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时间:2024-07-25 11:04:45 教案 我要投稿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优秀[15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4、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5、课件出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以及小气泡:二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语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那么“明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课堂点评: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教完了。我的教法很简单,就是带着他们读读课文,然后把“我”的大大小小的发现一一找到。边读边找,我们共同完成了如下的发现:

  第一发现:天开始放晴了。

  第二发现:天空多么的明朗。

  第三发现:地面是潮湿的。

  第四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第五发现:水洼映着小小的蓝天。

  第六发现:闪着雨珠的、金黄的梧桐树叶粘在湿的水泥道上。

  第七发现: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

  第八发现:是一块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地毯。

  第九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第十发现: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落叶不规则、有些凌乱,但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第十一发现: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蹦跳、歌唱……

  我把这些发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着共同寻找的发现,都笑了。肯定有老师说,这样教,太碎了,合并成三五条就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告诉我不要合并;课堂上,同学们的全部参与,告诉我这样找发现有意思。我手中有有关部门给我的四本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学设计、教案,但他们所教都比我复杂,那些复杂教法,总觉得就是按部就班,虽然他们也谈到发现,但都是相当概括性,几乎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谈的。大家可以细读这十一条,顺序不要变,相信你一定会读出某种逻辑。

  为什么要这样一条一条找出来?因为背着书包上学,经过门前的水泥道,就这么点的路,为什么作者能写下这么细的文章?不就是将这些一条条发现串起来的吗?

  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若干发现串起来就行了。不难,作家张秋生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熟视无睹是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年四季的微妙差异,如果你发现不到,同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这一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句(课堂上可以讲),但两次同样的句子,意思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谈一谈理由。学生说,最后一次是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感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从“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第一回觉得看出来的。

  我顺势说,如果“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改成“一夜春风,一夜春雨”“一夜夏风,一夜夏雨”“一夜冬风,一夜冬雨”,门前的水泥道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说,肯定是不美的,因为没有金色巴掌在上面。

  同学们所说的感谢,我认为是对的。但教学参考书及名师们设计的那些课,看不出有这种设计与思考。他们所说的,我无法认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这么简单的读与对答,我相信简单之教,学生们会有不少变化的。因为他们知道了平常之路、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一天的美,与季节有关,与自己的一条又一条的发现有关,与自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发现串成文章有关。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4、感悟作者对秋xx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某某、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3、感悟作者对秋xx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课件出示几张光秃秃的水泥道的图片)

  (出示几张梧桐树叶。)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片片叶子像什么吗?

  2.师:是呀,在作家张某某的眼里,这梧桐树叶就像金色的手掌,那么铺满这种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张某某,出生于某某,xx海、静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某某xx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5.助学资料。

  梧桐树:别名青桐、桐麻,也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呈绿色且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种植。(课件出示几张搜集的梧桐树的图片)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

  (1)金色巴掌是什么意思?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铺、泥、院、排、规、棕。

  左右同宽:印、乱、列。

  左宽右窄:则。

  (4)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晶”“紧”和左右结构的字“规”“则”,学生练某某。

  晶:上下结构,注意上部的“日”要写扁一些。

  紧:上部稍宽,捺舒展,下部笔画要紧凑。

  规:左部最后一笔是一点。

  则:左部最后一笔也是点,不要写错。

  学生练某某,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来。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如图片理解词语、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

  本文描写了秋天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每一片树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手掌,给水泥道增添了诗意,增添了美。

  通过预习阅读,初步学习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水洼 脚印 凌乱

  雨靴 增添 棕色

  1.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水泥道很美丽。

  生2:这是一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谁看到谁都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既回顾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季节和天气的词语读一读。

  ②找一找哪个词语说明秋雨下的时间很长。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生1:“秋风”“秋雨”交代了季节和天气。

  生2:从“一夜”这个词语体会到秋雨下的时间长。

  2、小组交流,学习第2~9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②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③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水泥道的美丽?

  ④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体现了什么?

  (2)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①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出示晴朗天气的图片)

  “明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生1:我知道明朗的意思,就是光线充足,明亮。

  生2:用查字典的方法很方便啊,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还能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明白明朗的意思。明朗—晴朗。

  师:从“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生1:从这几个词语的描述中我能知道水洼清澈,都能把蓝天映到水洼里了。这么可爱美丽的水洼,镶嵌在水泥道上,也让水泥道更美了。(课件出示课文情景:水泥道上有着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的图片)

  师:你还能找出体现水泥道美丽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闪闪发光的地毯 闪着雨珠的叶子 金黄金黄的叶子 金色的小巴掌 凌乱

  指名读一读。

  ②读词语想象画面。

  生1: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水泥道啊,“金黄金黄”展现了梧桐树叶颜色美,“闪着雨珠的叶子”让我们感受到梧桐树叶的勃勃生机。

  生2:“金色的小巴掌”体现了梧桐叶的姿态美,而“凌乱”体现了梧桐树叶排列的不规则美。

  生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一条美丽的.、亮晶晶的水泥道,让我忍不住也想去课文中走一走这条路。

  生4:看到“凌乱”这个词语,让我想起我早晨起得晚时忙着去上学,被子也顾不上叠,屋里乱七八糟的样子,那就是“凌乱”吧。

  ③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谈谈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xxxxxxxxxx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某某,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xxxxxxxxxx

  ④指导朗读:朗读时,语调要优美,用欣赏的语气,语速可略慢。

  师:说一说这些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把“水泥道”比喻成“彩色的地毯”和“印着图案的地毯”,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忍不住爱上这条道路。

  生2:把“梧桐树叶”比喻成了“小巴掌”,多可爱的比喻,我都想去摸摸这个小巴掌了。

  生3:“棕红色的小雨靴”被比喻成“棕红色的小鸟”,真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我也能感觉这个孩子的可爱和快乐。

  ⑤抄写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⑥你也尝试着写一写比喻句吧。

  课件出示: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某某,降临人间。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地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⑦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走得很慢?

