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旧知
1、知识点复习
①掌握小学常见句式类型和句型转换的方法。
②掌握句型转换小升初考点。
2、作业评讲
二、新课讲解
重难点:掌握仿写种类、考察点及其解题的思路。
考点:考察的是学生对语法、修辞、句式、想象及语言组织能力。
知识点一、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
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知识点二、解题思路:
从上面的考查点上,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找出例句中的显形信息或者隐性信息。要真正做到明确显性要求,可采用分项列举的办法,把题干的要求进行分解,把每一小点写在草稿纸上,并标上序号;或者用铅笔轻轻地在题干上标上序号。我们可以分解出三个显性要求:①添上恰当的主语,②句意与下句密切关联,③句式基本一致。(检查答案时,我们要反躬自问:有主语吗?主语恰当吗?与下句的关系密切吗?句式一致了吗?)仿写的句子只有符合了这三个要求,才能算是正确的。隐性信息所隐含的内容要通过例子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得到。隐性要求也是复杂的。但是不管例句如何变化,我们大致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考虑它的隐性要求:看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是长句还是短句;看单句内部短语的结构,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看语体色彩,看感情基调;看关键性词语等等。同学们要十分重视对隐性要求的分析。
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1)、句子形式:因为句子的类别不同,语气也就不同,表达效果也就随着有所不同。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之外,还应包括特殊语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连动句、兼语句、提示句、总结句等要一一加以分辨,防止“走形”。等。在复句的仿写中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也就是要侧重于整句。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臵相一致。
(2)、修辞角度: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同学们对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同学们在初中阶段主要要掌握的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比喻句的要求是要有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讲究贴切、通俗、形象;而排比句的要求则是讲究结构相似、意思连贯、语气一致等。
(3)、色彩角度: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把握上下文的意脉,防止“形合而意离”的仿写。
[例句分析]: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仿写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必须与例句相同,肯定否定的两个句式组成转折复句,几个复句又必须组成排比句;从语意上看,“能买到”的都是有形的、可感的、物质的东西,“不能买到”的都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东西,仿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这些隐含的信息。如: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芬芳的玫瑰,但买不来真正的爱情。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
知识点三、尝试仿写
同学们留意过仿写句子有哪些类型吗?现在我们知道,仿写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有那些形式呢?
1、套用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三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2、续写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例句: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像,。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如: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鱼儿离开了海洋。
3、造句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点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句:?,,。
[解析]:这道题一眼看来,似乎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仿写空间,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对该题要严格的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个例句是设问和比喻构成的。而且要求进行重新选择新的本题和喻体。题目中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或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如: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4、嵌入式仿写
如: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解析]: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5、命题式仿写:
如:下列一个句子写到“虚伪”。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一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解析]: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往往是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对应练习:请用一个话题,比如“时间”“金钱”“朋友”等等,依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知识点四、单就仿句来说,我们归纳了四步答题技巧,简称“四步曲”。
第一步,分析格式定方向。每一个仿写题抛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这个分析出来的基本格式,就是我们仿写句子的大致方向。比如下面这道考题:
例1: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广阔天地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
熟悉这类考题的学生一看就知道,考题例句的基本格式是:“对象+比喻+描述+评价”,即先抛出明确的写作对象,再对这个对象使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然后根据需要选准角度进行描述,最后对对象作出切实而中肯的评价。四个句子简明生动,意义连贯,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意整体。明确了这一点,考生答题就容易多了。
例2:在横线处填上两个恰当的分句,使它与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但所举例句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又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分析这个例句的基本格式就是“假如当初+谁+能(两个四字词)+何至于……(两个四字词语)+疑问语气”。这里强调两个“四字词语”,是因为在这样的语言组合中,使用相同格式的句子可以使结构整齐,语势连贯,达到极强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当然,如果因为表意的需要,确不能做到这一点,这里也无须刻意追求。
第二步,看清要求选题材。通过分析,把握了例句的基本格式之后,下一步就是看清题目要求,准确选取题材。
龙文教育四季花园校区电话:020-23373150第4页共6页
教师1对1中小学课外辅导网址:第三步,拓宽思路广猎取。把握住了仿写的基本格式,看清了题目的写作要求,第三步,就是拓宽思路,广泛搜寻适合仿写要求的对象和内容。
第四步,炼字炼词求精工。炼字炼词的功夫,不单是在作文中需要,仿句中也同样需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功夫在仿句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与例句的和谐一致,结构匀齐;分句间的意义连贯,逻辑严密;用字用词的简明准确,不重复啰索,都表现为炼字炼词的功夫。炼字炼词不单是一个语法和组句的问题,还同时是一个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字,才能仿写出成功的句子。
三、课堂练习
1、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写一句赠言,献给你的亲友、师长或同窗。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4、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
5、仿照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
例: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
声誉是。
6、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
7、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8、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9、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章。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10、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使至塞上》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诗歌硕果累累,诗人文豪倍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那么,被称为“诗佛”的是谁呢?
