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的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1
一、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4、5、6题。
二、 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复习,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它是减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减数的减法的简便运算。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与整数运算完全相同。
三、 学情分析
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注意查漏补缺,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梳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之间的内 在联系,沟通与四则混合运算、简算的关系。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准备
课件 小卷子
七、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有关计算的复习课。请你看小卷子完成第一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把这几道题按自己的想法分类。
530+380= 83-57=16×50= 96÷8=0.37+1.6= 1-0.74=0.25×4=3.2×0.4= 8.4÷0.7= (加减乘除、整小分)出示表格:课题:整数小数的计算 动画:各种运算意义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的四则计算,这节课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整数加减法
计算并验算4325+385=(学生板演)
师:进行整数加减法计算应做到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 进1)(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为什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二)小数加减法
请你把这道题改编成一道小数加法题。
出现:43.25+38.5=81.7543.25+3.85=47.1 43.25+38.5=81.75 强调:小数点对齐问题,小数末尾有0的问题。
选择一题由学生验算,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计算方法) 强调:1.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逆运算)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整数乘除法
出示:102×37= 3774÷37=请你选择一道题完成。 这两道题你是怎么算的?(自己的话说方法) 观察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逆运算)
(四)小数乘除法
以小组为单位,把102×37改编成小数乘法计算,看你能写出多少道,并迅速写出答案,不写竖式。 我们可以写出多少个?(无数个) 展示学生成果。(小结方法) 强调:1.补0占位的问题。
(1)47.5+7.65=73.06-3.96=(2)32.5÷0.25=1.2×750= (集体订正,反馈。)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2
设计说明
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复习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习。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通过计算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数器 算盘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知识结构。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寻找整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混合运算
万以内数的认识
4.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好评,学生从教师欣赏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复习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68-19+25 42÷6×8 64-56÷7
(2)小组交流:这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预设
生1:它们都是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生2:前2个都是同级运算,第3个是两级运算。
(3)组内交流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分别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汇报。
预设
生: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复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81-(40-24) (18+36)÷9
(2)小组交流:这2个算式和刚才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预设
生:这2个算式都带小括号,计算时要注意先算括号里面的。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复习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明确: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根据题意画图分析。
③解答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④完成后,用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教材117页8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
②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4.复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说一说各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一个三位数,指名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千以内的数,如657、609、900。
(4)先指名读一读,再集体齐读。
(5)课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先独立写数,然后集体订正。
(6)小结: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等数的运算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注:
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复习巩固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往练习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回顾和整理,反思自己在计算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组织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再次出现。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回顾本学期学习的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复习“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本学期你都学过哪些运算?
预设
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师:小数的加减法我们上节课已经复习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整数的相关运算。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1)复习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件出示教材92页3题。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个体汇报。
师相机指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清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巩固算理。
(2)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习题:
327+46-135 (126-62)×6
1000-582-10472÷8+75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运算顺序。
让全做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3)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件出示习题:
80×3=70×9=40×6=500×9=
100×5=6×300=420÷7=630÷7=
900÷3=2×20xx=7×60=400÷8=
学生开火车计算。
指名说算法后,一起回顾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92页7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指名汇报思考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我从问题入手,要求应找回多少元,要用付的钱数减去买篮球花的钱数。
生2:我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先求出4个篮球一共花的钱数,再用200减去买篮球一共花的钱数,所得的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我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弄清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按部就班地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定义新运算”。
2、理解新运算所表示的意义,能按照新运算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这类新运算问题。
3、会自己定义新运算。
教学准备:
三卡、课件。
教学重点:
理解新运算所表示的意义,能按照新运算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这类新运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学过什么运算?今天咱们学习一种新运算。并介绍新运算中的。符号。
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我们都很熟悉,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由一些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导出的运算。即定义一些别的运算,这就是定义新运算问题。这里所说的“定义”,就是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新运算所表示的意义,严格按规定的计算法则代入计数,把定义新符号运算转化为熟悉的四则运算。
二、自主探索:
规定:8△2=8+9=17
5△3=5+6+7=18
4△6=4+5+6+7+8+9=39
求7△4=?
10△2=?
1△100=?
温馨提示:
(1)认真阅读理解新运算所表示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a△b这种新运算的意义是。
(2)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三、交流点拨
a△b这种新运算的意义是。计算结果是多少。先互相交流,再集体交流。若有疑难,也是先互相解疑,再集体交流。
四、达标检测:
1、将新运算@定义为:
5@3=(5+3)×(5-3)=16
9@4=(9+4)×(9-4)=65
7@2=(7+2)×(7-2)=45
6@5=?