  生:因为这条路太美了,“我”舍不得走太快。但还是怕迟到,所以赶着去上学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指导学习第10~1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重复“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1)教师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

  (2)首尾呼应,再次强调这是秋日美景。

  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色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例文展示:

  我出去散步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路面多了很多昨夜大风吹下来的树叶,再加上被水粘住了,那一片片树叶落下来形成的一个个美丽的图形,真像昨夜有名画家来门前涂涂画画。从家门口一直到小路的尽头xxxxx(课件出示例文描述的情境图)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善于用比喻句,你也能写出生动、有趣、可爱的文章。

  师小结:本文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3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的美丽的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啊,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归类识字:“洼”,可先出示学生已经认识的“娃、蛙、挂”等熟字,通过比较偏旁,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征。

  (6)教师适当点拨:“靴”“棕”可以借助插图理解。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字族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服;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服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__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

  (2)印:左右等宽,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3)紧:要写得紧凑,特别注意下半部分“糸”的笔顺。

  (4)晶:上边“日”居中,下边两个“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 水泥 亮晶晶 紧张 大院 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舒缓一些。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    )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语速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啊,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导引: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读出“我”愉悦的心情。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写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过渡: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引导学生圈一圈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法上两者不同。

  5.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6.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8.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9.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独立观察生字,然后交流生字的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重点点拨:

  (1)规:右边是“见”,不是“贝”。

  (2)列、则:左宽右窄,注意“歹”“贝”的写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5.同桌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排列 规则 杂乱 棕色 迟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湿漉漉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发现美记录美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的美,并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感受这种美,从而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注重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同时,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动笔去写一写上学、放学路上美丽的景色,学生写话兴趣很高,再现了自己眼中的美景。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 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板书: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1、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 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导入课文,诠释课题,感受水泥道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意图:结合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设计意图:拓展资料的阅读,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更全面的理解文本,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板书设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彩色的地毯 金色是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 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水泥道的变化,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不足之处: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用微笑来面对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作者介绍】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少年时代开始,喜欢阅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所写诗篇及歌词《喂得猪儿肥油油》《火车向着韶山跑》《我和星星打电话》等曾在少年儿童中厂为流传。80年代开始创作童话作品,所写“小巴掌童话”将诗、散文、童话揉为一体,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曾出版诗集、童话集、散文集《校园里的蔷薇花》《小巴掌童话百篇》《新编小巴掌童话百篇》《张秋生童话精选》《森林里的红鬼和蓝鬼》《傻瓜魔法师》《骑在扫帚上听歌的巫婆》《阁楼上的童话》等70多种。作品曾获新时期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其他资料】《小巴掌童话》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童话集《小巴掌童话百篇》获全国新时期儿童读物二等奖。作品还曾获冰心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套装全6册)》包括了:《打喷嚏的兔子(注音版)》《有魔力的怪草莓(注音版)》《爱打扮的豹先生(注音版)》《哭鼻子的灰小狼(注音版)》《顶呱呱的呱呱先生》《蓝天里的蜗牛(注音版)》。《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注音版)(套装全6册)》精选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各25篇,故事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配以精美的黑白手绘插画,充满童真、童趣。每册书分5辑,每辑前面由张秋生先生亲自讲述"故事前面的故事",让阅读更加充满趣味。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 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字词掌握。

  2、 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示课题)

  3、解题。

  之:的 道:规律自然之道:

  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 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6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落叶——小巴掌

反思:

  这是一篇内容、情思上富有儿童趣味,而在构思、语言上表现得十分精巧和熟练的散文。显然,作者是一位富有童心的、用心为儿童写作的成年人。的确,文章的作者是的儿童文学家张秋生先生。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同学们读了很多次课文,小希和小彤在读书时总是特别有感情。通过多次朗读,同学们自然能体会到整篇课文所包含的情感。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我”被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吸引的故事。这个故事吸引读者的,还有语言的准确和细腻。“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读着这些细腻的描述,就好像身临其境,也和“我”一起走在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铺满金色梧桐叶的水泥道上。读着这样的描述,还很容易唤醒读者心中类似的经验和记忆,并重新发现秋天的美。

  教学环节:理解词意

  这篇课文要学会用“联系上下文呢”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我问大家“明朗”时什么意思?大部分学生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便有三四个学生举手说是“晴朗”的意思,后来我让大家读一读前后文,从文章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明朗”的意思?个别学生反应很快,但是部分学生还是不知所云。

  教学“凌乱”也是如此,部分学生反应迅速,马上找出前文中的“不规则”。午自习时,我再次将词语的意思写在黑板上,但是今天的作业本上还是有五个左右的学生不会写。

  教学板块:发现“美丽”

