合作找出拼剪、割补等转化图形的方法。然后得出结论。目的是通过公式的推导。使学生都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推理的过程、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交流学习的过程。达到对公式的来源、推理的深刻理解。最后结论:梳理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及字母公式。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

  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利用公式验证方格图中三角形的面积。

  拿出红领巾四人一组计算做一条红领巾大约用多少布?

  尝试解答例题。

  (投影出示)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点拨)?

  4.挑战自己。

  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

  ②你能再画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你认为可以画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成功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计算红领巾要用多大的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判断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主要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拓展的能力。

  四、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做一条红领巾用多大的布你们知道了,如果田间有一块三角形的麦田。你能测录计算它的面积吗?谈谈你的方法。

  3.课后实践:同学合作。测录一个任意三角形的实物,计算出三角形的而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最想说的话和最想提的问题是什么,是对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鼓励。设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由小到大延仲,课内测量到课外延仲。目的是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猜想一验证一结论一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的共同理念。在获取知识时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者、发现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供有利于探索的学习素材。本课设计探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学生己有的认知结构来说是适当的。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学习材料去探究和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经历了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感受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体验。

  3.在评价时,要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合作上。把学习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只要有所进步。就能体验到成功。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页复习第12~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进行面积单难点】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土地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会进行土地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面积单位

  1、(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并按一定州顺序排列。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做,并说计算过程。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其联系

  1、说一说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都是把它们变成已学过的图形,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什么?(转化),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时,还是要用到这种方法。

  3、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用图表示出来。

  (1) 学生画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面积是基础?

  4、(1)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计算后反馈。

  (2)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②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3倍,面积( )倍。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16倍,高缩小2倍,面积就( )倍。

  (3)应用题练习,期末复习第15题。

  注意第(2)题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后再解答。

  四、复习土地面积单位

  1、(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千米,1公顷各有多大?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

  2、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占地3公顷,它的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学生做完后,师问:这题要注意什么?

  (2)一个梯形的小麦田,上底长200米,下底长400米,高6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吨?

  反馈时,说明最后结果单位要统一成吨。

  3、综合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3题。

  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复习了面积计算。进一步知道通过图形的转化,可以推导出平等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按它们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补充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2、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体育组跳箱的一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米,高11分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4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和学的过程

  一、练习

  二、总结

  一、第5题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做练习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b、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c、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两组三角形卡片。请观察两组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形状不同,面积相似),让学生比较哪个面积大?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要求: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3)、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汇报

  (4)、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演示拼凑过程

  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都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补充课外小知识(古代数学家对三角形面积的推导)

  3.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询问学生在计算面积时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并计算)

  (2)判断正误。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完全一样的含义,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与计算

  4、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觉得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5、布置作业

  课本P86--87页第2、4、5题

  6、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02-02

三角形面积教案03-30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06-07

《三角形面积》说课稿12-22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4-05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3-08

《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02-17

《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学反思04-12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