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

时间:2024-08-03 13:38:5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风筝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筝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1

  一、会飞的娃娃

  材料与工具:各色塑料袋、色卡纸、绳子、双面胶、剪刀。

  制作方法:

  1.用色卡纸将塑料袋装饰成娃娃、怪兽等模样。

  2.用绳子系住袋口(不能扎紧袋口)。

  玩法:手拉绳子迎风快跑,塑料袋灌进风后就会飞起来(图一)。

  特点:美观、制作简便,像个简易小风筝。

  二、好长的毛毛虫

  材料与工具:各色塑料袋若干、色卡纸、铅丝、双面胶、剪刀。

  制作方法:

  1.将几只塑料袋剪去口和底(其中一个不剪底)。

  2.用双面胶带将塑料袋一个个粘起来,使之形成一个长长的袋子。

  3.用色卡纸将袋子装饰成毛毛虫(也可装饰成龙、鱼等)。

  4.将铅丝做成有手柄的.圆环,将袋口套在铅丝上并固定。

  玩法:手持圆环迎风快跑,长长的毛毛虫就会鼓起,在空中摇曳(图二)。

  特点:在空中摇曳的毛毛虫非常有趣,能营造一种欢乐热闹的活动气氛。

风筝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

  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折“纸船”的纸和制作“风筝”的材料;松鼠和小熊的头饰;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只纸船,一只风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礼物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出示课前折好的纸船和做好的风筝,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相机板书:纸船和风筝。

  2.识字:“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跟“风”一起组成词语“风筝”时,要读轻声。你们真是聪明的小朋友,大家再来读一读。

  3.揭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纸船和风筝》。

  设计意图:先后出示“纸船”和“风筝”这两个词语,在读好“筝”这一轻声后,揭示文中故事和“纸船”“风筝”有关。揭题简洁明快,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如果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如果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

  2.课件出示会认字:

  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但 愿 哭 取

  (1)了解多音字“漂”,试着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2)互相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课件出示“鼠”字的演变过程:

  (4)“折、扎、抓”都表示用手做,都是提手旁。

  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字义。

  (5)借助课后习题“猜猜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引导孩子们在语境中识字。

  风筝 松鼠 抓住 祝你幸福 愿意 哭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词语。

  松鼠 山顶 山脚 幸福 但是 愿意 取下

  折纸船 扎风筝 抓风筝 受不了 乐坏了

  漂哇漂 飘哇飘

  (1)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把“漂哇漂”“飘哇飘”放到句子中,轻声读读,对比理解,看看发现了什么。

  (2)交流明确:“漂哇漂”是说物体在水面上漂,“飘哇飘”是说物体随风飘。

  (3)教师配合动作和语气,引读“纸船漂哇漂”“风筝飘哇飘”,指导学生反复读。

  设计意图:按规律排列词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语组合方式;结合有关句子,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明白“漂”和“飘”的不同使用范围。遵从《语文课程标准》“语境识字”的要求。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各自在哪儿?

  2.出示“山顶”和“山脚”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哪儿是山顶?哪儿是山脚?将词语贴在板画的合适位置。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4.过渡:同学们,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而小熊住在山脚,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不信,你读读第2~6自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5.学生汇报:

  (1)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教师指板画引导学生。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6.(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小熊为什么那么高兴啊?

  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7.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在开心、快乐、兴奋、激动之后,你不想做点什么吗?(一张贺卡,一只风筝)

  8.(1)过渡:关爱是相互的,小熊为松鼠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飘哇飘”更有画面感。

  (2)指导朗读:带着表情、动作做出高兴的样子,采用朗读的形式和大家一同分享风筝给松鼠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知道努力的方向,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教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指导观察,练习书写

  1.小组交流:观察会写字,哪些字的结构相同,哪些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把你的建议和小组同学交流。

  2.集中交流。

  3.教师重点指导:

  “张”左窄右宽。第三笔竖折折钩的第二个折笔在横中线下侧;“长”的第二笔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三笔竖提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右边的笔顺为“”。

  “祝”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礻”的第四笔在横中线下侧;“兄”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口”略扁,第四笔撇从中心点的右侧起笔。注意这个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但”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旦”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哭”上短下长。“犬”的第一笔横略短,收笔在横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比上面的两个“口”要宽,点比短横收笔略靠右。注意“犬”的点不要丢。

  4.学生练习:先描红,再练写。遇到困难时可以请老师或者小组同学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一要抓字形特点,二要抓重点和难点。

  五、创设情境,拓展写话

  1.过渡:松鼠送给小熊松果,并写上“祝你快乐”,小熊送给松鼠草莓,并写上“祝你幸福”。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别人分享快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在不断地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2.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一读:

  (1)有那么一天,小熊家门口又有了一只纸船,上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亲爱的`小熊,春天已来临,让我们一起去春游吧!祝你生活愉快!”

