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

时间:2024-07-04 16:23:09 教案 我要投稿

《天净沙秋思》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净沙秋思》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1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这几首诗的作者,知人论世,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两个关键词,秋天、游子,你们会想到什么?好,同学们大都想到了悲凉的心境,那么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异国他乡看到秋景时的大多心情如何,在这种心情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人,走进他们的诗歌,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探讨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了解作者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尊称为“曲状元”,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元曲,把握节奏。

  2、听录音,学生跟读,感受意境。

  3、学生齐读,进一步走近这首元曲。

  四、曲径通幽,深入探讨

  1、找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元曲所描绘的画面,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这首诗,思考:在这首元曲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首元曲中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明确意象的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4、作者悲秋思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天净沙秋思》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

  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复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1.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此曲的题目。此曲被称为“秋思之祖”。2.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3.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诗句大意:

  枯萎的藤蔓,僵老的古树,一只归巢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丫上。(萧索秋景——悲凉心境)

  那边,小桥流水旁,正是充满温情的人家。(温馨画面——更添悲凉以乐景衬哀情)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凛冽的西风踟蹰而行。(悲凉画面——悲凉心境)

  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何处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不禁愁肠寸断!(点出悲凉忧伤心境的根由)

  前三句九个名词,三组画面,看似孤立,却在篇末“断肠人在天涯”的收束中和谐串联起来,情景交融,让读者从简单的名词中读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主题思想:

  情景交融地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的悲凉和思乡的愁苦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马致远_ (人名)。

  2.这首元曲抒发了诗人因思乡产生的孤寂愁苦的情绪。 3.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5.“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

  6.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教案3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5、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教学重难点:

  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由秋天的诗词导入(如刘禹锡的《秋词》等)。或由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导入。

  (二)朗读这首词

  可通过自由读、默读、赛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进行

  (三)背诵这首词

  (四)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首词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这首词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搭配等)

  4.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5.品味文中的语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笔来补充内容,扩写《天净沙》,也可拿起画笔来画。

  2.比较阅读:引刘禹锡《秋词》其一,与《天净沙

  秋思》进行比较。

  (六)作业:

  写一段短文,描写《我心中的秋》。

《天净沙秋思》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的季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三、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四、背景资料及文学小常识

  这首散曲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我国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五、诗歌朗读: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

  注意重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听读课文说原初体验

  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诗句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六、品析鉴赏: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归纳:①作者用心体验与写出来的作品;

  ②语言朴实不华非常优美的作品;

  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

  ④境界高,内容丰富思想健康;

  ⑤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能达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杰作。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首诗,探究一下它是怎样一种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首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再读古诗,理解其意。

  1、细读每句话,说说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师依次出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句话让学生看图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次句推出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行着一匹)瘦马。

  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以上几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上句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下句卒章显志,正面

  抒发感情。“断肠”的愁苦、“天涯”的遥远,点明了这首小令的主题。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2.根据画面提示背诵本曲(老师放映四幅画面学生看图背诵)

  (三)、再读课文,总体把握

  1、归纳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里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2.结构图解(内容在课件上)

  (四).手法探究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五).语言品析

  这首小令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七、课外拓展

  比照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

  八、作业

  1、背诵古诗

  2.联想想象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开联想,演绎一段故事。

《天净沙秋思》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

  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天净沙秋思》教案6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介绍元曲知识和作者.

  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读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1.学生自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代表读

  三、说一说

  整首小令写了哪几种景物,描绘了哪两幅风格不同的画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赏析感悟:一首好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赏。诗歌的魅力是诗人通过具体的语言向我们传达出来的,所以赏析诗词主要从字、词、句入手。赏析古诗的角度有很多,可从炼字、词语的表现力、修辞手法、蕴含的情感、包含的哲理、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赏析。下面老师先做个示范,抛砖引玉。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字用得好,“枯”有枯萎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晚秋藤蔓毫无生机的特点,给人一种悲苦凄凉之感。

  中心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短时间思考,也可以自主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赏析,一边探究,一边展示画面,一边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地朗读,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背会。)

  四、背一背

  请学生代表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全体起立,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有感情的吟诵。

