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案

时间:2024-07-05 14:46: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教案(常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教案(常用15篇)

小学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疑是地上霜。

  静

  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ěr

  写“耳”字:横竖竖横横横

  数“耳“字:“耳耳一二三四五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战时自己的风采,让学生都很羡慕他,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于是我采用包干到人的方法,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给自己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这种方法一经实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老师认真负责得教,同学们也喜欢学,到了第二节语文课,大伙儿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读出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小学教学教案2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咱们就来猜一个吧、

  小花开满园,像蝶把翅展、

  紫色花瓣间,香气扑人面、

  要问她是谁,猜出并不难、

  你们猜这是什么花?(小蝴蝶花)

  对,这就是21课中所说的小蝴蝶花、(图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小蝴蝶花(读课题)这么美的小蝴蝶花其实和我们人一样也有感情,有时快乐,有时烦恼,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近可爱的小蝴蝶花,去听听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蝴蝶花给我们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汇报(板书:骄傲———自馁———舒畅)

  2、质疑:她的心理前后发生变化了吗?是呀!变化还不小呢,看到这些变化你想向小蝴蝶花提出什么问题呢?

  三、细读课文,体会小蝴蝶花情感变化。

  (1)(阅读提示)请大家默读故事,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自馁、自信的,(2)把这些词句标画出来,简单写写批注。

  (3)想一想为什么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画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集体交流: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的

  骄傲

  1、从哪能看出她骄傲[1]?

  如果现在你们就是小蝴蝶花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配上动作眼神读一读————指名读

  2、口语交际:小蝴蝶花,能告诉我,在草丛中你们为什么这么骄傲?(原因)(因为觉得自己漂亮/因为周围的小花小草太普通了,颜色不美,也没有花香/)

  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小蝴蝶花有着紫色的花瓣,不时飘散出淡淡的清香,而那些小草小花却很不惹人注目,与这些花草相比她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因此就很骄傲了。小蝴蝶花把你们的骄傲之情读出来吧。(展示读)

  自馁:

  导:小蝴蝶花在草丛中是如此骄傲,当她如愿以偿的来到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她却一下子变得自馁了

  1、从哪里看出自馁?

  汇报(出示文字:“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最寒碜”什么意思?可以看出她什么心情?

  体会读出自馁,不是滋味读出感受

  2、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刚才小蝴蝶花还喊着说(出示文字让学生读:“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现在她却想(出示文字让学生读: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这两个“百花”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两个百花理解感情变化

  3、小蝴蝶花为什么觉得自己在百花中最寒碜呢[2]?

  出示文字:“初到这里,她有些头昏目眩。她看看那白玉栏杆里的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多么旺盛;那正在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雍容华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看图片—读出美

  “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鲜艳”会是什么样?——怒放选词义——赏图片—读出美

  4、这个万紫千红的花园就只有牡丹和碧桃吗?从哪体会到……数不尽,说不清。

  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在花园中看到了什么花?我们随小蝴蝶花去花园看看吧!(赏花,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花)运用语言:那————,开得————赞美花园中的花

  这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小蝴蝶花就是看到这些名花奇葩,闻到这些数不尽的花香,一下子变得自馁了,低下了头。她想:(指名读)

  舒畅:

  这时一群孩子来到花园赏花看到了小蝴蝶花说了什么?读读———分角色表演小场景(导出原因)

  听了孩子的话,小蝴蝶花怎么了?

  (出示文字:“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扬起头[3]?

  练习: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她想:——————————?

  (有小朋友来欣赏我,看来我不是很寒碜,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小朋友夸我,说明他们看得起我,我不要自馁/我和牡丹等名花相比,不如它们,但我也有自己的美,不该自卑,要有自信/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

  2、把小蝴蝶花平静的心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有感情读课文,感悟文章情感

  小结:(指板书)小蝴蝶花最初是那么骄傲,后来变得自馁,最后心情舒畅找到了自信,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和小蝴蝶花说什么呢?