二、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写作背景。
此诗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慰问,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
四、文体介绍
《使至塞上》是一首格律诗,关于格律诗,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文学常识?
关于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
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6.也称近体诗
五、朗读课文
1.听范读。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六、理顺诗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七、研讨诗歌
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参考: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一望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品味赏析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明确:交代诗歌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为什么要以“征蓬”“归雁”自比?
明确: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明确:“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八、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九、拓展阅读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缘由、地点
颔联——激愤、抑郁
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尾联——收束诗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用第二人称直接呼告作品主人公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课文洗练隽永、含义深刻的语言,清晰、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望天树坚定不移的生活信念和不畏挫折,挑战命运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望天树象征着什么,感悟望天树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洗练、隽永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迈进中学的校门,你们开始茁壮地长大了。长大的感觉好吗?(倾听众说)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有风雨不期而至,难免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尴尬地面对窘迫的现状时,在你被人忽略或者伤害时,你会怎么办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深深领悟而有所收获的。请打开课本第五课(板书:《望天树》)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速读课文。
请同学们谈谈:作者笔下的望天树是什么样子的?——绝顶的高度,笔直的树干;饱经劫难,倍受挫折,而始终以信念为粮食,顽强地生长,长成世界上最高的树。
三、品味理解本文语言优美凝练。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讲讲它们的作用和好处。请运用“我喜欢……(句子或自然段),是因为……(说出理由)”表述自己的见解。
①“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发啊!”——这句中的“终于”是副词,表达出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的结果;“冒出”表达出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多少次践踏”说明望天树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破折号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感叹句的运用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此句重读“终于”“冒出”“生命”“践踏”“萌发”,要读出惊喜、赞扬的语气。)
②“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望天树的嫩芽“只有松毛尖尖大小”。作者紧紧扣住阳光温暖的特点,化无形为有形,用棉布来比喻它。对于望天树来说,“一丝阳光”竟“像一丈棉布”,用以裹住全身,可见作者完全将其当作人来写,使语句增添了童话色彩,富有想象力。
③“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这句话通过野葵花的举动向我们暗示望天树的幼苗多么弱小,多么无助,然而它居然一点一点生长了起来,尽管周遭的眼光是如此的不屑,它仍不在意,因为它有着更加高远的目标。
④“这样的不幸,完全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造成的这家伙后脚一掀,连根带土把你踢下断崖。”——这句话里,依靠大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作者推断从断崖下长起的望天树,是其幼芽被马鹿踢下山崖造成的。作者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马鹿是罪魁祸首,甚至还有理有据地讲述了当时一瞬的情形,具有童话般的意境和真实的色彩。
⑤“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得流泪;像你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没有。”——这是一个设问句。由同情、痛苦的语气转为强烈的肯定,表达了望天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都没有一丝的畏惧、退缩。
⑥“你在最严峻的日子里抽出新枝,你在沉寂的暗影里绽开绿芽;你在贬损肌骨的冷雾中,挺直了细瘦的腰身。”——好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呈现了望天树生长的恶劣环境,一方面凸现了望天树不畏艰险的执着顽强。通过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望天树在严酷的环境中勇敢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
⑦“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这句话是对望天树终于走出黑暗,接受阳光的'抚慰的庆贺。“摔”字尤其富有表现力,因其支配的对象通常都是实物,而且力度大,用在此处一方面表明“阴影”的何等沉重,另一方面表现望天树行为的果断坚决。望天树的幼芽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向上——而与环境搏斗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照应了前文“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一句,“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要求望天树将自己的品格塑造得刚直不阿,就像笔直的阳光一样;“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表明在望天树的生命里融进了希望的信念。)
⑧“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瞄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这句话重读“高”“直”“昂扬向上”“一定”“太阳”,读出赞扬的语气。我们从中不难悟得:自身的优秀,往往仰仗客观的开导和明确的目标……
⑨“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郁积得多了,它会绾成疙瘩,扭弯树身呀!这么一来,你挨近蓝天的时间也耽搁了。”——这句话无疑也是对人类的启迪,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要沮丧、哭泣,笑对人生,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望天树启迪着人类更加坚强。(重读“深深”“多了”“扭弯”,发自内心的感叹。)