  (2)有一次,松鼠快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小熊来做客,于是,他在纸船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小熊,明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你来我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并把纸船放进了小溪里。小熊放了一只风筝给松鼠,风筝的翅膀上写着:“亲爱的松鼠,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3.拓展训练:

  (1)请展开想象,除了相约去春游、给松鼠过生日,他们还会传递彼此的什么心里话呢?各自的纸条上又会写些什么呢?请你动笔,在纸船上或纸风筝上写一写。

  (2)从本课中找到表示祝福的语句,把它们写在卡片上,送给周围的人,或者直接说给周围的人听。

  4.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纸船和风筝把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在一次次的通信中加深了友情,从此成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第1~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内心的童趣被激活了,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适时地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写一写,这既是对文本的补充,又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适时的积累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设疑导入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书后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2.读句子。

  (1)自由读,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

  想象画面读课文会让我们读得更有味道。

  (2)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3.导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这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角色体验,品悟情感

  1.过渡:(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7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读)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教师摘下“纸船”和“风筝”的词语卡片)

  2.默读课文,画出第8、9自然段中描写他们心情的语句,体会他们吵架后的心情。

  3.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你和好朋友吵过架吗?吵架后谁也不理谁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师佩戴头饰,扮演小鸟,引导学生再现两个朋友吵架后的情境:

  A:小熊你好,你今天怎么看起来垂头丧气的呀?我怎么发现你还在扎风筝呢?为什么不把风筝放出去,而把它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呢?

  B:松鼠你好,刚才我去了小熊家,他现在心里可难过了,你现在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6.过渡: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7.学生汇报: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都还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

  8.鼓励学生默读第10、11自然段,交流汇报:结果怎样?

  9.指导朗读:

  (1)读“再也受不了啦”时,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

  (2)“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用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10.学生朗读的同时师生交流,明确:“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松鼠“高兴得哭了”说明他重拾了与小熊的友谊,很激动。(教师适时将纸船和风筝再次贴到黑板上)

  11.给学生戴上课前教师准备的头饰,创设情境表演: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以及小熊看到这么多纸船向他漂来的表现。

  12.引导学生想象:经历了这一切,小熊和松鼠以后还会吵架吗?

  13.拓展语言:他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14.小结: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交流:观察会写字,说说哪些字的结构相同,哪些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把你的建议和小组同学交流。

  2.集中交流。

  利用插图识字更形象生动。

  3.教师重点指导“折、扎、抓”的书写,注意它们的偏旁相同。

  “折”左窄右宽。第五笔竖撇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扎”左右宽窄相当,左边长、右边短。“乚”沿着竖中线的右侧书写。

  “抓”左窄右宽。顶部“扌”略高于“爪”;“爪”的第二笔竖撇在竖中线的左侧,第三笔竖在竖中线的右侧。

  4.学生练习:先描红,再练写。遇到困难时可以请老师或者小组同学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一要抓字形特点,二要抓重点和难点。

  四、角色扮演,课外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你也可以给家人分配角色,和他们一起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家庭,是学生一个重要的自我表现、自我体验的平台,在亲情的交流中学生更易于理解本课甚至本单元“团结与关爱”的主题。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松鼠和小熊吵架时,教师又将纸船和风筝摘下,当文中的小熊放风筝时,教师又让风筝飞回到松鼠头上,真实生动地将课文情景再现,让学生们真正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深入到课文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风筝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理念】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说,爱说,想说。

  2、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

  3、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

  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课前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3、幻灯片:

  ⑴ 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

  ⑵ 课文中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⑶ 古诗《村居》、《纸鸢》、《风鸢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联系生活,抓住动作和心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举行了一次放风筝比赛,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其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点引导他们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为学习课文、体会情感奠定基础。

  2、导入学习: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长总结概括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

  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

  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⑴ 指名读。

  ⑵ 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⑶ 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⑷ 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再回到课文,他们有朗读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四、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⑴ 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⑵ 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 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 “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② “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 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⑷ 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

  (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⑴ 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⑵ 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托、牵、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⑶ 出示重点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

  ② 想象一下当时我们会喊些什么?

