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4-06-30 14:44:49 教案 我要投稿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大全15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万以内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今天,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练习

  学生自己看题4: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试着连一连

  指生答

  游戏:同位合作,你说我写。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

  板书设计: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作业设置:自主练习4、6

  课后: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5、例6 P82—84页。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例5(数数、认识“万”及数位顺序表)和例6(数数,数的组成)。

  对于整数的认识,教材是分4个阶段编排的。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本学期将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认数范围由万以内扩展到亿以上,学生学习大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非常重要的素材。

  为此,教材的编者非常重视本课时的内容编排。在内容上,本课时继续突出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使学生能在用计数单位计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从而使认数知识逐步积累。同时,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形式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在抽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大量的形象感受,因此,教材充分借助了直观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让学生借助形象感受时适当地进行抽象,让学生切实打好基础。

  (二)教材编写特点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新教材在本单元的编排上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数(shù)来源于数(shǔ)。因此,学生认数离不开数数的过程。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如,例5就是让学生借助前面例1学过的计数单位“千”数数,既认识了计数单位“万”,又体会“十进制”。紧接着的“做一做”,学生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让学生分别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再次感受十进关系。

  2、注重借助多种模型,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形”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能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可以较好的沟通数的意义、数感的培养。为此,本课时教材提供了小方块、带数位的计数器、星星图、明信片等模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

  3、注重数感的培养。

  课改以来,从《标准(实验稿)》到《标准(20xx)》,从教材到教学,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本课时专门安排了例6、第84页“做一做”第一题这样的例题和练习来体现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相应的数到底有多少,并使学生通过交流从多角度去理解数,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数之间的联系,落实了数感的培养。

  4、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从数量抽象到数,离不开直观的现实情境。在编排时,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更大的'数的引入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的意义。例如教材第82页的情境图、例6的星星图、第84页的明信片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字信息和数学问题。既是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接近整千、整万“拐弯处”的数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本单元前4个例题中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各数,对“十进制”、“数值制”有了一定的理解,对计数单位、读数、写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课时的学习打好了重要基础。

  由于本时期的学生,思维形式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直观图、计数器等模型,让学生借助形象感受时适当地进行抽象,从而切实地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与错误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认识计数单位“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实际进行估数,发展数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引入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三、回顾整理,巩固练习

  四、提供空间,总结延伸

  五、课后练习,灵活运用

  五、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借助直观素材,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百位有10个珠时,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

  二、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学习,促进学生认知建构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例,拓展认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万以内数的数数、组成”,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认数、数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六、案例研讨

  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的学习。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确定目标,注重双基的教学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双基”的要求,让学生能数清万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并认识数为顺序表,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意情感、态度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性心,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本课如果再简单的交给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已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本节课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的数感上,让学生自己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整个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脑思考、开口数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只有教师放手让学生操作和探索,才能有学生的自主构建的可能,才能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会有主动的体验。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方式。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会想到需要新的计数单位“万”。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自然渗透了“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拨一拨、说一说、数一数、填一填,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观察和交流。这一切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有效地运用了教学手段

  在教学以内数十进制关系时,学生在前面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已经数过小方块,知道一个大正方体由一千个小方块组成,并知道千以内的数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这里老师又巧妙地利用课件展示一千一千地数小方块,然后又用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使得学生对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更加清晰。同时,老师借助“计数器”,把数数、写数、读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P68、P69。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同学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68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3)假如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同学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学习

  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

  小结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P68 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5、猜数游戏

  三、生活中的数

  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认识计数单位“万”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

  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学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城市里的'学生也要到农村参加手拉手活动了,今天就让我们随他们一起到学校里看看吧!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看图提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解决“一万是多少呢?”的问题好吗?

  二、摆学具认识一万是多少。

  师:你认为一万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村有一万多人,一万就和我们村的人数差不多。

  生2:一万就是10个一千。

  生3:一万就是100个百。

  生4:2个5000是一万,5个20xx也是一万。

  生5:1个4000和1个6000合起来是一万。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利用学具盒里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动手拨计数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倾听并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上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本节课将知识进行迁移,充分感知什么是“一万”

  三、教学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得非常好,我们再来解决另外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怎样写一千二百五十六呢?)。

  教师统一教授后,学生自行进行讨论学习,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联系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试着在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上写出这个数,谁想在黑板上写一写?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师:大家觉得她写得怎么样?

  学生互相评价。利用学生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再想一想,1256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1256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256大家会写了,一千五百和三千零五十、六千零五会不会写?(板书)如果不能直接写出,可以先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然后再写。大家试着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谁来黑板上写?

  师:1500中的“1”“5”各表示多少呢?