  集体交流。

  老师也想和小蝴蝶花说两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有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信心。

  小结:今天老师真高兴和你们一起读了小蝴蝶花的故事,希望课后你们能把这个有意义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小学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漓江水: 静、清、绿

  山绕水, 水映山。

  桂林山: 奇、秀、险

小学教学教案4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斯茅语:从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切入,极妙!)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五、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斯茅语:王老师的设计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课文,真正达到了以读为经,以练为纬的目的。)

  【评点】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本案在不同的诵读阶段,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

小学教学教案5

  时间:

  目标:

  知识:知道学生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应做到有一定的速度。

  能力:继续训练学生识字和书写能力。

  情感:积累与人格平等有关的名言警句。

  重、难点:识字与抄写。

  教法:练习法。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课件。

  流程:

  一、练:

  1.本单元你自己认识了哪些字?请选几个写在横线上。

  (1)让学生回报自己主动认识的`字,写在本子上。

  (2)展示(事物投影)

  2.“比一比,在组词”

  (1)先让学生自己比较组词。

  (2)教师在提供一些相关练习,拓展训练。

  3.“抄写下面一段话,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重现学生的书写过程,给足时间让学生抄写。

  二、日积月累:

  1.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说说他们的意思。

  2.请学生把这些语言材料整下来。

  三、知识窗:

  1.自由读一读这则知识短文,简单谈谈感想。

  2.自由找一找相关的短文读一读,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

  四、开心一刻:

  1.课外搜集:查找有关的幽默故事。

  2.交流回报:开一个故事会,向大家讲述自己搜集的故事。

  Zho单元测试讲评

  时间:

  一、形近字组词

  碾( )坎( )遥( )锐( )

  辗( )砍( )摇( )悦( )

  二、填字组词语:

  铁( )无( )花天( )( )浴( )奋( )

  浪涛( )( )( )无( )惮咬( )切( )

  三、差字典填空:

  1.“廉”共( )笔,部首是( ),第六笔是( )。

  2.“吏”读( )声,是( ),部首是( ),共( )笔。

  3.“瞬”是( )结构的字,部首是( ),组词( )。

  四、造句:

  尽管……但是……

  那么……那么……

  五、扩句:

  1.会场想起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拿起茶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见试卷。

小学教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 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 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 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玩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昨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几个圆纸筒让大家玩爬升,哪个同学 代表你们组的说说玩的结果?(硬的纸筒好爬升,软的不行;长的纸筒没有短的爬得快。)

  2、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纸筒要有一定的硬度,不能太长,这样便于爬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把圆筒变成漂亮的爬升玩具好吗?(板书课题:爬升玩具)

  二、 活动探究

  1、 瞧、这么多可爱的爬升玩具,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形象啊?(鸟、蝴蝶、瓢虫、蜻蜓、青蛙……)师:除了这些形象,你还能想出哪些形象?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呀!板书:(形象:千姿百态)

  2、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还能用上生活中的哪些材料呢?(同学们想到的材料真多,看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很多废旧物品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板书:(材料:丰富多样)

  3、 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些玩具制作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板书:(制作方法:画、剪、拼贴等)

  4、师示范讲解:步骤、方法、色彩搭配等。

  5、请同学们打开书,看右边步骤图,结合老师的`示范说说制作爬升玩具的步骤。抽生说,课件出示:

  ①、做纸筒或找圆筒,瓶子去底。

  ②、画各部分并剪下来。

  ③、粘贴、装饰。

  ④、穿上绳子。

  6、 同学们迫不及待了吧,同桌合作商量,你们要做什么样的爬升玩具?抽生说。(老师期待你们的作品)

  7、 请看作业要求:(课件出示)

  ①、巧妙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爬升玩具。

  ②、分工明确,制作新颖、美观、实用、色彩搭配漂亮。

  ③、注意用刀安全,把废弃纸放进垃圾筒。

  ④、奖项:最佳创意奖、制作精美奖、选材独特奖、最佳色彩搭配奖、最佳进步奖。

  三、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辅导:设计注意大小、颜色搭配等。设计有难度的可临摹书上或老师的作品。

  四、 评价、小结

  完成的可去玩一玩,两个同学比比看谁的玩具爬得快和稳,谁的结实好玩,交换玩,请老师玩,可以帮你指出不足。师采访,心情如何,对自己作品满意吗?

小学教学教案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第1课时。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课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而对折射的概念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也不进行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A、能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B、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科学知识目标:

  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B、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C、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彩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的?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造彩虹呢?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七色光》。

  (板书课题:七色光)

  二、探究活动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1、出示彩虹图片,提问:

  A、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它美不美?