  问: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美丽呢?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划出来。

  同学们找了许多句子,小涵说:“老师,有人几乎把整篇课文都划起来了。”小希立马接上:“全部划起来就难看死了。”

  大大部分同学所找的句子集中在6、7、8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比喻。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不倒孩子们。所以,这篇文章是适宜用来进行句子积累的。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没有在此环节让学生仿照“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这样的词语形式说一说。而这个是班里学生所欠缺的。也可以仿写:水泥道像铺上了_______________。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也可以用句中的词语写一写,达到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教学板块:小练笔

  刚开始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上学或者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都说自己没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坐车回家的,或者说自己只是看到了房子、树、同学家等。我便让大家想一想再写下来,孩子们一动笔,确实比口头表达的句子要完整生动多了。

  成功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去感受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

  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水泥道的变化,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不足之处: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用微笑来面对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7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深秋美景: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整条道路上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全文充满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二自然段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开头,写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结尾呼应开头,第十、十一自然段仍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结尾,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水泥道真美。首尾呼应,使课文浑然一体。第三至七自然段写“我”在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课文描写细致,层次分明。既写观察到的景物,又写感受与心情。其中第五自然段写梧桐树叶掉落;第六自然段整体描写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第七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每片落叶。而第八自然段则写“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

  学情分析:

  三上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在阅读积累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教学中,我们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4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3、习得方法,练笔拓展。

  教学重点

  1、会写13个字。

  2、总结课文,感悟意境。

  教学难点

  尝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看到了平时从未发现的美丽景色。大家快来看啊!

  画面一(出现潮湿的地面):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二(出现梧桐树掉叶子的画面):你又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画面三(出现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你会怎样描述这条路?

  画面四(出现一双穿着雨靴的脚在落叶路上的画面):这双小脚会怎样走在这条路上?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师:同学们,小作者仔细观察秋天的水泥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他还想象自己的雨靴就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你们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1、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若学生找不到,教师可直接指导。)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句尾用上省略号,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4、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量词的运用,让句子优美、清新。)

四、学习字词,认真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读一读。

  2、为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书写,如“铺”字右边的点不要漏写;“印”的第一笔是短撇;“规”左边的点不能写成捺。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丰富文本,完成练笔

  1、出示课后的“阅读链接”

  2、学生自读,发现和课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3、教师简介汪曾祺及《自报家门》这篇文章。

  4、学生交流读后感。

  5、出示学校周围的图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上学或放学路上自己看到了什么?

  6、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

  7、师:同学们,你能像课文或“阅读链接”那样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吗?

  8、学生练笔。

  9、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2)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3)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花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3、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生字)

  pūníjīnɡjǐnyuànyìnpáilièɡuīzéluànzōngchí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词语)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课件出示6)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件出示7)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熟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边是“见”,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设计意图: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介绍,通过课题质疑,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xx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书: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读文,阅读链接。

  1、(课件出示13)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我”有什么感受?(百看不厌)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导入课文,诠释课题,感受水泥道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看图识树,导入课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树,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书的图片(课件出示),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梧桐树,手掌。)

  展示图片:

  交流资料: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而今在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在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了解树木,通过课题质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介绍作者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上海出生,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任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并兼任《童话报》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

  作品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重点指导生字“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数(shù shǔ shuò)

  shù: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如数目、数量、数词;2>几,几个,如数人、数日。

  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如不可胜数;比较起来突出,如数得着;2>责备,列举过错,如数落;谈论,述说,如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屡次,如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练读一读。

  读一读:数(shù)学课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真地数(shǔ)着手中的小木棍。

  (3)理解词语

  ①下面加粗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a、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一: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二:“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三:“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②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印着: 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排列: 留下痕迹。

  规则: 贴切、妥帖。

  明朗: 顺次序放。

  熨帖: 规律、法则。

  凌乱: 杂乱无序。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再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在生字教学中,放手学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学习“会写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紧”,左右结构的字“铺、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迟”,学生练写。

  铺:“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泥:“尸”上框扁小,竖撇要长;“匕”撇要短,竖弯钩的弯要大。

  晶:三个“日”要匀称,上边的居中间,下边两个要平行排列。

  紧: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院:左窄右宽,“阝”在左边,右边“元”的撇和竖弯钩都在下横处起笔。

  印:第一笔短撇起笔稍高,与下边的竖提分两笔写,中间一短横,右边是单耳。

  排:“非”中间两竖右边的稍长些,左右各三横,下横都稍长。

  列:“歹”首撇要短,横撇要长,点在里面不出头。“刂”在右边。

  规:左边两横稍向上提,竖撇要长,点要小;“见”下框要窄。

  则:“贝”下框要窄,竖撇在框内上部起笔,点在框外。

  乱:“舌”的.撇稍短,横略长,“口”要小。

  棕:左窄右宽,“示”下横要长,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迟:“尺”扁框要小,捺变为点稍大一些,注意“辶”的笔画。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的词语:巴掌、水洼、

  (2)表示动作的词语:蹦跳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明朗、潮湿、闪闪发光、平展、凌乱

  (4)叠词: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5)有新鲜感的词语:巴掌、放晴、水洼、映着、尽头、熨帖、平展、规则、凌乱、迟到