  学生相互说,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桌相互说一说3050和6005的组成。

  学生回答

  学生说,教师倾听并指导。指定一对同桌汇报说。

  学生试拨,教师指导。

  让学生动起来,多动口动手。

  作业设计:17、18页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课后小结: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

  设计说明

  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复习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习。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通过计算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数器 算盘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知识结构。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寻找整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混合运算

  万以内数的`认识

  4.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好评,学生从教师欣赏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复习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68-19+25 42÷6×8 64-56÷7

  (2)小组交流:这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预设

  生1:它们都是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生2:前2个都是同级运算,第3个是两级运算。

  (3)组内交流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分别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汇报。

  预设

  生: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复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81-(40-24) (18+36)÷9

  (2)小组交流:这2个算式和刚才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预设

  生:这2个算式都带小括号,计算时要注意先算括号里面的。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复习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明确: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根据题意画图分析。

  ③解答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④完成后,用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教材117页8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

  ②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4.复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说一说各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一个三位数,指名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千以内的数,如657、609、900。

  (4)先指名读一读,再集体齐读。

  (5)课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先独立写数,然后集体订正。

  (6)小结: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的三位数是多少?和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的四位数是多少?和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位比起,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 )个千。

  (3)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位是( )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的三位数的和是( ),差是( )。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

  (2)二百八十三

  (3)九千

  (4)五百

  (5)一千零一十

  (6)一万

  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①204②20xx③2400④20xx

  (2)550比150多( )

  ①600②700③400④500

  (3)的三位数加1是( )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五)拓展练习:

  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00这样的较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学会认、读、写较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正向迁移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百、千的数位名称、顺序,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在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是怎么读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4589,说说是怎么拨的。

  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出: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4就读四千,百位上是5就读五百,十位上是8就读八十,个位上是9就读九。接着,老师提问: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学生对照计数器理解了4589是由4个千、5个百、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这个数,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明:从高位写起,千位上写4,百位上写5,十位上写8,个位上写9。

  之后,及时安排巩固练习,如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学生把这个数的读法、写法写在纸上,写完后说说它的组成,同桌互相交流、订正。

  二、逐步抽象,突破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小立方体)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抽象出数这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

  例4给出一些小立方体,先让学生初步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教师再利用课件带着学生数小立方体验证估计数。先是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然后问学生,像4589这样大的数,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来数?(学生意识到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出一千,顺序数到九千时,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怎么拨?学生有了满十进一的经验,就会类推出数到九千时,再加一千的拨珠方法。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加深对新计数单位万的认识,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万位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及其顺序,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最大的四位数是几?(9999)数中每个9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然后追问:如果这个数再加上1是几?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计数器上拨珠,通过连续进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旧知的基础上,巩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的新知。

  例5可以根据提示语作为读、写、计数器拨珠的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用问题说说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你能按顺序给它们排一排吗?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数位顺序表后,让学生在数位表上用自制数字卡片摆出老师或同学说的数,进行巩固练习。

  三、适当拓展,培养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0000这个数较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找大数,通过具体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如,用1万有多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实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8

  教学目标: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认识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并正确读数并能根据计数器写简单的数。

  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并正确读数并能根据计数器写简单的数。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一数一数

  从九千九百八十七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万。

  从八百九十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二十。

  从八千六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

  学生先在计数器上准备数。然后按照要求边拨珠边数。最后交流。

  二、自主练习2读一读

  看图,你能读出图中的数字吗?学生按数位读数。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这三个数。说说数的组成。

  后面两个数中的“5”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不同)

  三、自主练习3写出横线上的数

  1、北岳恒山主峰高二千零一十七米。()

  2、北京故宫约有各式宫殿九百八十座。()

  3、我国现有鱼类二千八百三十一种。()

  4、中央电视塔高四百零五米。()

  四、自主练习4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看图,写出自己看到的数字。然后全班交流。

  五、自主练习5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一人说数,一人做数位顺序表,一人写数,一人说数的组成。一个数结束后小组换顺序,直到小组每个人都做了一项任务。

  六、计算

  30+50=68+19=7×8=100—60=

  8×9=74—25=54÷6=33÷5=

  七、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76715001050

  课后小结: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评价设计:

  结合实际感悟理解;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反馈、练习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 )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68由( )个( )和( )个( )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数的组成,同时,设计了小棒摆出的四百六十和四百零五的环节,既巩固了数的组成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写数提供较好的素材。】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独自读:235、460和405。

  (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师做好引导。为了突破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这一难点,教学中有意设计了“比一比”和“举例”环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

  (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

  (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

  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 10 )个( 100 )或 (100)个( 10 ),(900 )和( 100 )合起来是1000。

  (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例如950里面有( 95 )个十,( 59 )个( 十 )是590等。

  3.玩游戏。

  (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

  (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数形结合的综合体现,彩点图与数轴的对应,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的碰撞在这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多方互动,真正寓教于乐。在学生多角度认识1000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它里面共有( )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在综合应用中脱离了直观的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完整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学的价值。】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认识计数单位“万”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

  解决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学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城市里的学生也要到农村参加手拉手活动了,今天就让我们随他们一起到学校里看看吧!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看图提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解决“一万是多少呢?”的问题好吗?