  B、那么,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找学生回答,集体补充。

  (领读或齐读:红、橙、黄、绿、青、蓝、紫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学生举手回答,共同总结,教师补充。

  雨后

  洒水车后面

小学教学教案8

  活动目的:

  1、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袋鼠跳袋6个、皮球四个、轮胎两个、学生制作好的礼物——领带。

  活动过程:

  一、送给爸爸礼物。

  二、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三、亲子游戏:

  1、亲子接力赛

  游戏方法:每个爸爸背着自己的宝贝,全班分成两组。跑到终点绕轮胎回来拍手继续跑,先完者为胜。

  2、袋鼠跳

  六个学生一组,爸爸在对面等待。跳到终点的'学生,由爸爸背着跑回起点。

  3、顶球走

  游戏方法:学生用头顶着皮球在爸爸的肚子部位。横着走向终点。

  四、集体亲子舞蹈《火把节》。

  反思:

  让同学亲近了爸爸,让爸爸了解了同学。大家也都有共同的感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同学,让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小学教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出示下图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3)概括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

  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五、布置作业.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欣赏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㈠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㈡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㈢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性交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㈣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 ,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 “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㈤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默写《峨眉山月歌》。

小学教学教案11

  一、复习导入

  师: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怀素写字》这篇课文,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呢?老师来考考大家,准备好了吗?

  (出示生字词:写字古时候日子一长书法家

  怀素和尚好学上进这样有名)

  (轻声:候尚多音字:好长)

  (后鼻音:名前鼻音:进)

  (指名读一起读)

  过度:大家读真好!那课文呢?请四个小朋友分别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仔细想,你觉得怀素是怎样的一个人!

  (出示填空:怀素是个()。)

  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段

  过渡:大家说的都不错!请看!(出示图),图上是谁?他在干什么呢?

  (学生:怀素在家练习写字......)

  师:通过看图,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认真好学上进......)

  (出示:第一段)(指名读)

  他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好学上进加点),你知道什么叫好学上进吗?

  (指名学生说)说的真好!那我们班级有哪些同学可以用好学上进来形容呢?(学生说)

  师:怀素那么认真,是多么的好学上进呀,而且他从小就喜爱写字(从小加点),师:是啊!怀素在像我们小朋友那么大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写字。

  师:那你能读好第一段吗?(指名读)

  (评价:老师一听就听出了怀素很好学)(老师好象看见怀素好学上进的样子了。)

  (一起读)

  学习最后一段

  师:就因为怀素小时侯很好学上进,所以他长大以后,就------(引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有名有点)有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

  师:看!(出示图)因为怀素的字写的很漂亮!所以大家都称他为书法家!(书法家加点)

  (学生读最后一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大家读的真棒!那怀素从小是怎样学写字的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的读)

  (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其他小朋友思考怀素写字的态度怎么样?)

  师:怀素写字的态度怎么样?

  (出示: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师:非常认真还可以怎么说?(十分认真很认真特别认真)

  在认真前加上非常,说明认真得很,这一句应该读呢?

  (学生有感情的读)

  师: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到底怎样写的呢?

  (出示句子第二句)(指名学生读)

  (板书:先......再......)

  师:怀素写字先做了什么准备?

  (指名学生说)

  怀素先做好了这些准备又是怎样写的呢?(一笔一画照着)

  师:怀素写字每次都那么认真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呢?(总是)

  过度:怀素这样做,结果怎呢?

  (进步很大)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请你说一说,边说边想象怀素认真写字的样子

  出示补充句子:怀素写字总是先(),记住(),再()。)

  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颠倒吗?(不能,必须要先看才能记住......)

  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也要按照顺序去做,(如,早晨起来,我们先......再......)

  你能用(先......再......)说句话吗?

  说的真不错!

  过度:怀素写字不但认真还很刻苦呢!

  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自由读)

  从哪儿可以看出他写字很刻苦呢?

  指名回答(出示:他写呀写啊......)

  师:古时候人用毛笔写字。笔头很软,(课件出示)怎么能把木板写穿呢?

  (指名说:因为他不停的写呀写啊:(课件:写呀写啊),写的很多字,写了很长时间)

  师:是呀写的太多了,没想到,木版竟然都写穿了(竟和穿加点)。

  这得需要多长时间的练习啊!所以课文中说----日子一长

  (课件:日子一长)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一起读这句)

  你能想象一下怀素练字的情景吗?

  (出示说话练习:冬天很冷的时候,怀素(),夏天很热的时候,怀素(),一年又一年,不管是寒冬盛夏还是白天黑夜,怀素都用()练习写()。)

  他为什么不用纸呢?生回答出示;(传说当时纸贵)我明白了,师:此刻你想对怀素说什么?