  五、写一写

  1.选出最打动你的句子,结合自身体验,写一段赏析文字。

  2.同学们在董贞的《天净沙·秋思》乐曲感染下,书写文字。

  六、布置作业

  1.将写好的赏析文字发到里。

  2.查找资料,搜集一首与《天净沙·秋思》风格相似的诗摘抄并背会。

  结语: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传承的精神瑰宝!让古诗词的魅力融入我们的生命与灵魂,让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美丽与飘逸。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九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首诗。唐朝诗人张籍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能让学生在短短28字中感受到思乡怀人诗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精髓。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做到当堂背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深入主题,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探索诗的内涵,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法设计:

  从分析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思乡诗的写法,学习思乡诗的鉴赏方法。

  学法设计:

  联系实际,体会古诗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析:

  学生已步入小学高年级阶段,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感悟诗的内涵和情境方面有些浅显。又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对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不了解,都会造成和诗人情感上的隔阂,这些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品读过程中创设良好情境,交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很必要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第五课的古诗词三首,我们已经学习了《泊船瓜洲》。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那他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生:明月。(齐答)

  师:借一种景物来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应该是——

  生:借景抒情。

  师:《泊船瓜洲》表达的是思乡情,所以它是古诗中的一种——思乡诗。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板书课题)

  二.反复诵读,切入主题

  师:请大家齐读题目——

  生:秋思。

  师:谁能解释诗题的意思?

  生1:秋天里的思念。

  生2:在秋天思念家乡

  师:“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秋季或秋景。谁能把题目的意思再说一下。

  生: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中思念自己的家乡。

  师:秋风萧瑟,黄叶飘零,张籍在10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写下了这首思乡之作。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秋思》这首诗,认认真真读上四遍,看看在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多音字,做到吐字归音,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句间的停顿。明白吗?

  生:明白。(齐答)

  (生自由读课文《秋思》。)

  (课件出示《秋思》这首诗。)

  师: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意万重”里的“重”是多音字,他念得很准确。来,我们读一读,洛阳城里见秋风,预备起。

  (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秋思》?请同学们注意听,他在读诗句的时候是怎么停顿的。

  (生朗读)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1:他在“洛阳城里”后面停顿了。

  生2:他在“见”后面停顿了一下。

  生3:在每一句第二个、第四个、第五个字后面都有停顿。

  师:总结的真好(出示有停顿符号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在读古诗时,不但要读准确,有节奏感,还要读出诗的韵味。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生自由读《秋思》。)

  师: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为止。那大家看看,诗人是借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呢?

  生1:(犹豫)是洛阳城。

  生2:不对,是秋风!

  师:哦,作者是因为“见秋风”,而表达了“思乡情”。

  (板书‘见秋风’‘思乡情’)

  师:请大家再默读古诗,看看作者到底把自己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什么之上?

  (生默读)

  生:我觉得作者是因为看到了秋风才引起了思乡之情,并不是把思乡之情寄托在秋风上。

  师:那他寄托在哪里了?

  生1:寄托在信里。

  生2:寄托在家书里。

  (师板书“作家书”)

  师:把对家乡的思念都寄托在家书之中。作者写家书,这是写景还是讲述一件——

  生:事。

  师:用事来抒发感情,就不是借景抒情,而是——

  生:借事抒情。

  师:我们也可以称为——叙事抒情。(板书)

三、深化体会,品悟诗情

  1.理解“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刚才有同学说,作者是因为看到了秋风才勾起了思乡之情,诗中的原句是——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嗯,“见秋风”,那老师就有疑问了,秋风无形,他怎么能看得见呢?

  生:我想是风吹落了树上的黄叶,被作者看见了。

  师:深秋已至,黄叶纷飞。落叶尚且要归根,人却——

  生:不能回家。

  师:对。作者还看见了什么?

  生1:还看见风吹翻了野草。

  生2:风吹动了屋檐下的灯笼。

  生3:风吹动了作者头上的头巾。

  生4:还吹动了他的'长袍。

  师:说的真好。秋风吹落了黄叶,吹翻了野草,吹动了谁家门前残破的灯笼,吹皱了母亲亲手缝制的长袍,也吹醒了作者多少年来不曾相忘的思乡之情。站在萧瑟的秋风中,作者想——家。请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哪个是诗人?

  生:右边穿蓝长袍的。

  师:大家仔细看图,猜猜诗人有多大年纪了?

  生:应该五六十岁了。

  师:是啊,他须发花白,背已经驼了。知道诗人在外漂泊了多少年吗?