  ③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⑴ 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⑵ 学生分别找出以下三句话,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的坐在田埂上。

  ⑶ 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⑷ 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风筝教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

  ),有(

  ),有(

  )…就是没有(

  )。

  二、发现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发现学习(二)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好像()。

  那碧绿的“大蜻蜓”,(),犹如()。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的.“小蜜蜂”,(),好像()。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好像()。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仿佛()……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总结语:

  “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舒畅、满足、快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风筝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合唱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歌曲柔美的性质。

  2、能看指挥与同伴、教师合作演唱。

  3、初步学习加衬词的合唱形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编。

  活动准备:

  1、合唱视频一份

  2、合唱图谱,风筝一只

  3、活动前已学会歌曲《风筝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回忆、演唱歌曲

  出示风筝,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并尝试演唱。

  边演唱歌曲边表现,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二)学习轮唱的合唱形式

  欣赏合唱范唱,初步感知轮唱的特点。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并自主参与第一段轮唱的学习。

  出示图卡,以幼儿自主摆放出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第二段轮唱的学习。

  (三)通过指挥提示,运用师幼、幼幼、主客等合作形式进一步练习轮唱的学习。

  师幼、幼幼互动参与

  教师演唱幼儿参与评价(四)自主合唱和表演。

风筝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片、舱”等9个生字。学会“得、扯”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中的“风筝”象征着小朋友们各自的理想。

  4、说出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感悟“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2、生小组交流讨论。

  3、反馈。

  4、师:有一群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喜欢,你们想看看他们都放了那些风筝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读,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做出评价(生生互评);

  4、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找出小朋友们放了哪些风筝(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

  3、各小组反馈交流结果。(从哪儿读到的)

  四、课后思考

  小朋友们各自放的风筝为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

  一、 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逐段读文,边读边思考:小朋友们各自放的风筝为什么不同?

  2、反馈。(读出文中的相关句子。)

  3、小组合作制作表格:谁放了什么风筝,理想是什么?

  4、班内交流。

  一点通教学网

  二、表演读

  各小组编排朗诵,比赛

  三、交流

  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四、学写生字

  识字跟读、识字交流、书写临摹,适时评价。

  板书:

  2、风筝

  姓名

  风筝

  理想

风筝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活动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4、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5、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活动评析: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去抓风筝线,放风筝的热情很高。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重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难点)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三组幼儿、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奖品。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

  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幼儿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总结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达到了本次活动预定的目标。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为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因此活动效果很好,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风筝教案8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

  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

  (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

  (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

  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找同学读这件事。

  2、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同学发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一说自己体会到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板书:生命)

  3、看课件(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同学说一说后,课件变色字出现并(板书:强烈的爱追求)同学有感情朗读,齐读。

  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这是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自学剩下的两件事。

  三、刘老师还爱什么?从另外两件事,运用上面的学法,说说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祖国,爱学生。(板书:爱事业)

  分角色朗读第三件事。

  四、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课件:课文每一件事的最后一句话)我考入了历史学系,我知道了应如何面对困难,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是多么令人难忘和感动,我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正常人应如何面对生活。

  苏叔阳个人资料。

  五、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他非常爱刘老师,并且每想起就会想起那操场上放飞风筝的情景,读最后两节,提出不懂得问题。

  出示第十一自然段,理解“行走,微笑”;“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六、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完成填空练习:思念你

  (放音乐)思念你

  思念你

  ……

  学生在书上写一写,然后在班内读一读。

  七、让我们来听一首歌,送给许许多多像刘老师一样的人。(在歌声中,请你想象,如果苏叔阳三十年后又见到了刘老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板书:

  22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强烈的爱追求

  (生活生命事业)

风筝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图案进行装饰风筝。

  2、感受清明习俗的趣味性。

  3、激发幼儿对装饰画感兴趣。

  材料准备:

  各种剪好外形的`风筝、水彩笔、桃花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的天气多么晴朗,蝴蝶、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除了它们还会有谁在天上飞?(风筝)

  2、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

  二、观察比较

  1、风筝上有哪些漂亮的花纹?左右两边的花纹一样吗?(有几种对称的方法:同时向上向下,面对面,背对背等)