  你们那么佩服他呀,那就让我们再读一读吧!(读全文)

  教学小结

  当个有名的书法家可不容易,现在就让我们用怀素写字的方法来练习写几个字吧!先来复习怀素写字的方法!(出示方法,学生读)

  (老师示范:)现在,我来练一个古字。我先看清它的形状,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个十,下面是个口;然后我记住它的笔顺,横、竖、竖、横折、横;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师在黑板上写古字)呵,写好了,漂不漂亮啊?

  看来怀素的这种写字方法还真管用,想要试一试?开始吧。

  (指名学生练习,把学生的字展示)

  师:啊!真漂亮!来,让老师与你握个手。恭喜我们一(4)班小怀素诞生。(生鼓掌)

  拿出纸和笔,用怀素写字的方法将课后生字每个写两遍,待会儿比比谁写得最好棒。

  板书设计:先......再......

  怀素写字

  教学内容:《12怀素写字》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诗句,指导写字。

  2、知道怀素是如何把字练好的'。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毛笔、木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准确读出生字词。

  2、学习小节的划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新课导入:

  看图,导入新课

  1、映示课文第一幅图。

  提问:小朋友,图上的这个人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板书:写字)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呢?(古时候)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他的穿着)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板书:怀素)

  2、简单介绍怀素

  3、指名读课题:怀素写字。(注意正音:素、字,声母都是平舌音)

  二、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看课文听录音朗读。请小朋友门一边听一边想:怀素是怎样练字的?

  我的十分钟

  刚才,小朋友听得很认真,现在就请大家学着录音朗读,自由地读两遍课文。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音,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要多读几遍;(2)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其余小朋友注意听,看谁读的字音最准确。评议、正音。

  2、认读生字词。

  写字木板日子一长书法

  四、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日、长、书、写、字、古、先。

  2、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启发学生复述怀素写字的方法。

  3、教师范生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运笔规则。

  4、指名说说“长”和“书”的笔顺。

  5、描红、临写

  练习设计:1、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两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能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导学过程:

  一、复习

  △认读:写字、从小、日子一长、木板、

  △朗读课文第1、2小节。

  二、指导朗读理解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说说着1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

  △自读第一句,说一说:怀素是什么人?(和尚)

  △第二句话比较长,谁能读好这一句?(出示第2句)

  三、指导朗读理解第2自然段

  △过渡:怀素从小喜爱写,好学上进,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那么怀素从小是怎样写字的呢?

  1、学习第一句。

  △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引读。怀素写字的态度怎么样?

  (学生朗读句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启发学生练习换词。(非常认真可以说成很认真,十分认真、特别认真)在认真前加上“非常”,说明认真得很。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到底怎样写的呢?

  △出示句子,指名朗读: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怀素写字做了什么准备,然后又是怎样写的?句子中的“看清形状”和“记住笔顺”能颠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怀素把每个字的形状看得很仔细,很清楚,他才能记住笔顺)

  △怀素先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才动笔写字,他是怎样写的呢?(一笔一画、照着)

  △过渡:你们看怀素写字多认真啊!请再想一想,怀素写字是不是每次都这样认真呢?这一句话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总是)

  △齐读第一句

  △师:怀素这样做,结果怎样呢?

  我的十分钟

  2学习第二句,齐读

  △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

  △学生一边复述怀素认真写字的情形,一边演示。

  3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4细读课文第3、4小节

  △过渡:读了第1、2小节,我们已经知道,怀素从小就喜爱写字,而且写字非常认真。当时,他在什么上面练字的呢?

  四、学习第3小节

  △指名读。

  △引读:当时怀素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呢?

  △过渡:当时纸贵,怀素买不起纸,就找来木板当纸用,可见怀素练字的决心很大,困难吓不倒他。传说他还用芭蕉叶代纸练字呢!那么他在木板上写了多长时间?(学生朗读第二句)

  △他写呀写呀,写了好长时间,木板都被写穿了。你们看,怀素练字下了多大的苦功夫呀!

  △他写呀写呀,是说他写的次数怎样?(次数很多,无数次)写的时间怎样?

  (时间长,不停地写)该怎样读?(读慢一点,声音读轻一点)

  △自由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过渡:怀素从小写字不但认真,而且刻苦,长大以后怎样呢?

  学习第4自然段。

  △指导看第二幅插图

  △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练习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读一则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板书设计:

  普通和尚刻苦练习有名的大书法家

  智慧瞬间:

小学教学教案1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养成思考、感悟、总结的习惯,在师生互动中受到启迪,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习作,提升学生对大海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学习用不同的习作形式表达自己爱大海的情感,做到表达清楚、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情感目标:能用通顺、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张雨生的歌《大海》。这首歌好听吗?