  一、摆学具认识一万是多少。师:你认为一万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村有一万多人,一万就和我们村的人数差不多。

  生2:一万就是10个一千。

  生3:一万就是100个百。

  生4:2个5000是一万,5个0也是一万。

  生5:1个4000和1个6000合起来是一万。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利用学具盒里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动手拨计数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倾听并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上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本节课将知识进行迁移,充分感知什么是“一万”

  二、教学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得非常好,我们再来解决另外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怎样写一千二百五十六呢?)。

  教师统一教授后,学生自行进行讨论学习,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联系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试着在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上写出这个数,谁想在黑板上写一写?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师:大家觉得她写得怎么样?

  学生互相。利用学生互相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再想一想,1256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1256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256大家会写了,一千五百和三千零五十、六千零五会不会写?(板书)如果不能直接写出,可以先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然后再写。大家试着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谁来黑板上写?

  师:1500中的“1”“5”各表示多少呢?

  学生相互说,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桌相互说一说3050和6005的组成。

  学生回答

  学生说,教师倾听并指导。指定一对同桌汇报说。

  学生试拨,教师指导。

  让学生动起来,多动口动手。

  作业设计:17、18页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课后: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2

  教学内容:P81—82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xx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 “做一做”1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作业

  “做一做”2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第八课时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

  教学内容:教材P83—84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 500+400 20xx+5000 8000—3000

  300+50 4000+300 3500—500 600+7000

  800+900 4500+700 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猜价格

  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

  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

  出示准确数。

  2、送信

  P84 第 4题

  三、练习

  P832

  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P84 3、5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练习。

  教具准备:

  课件、7张洗衣机价格×3套、幸运52四张题目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7张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系统复习

  1、万以内数的写法:

  2、互学“万以内数的组成:

  3、万以内数的读法

  4、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5、近似数:

  三、展示

  1、填一填

  2、按规律数数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第四册p66-p70)

  教材解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这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设计理念: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数的策略感悟上,具体体现在:1、结合现实的素材理解或解释数的意义;2、估计问题的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3、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力图体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3)掌握数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4)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纸(1000颗星星)、计数器。

  课堂实录:

  (一)现场收集数据,揭示课题。(比100大的数)

  1、师:你能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人数吗?

  生:我们班有50个人。

  师:这50就是一个数,你对这个数还知道些什么?(师边说边板:50)

  生1:50由5个十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个位上。(师板:个位、十位)

  2、师: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的人数,估计一下我们段6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个。

  生2:1000多。

  师:老师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我们二年级一共有308人。(板:308)

  师:那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摇头)

  师:我们学校有1749人。

  3、师:这308、1749两个数都比100要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师随机板书:

  十个

  位位

  54

  308

  1749

  (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师(出示一张星星图):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

  生1:200颗。

  生2:1000颗。

  师:这张图上具体有几颗星星呢?那就让我们来个数星星比赛吧!

  (师板课题:数星星)

  2、师:比赛前先听清要求,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老师说开始才能数,停下时就马上停下,心里记住你数了多少?如果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用笔作些记号,时间为2分钟。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开始。

  生开始数星星。

  3、师:谁来告诉大家两分钟里你数了几颗星星?

  生1:96个颗。

  师:有没有比他数的多的?

  生2:1000颗。

  师:数了这么多,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好吗?

  生2(在实物投影上介绍):一行有10个,10行就是100个,然后一百一百地数,这里有1000颗星星。

  师:一行有10个,你是怎样数的?

  生2:一个一个地数。

  师:大家明白他是怎样数的吗?

  生:明白。

  师生一起小结:先是一个一个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才一百一百地数。

  师:看来,在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数数方法。如果让你继续数,你会用什么方法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为什么?

  生:这样数比较方便。

  4、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百一百地数这种方法继续数这张星星图,每到100的地方作一个标记。(师在实物投影上进行示范。)

  生在自己的星星图上数星星。

  师:这图上一共有几颗星星?

  生(齐说):1000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可以吗?

  生(齐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师:通过刚才的数,我们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百是一千。)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

  5、师:一张纸上有1000颗星星,那2张呢?(边说边贴)

  生:二千。

  师:3张呢?