  2、与风筝一比较不同点,体会新品种就是改变原有品种的形、色、图案。

  三、开始游戏:我是风筝设计师

  1、通过改变外形、图案、颜色,大胆创造新品种,做个细心者,设计一款风筝。

  2、规则:花纹要对称,色彩要均匀,图案要丰富,并且安静创作,要有自己的特点。

  四、评价

  1、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集体欣赏。

  2、从花纹对称、色彩均匀等方面检验新品种的质量。

  改进策略、反思效果 游戏中让幼儿把风筝外形画得左右对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孩子们顾及到了左边就不能顾及到右边,由于水彩笔较细,因此色彩不够均匀。我觉得可以让幼儿画最简单的风筝外形,在内部进行图案对称,色彩上可以选择油画棒,上色均匀饱满。

  下次活动游戏目标

  丰富装饰图案,色彩均匀,画面饱满。

风筝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

  2、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

  3、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活动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

  4、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5、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延伸:

  鉴于中班幼儿能力发展仍不完善,为了更好的达到活动目标通知家长配合活动,并鼓励家长参与到“活动三”中来。

风筝教案11

  教材分析:《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它们友谊的纽带。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扎、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老师把它们藏在了电脑里。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生答:纸船。师板书。

  (出示风筝)这又是什么?生答:风筝。师板书。

  纸船是在水中漂的,风筝是在空中飞的,它们之前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师生共同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和”字。

  (2)指名读,齐读课题。

  “筝”一个人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

  [设计意图: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两种事物的展示与介绍,在上课伊始就激发起学生想要迫切知道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到主人公是谁?

  (1)生汇报主人公。师板书:小熊 松鼠

  (2)谁能用上风筝、纸船、松鼠、小熊,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交流,汇报,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练习把事情说完整,说清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本课的生字,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老师把它们从课文中请出来了,谁愿意来喊喊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

  (2)课件出示会认的字:坏 莓 幸 福 吵 受 扎 抓

  指生介绍每个字的读音、结构、部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猜字谜:

  莓 每天头上带草帽。

  幸 土下小羊没了腰。

  吵 很少动口见面吵。

  (3)指导书写:扎 抓

  指生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注意点。

  教师板演“扎 抓”两个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4)大家可真能干,都和这些生字宝宝成了朋友。咦?生字宝宝又跑到哪里去了?原来它们藏到儿歌里去了。

  课件出示:折纸船,放松果。

  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吵架后,好难受。

  小风筝,小纸船。

  抓住幸福不放手。

  [设计意图:我们的汉字具有音、形、义俱全的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汉字。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多的汉字创造条件。把生字放入儿歌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汉字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品读第2-3自然段。

  (1)指导看图1。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什么表情?(乐坏了)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此时的它?(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它为什么如此快乐?

  (2)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出“乐坏了”的语气。

  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乐坏了”的小熊,读课文,比一比谁最快乐。

  品读第4-5自然段。

  (1)指导看图2。你看到了什么?小松鼠的表情如何?

  (2)指导朗读。(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自己品悟小松鼠的心情)

  (三)配乐齐读1-6自然段。

  过渡语:每天,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了小熊。每天,美丽的风筝把深深的祝福带给了松鼠。正当它们沉浸在这种幸福与快乐中时,这幸福和快乐却没了。

  (四)感悟第7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

  (2)小朋友自由读,边读边体会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并说感受。(伤心、想哭……)

  (4)出示飘荡和漂流。

  指生读、齐读这两个词语。

  指生在黑板上找到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并说说为什么把它放在这?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读儿歌:

  小小纸船顺水漂,美丽风筝风中飘。

  水中漂用到水,风筝飘用到风。

  漂和飘,仔细瞧,小小汉字真奇妙,真呀真奇妙!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清楚表达的习惯。富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有了一次情感的经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就是那两只小动物。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随着情感的表达,语言也积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这些语言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2、3自然段阅读的处理是指导读书。4、5自然段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的学生个性化读书行为。“漂”与“飘”的区别比较,让学生知道看偏旁,辨字义。]

  五、结课。

  山顶上再也没有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没有漂流的纸船了。我们的心情是伤心的,难过的,那么松鼠和小熊的心情会如何呢?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设下悬念,激发起学生下节课继续学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风筝教案12

  【活动目标】

  1、教会学生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重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学生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难点)

  【活动准备】

  三组学生 、 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 、奖品。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学生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学生放风筝,让学生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学生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学生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学生: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的学生,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学生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学生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风筝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⑵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⑶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4、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1、问题探究:

  ⑴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二、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第一组:

  ⑴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⑶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⑷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2、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⑵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待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⑶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⑵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3、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风筝教案14

  预设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祝福”2个字。

  2、 了解课文大意,精读1-6自然段。

  3、 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20课,谁来读课题?(指导读好“筝”的轻声)

  《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故事,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智慧小树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事?