  生:好听。

  师:从歌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海给人带来无限畅想和心灵的震撼。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嘴巴、自己的心灵来看一看,说一说,赞一赞神奇美丽的大海。

  (板书:能说会写 美丽的大海)

  二、阅读文本,明确要求

  师:在写话前,我们先来明确本次写话要求。生读。

  三、回顾课文,积累素材

  师:请同学们回顾这个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从《我爱大海》这篇课文中学会了可以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谋篇布局,而且文章首尾呼应,使中心更突出。

  生:我学会了很多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联想。(板书:比喻、拟人、联想)

  师:你真善于发现。谁还有学习收获,可以是文章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

  生:我喜欢《我爱大海》中早晨的海。(多媒体)

  师:请你看课件,为大家介绍一下。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我喜欢早晨的大海沉静、胸怀博大。)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我喜欢这篇课文中上午的海。

  生:我喜欢夜晚的海,因为这一段中作者使用了比喻、修辞的手法充分表现了大海的狂暴凶恶,但这时的大海才更能考验人的意志,激励我们不怕困难,就会成功。

  师:说得真好,大海带给我们的思考真是深刻!谁还说说在我们学的其他课文中,你是否有所借鉴?

  生:我喜欢《探索海底世界》中介绍海洋生物的段落。

  师:你给大家读一读吧?(生读)这一段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

  生:排比和拟人。(板书:排比)

  师:用排比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海洋生物的丰富,同时,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描写生动传情,这样的描写使神秘的海底世界更令人神往。

  生:我喜欢《探索海底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珊瑚。

  师:你为大家读一读吧!

  生:我喜欢《探索海底世界》的结尾段。

  师:你读一读吧!(生读后)说一说这样的结尾好在哪?

  生:用问句结尾,既写出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又引起人们更浓厚的兴趣。(板书:设问)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师:为了丰富同学们对大海的了解,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和整理有关大海的材料,谁愿意汇报你对大海的了解呢?

  生:我没见过真的大海,但是我通过童话故事,对大海有所了解。

  师:说说哪些童话故事?

  生:《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还有《海的'女儿》、《鱼童》

  师:从这些故事中,大海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生:大海是神秘莫测的,有时像一个温柔慈祥的老人,有时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有时像一个面目狰狞的怪兽,有时像一个魔力无边的法师,大海带给我太多的神秘,让我迫不及待地要解开她神秘的面纱。

  师:你说的真好,一连串的排比,为我们呈现了变化莫测的大海。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我去看过真正的大海。

  师:快来说一说,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夏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大连,看到大海一望无际,海水碧蓝碧蓝的。

  师:你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此时你见到的大海吗?

  生:此时的大海真像一块晶莹剔透的蓝水晶,让人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喜爱之情。我走在金色的沙滩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贝壳,真是让我目不暇接。我捡了许多贝壳,收藏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师:谢谢你,为我们勾画了这么美的大海美景。还有谁看到过大海?

  师:真是太美了,连老师都忍不住要到海边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还有谁想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大海?

  生:老师,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大海,但是我看到过生活在大海里的许多小动物。

  师:太好了,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我看到过善解人意的海豚,在水中表演各种高难的动作,真像一个舞蹈家;看到过机灵乖巧的海狮,能接住高空抛来的套圈,真像一个杂技演员;还看到过凶猛可怕的大鲨鱼,龇着一颗颗尖牙,真像一个刽子手;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鱼,它们身穿华丽的外衣,像一个个仙子在水中穿梭,组成了一副美轮美奂的海景图。我忍不住在心中越发的喜爱它们。

  五、合作成功,畅谈感悟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汇报、交流,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那让我们用自己心里的话来赞美大海吧!

  生:大海,我爱你,爱你的变化莫测,更爱你的浩瀚无际!

  生:大海,您像妈妈,用你宽广的胸怀拥抱着我,温柔的海风吹拂着我,洁白的浪花拍打着我。我会永远爱着您,大海妈妈!

  生:大海,你真是太神奇了,长大我一定要揭开你的神秘面纱。

  师:你能学以致用,值得我们大家向你学习。

  师:谁还愿意说?

  生:美丽的大海,我想大声对你说:“我爱你!”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对大海说:“我爱你!”

  六、动笔写话,加深感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写出心中对大海的向往和喜爱。这次习作的体裁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诗歌,重点是要表达自己爱大海的真情实感,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课前我们还进行了关于大海好词佳句的搜集,在一会的写作中,可以用上。

  生写话

  师:请同学们坐好,有几名同学已经写完了,我们来读听一听他们是怎样写的?