  生:三千。

  师(连贴5张)现在是几千呢?

  生:八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九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一万。

  师:一千一千地数,数了几个一千是一万呀?

  生:10个。

  师:同样,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自己的发现。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感受一千、一万的实际大小

  师(出示100张白纸):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一叠纸刚好100张,看好了,(再出示500张白纸)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几张白纸?

  生1:1000张。

  生2:500张。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2:用100张的那一叠去估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100张白纸来验证一下。(师在讲台上进行验证)

  师(再出示1000张白纸)那这一叠会有几张呢?

  生1:10000张。

  生2:不可能,我觉得应该是1000张。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2:用500张的那一叠去量。

  师:老师帮你去量一量,可以吗?(用500张的白纸去验证)

  生3:还可以用100张的那一叠去验证。

  师:按生3说的去验证。

  师:现在你知道这叠纸有几张了吗?1000里面有几个500?1000里面有几个100?

  生:1000里面有2个500,1000里面有10个100。

  师:请你想象一下,1万张会有多厚?

  生在脑子里想1万张纸有多厚。

  (四)认识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表

  1、师:假如我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我们全校就有1749星星,你能从你手中的星星图上数出1749颗星星来吗?

  生:(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们手中的星星不够。

  师:那怎么办呢?

  生:同桌合作。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同桌合作数出1749颗星星。

  生同桌合作数1749颗星星。

  2、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和你同桌是怎样数的?

  生(同桌到投影上介绍):这一张是1000颗,再到另外一张找700颗,再找40颗,再找9颗。

  师:1749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生:有1个千、7个百、4个十、9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749来吗?

  生(齐答):能。

  师:先拨哪一位?

  生:千位。

  师:谁来说,老师给你当助手。

  生(生说师拨):千位上拨1颗,百位上拨7颗,十位上拨4颗,个位上拨9颗。

  师(指着计数器):我们说1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9在个位上。(边说边板:百位、千位。)

  3、师:你觉得千位前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什么位?

  生:万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板:万位)万位的前面呢?

  生:十万位。

  师:对,万位的前面还有许多的数位(板:……),在我们数学里,把这些数位整理成一张表就是数位顺序表,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67页。

  生:(看书自学数位顺序表)

  (五)数数练习,巩固拓展。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星星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些知识来数数比赛,怎样?

  1、第一关:(1)从1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3。

  (2)从9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3。

  2、第二关:从200数到830,看谁数得快。

  3、第三关:不出声,默数从1300开始接着往后数10个数,你数到几啦。

  (六)课堂总结、评价。

  【反思】

  一、创设情境,增大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数星星活动贯穿全课,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使枯燥的数字学习化为生动活泼的数星星活动。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教师抛砖引玉:“看到50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创造出百位左边的数位吗?”“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互动的;交流是涌跃的,成功的;学习是快乐的,激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他们发现“数”的知识是有序的、活跃的;研究数的知识是有趣味的、有激情的;正如教师课堂内所说,学生“创造”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理解了数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自觉地建立了生动的数学模型。

  三、注重数感的培养

  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有理有据的猜测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年段、本校学生人数,猜测一张星星图上的星星颗数,猜测一叠白纸的张数等,一系列的猜测活动,使“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极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把握住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了有关的知识,估计出了相对合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感知与体验具体的数:想像10000张纸到底有多厚?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做老师的概叹:千万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

  值得商榷的是:

  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数感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如何来检测学生‘数感’形成的程度?”等问题,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

  教学目标:学生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

  能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动脑解决问题。

  初步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什么地方参观吗?(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的同学也到了几个地方去参观,我们去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他们到果树园参观,看到了950棵苹果数和1棵梨树。到动物园,看到了895只鹌鹑,806只鸽子。到彩蛋制作处,看到了530个动物彩蛋和495个脸谱彩蛋。)

  2、看图和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3、解决“哪种果树多”的问题。(解决四位数和三位数比较)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比一比1和950的大小就知道了。)

  (2)怎样比较1和950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3)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数来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

  (4)比较2356与680的大小。

  4、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解决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的大小。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就是比较895月806的大小)

  (2)怎样比较895和806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先从高位比,高位数大这个数就大;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与一个大数进行比较......)

  (4)比较6390与6590的大小。

  三、练习

  比一比

  女孩:我摘了122个桃子。男孩:我摘了97个桃子。

  学生写数,然后独立完成比较。

  四、教师进行课堂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1>950895>860

  作业设计同步学习与探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4-13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9

(集合)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9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选)05-29

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04-07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经典)04-15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优选)05-29

(合集)《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05-29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热门)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