  (生摇头)

  2.理解“欲作家书意万重”

  (课件出示张籍资料。)

  师:张籍,祖籍江苏苏州,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岁时就离家外出,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节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请大家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1:他一定很孤独。

  生2:很孤单。

  生3:就像王维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很寂寞。

  生4:心里空荡荡的,因为不能回家。

  生5:肯定很难受。

  师:这么多的愁苦,他最想向谁倾诉?

  生:家人。(齐答)

  师:不能直接对面倾诉,就只好选择——

  生:写信。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请从诗中找出原句。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板书:意万重)(课件出示诗句)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

  生:想说的话很多,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师:是呀,离开家这么多年了,年迈的父母、无依的妻儿,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魂牵梦绕想见到的。现在,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课件出示小练笔)

  师:谁来说一下张籍的肺腑之言?

  生1:他会写,父亲,母亲,你们身体还好吧?我不在家,不能照顾你们,是孩儿不孝,你们一定要保重啊!

  师:多淳朴的语言,却是游子一份浓浓的牵挂。谁还有?

  生2:爸爸妈妈,你们身体好吗?我虽然不能回家,但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你们。快到中秋了,我们却不能团圆,我让人给你们带些银子,去买一些月饼,就当儿子的一片孝心吧。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吗?

  生3:父亲,母亲,你们好。很久没回家了,我很想你们。今年的中秋节我回不去了,可明年,我一定早早赶回去,和家人早日团圆。还有写给妻子的,夫人,你辛苦了,我不在家,是你照顾父亲母亲,真的很感谢你。

  师:写的真好!父母妻儿都听到了千里之外张籍的心声。可是,就是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

  生:不够。

  师:是呀,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3.理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张籍寄信时,心情又如何呢?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课件出示诗句)

  生:恐。

  师:谁能解释“恐”?

  生:担心。

  师:担心什么?

  生1:想说的话没写完。

  生2:是不是漏掉什么了。

  师:所以他就——

  生:又把信打开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1:两次。

  生2:应该是好几次。

  师:张籍第一次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第二次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第三次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品悟诗情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品味古诗,感受张籍的思乡情怀。

  (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师:请同学们睁开双眼,如果你感受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怀,就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三个同学相继配乐朗读)

  师:大家一起来朗读,把这浓浓的思乡情传递给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和他们日思夜想的家人吧。

  (生齐读。)

  师:作者因秋风勾起思乡之情,下笔成书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离愁你能用背诵告诉给大家吗?

  (全班齐声背诵)

四、诵读提升,深化情感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点击课件呈现《归信吟》。生读诗)

  师:魂已去,空一身啊!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

  生1:只有他自己。

  生2:只有空荡荡的街道。

  生3: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

  师:同学们,怀有这思乡心情的又何止张籍和孟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远家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信里,融进诗里。课前大家收集了很多有关思乡的古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收集。

  (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句思乡诗句。

  (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师:同学们,故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故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现在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但是你们终有长大的一天,去闯荡天涯,去打拼自己的事业,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这首思乡的传世名作——《秋思》!

  (师生同诵)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意万重

  作家书————思乡情(叙事抒情)

  说不尽又开封

《天净沙秋思》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想像法。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成绩比较差的班级,学习诗歌,对他们来说,也许除了朗读以外

  可能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而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仍不得不想到这篇作品《天净沙 秋思》。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读文本

  2、 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读出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赏景品情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学生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现代散文

《天净沙秋思》教案9

  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曲作者马致远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散曲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体会词人的离情愁绪; 5、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6、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7、完成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案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案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词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之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2、难点:赏析小令,领悟曲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飞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这首歌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代的散曲,他抒发的同样是天涯游子的情怀;

  二、了解作者和元曲;

  1、介绍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现存曲作130首,被称为“秋思之祖”;他还是杰出的戏剧家,着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

  2、介绍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

  三、诗歌朗读: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四、品析鉴赏: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提问,归纳:①作者用心体验与写出来的作品;②语言朴实不华非常优美的作品;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④境界高,内容丰富思想健康;⑤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能达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杰作;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首诗,探究一下它是怎样一种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首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再读古诗,理解其意;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

  示例一: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示例二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

  而行;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三、品读赏析,感受诗情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入,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2、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

