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写植物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植物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植物的教案1
设计思路: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儿从小就具有环保意识,知道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设计活动时着重对烟尘、污水两个方面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烟尘会污染空气,能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2.引导幼儿能够关注周围的环境,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和难点:
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污染的环境对自然界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烟、房屋(幼儿用积木拼搭)
2、录像:香烟弥漫的一间屋子、动物远离喧闹的城市、汽车的尾气和废气等。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实验活动——看录像——幼儿讨论——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快乐地游戏着,它们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树林里开演唱会,玩得真高兴。忽然,附近的工厂里排出大量的黑烟,它们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动物们纷纷逃离了森林,躲到别的地方去了。
二、实验活动
教师:“咦,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走,躲到别的地方去呢?”
1、现在我们做两个实验。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让幼儿从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把两条小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动情况。
(2)出示幼儿拼搭的`房屋,用一个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闭),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点燃的香烟,过一会儿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会发现房屋周围都是烟雾。
三、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烟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注意大街上汽车驶过飞起的灰尘;车尾排出的烟尘、废气,以及香烟弥漫的房子;动物们远离城市等。
2、提问:这些废气、烟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动物和人需要清洁的空气。
四、讨论活动:烟尘、废气会污染环境,怎样来预防这些危害。
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小结:我们都需要清洁的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五、延伸活动:《谁是环保好娃娃》
小朋友请讲讲下列图中谁是保护环境的好娃娃,为什么?并给环境好娃娃画上一个五角星。
写植物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记录单1:例如: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一周后
写植物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例文《枣树》,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
2、能按要求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3、根据例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自己所观察过的植物的主要部分,突出主要特点,并注意与其他植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写清植物的主要部分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植物的'区别。 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请你自己观察一种植物,然后把所获得的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的表中。
观察记录表
植物名称:年月日
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气味、味道、像什么、茎、叶、花、果实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引述: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谁知道这是什么?
2、出示图片学生活动。
3、师生互动。
引出课题:写一种植物
二、学习例文
1、出示枣树、小枣、枣花图片,根据图片师生互动。
2、出示例文,自读例文
3、思考:
(1)、作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写了枣树的哪几部分?
(3)、怎样介绍各部分的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出示课件:
叶子:翠绿、椭圆形
花: 金黄色、像星星
果实:红彤彤、像红玛瑙
茎:不是很直,上面长满了刺
4、教师小结:叶子、花、果实、茎,可以介绍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给人的感觉等,要有顺序的观察,突出重点。
5、交流观察记录表
指名汇报,展开叙述,师生互动。
6、动手写作:出示写作要点观察植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叶、花、果实、茎的特点来写,从形状、颜色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还可以恰当的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写植物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2、ppt课件;蔬菜分类
3、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
教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
(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
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
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总结
写植物的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
1、准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说:
3、说说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读好课题
1、板题,指名读课题。点拨指导读准”植物、妈妈、办法“等词语。
2、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任务二:读课文
1、自由读。
2、出生生字词,当小老师读。
3、指名读。
任务三: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种植物妈妈,自由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位植物妈妈。
2、选自自己最喜爱的一位妈妈读读,抓住关键动词表演读,想象植物妈妈传播中的情景。
2、练说。
任务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
1、自由读,说说哪一种植物妈妈送走种子娃娃的.方式最有趣。
2、抓关键动词读体会。
背:
3、根据各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娃娃的关键词语,练习背诵。
写:
4、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妈妈,写一写它是怎样传播娃娃的。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说书课文主要内容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中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任务二:表演读
1、自由读,你觉得哪位植物妈妈送走种子娃娃的方式最有趣。
2、表演读。
任务三:背诵
1、根据板书提示,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任务四:仿写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是怎样转播娃娃的。
(莲蓬、柳树、大豆……)
2、写下来。
写植物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相关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了解植物、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是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学生,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作、炸)。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另注意“更”字的笔顺。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了解植物知识,增强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把教学与身边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的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的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小伙伴一起朗读课文第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第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1)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学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3)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同桌间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4)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蒲公英娃娃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们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你们飞得很高,天上的道路,是云彩铺成;
我要跟着你们,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们飞得很远,远方的风景,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们,去体验一次快活的旅行。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1)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看了图片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2)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1)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3)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时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们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是靠风散播柳絮来传播种子的……)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2、3、4小节的格式自己写几节诗吗
3、先读一读下面几节小诗,再说一说你从这几节小诗中知道了什么,最后分别为这几节小诗配上一幅画。
小诗我为小诗配画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她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孩子们长大成熟后,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她把家安在大海边,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樱桃妈妈给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鸟吃下它,一拉出粪便,小樱桃种子就在地里发芽啦!