  2、短语积累: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

  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闪闪发光的地毯

  很远很远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金黄的叶丛

  3、精彩的句子: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重点)

  3、学习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秋天的美。并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5、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一块彩色的地毯。”“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6、读课文,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印象?(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7、再读课文,画出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的句子。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三、品读赏析,交流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学生带有美好的感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阅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

  (1)“我”有什么新发现?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板书:天空明朗)

  ②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板书:地面潮湿)

  ③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板书:法国梧桐树叶金黄金黄)

  ④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这个比喻句,从水泥道的颜色、柔软度、光泽、长度上写出了它的美。)

  ②作者为什么把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比作地毯?(因为水泥道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是“一片片”飞落下来落在路面很柔软,又闪闪发光(闪着雨珠)、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这些特点与地毯有相似的地方。)(板书:水泥道地毯)

  (3)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形象的写出了法国梧桐树的形状像“小巴掌”,因为是“金黄金黄的叶子”,从颜色上又有了“金色的小巴掌”之比。)(板书:小巴掌)

  ②“熨帖”这个词语用什么方法理解,什么意思?(“熨帖”这个词语我先查字典,知道是“贴切、妥帖”的意思;然后看课文中的插图,明白这个词语是说梧桐树的落叶紧紧地粘在地面上意思。)

  (4)课件出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①“这”指什么?(“这”指排列不规则、有些凌乱的法国梧桐树落叶。)

  ②从“然而”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然而”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更”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5)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6)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①课件出示: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受。(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板书: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③找出“我”陶醉于水泥道上的美景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这两段话写出“我”太喜爱水泥道了,一边走,一边想象,那是多么美的生活啊!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再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3、按照课文意思补充句子。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____。(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美在它的颜色、柔软、发光、绵长,甚至无规则的排列。)

  5、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有一天,我们上完四节课就放学了。虽然已是秋末时节,但中午的阳光从头照到脚,让人浑身暖暖的。当我走进一片小树林时,风轻轻一吹,我看见一些树叶随风起舞,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来飞去,然后又跳着“芭蕾”,旋转着落在了地上。我俯身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很漂亮,摊开手掌,把树叶放在手掌里,仔细地欣赏着。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随着风从我手中悠悠地溜走了,我正准备抓住它,它却调皮地飞得更高。我想,就让它在风中轻舞吧!)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2、指导学生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1、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

  (1)“首尾呼应”本义是前面和后面的人一呼一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本文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10自然段,再次写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板书:总起具体总结)

  (2)举例:

  开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结尾: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3)练一练:写写你眼中的秋天,注意做到首尾呼应。

  2、本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首先,点明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巴掌样的叶子,给读者带来美好的享受:其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喻成“金色巴掌”,生动形象;另外,还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一是秋雨后,树叶飘落;二是作者热爱生活,才会有所发现。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讲述了作者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秋天的美。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知道了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就能写出身边的美景。

  七、主题延伸

  每天上学同学们都从自己家出发,一路上看到不同的景色,同学知道你家怎么走吗?就让我们组织一次“我家这样走”的指路交流活动。建议形式要多样:

  1、可以写到你家路边看到的景物、建筑物;

  2、可以画一幅到你家的行程图,讲给大家听;

  3、可以带同学去一趟……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上学路上》

  (一)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完成练习: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分别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二)阅读《上学路上》完成练习: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八、当堂检测(选做)

  九、课后作业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体会“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4.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体会“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生字中形声字较多,可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掌握字音、理解字义。“洼”可与熟字“蛙、娃、挂”等比较偏旁,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靴”除了可以和“棕”借助插图理解,还可以对革字旁的字进行拓展学习,比如,“靴、鞋”等最初的意思都与皮鞋有关。“凌”可放在词语“凌乱”中认读理解。注意“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靴”读xuē,不要误读半边。

  会写字中,“铺、泥、院、墙、排、规、棕”左窄右宽;“印、乱”左右等宽;“列、则”左宽右窄。注意:“铺”右边不要少写点;“墙”右上部竖画不出头;“规”左部捺画变点;“迟”先写“尺”,再写走之。

  文中“明朗、熨帖、凌乱”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

  朗读指导

  本文描写生动、画面感强,要在朗读中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对秋天美景的喜爱之情。第1、2自然段,交代一夜风雨后“我”出门上学去,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第3自然段是“我”的赞叹,语气可以强烈一些。第4、5自然段描写了“我”对地面和落叶的初步印象,也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第6自然段描写了整条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第7自然段描写了水泥道上的每片落叶,朗读时语速要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第8自然段则写“我”走在水泥道上愉快的心情,要读得轻快一些,读出“我”愉悦的心情。第9、11自然段,描写了“我”的内心活动,语气可以强烈一些,以强调“我”对这美景的喜爱。

  阅读理解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平常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教学要把朗读、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明朗”“熨帖”“凌乱”等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通过交流,提炼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识水泥道的美;精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品味等方式,感悟秋日的景美、表达的语言美、文章的结构美;最后在学习课文后,将“阅读链接”与“小练笔”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及“阅读链接”的表达方法,用几句话写出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象。

  积累运用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可以让学生自主摘抄喜欢的词、句、段,并有意识地根据内容的不同对摘抄的词语、句子进行分类。这样不仅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训练。