  2、课件出示: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除了说扎风筝,还可以扎说扎什么?)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重点指导“抓”和“幸”的读音。用动作演示“抓”和“一把抓”。)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吵”注意翘舌音)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受”注意翘舌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1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去一好玩的地方。(老师边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呢!听说松鼠和小熊的家就在这儿。(出示教具:松鼠和小熊的家)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到底建在哪儿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帖?

  (学生贴错了)你们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儿?(有不同意的上来贴)为什么这样帖?(以课文为依据)

  (二)学习2—6段。

  小熊住在山脚,松鼠住在山顶,两家离得那么远,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读2—6段,看谁能很快找到答案。

  1、学生自由读2—6段。

  2、谁来说说是什么和什么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板帖:风筝、纸船)

  3、松鼠收到风筝,小熊收到纸船心里怎样?

  4、再读2—6段,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高兴的?把你体会的句子画下来。(生找到3和5段读)

  5、我们先来看看小熊高兴的这段。

  (1)课件出示这段,指名读。

  (2)小熊,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3)是啊,小熊收到的不是一般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松鼠最爱吃的,祝福是松鼠亲自写的。你们看祝福的话后面还有一个叹号呢!这说明松鼠非常希望小熊能够快乐。怪不得小熊“乐坏了”。板书:乐坏了。“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高兴极了、非常开心、很快乐……)再指名朗读。

  (4)让我们来看看收到纸船后的小熊(看图),你们看小熊高兴得怎样?

  (5)小熊们,把你心中的.快乐读出来吧!齐读第3段。

  6、小熊很高兴,那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读读第5段。

  (1)小松鼠们,谈谈你自己的感受。是呀,收到甜甜的草莓和深深的祝福,难怪松鼠也乐坏了。板书:也乐坏了

  (2)指名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读好)

  7、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我们羡慕,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齐读2—6段。

  (三)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在这两句话里,请大家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出示: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2)生说“漂”和“飘”的不同。

  (3)练习。

  (4)那你们能把这两句再读得美些吗?(指导读)

  过渡:是呀,纸船漂呀漂,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风筝飘呀飘,把深深的祝福送给松鼠。有了朋友的祝福,小熊和松鼠多快乐呀!让我们也学会祝福,把祝福送给身边的朋友。

  四、写字指导

  1、 出示“祝福”二字。

  2、 说说这两个字的特点。

  3、 学生描一个说说有什么提醒。

  4、 老师范写。

  5、 学生练写,写后评议。

  五、复习巩固

  1、 生字换语境,让学生读句子。

  (1)我的手被猫抓坏了,妈妈连忙把伤口包扎起来。

  (2)松鼠收到甜甜的和深深的祝福,感到很幸福。

  (3)这里吵吵闹闹,真让人受不了!

  2、 读词语。(包扎、抓住、好坏、草莓、幸运、福气、吵闹、难受)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但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朝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亮的纸船了。那么松鼠和小熊有没有和好,又是怎样和好的?我们下节继续学习。

风筝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材料来画美丽的风筝。

  2、表达对风筝的喜爱之情,抒发幼儿对人类的聪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2、事先在教室里布置各式各样的风筝,给幼儿展示风筝的图案美。

  活动过程:

  1、师激发幼儿绘画风筝的`欲望,请幼儿说一说:班级有什么变化?风筝美吗?

  2、介绍今天活动的名称“绘画风筝”以及可运用的绘画材料。

  3、组织幼儿商讨:我要画什么风筝?怎么画?

  4、幼儿动手绘画风筝,师观察指导。

  5、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色彩来表现风筝的图案美。

  6、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左右图案要对称。

  7、幼儿绘画结束,师展示幼儿作品。

  8、全体幼儿参观作品,并进行评价:谁画得风筝很漂亮?什么地方画得好?

  9、师总结。

  10、收拾整理绘画工具,活动结束。

【风筝教案】相关文章:

风筝教案06-10

理想的风筝教案09-09

风筝的教案最新03-06

《风筝》优秀教案03-30

大班音乐教案风筝10-10

大班音乐教案:风筝01-17

放风筝教案02-09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02-14

风筝教案含反思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