4、课外拓展阅读。
植物妈妈只会传播种子吗不,植物妈妈的本领多着呢!你听说过吗,植物妈妈还会捕食昆虫呢!不信,请你让父母帮忙上网搜索,看一看捕食昆虫的植物是怎样捕食昆虫的,它们各采用了什么办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关链接】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写植物的教案7
教学要求:
1、 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
2、 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
3、 指导学生进行定性。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点,尽量避免涉及面。
4、 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
1、 写植物
2、 细致观察
3、 写茎(或干)、叶、花(或果实)
4、 写出特点
5、 由说到写
二、读析例文,感知说法
1、 读例文,知外形
2、 析内容,抓要领
(1) 小作者是从几个部分写桑树的?
(2) 他是怎样介绍各部分的特点的?
(板书)叶子:大、翠绿、鲜亮
果实:颜色变化
生命力:叶子生长较快
(3) 总结
三、观察盆景,即兴练说
1、 仔细观察,如实叙述
2、 加入想象,锦上添花
四、讨论注意点
1、 观察顺序
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
方位顺序。(立足点)
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
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
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
2、 写出特点。
抓住要点,考虑周到。
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
用词恰当,表达清楚。
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
五、动手试作,巡回指点
1、 选材,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或与众不同的。
2、 提纲,把握好各个方面。
3、 准确表达。
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自改互改,直到满意为止
认真誊写
板书: 叶子:大、翠绿、鲜亮
果实:颜色变化
生命力:叶子生长较快
写植物的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知道写植物要善与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习作3·写一种植物》。
2、能按“作业”的要求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3、学习“例文”写作方法,写一篇介绍自己所观察过的植物的'主要部分,突出主要特点,并注意与其他植物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难点:写清植物的主要部分的特点及与其他植物的区别
三、教前准备
请你自己观察一植物,然后把所获得的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的表中。
观察记录表
植物名称;年月日
观察对象颜色发现什形状么特点气味味道像什么茎叶花果根
四、教学过程
1、揭题;今天我们来学写一种植物。
2、学习例文
(1)出示桑树,图文结合,自读例文
(2)思考:
小作者是从几个部分写桑树的?
他是怎样介绍各个部分的特点的?
3、四人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及时板书:
叶子:大、翠绿、鲜亮
果实:颜色变化
生命:叶子生长较快
4、教师归纳小结
要点:茎、叶、花、果,可介绍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给人的感觉等,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习作3·写一种植物》》。
顺序:观察有序,突出重点。
5、交流观察记录表
指名汇报,如实叙述
加以想象,展开叙述
6、动手试作
(1)出示要求: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他的茎(或干)、叶、花(或果实)有什么特点,先想想,再仿照例文写下来。
(2)编写提纲,完成习作
(3)自改、互改,直到满意为止
7、认真誊写
《习作3·写一种植物》
写植物的教案9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仪器
五、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4.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结构和如何使用显微镜,利用显微镜走进了微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装片去观察一下活的细胞呢?
(二)讲授新课
1.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之前,我们先要进行对光,其目的是使外界光线通过反光镜的折射,穿过通光孔,到达物镜和目镜,最终我们才能看到放大的标本。
2.在学习完显微镜之后,我经常看到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手指放在载物台上,想看看自己放大的指纹。甚至有的同学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来想看看头发的显微结构。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3.如果我们观察的材料太厚了,光路就无法通过了。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生物材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呢?有的同学会说,实验材料一定要薄。那么要薄到什么程度?我们观察的生物材料一定要薄到透光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所观察的实验材料进行处理。
装片:将能透过光线的标本直接放在载玻片上制成。
切片:将标本切成薄而透明的切片。
涂片:将液体标本涂在玻片上制成涂片。
对于一些个体微小的生物我们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装片还可以按照保存时间分为永久装片和临时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展示制作玻片标本的必备实验材料,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等。
1.我们今天制作的临时装片名称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我们选择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片叶。所谓临时装片,就是现场制作,制作完成后马上可以进行观察的装片,不宜长久保存,它是相对于永久装片而言的。
2、同学阅读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的步骤并用一个字概括每个步骤。教师再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及操作原因
第一步:我们要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一手拿着载玻片的两端,另一只手用纱布沿着一个方向擦拭。在擦拭盖玻片时,因为其非常薄,所以要注意在擦拭的时候,手不要用力过猛,小心不要把它弄碎!擦拭的目的是为了后期在观察装片时能够更加清晰。
第二步: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当然,一定要注意“一滴水”的量,既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过多实验材料容易漂浮移动,另外,水溢出会弄湿载物台,甚至会污染物镜。(滴水可以让细胞保持原有形态)
第三步:取材。我们今天选取的材料是洋葱鳞片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紫色的一面为外表皮,另一面为内表皮。从它的内表皮上非常容易撕取薄而透光的一层表皮组织,我们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上划一个方形,边长大约5mm左右,用镊子从一角上把中间的一小块薄薄的内表皮撕下,这个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表皮细胞了。它只有薄薄一层细胞,非常便于观察。
第四步: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注意:因为洋葱内表皮表面有一层蜡质,为了防止产生气泡,一定将整个内表皮都浸润在水滴中,再用镊子把它展平,保证我们观察到的是一层细胞。(不展平可能使细胞重叠,不便于观察)
第五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加盖玻片呢?