  课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描写了落叶的装饰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可以引导学生学着用这样的语言,说说平时自己身边所看到的场景,在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2.收集法国梧桐的资料,准备梧桐的树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法国梧桐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院、墙、排、规、棕”7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活动1 图片引入,交流资料

  1.教师出示梧桐的树叶。

  随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吗?(梧桐树的叶子)

  2.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梧桐的资料。

  引导:课前我们都收集了梧桐的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跟同学们说一说吧。

  预设:

  (1)梧桐是一种大乔木,它的叶子呈掌状,花黄绿色。

  (2)梧桐树不仅观赏性高,而且耐活。

  (3)梧桐能吸收有害气体,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3.教师小结。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0~30米。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叶掌状,花黄绿色。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活动2 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1.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师相机指导“铺”“泥”的写法。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巴掌”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是金色的?

  (2)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3.点拨:梧桐树的叶子呈掌状,平时是绿色的,秋天凋落的叶子呈土黄色。

  4.引导:你能结合老师的介绍,联系对梧桐树的了解,解说课题吗?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铺满了水泥道,就像铺满了金色的小巴掌。

  5.过渡:这位同学说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秋天,走进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领略秋日美景吧!

  设计意图 交流资料,了解梧桐的叶子呈掌状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文题的理解;读题质疑,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解说课题,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 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师生互动,强化识记。

  wā yìn línɡ zēnɡ zōnɡ xuē

  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指名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随机读词。

  (2)教师正音。

  “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增、棕、凌”是后鼻音;“靴”读xuē,不要误读半边。

  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如,洼、增、棕。

  借助插图识记,如,棕、靴。

  利用语境识记,如,“凌”可放在词语“凌乱”中识记。

  结合生活识记,如,“印”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脚印”识记。

  字理识字,如,“印”的`甲骨文字形上方是一只手,按着跪坐人的头部,表示要压服人的样子,后来演变成左右结构的字。它的本义是执政者所持的信物,即公章。 “印着”中的“印”是留下痕迹的意思。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①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②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④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活动2 理解重点词语

  1.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语。

  2.同学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

  3.学生汇报,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重点理解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1)教师点拨句①。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上文说“天开始放晴了”,所以“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借助生活实际理解:让学生看一看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进而理解“明朗”就是“天空晴朗,光线充足”的意思。

  (2)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①找近义词法;②联系上下文法;③联系生活实际法;④借助生活体验法;⑤借助图片法;⑥查字典法。

  (3)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另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预设:

  熨帖:联系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本段中的“平展”,“熨帖”在文中的意思是“落叶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没有空隙”。

  凌乱:可以借助意思相反或者相近的词语来理解。“凌乱”的近义词是“杂乱”,反义词是“整齐、规则”。通过上文“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就理解了“凌乱”的意思就是“杂乱,不整齐,不规则”。

  5.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 合作交流,学习生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理解词语,重点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板块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填空题。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__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

  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__。

  2.师生交流完成上面的填空题。

  3.引导学生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一夜秋风秋雨后,“我”背着书包上学去,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叶飘落下来,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我”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活动2 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交流汇报: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背着书包上学去;接着写上学路上的发现,重点描写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最后发出“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的感叹。

  3.同桌讨论:根据思考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4.教师小结。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交代一夜秋风秋雨后“我”上学时天晴了。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上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四 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出示“铺、泥、院、墙、排、规、棕”7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同桌交流写字注意的事项。

  3.教师指导。

  这7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注意:“铺”不要丢掉右上部一点;“院”右下部不要写成“无”;“墙”右上部竖画下面不出头;“规”左部最后一笔是点。

  4.教师课件演示,学生跟随书空。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这7个生字。

  (2)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 观察交流,引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掌握会写字的字形、结构,再加之教师的重点指导,学生会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晶、印、列、则、乱、迟”6个字,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品析重点词句,感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体会“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词语。

  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铺满 院墙 印着 排列 规则 迟到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接着写上学路上的发现,重点描写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最后发出(“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的感叹。

  3.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过渡: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导入自然,引发兴趣。

  板块二 精读课文,品析感悟

  活动1 借助活动卡,初识水泥道的美

  1.默读课文,出示默读要求:

  (1)用横线画出描写梧桐树落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2)想一想:哪些词句体现了水泥道的美?

  2.小组完成活动卡。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边读边画出描写梧桐树落叶和水泥道的优美句子,摘抄关键词语,体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描写梧桐树落叶的优美词语

  描写水泥道的优美词语

  我的感受

  3.学生汇报,结合自己找到的词语谈感受,教师相机引导。

  4.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活动2 品析重点句,体会水泥道的美

  1.学习重点句1。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强化词语理解:“一个亮晶晶的水洼”说明水洼映着天空,天空是很亮的,“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说明天空很蓝,进而理解“明朗”就是天空又亮又蓝的意思。

  (3)教师点拨:联系上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描写的吗?