12@8=?
2、设a◎b=a2+2b,求10◎6和5◎(2◎8)
3、规定a★b=5a-3b,其中a、b是自然数,求
(1)6★8的值
(2)8★6的值
(3)x★7=19中x的值
五、拓展延伸:
我会自己定义新运算。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的意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4、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复习要点:
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混合运算,多位数加减法等知识。
1、复习万以内的写法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
(2)黄河的通航河道长约三千七百九十四千米。
(3)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六千七百千米。
先请学生独立填写然校对。
2、找规律,填一填。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说说找到的规律
按照规律填一填
校对
3、填一填,使横行、竖行几个数的和相等。
看懂题意
明确算法
生填
汇报
4、怎样租车
明确题意
独立设计两种方案
在小组内交流
5、说说上学路线
独立完成第7题。
小组内交流
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6、课堂作业
竖式计算并验算。
二、加减混合运算。
1、完成第8题
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第9、10、11题
说说从每题中各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题中问题
汇报交流
3、怎样买袋子合适?
弄清题意
独立填写
组织交流
4、复习加法完成第12题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6
教学目标:
1、系统地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培养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 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③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友情小提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点?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②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③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友情小提示: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7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6、77页例1--例8。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2. 在对知识、技能、方法的回顾与梳理中,掌握整理的方法,并使所学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三、复习重难点
回顾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数的运算》名师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76—77内容,试着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二)课堂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数学课上学过各式各样的数,有整数、分数、小数,还学习了这些数的运算。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是关于数的运算的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师:我们学过了这么多有关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整理一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回忆,为分类整理和构建体系做好准备。】
1.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回顾整理
(1)全班交流,梳理方法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师:关于数的运算的知识有这么多,在系统整理时,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吗?
预设1:可以用表格整理
预设2:分类整理。
预设3:举例说明
预设4:画图整理。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有价值,今天我们就分成四则运算、运算定律这两大部分来进行整理。在四则运算中,还要区分出整数、小数、分数这三类,分别来进行整理。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师:小组合作,将四则运算与运算律这两大部分,就以下三个问题分别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最全面。
问题一:
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运算?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问题二:
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
例:72×43 492÷12 ×
7.2×4.3 4.92÷12 ÷
思考:哪些计算法则之间是有联系的?
问题三: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字母表达式是怎样的?
运算律 字母表达式 举例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汇报一:
师:哪个小组想先来汇报一下问题一的整理情况。
预设:学生根据整理情况汇报。
小组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其他小组质疑与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提问:在加减法中,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根据回答板书)
预设1:数位对齐;
预设2: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加减。
师:看来,不论是哪种数,都需要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汇报二:
师:哪个小组想先来汇报一下整理情况。
预设:学生根据整理情况汇报。
小组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其他小组质疑与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提问:在乘除法的学习中,其实多次应用了一种数学方法,你发现了吗?
预设: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乘除法计算,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师:看来,“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学习和理解知识。(板书)
师:在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或1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任何数加0得原数,任何数减0得原数。
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0不能作除数。
任何数乘1得原数,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
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间不是孤立的,实际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的。
师:观察上面这些算式,想一想,四则运算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预设:减法和加法、乘法和除法、加法和乘法是有联系的。
师:我们就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板书)
师: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等式。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练一练:
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师: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小结:四则运算的又分为同级和两级运算,计算时注意正确的顺序。
汇报三:
师:哪个小组想先来汇报一下整理情况。
预设:学生根据整理情况汇报。
提问:你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吗?
89+56+44 6.75+8.8+3.25
26×11+89×26 0.7×4.5-0.7×0.5
师:这里既有整数、又有小数、还有分数的计算,大家为什么算的又对又快呢?
预设1:应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预设2:运算律在整数、小数、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师:我们在计算时,要自觉运用这些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练一练:
课本第77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简算的自觉性,养成简算的习惯。】
(4)讨论交流,深化提升
师:计算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等知识的学习是不是也要用到计算?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1:求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表面积、容积要用到计算。
预设2:统计中,求平均数、可能性、扇形统计图求部分的数量等都要用到计算。
师:计算这么重要,那么在计算时,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正确率?
预设:认真审题,要注意运算顺序,认真计算,认真检查验算。
师:看来,计算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正确率,就要认真审题、认真计算、认真检查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充分认识到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2.估算
练一练:
(1)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元;又花了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5元。请帮妈妈想一想,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应找回多少元?