因为我们的载玻片上有水,加盖玻片时候可以防止液体污染物镜,同时也可以使焦距聚焦在一个平面上。
第六步:用吸管吸取少量的稀碘液,滴加在盖玻片的一端。
第七步: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反复多次,直至标本被染色为止。用吸水纸另一侧吸引,可以使标本快速,均匀地被染色。(滴加的碘液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大家在制作装片时,记住擦、滴、撕、展、盖、染、吸这7个步骤,再注意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制作装片了。
展示其他生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对比洋葱和黄瓜表皮临时装片的不同,说明不同的材料制作装片的方法不同。
练习绘制细胞图
2.生物绘图的原则就是真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什么就要用笔记录下什么,要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布局要美观、整洁。
3.首先要选位、勾轮廓图:依据显微镜下看到的实际情况,在绘图纸中央偏左侧的位置上,用铅笔轻轻勾画出细胞的轮廓。勾画轮廓的线条要一笔到位,不能来回的描画。图的大小要适中。各部分的比例要正确。
4.接下来绘图、注字:在勾好草图的基础上,用铅笔准确、清晰地绘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
5.绘图时细胞的明暗部位应用“铅笔点”的疏密表示,细胞核的颜色深,我们就用密集的“铅笔点”来表示。点点的时候,要让铅笔与绘图纸垂直,所点的点不能带“小尾巴”。图画好后要注字,字要尽量注在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字应尽量上下对齐,最后在图的下方注上所画图的名称。一张细胞结构图就绘制完成了。
同学练习绘画细胞结构图,老师及时纠错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展示各种植物细胞的显微图片,(番茄的果皮细胞,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科学家们发现植物细胞的形态还有很多种类,但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我们知道了植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形态多样的细胞却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些结构都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讲解各结构的特点(强调重点及考点,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细胞核染色最深等)
提问: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吗?
讲解绿色的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非绿色部分不具有叶绿体。
(三)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让学生作为参照,从而发现自己制作的和老师制作的有什么不同,再进一步分析是哪儿出现了问题,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等。这个环节让部分学生说出发现的问题,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原因以及怎么解决。
(四)达标检测:
(五)作业布置:练习制作黄瓜临时装片
(六)板书设计
写植物的教案10
一、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四、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4、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二)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写植物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2、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除习作3的例文外,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设计理念
1、范文引路法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材在安排每次习作练习时,都有一篇学生优秀习作,是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模仿,学到方法,学会习作。本次习作,有意安排两次范文引路,一次安排在习作指导前,通过阅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一次安排在习作修改时,通过教师下水习作或学生优秀习作,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会修改。
2、生活连接法
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现,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发现”;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发现”;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现”。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发现”
1、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师说“发现”。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范文引路,学会“发现”
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哪些令他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3、讨论交流。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现的?
4、教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把每天的新发现记录在本子上,把“最得意”的发现写在黑板的左下角“我的发现”栏里,好吗?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西是怎样的。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三)、走进生活,寻找“发现”
1、走出课堂,走向校园,寻找“发现”。
2、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
●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运用所领悟的观察方法,尝试让学生先在校园里寻找“发现”,继而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这样就拓宽了观察的领域,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
(四)、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先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从说到写,先说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三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互相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五)、起草成段,描写“发现”
1、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2、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
(六)、师生评价,修改“发现”
1、欣赏习作。
(1)、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先欣赏佳作,再修改习作,在共同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这样通过示范引路,学生就能渐渐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的,使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七)、誊写“发现”,配画插图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自由选择作业,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
●鼓励学生在誊写好习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习作配画,习作与图画相得益彰,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附:教师下水作文
小河边的发现
星期天,我来到小河边。河岸上长满了小草,开满了小花,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唱着歌,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十分开心。看,小蜜蜂头上有二对触角,很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小蜜蜂的身子是有条纹的,看起来很漂亮。瞧,它又落在这朵小花上,我想,它可能与花儿还没说完悄悄话呢!再看地上,勤劳的小蚂蚁们,它们手拉着手,排着长长的队伍正急急忙忙地望前爬呢!我顺着它们的前进望去,原来它们正扛着一块骨头望回赶呢!望着这些小蚂蚁,我想:它们也知道团结友爱呢!
【写植物的教案】相关文章:
植物中班教案11-22
植物的生长教案05-18
《藤蔓植物》教案04-02
中班教案植物03-22
《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03-14
《会睡觉的植物》教案02-19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11-30
植物怎样喝水教案01-05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