  预设:是按照从上(天空)到下(地面)的写作顺序来描写的。

  (4)指导朗读。(语气要舒缓一些)

  2.学习重点句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片片”“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教师点拨:“一片片”说明数量多,照应课题中的“铺满”;“金黄金黄”描绘叶子的颜色浓,照应课题中的“金色”。这种照应的方法叫文题照应。

  (3)积累词句,迁移表达。

  词语:金黄金黄的叶子 闪着雨珠的叶子

  句式:“一……便……”。

  仿写:( )的叶子 ( )的稻田

  ( )的小草 ( )的花朵

  他一_____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朗读时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突出“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紧紧”“湿漉漉”等词语。

  3.学习重点句3。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地毯)

  (3)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一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预设: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4)指导朗读。(语速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4.学习重点句4。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梧桐树的落叶比喻成金色的小巴掌)“金色的小巴掌”写出梧桐的叶子哪两方面的特点?(颜色和形状)

  (3)教师点拨:“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与上文“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相互照应。

  (4)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强调“金色、熨帖、平展、凌乱”等词语。)

  活动3 抓住关键词,感受“我”心情的愉悦

  1.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呢?

  2.出示句子。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①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②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③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点拨: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想象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作者把小雨靴想象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3)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小鸟”还有很多种表达愉悦、舒畅心情的动作,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4)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气,读出“我”愉悦的心情。)

  活动4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1.快速读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朗读品味。

  2.同桌交流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体会和感悟。

  3.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1)“明朗”写出了一夜秋风秋雨后天空清亮、晴朗的景象;“熨帖”“平展”两个词语,写出了掉落的树叶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状态;“凌乱”表现出掉落的树叶不规则地排列在水泥道上的情景,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几句将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描绘得格外漂亮;“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一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舒畅的心情。

  4.教师小结:课文用词准确、形象,语言优美,特别是描写水泥道及落叶的词句,极富新鲜感,生动地写出作者眼中别样的秋景。

  活动5 紧扣课文的首尾段,领悟文章的结构美

  1.过渡: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 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写法就叫作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展开想象,体会感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教给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方法。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但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而且对作者眼中别样的秋景有了更进一层的领悟。文章首尾照应,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写作方法在无声中得以渗透。

  板块三 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活动1 课外拓展,阅读片段

  1.过渡: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美丽,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这种美。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汪曾祺就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美的眼睛。下面是他用朴实简洁的文字为我们呈现的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引导学生圈一圈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教师小结:《自报家门》的片段与课文写法不同:《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活动2 迁移运用,训练写作

  1.过渡:同学们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也一定会看到很多景物吧,请仿照课文或者“阅读链接”的写法,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吧。

  2.同桌交流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

  3.教师指导:写法上,可以学习课文围绕一种景物进行细致描摹的方法,也可以学习“阅读链接”对多种事物进行简略描写的方法。

  4.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 对比阅读,读写结合。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块四 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出示“晶、印、列、则、乱、迟”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同桌交流写字注意的事项。

  3.教师指导。

  ◇“印、乱、列、则”是左右结构,其中,“印、乱”左右等宽,“列、则”左宽右窄。注意:“印”左部不要少写一横,“列”左部不要多写一点。

  ◇“晶”是品字形结构,上边的“日”居中,下边两“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迟”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尺”,再写走之,“尺”最后一笔是点。

  4.教师课件演示,学生跟随书空。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抄写的要求:每个字占一个格。顿号、逗号、句号、感叹号各占一个格,写在左半格偏下的位置;省略号占两个格,三点各占一个格,写在中线偏下的位置。抄写时要看一句写一句。

  (2)在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美,并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把字写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边读边画出描写梧桐树落叶和水泥道的优美句子,摘抄关键词语,体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描写梧桐树落叶的优美词语

  描写水泥道的优美词语

  我的感受

  ★活动建议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梧桐树落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水泥道的句子。摘抄关键词语。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全班汇报,结合自己找到的词语谈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p____ n____ ____ōnɡ ɡ____ ____iè ____í

  铺满 水泥 棕色 规则 排列 迟到

  2.根据本课的生字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凌”的读音是lín,可以组词为“凌乱”。( )

  (2)“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四笔是“”。( )

  (3)“铺、院、排”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

  3.工整地抄写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铺 晶 墙 印 规 棕 迟

  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一片片 亮晶晶 铺上 地毯 规则 增添

  (1)秋天,郊外的景色十分迷人,草地像是( )了金黄色的( )。

  (2)( )梧桐树叶粘在水泥道上,排列得并不( )。

  内容感知

  1.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 )的、( )的叶子。

  2.“我”觉得水泥道是一块( )的、( )的地毯。

  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梧桐树的象征含义的资料。

  阅读质疑

  1.“我”为什么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1

  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词语。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熨帖”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比欣赏,激发兴趣:

  1、激趣揭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走进一条水泥道。通过原始水泥道和铺满金色叶子的水泥道比较,感受水泥道奇妙的变化,感受落满叶子的水泥道的美,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板贴,认识梧桐叶。

  2、指导书写“铺”。

  指导“铺”的读音,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1、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

  下面咱们读读课文,可以吗?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画出你认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2、生自由读课文。

  3、师板书:熨帖,凌乱

  “粘在熨帖”这两个词语指导认读。等楼梯的方式认读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4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1)重点指导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一些难懂得词语,刚才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画了,熨帖、凌乱,其实还有一个词语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看板书:明朗。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抽生读第1—3自然段。“明朗”什么意思啊?总结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