  明确:深秋郊野晚景图、凄苦羁旅图秋郊夕照图

  3、“断肠人在天涯”中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不仅写景而且写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于暮色苍茫中,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悲痛到极点的游子却只能漂泊在天边极远的地方;“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悲愁;本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闷;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魄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化景语为情语,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5、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6、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7、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白描,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五、迁移拓展,意境延伸

  你能从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中找到一些如天净沙秋思一样采用意象并列写成的诗句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示例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的绝句

  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的燕歌行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小结: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3、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八、教案反思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案诗歌的要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初三学生之前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关于意象的话题,因此,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案;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诗歌鉴赏的教案,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

《天净沙秋思》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

  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天净沙秋思》教案11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三册第三单元的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第五首。它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这首小令写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前后联系

  这套新教材是国家课改实验教材,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单元是让学生走近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

  1、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

  2、培养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发现美与领悟美的能力。

  3、学会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力求抓住特征,写得具体,写得真切。

   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紧密相连,既要加强朗读,体会小令意境,又要揣摩精彩的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班学生具体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入手,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小令。

  2、发挥联想和想像,体验课文情景,激发情感。

  3、通过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

  5、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诵读。

  2、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与作者思想感情完美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现有基础:

   学生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已对朗读有一定的了解,对优美语言有一定的品味能力,在本课中将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及品味能力。

  学习动力:

  该班学生基础较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对前几课的学习,对自然景物、学生有着较强烈的喜爱之情,可以以此为动力,让学生在诵读中,在画与写中,领会小令意境。

  设计理念: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此理念,本节课通过“读──画──议──写”,让学生画出心中所想,说出心中所感,写出心中“感”“想”,整堂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构思,组织。

  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天净沙·秋思》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自古以来触发人深思。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去无留意”,给我们给了塞下秋光,征夫泪;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寂寞,失意宫女的内心苦闷,秋士悲,秋女怨,让人揪心,令人扼腕。那么,一个孤身漂泊,远离家乡的旅人,在萧萧悲凉的“西风”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情思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走近马致远,走进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去感受感受。(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抽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曾热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八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 剧四大家,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最为有名的,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雄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

  这首小令何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三、读

  1、师范读。

  2、师指导学生读。

  3、生自读,背诵。

  四、学生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示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1、抽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2、学生分小组(四人一组)共同画。

  五、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六、教师点拔

  1、小令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句有哪些?

  (如学生未提到“瘦”,教师可点拔:瘦让你想到了哪些?)

  七、写

  一幅好画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你的文笔,把你所绘之景介绍给大家。

  1、学生独立写。

  2、学生自愿在班上交流,相互评价。

  八、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画──议──写”,走近了马致远,了解了他的绝唱之作,真正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到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课后反思:

   该节课通过学生的“读──画──议──写”,较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体现,对小令的意境有较深刻的理解,如有一位学生在画画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中的插图,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理解画了游子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在古道上行走,当我问为什么游子要牵着马而不骑马时,学生的回答是:因离家太久,马也想家想得瘦了。是呀,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学生的回答,让我一震,其实,只要我们充分的相信学生,他们时时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天净沙秋思》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 ,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九种景物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六、作业: 1.练习册 2.课后练习题

《天净沙秋思》教案13

  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曲作者马致远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散曲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体会词人的离情愁绪。

  5、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6、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7、完成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案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案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词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之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2、难点:赏析小令,领悟曲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飞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首歌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唱出了天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代的散曲,他抒发的同样是天涯游子的情怀。

  二、了解作者和元曲。

  1、介绍马致远

  示例二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而行。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三).品读赏析,感受诗情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入,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2.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

  明确:深秋郊野晚景图、凄苦羁旅图、秋郊夕照图

  3.“断肠人在天涯”中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不仅写景而且写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于暮色苍茫中,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悲痛到极点的游子却只能漂泊在天边极远的地方。“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

  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悲愁。本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闷。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魄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化景语为情语,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5.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6.《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7.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白描),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五.迁移拓展,意境延伸

  你能从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中找到一些如《天净沙秋思》一样采用意象并列写成的诗句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示例】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的《绝句》

  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的《燕歌行》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小结: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3、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八、教案反思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案诗歌的要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初三学生之前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关于意象的话题,因此,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案。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诗歌鉴赏的教案,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