师:从情境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学生列出算式。
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怎样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预设1:列竖式。
预设2:用计算器计算
预设3:可以估算。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合理?为什么?
预设:估算方法。这个问题不要求求出精确值,求出近似值就可以,用估算方法适合。
师:求“应找回多少元?”选择哪种计算方法比较合理?
预设:需要准确计算。
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算法解决问题,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最合理的算法来解决问题。
(2)六年级有5个班,1至5班的人数依次为:43、40、41、44、42,学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吗?
(3)7.99×9.99与80比,哪个大?
(4) 比1大吗?
师:通过上面三道题目的练习,你知道哪些估算的策略吗?
结合题目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先对复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等形式,对数的运算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自主梳理、合作交流、教师引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2.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的知识,课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导图对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的知识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通过合作,运用所复习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体会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估一估,在○里填上“>”、“<”或“=”。
59×9.9○60 32÷1.2○32 57×0.8○57 10.1×37○370
8+○9 3.7-○2.7 ×○3 ÷○1
【答案】略。
【解析】本题是运用各种估算技能进行估计、比较,复习一些具体的估算策略,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2) ,女装销售了1600件。男装销售了多少件?
①商场12月份的女装数量比男装多
②商场12月份的男装数量比女装多25%
③商场12月份的女装销售的数量与男装数量的比是5:4。
【答案】略。
【解析】本题主要让学生感知计算的多样性、重要性。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6、做一做,第77页例7、8题、做一做,练习十五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运算顺序(教材第76页例6)。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3、算一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4、组内交流算法
5、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二、运算定律(教材第77页例7)
1、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用字母表示 举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
3、 2.512.548
=(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
=1000
(21- )71
5.03-2.14-1.86
4、完成教材第77页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应用
1、学生交流、讨论。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习十五第3---7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叙述方法 字母表示
加法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
减法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a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相加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a+b)c=ac+bc
除法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一个除数,再除以第二个除数。 abc
=a(bc)
=acb
其它 凑与拆 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简算。拆成和分数分母相同的数,进行约分。再利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先让学生回忆,重温小学阶段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等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9
第二课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2—4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减法运算性质,并举例解释其现实意义。
2.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教学难点:根据数的特点,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观察解法的相同与不同,感悟规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形成猜想
1.提出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简便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观察下面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想法?后商两个能凑整,加起来再减,对不对?试一试。
810一64一36
(3)全体试做。两位学生各用一种方法板演。
①810一64一36 ②810-64-36
=746一36 =810一(64+36)
=710 =810一100
=710
2.形成猜想。
(1)观察式②的第一步,用一句话说相等关系?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方法来验证或反驳这一猜想?再用举算式的例子,用前面方法验证;举实际例子验证。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学生分组分别用算例和现实例子验证。
2.反馈共享。
3.形成共识。
4.共同考察。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48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48千米,第二小时行了52千米,此时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1)学生审题后,尝试列式解答。
(2)反馈:学生上黑板板演。
148-48-52 148-(48+52)
=100-52 =148-100
=48(千米) =48(千米)
(3)分析两种方法的数量关系。(请板演同学说出两种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第一种方法逐步计算,求出剩下的路程。
第二种方法先算共行了多少千米,再算还剩下的路程。
(4)小结:这两种解题思路都求出了同一个量:还剩几千米。而且结果也相等,说明这两式是等效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
板书:148-48-52=148-(48+52)
(5)这个等式,用文字怎样表达?通过这个例子的考察说明了什么?
(三)推广应用
1.填充。
513-76-24=513○(□+□)
1048-161-39=1048-(□○□)
1487-316-153=1487○(□○□)
2.基本训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备题。
1184-68-42 2348-54-46
3576-133-67 41054-387-113
校对答案,学生自我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时订正。
教学例5:1784—(784+569),你觉得怎么算方便呢?
(1) 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请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 全班交流、得出最方便的一种方法
(3) 完成P44试一试
3.综合训练。
①74+87+26+13 ②5347一347一97
③687一113一87 ④3805一598
(1)学生试做。
(2)反馈校对。
(3)小结:注意观察数据特征,怎样简便怎样算。
4.发展训练。
①2864一37一42一21
②3862一319一182一481一218
(四)自我反思,形成学法
1、这堂课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对你的计算有何帮助?
2、你是怎样发现的?分成几步?
一、猜想 二、验证 三、应用 四、反思
(五)作业:《作业本》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07-08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04-06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04-11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2-22
小学奥数教案01-07
《运算律》教案05-29
混合运算教案03-27
0的运算教案01-22
运算教案范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