  (2)小结:同样一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的。三、细品:学习5—7自然段

  重点学习5—7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5—7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画下来,喜欢的词语用圆圈圈出来。

  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1、学生根据要求学习。勾画,交流

  2、分享你都画了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秋景之美。

  (1)抓词语“闪闪发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下过雨,叶子上的水珠还在发光,好美呀!指导朗读。(老师范读,生读,齐读)

  (2)抓句子“我走在……路的尽头……”比喻手法,把水泥道比作地毯,把落叶比作图案,师范读,生跟读。体会的好,你们才能够读的好。

  (3)抓词语:“金黄金黄”重点强调叶子的颜色,体会到了色彩之美。图文结合感悟美:金黄金黄的叶子,带着体会再读一遍。有了理解就读的'更美了。

  (4)联系上下文理解“熨帖”“凌乱”。“熨帖”就是粘在,紧紧地粘在(联系上文),联系下文就是平展的粘在。(师板贴,联系上下文。)

  “凌乱”,用学过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不规则,联系上文,也可以借助词义理解。“凌乱”就是杂乱无章,这个词有点贬义的,可是为什么放到这里来形容落叶的美啊?(自然,不死板,是一夜秋风也是一夜秋雨,更是美丽的大自然。)学生上讲台把凌乱的落叶铺到水泥道上来吧!欣赏图片,再次感受凌乱之美。

  指导朗读:他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生齐读。你们体会到了这凌乱,感受到了这份自然之美,这份秋景之美,(师板书:美)

  3、指导写作方法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整体的这三段,作者是如何把这秋景之美,自然之美呈现给我们的呢?完成练习纸第二个学习内容。

  (1)学生完成第二部分学习内容,汇报:一片片是数量,金黄金黄是颜色,小巴掌是形状。同学们,你们看有光泽,有数量,有形状,有颜色,你们认为作者怎么样?(喜欢秋天,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他把叶子观察的非常细致,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想象,就依靠这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把这秋色之美写的多好啊,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秋景之美读出来。找三位小小朗读者,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欣赏这秋景之美。

  (2)师创设情境引读: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我发现:(接读5自然段)。这湿漉漉的水泥道啊,是秋天里最美的风景(接读6自然段)。这小小的落叶,每一片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接读7自然段)。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如果是你就走在这条水泥道上,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说)

  四、学习最后一段,收尾呼应

  为什么说“第一回”,因为以前都没有留意过,今天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有心发现,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上学、放学路上的美,下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细心感受把你们上学放学路上的美写下来。

  教学感悟

  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季节。风儿吹过、叶儿飘落,天气也渐渐转凉,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裹紧自己的上衣,匆匆忙忙的赶着去上班。而就在此时,“我”正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穿着“我”最爱的棕红色小雨靴,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蹦跳着、歌唱着……

  是什么让“我”心情愉悦?是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不得不说,张秋生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确实让我惊艳,这梧桐叶经历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折腾,不仅没有影响美观,还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了一番。

  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很亮,映射在地面上形成亮晶晶的水洼,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这时的水泥道已经有点意思了,显得非常特别。可是在作者眼里,这还完全不够,当“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呈现在眼前的水泥道,像是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道路的尽头……

  它们排列的一点儿也不规则,可在张秋生的眼睛里却产生了一种凌乱的自然美,这样的美让人无法轻易的将注视的目光移向别处。我跟随着作者的步伐走着,一步一步小心的走着,生怕踩坏了一片落叶;我像作者一样仔细的数着,一片一片仔细的数着,不肯错过一片落叶。那些金色的小巴掌,就这样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而“我”棕红色的小雨靴就像是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穿梭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慢悠悠的走着,毕竟“我”也舍不得这短暂的美好。

  可是这平常普通的水泥道,在“我”的眼中为何如此之美呢?

  原来呀,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物质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要学会像作者一样不仅能发现平常普通的水泥道的美,还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大自然充满热爱,要是有了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啊,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这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的流露出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仿佛身临其境。我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细细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有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6、7、8自然段的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比喻,这个也是显而易见的,完全难不倒孩子们。就是在仿照“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这样的词语形式去模仿描写时,可能稍稍有点难度,不过主要也重在平时的积累。

  总之,这篇课文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使学生学会如何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去发现美,并能尽其所能的将这些美好用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2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

  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树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美丽的物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

  (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桌,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

  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水洼wā脚印yìn凌línɡ乱增zēnɡ添棕zōnɡ色雨靴xuē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印凌增棕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教师适当点拨: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

  (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

  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

  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服;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服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我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

  最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泥晶紧院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个点儿。

  (2)印: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水泥亮晶晶紧张大院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脚印凌乱增添棕色雨靴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

  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4.重点句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

  5.重点句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

  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方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

  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勾画出作者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能描述秋雨过后的早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秋雨过后大自然的美,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体会秋雨过后地大自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

  你们喜欢秋雨后的景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快速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

  3、师正着,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内容

  1、带着生字在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喜欢哪一部分?

  2、师生交流初步的感觉。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生字。

  2、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3、老师重点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给生字扩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学写13个生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欣赏秋风秋雨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1、教师放录音读课文,学生跟读。

  2、小组内朗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交流读后的感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得非常美呢?