《天净沙秋思》教案14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品味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和作用。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其节奏和韵律,背诵并默写诗歌。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表现出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探究法:组织学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讨论和研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想像法: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进行想象,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知识了解不够,朗读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让他们对这种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的节奏美,并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具体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以及在秋天容易引发的情感,从而引入《天净沙秋思》的主题。

  作者介绍: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和《天净沙秋思》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朗读诗歌: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品析鉴赏:和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品味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自行分析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通过这些词语展现出来的。

  还原画面: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将诗歌中描述的场景进行画面还原,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或者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深入体会: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诗歌,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让学生闭目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

  拓展延伸:

  介绍一些与乡愁、思乡有关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登高》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者对这首诗的赏析文章。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经典诗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三)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四)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意象并列的好处。

  教学方法:

  讲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相信许多同学都十分熟悉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一下。那么,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人记住呢?

  提问,归纳:

  ①作者用心体验与写出来的作品;

  ②语言朴实不华非常优美的作品;

  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

  ④境界高,内容丰富思想健康;

  ⑤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能达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杰作。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首诗,探究一下它是怎样一种境界。

  展示张晓枫的《不朽的失眠》,同时重点指出这首古诗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为我们一语道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首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

  1、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

  所作杂剧现知有十五种,存世的仅六种。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清峻流畅,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2、元曲的相关常识:

  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

  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①词语注释: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课文指秋风。

  断肠:肝肠断裂,形容极度悲痛或哀愁。

  斑斑:形容斑点很多。课文中指青草分布的状态。

  ②词义辨析:

  古道:课文中指古老的道路。

  “古道热肠”指待人真挚、热情。这里的“古道”,指待人、行事具有古代的风格。

  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ǔ)而行。

  ④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四)品读赏析,感受诗情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

  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入,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

  深秋郊野晚景图、古道秋风独行客、凄苦羁旅图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

  “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5、《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6、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

  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第二课时:

  (一)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1、范读白朴、张可久和无名氏的三首同题小令。

  2、生自由诵读,理解这三首小令的大意。

  天净沙

  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远处是秋山和秋水,近处是秋天的植物:白草、红叶和黄花。

  天净沙江上

  大雁嗈嗈地叫着落在水边沙地上,夕阳余晖之中,天边残留着一点晚霞,野鸭在空中轻轻地飞着,隔河远望,稀疏的树林里隐约有几户人家。再看河上,一条小船犹如一幅画,渔民的歌声飘进入芦花深处。

  天净沙

  溪边的细沙上长着斑斑的细细的青草,溪水蜿蜒流去,水声潺潺,塞外的秋天显得特别寒冷。一声新雁,南下避冬的雁儿声,开始掠过秋空,满眼望去,尽是黄云、红枫叶和尚未变青的山。

  3、再读这三首《天净沙》,说说为什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似乎更能打动人?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之所以比另三首《天净沙》更为动人,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①马致远《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和诗中的一系列景物富有这类情调的特征而且妙合无垠有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使读者很难感觉到其情绪是悲凉的还是明快的。)

  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诗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的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张可久和无名氏的作品,虽然都用“渔歌唱入芦花”、“一声新雁”来打破宁静的画面,但是,仍然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表层,没有心灵的深度。

  ③写的是羁旅愁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因而,马致远的《秋思》对读者的感染程度,对读者心灵的触动都更大。

  当然,另三首《天净沙》也自有其好处,风景色彩明丽,心境平和宁静,也有好些佳句,如“隔水疏林几家”等等。其中,张可久的又尤好。

  (二)迁移拓展,意境延伸。

  1、你能从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中找到一些如《天净沙秋思》一样采用意象并列写成的诗句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绝句》)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的《燕歌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意象并列,造成峰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的美学效果,留给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把两中完全相反的意象陈述出来,形成鲜明对照,往往有强烈的艺术对比的美学作用。

  2、你还可以联想出一两句关于思乡主题(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诗句吗?你还知道哪些新诗?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总结课文,感悟提高。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提升了我们的文学素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天净沙秋思》教案】相关文章:

《天净沙秋思》教案03-07

天净沙秋思教案01-23

《天净沙·秋思》教案11-16

天净沙秋思教案15篇02-07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优秀06-11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01-24

《天净沙》教案09-18

天净沙作文300字07-24

[热]天净沙作文300字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