⑩“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受露珠。”——采用了拟人手法的美句。突出望天树的高大,形象而又生动。
四、深入探究
1、小组讨论,集中明确:
(1)把文中的“你”换成“他”,表达效果是否更好些?说说你的理由。——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发感情。作者自始至终用“你”来称呼望天树,使文章饱蘸了浓郁的情感,增添了抒情的色彩。
(2)望天树遇到了哪些困难?遭受了哪些挫折?又是怎样面对坎坷的?——望天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挫折有:
①还没发芽,就被野牛多次践踏;
②个子弱小,受到大家的嘲笑和野葵花的轻视;
③被一头不负责的马鹿踢下山崖,跌到背阴的山岩上;
④受到砭损肌骨的冷雾的伤害。然而,望天树并不自卑,也不屈服,而是牢记大地母亲的嘱托,以信念为粮食,抓住“几星泥土”,扎下根,挺直身,以顽强的精神冲出山涧迎接太阳,“遵照阳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投射结构示意图:坎坷遭遇——野牛践踏、野葵花轻视、马鹿踢下山崖、阴霾侵蚀;快乐成长——长成树苗、冲出山崖、昂扬向上、高如云天,蔑视阴影、忠诚蓝天;最高的树)
2、自主寻思,激活体验:
(1)如果现在你就站立在望天树下,最可能生发的感慨会是什么?
(2)生活中有像望天树一样的人吗?你的身上具有多少望天树一般的行为品质?
五、回顾感悟
回顾整篇课文,望天树象征了什么?(主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这是一篇联想丰富、意蕴深刻的散文。仰视望天树,作者为其形貌所震撼,于是联想到它的成长经历,进而赞美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实质上,作者就是借望天树来赞美人,赞美用忠诚与坚定、顽强与乐观铸就的精神,赞美昂扬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线索分明,主旨明确。凝练而生动的语言组成短小紧凑的段落,像诗行一样整齐排列,读起来节奏自然明快,在美妙的音乐感中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学习本文时,务必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注意联系自己身边的人进行比较感悟。
2、当代作家乔传藻,擅长创作儿童散文。本篇虽以“望天树”为文题,却几乎没有描写望天树的外形和特点,而是以它的成长经历来赞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们以启迪。这种写作方法叫——“托物言志”。课后请大家自选某个物种并借鉴此法试写一个片断互相交流交流。
3、老师要是站在了美丽的望天树下,想必更会有千言万语。即便此刻,我也要用最美的歌声来赞美它!这样好吗,大家一起来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在悦耳的旋律中再见望天树吧!【教学后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课即从这方面入手,旨在加强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而本文的语言正可谓极其凝练、优美,刻意并着力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若干重要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2、 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过程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好课文。
情感态度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领会文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
改变学生粗枝大叶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研读文章
教学内容和目的
1、教师导入;
2、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3、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并从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朗读训练;
5、问题设计与研讨;
6、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
7、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二)
8、课上练习;
9、学生交流。
1、唤起学生注意,进入讲授主题。
2、夯实基础,为朗读扫除障碍。
3、初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整体。
4、训练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5、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深入细致的领会文章内涵。
6、总结好方法,达到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7、自主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点拨,找出比较阅读的技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适合课文朗读的伴奏带;
制作教学课件。
搜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事例,以备上课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1、导入:心脏在跳动,生命在继续,同学们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还是“习惯”的忽略了这一问题呢?(稍微停顿)好,请同学们随老师走进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在她的感召下思考生命的大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大问题,并培养关注生命的情感。
2、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3、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并从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事例 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心跳:生命 珍视、奋斗
4、朗读训练:(配乐)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1) 各自练读
(2) 点名朗读
5、问题设计与研讨:
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 三个事例蕴涵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4) 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
7、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二)
将这篇课文与下面的同题文章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8、课上练习: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
(1) 一只--------不停地在---------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2) ---------在----------小憩。
(3) ----------昂然挺立----------。
(4) ----------足以擎天撼地。
(5) 我可以----------也可以----------。
(6) ------------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9、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事例。
10、 布置作业:
(1) 研讨与练习一;
(2) 朗读练习。
夯实基础,为朗读扫除障碍
从把握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主旨