  6、假如你走在那样的水泥道上,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感悟美景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着插图找找课文中描写插图上内容的句子。

  3、课件出示关键语句。

  (1)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2)道路两旁的法国……叶子。

  (3)水泥道像……路的尽头。

  (4)每一片法国……水泥道上。

  (5)我穿着……歌唱着……

  4、有感情地朗读课件上地内容。

  5、选择喜欢地句子多读几遍,说说喜欢的原因。

  6、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你能仿写几句吗?

  7、“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四、拓展延伸

  你去上学的路上,看过哪些美景呢?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4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

  齐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

  自由朗读课文,情节分析

  小组讨论,理解情感

  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并结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逐字稿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我们每天上学、放学,大家在路上都看到哪些风景了呢?小红你说说,哦,小红说她是走路上学的,路上只有马路和路边的树。还有同学说说吗?小强同学,哦,小强同学是坐公交车上学的,路上可以路过大海,大海很漂亮!嗯~同学们大家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各有不同,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那是什么样的风景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跟老师一起读课文题目《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好,读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张三同学,哦,刚刚老师说是美丽风景,那水泥道有什么美丽之处呢?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哇!老师和大家的问题一样,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边听边想,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老师读完了,有不认识的字词吗?老师帮大家列在PPT上了,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嗯,老师看到大家都抬起头来了,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哪个小组给大家领读一遍生字?嗯,一小组,好,一小组同学读音非常准确!二小组给一小组读的生字组个词!嗯,三小组同学不甘落后一直在举手,三小组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记忆字形的窍门吧!哦,三小组同学说水泥的泥,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是一个尼姑的尼,所以这个字左边是它的特性,右边是它的读音,两者一结合就是这个字啦!哇!根据三小组同学的描述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形。我们给爱动脑筋的三小组同学鼓鼓掌!

  我们学会了生字,那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生字放在课文里大家是不是还认识了,请大家齐读课文,老师听一听哪一组读得最流利!开始!

  一小组同学声音很洪亮继续加油!二小组同学要注意字音,三小组同学很有感情!

  同学们都读完课文了,还记得刚刚的问题吗?接下来,我们慢慢去探索。

  这条水泥道在哪呢?哦,在作者上学的路上!那刚刚张三同学问的,金色的巴掌是什么呢?谁来替老师给张三同学讲讲?李四同学,哦,李四同学说了是落下来的梧桐树叶。大家见过梧桐树叶吗?嗯,老师看见大家都点头了,咱们青岛路边种满了梧桐树,梧桐树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呀?对,就是巴掌一样的!那为什么是金色的'呢?哦,是秋天!

  那这一片片金色的巴掌为什么会铺满水泥路呢?谁给大家描述描述?小红同学,哦,因为下了秋雨,一片片叶子就贴在路上的小水坑里了!大家说小红同学说的对吗?那大家怎么知道的呢?请全班同学大声朗读3-4自然段!

  那一片片金色的小手掌铺满水泥路好看吗?好看!作者也觉得好看吗?对,作者也觉得好看!那作者有没有直接说呀!这个路真好看呀!真好看呀!哈哈,老师看见大家都笑了,作者没这么写,那作者是怎么写这条路的好看的呢?

  请全班男生大声朗读第5-6自然段!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描写这条小路的呢?张三同学,哦,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呢?哦,把水泥道比作了地毯,还有吗?把梧桐树叶比做了小巴掌!那通过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呢?哦,更加生动、具体!我们自己写作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些小窍门哦!

  那作者喜欢这个小路吗?哦,喜欢,我们从哪看出来的呢?请全班女生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从哪看出作者很喜欢这条小路的呀!小明同学,哦,作者走路很小心、仔细!是呀,我们只有在特别喜欢、在意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小心、仔细!这里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句,谁找到啦?来小强同学给大家读读!这一次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呢?哦,把小雨靴比作了小鸟!哇!这个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啦!

  同学们注意,课文有一句话来回说了两遍,大家找到了吗?对,就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分别出现在哪呢?是呀,一句出现在课文一开始,一句出现在课文结尾。通过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小明同学,哦,让人觉得这篇课文整体性更强了!小明同学说得非常准确!我们把这样的写作手法成为前后呼应!

  同学们,我们回头看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里写的景色我们平时见过吗?嗯,大家都点头了,这只不过是一个秋天常见的风景!我们大家都见过,那作者为什么能把这样一个斯通见惯的景色写得这么美呢?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一小组同学已经举手啦!一小组同学说说!哦,因为作者文笔好!还有吗?二小组同学,哦,因为作者善于观察!说得非常好!

  同学们我们身边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要向作者一样善于发现周围的美丽!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善于描写,赞美它!那么就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自己上学的路上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大家写成300字的小短文,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同学们,下课!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

  二、新课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粘”这些词语感受到了秋天梧桐叶的色彩美,而“湿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湿、温润展示出来,一种秋色下温润美丽的景色展现眼前。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逼真。熨帖、平展,写出了梧桐叶的状态。那么,熨帖是什么意思?

  4.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这篇课文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三、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四、课堂总结

  作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独特的美,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板书设计

  色彩美

  灵动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相关文章: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09-22

三年级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01-07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10-02

《打花巴掌》教案及反思06-21

《金色的脚印》教案02-19

《金色的草地》教案02-12

金色的鱼钩教案03-05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05-23

金色的房子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