  生汇报(师简单点评)

  师:刚才我们听了这几名同学的汇报,希望能借鉴他们写作的优点,写出你心中美丽的大海。有信心吗?

  生:有!

  七、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师:这节课的作业是完成习作《美丽的大海》,下课。

  板书设计

  能说会写

  我爱大海

  手法:比喻、拟人、联想、排比、设问

  重点:写出你对大海的真情实感

小学教学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 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画图产生疑问、引入新知

  1、画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新课前先来画一画图,请同学们翻开课堂练习本,拿出尺子。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12厘米的线段。

  请大家在本纸上画一条长1米的线段。(生面有难色)

  师:怎么不画了?有什么疑问吗?(本子没有1米长)那该怎么办呢?

  (把1米长的线段缩短后,画在本子上)(生画)

  2、引入新知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0厘米、5厘米、或1厘米长的表示(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但是如果把黑板上的数据1米擦去,只把本子上的2厘米、5厘米线段图给别人看,别人能知道你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米吗??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书)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理解比例尺意义

  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就根据比例尺的知识画出了他家的平面图,你看他图中的比例尺是?你知道1:100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生思考交流)

  生汇报:1表示图上距离、100表示实际距离

  图上的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100厘米,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对,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厘米,因此比例尺实际上就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生读一读

  2、生活中的比例尺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有见过比例尺?)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同学们看一看(出示各图,分别让学生读出图中的比例尺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义)

  3、自己写一个比例尺

  师:现在你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比例尺,并向同桌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生汇报

  4、总结比例尺的特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说)总结:是一个比;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三、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1、解决第2小题

  师:同学们,笑笑按比例尺1:100画出了她家的平面图,他想带我们看看他的卧室,请大家把书翻到30页,先请大家量出他卧室长宽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吧?(课件)

  (1) 量出笑笑卧室的长和宽

  师:你们量出了笑笑卧室长是?宽是?那你们算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长和宽吗和面积吗?(课件出示)试一试,并把你的解题思路写在练习本上。

  (2)算出笑笑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a :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b :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展示仪展示)

  小结回顾

  想一想,我们刚才在求笑笑卧室面积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程序?(先量出图上距离,在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才能算出面积)

  2、解决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再汇报方法,然后再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展示仪展示)

  3、解决第4题

  师:笑笑在设计图时还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课件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1)分析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1) 学生交流想法。

  (2) 学生独立完成。

  生1:2米=200厘米 200/100=2厘米

  生2:200÷100=0。02米 0。02米=2厘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笑笑还为我们出了道难题,大家敢于应战吗?

  4、解决第5题

  (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 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 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反馈汇报。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小学教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教学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

  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观察情境,读写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各种鸟蛋的质量,接着追问: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学生试着读写小数。教师随时订正学生读写小数的方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在此不必做过多讲解,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这一环节分 两步,第一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环节,第1个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第2个小环节,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提问】: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

  先请同学回答,学生应该知道0.1与1/10的关系,再让学生慢慢过渡到0.01与1/100的关系。

  (师板书:0.1——1/10 0.01——1/100)

  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提问: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第3个小环节,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第4个小环节,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请不同的同学说出自己想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小数的意义,我们通过对一位小数意义的'复习,过渡到对两位小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时候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第二步,认识三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步,第一个小步【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

  直接让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到三位小数。

  第二小步,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第三小步,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请同学们看着多媒体的方块图数一数。

  第四小步,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复习一位小数意义,学习二位小数意义之后,可以通过自学,自己探索发现三位小数的意义,这利于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从而知道:像0.1 、0.25 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并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第四个环节,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我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自主练习1”,这是练习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完成练习,了解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情况。

  第二个是“自主练习2”,借助学具巩固小数的意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每个小数的意义,关注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将新学习的知识点都适当的安排习题,可以检测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为直观,简单,适合全班同学完成。

  自主练习12题

  这是思考题,对今天学习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练习。

小学教学教案15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欣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

  2、探求新知:切入课文。

  3、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自解课文,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请你探究:

  ①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3、查缺补疑。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

  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呢?现以京教版第十二册《珍珠鸟》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教案12-31

(经典)小学教学教案05-21

小学教育教学教案09-07

小学足球教学教案11-23

小学教学教案(集合)03-05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06-04

小学教学教案怎么写?12-16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2-09

小学教学教案[合集19篇]01-09

小学教学教案[精品13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