训练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根据文章内容,把握朗读时的语气、语调
激发主动的参与意识,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挖掘文章的深刻内涵。
进行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资料共享,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习惯。
语文教案 篇5
复习内容:《学标点》。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常用标点符号。
2、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重难点: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准备:小黑板、相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
二、进入标点符号的王国。
1、出示标点符号,介绍它们的特点。
2、出示句子,说明常用标点符号的'用途。
三、进入实践阶段。
根据教师出示的句子,理解意思,填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各小组进行比赛。
四、进入训练场。
五、教师巡堂指导。
六、教一首有关标点符号的儿歌。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计思路: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皮亚杰认为,创造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获得的每个真理都是由学生重新发明或至少是重新建构的。为此,我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
课堂伊始,借助课件和老师的诗情描述,将学生引入到出航船破的场景,从而感受慌乱,体验逃生。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第一次寻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的契合点。
↓
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围绕主问题: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找到文中重点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反复品读中,结合课件直观演示,领悟人物美。
↓
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
最后,凄美的《铁达尼号》音乐响起,教师完善板书,课堂结束,学生胸中的情绪仍在涌动......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我追求的就是这种理想的境界。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遇难一刻的惊险;
2、通过研读人物言行重要语句的方法领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读、感悟的能力。
(反思:在合作学习中缺少自学策略的提示、规范,以致学习效果欠佳,甚至失误。)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难点
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二)疑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三)解决办法
1、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
2、小组讨论(甚至小辩论)、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3、媒体展示惊险现场,帮助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倾心感受
1、(课件:船行出海,优美音乐)师诗情口述:
出海--阳光下的海面,碧蓝碧蓝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浪跌宕起伏,烟波浩淼,同远处的蓝天白云连在一起。啊,风的轻弓拉响了波浪的琴弦,海浪在尽情地欢歌,那美妙的音响,飞进了我的心房......
大海涨潮啦,海浪此起彼伏,无数银白色的'浪头从远处滚来......(课件:海浪声)(课件:!)
天啦,大船撞上了什么吗?船进水啦!(课件:水声大)
快逃!救生艇!(抛出三个呼啦圈)
能踩到的、圈边的就可逃生!时间不多了,30秒钟!......
(课件:嘀嗒声、急促、有力、紧张)
2、生情境体验。
3、生归位
师:刚才这一幕中,你看到了什么场景?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反思:最初,教师设计意图重在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近的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当时的特殊情境。但后来又改了,觉得为了营造情境,教师做了太多的工作。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太多,不适合于本堂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所以,一下子全部省略了教师激情的导入语、过渡语,完全让学生在平静的心态中进入课文,通过反复读文,借助文本的力量引导学生自己进入特殊情境。
第一次授课,我在该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
1、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情况,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竞相汇报: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感受惊险:找有关语句--汇报朗读--听众互评--想象说话:我看到了这幅惊险镜头
高年级的小语教学,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描绘画面的想象能力。所以,尽管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从《铁达尼号》上剪辑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画面影片,但还是决定让画面不直接播放出来,惊慌逃窜的场面我只提供了声响,将画面隐藏了下来,目的是透过声响让学生去感受--不离开从课文描述文字中去感受。我想:这是用心灵的感受,不是仅凭借视觉的感受。视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器官,但视觉刺激太多,将使我们其他的感官能力降低。但是语文文字的魅力将更加打动人的心灵。我是一个爱读小说不爱看电视的人,所以,在独断地认为:能通过想象体验的场面决不直接用画面刺激,这是扼杀孩子想象的行为,也剥夺了孩子用心感受的时空。在让学生用心灵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引出直观画面,我想效果会更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天有不测风云。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正被美好的生活所陶醉时,意外的遇难可能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一艘诺曼底号的大轮船真的遇难了。板书课题。
2、学生开书,默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全新感受
1、课文中有哪些语句描写的内容和你刚才看到的、想到的相类似?用--线划出来,试着读一读。
2、朗读汇报,感受惊险。
品味: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课件配上慌乱场景的音,再次指导朗读,帮助突破难点。
(反思:设计改为:续说训练。教师提供引子:让我们将镜头对准这群慌乱的人群吧。瞧:那位在奔跑的男人(女人、小孩)......然后教师小结: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你能预测一下将会发生怎样的场景吗?故事的结果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平时教学,我喜欢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充分让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即让写挤进课堂,将练笔的随机性加强,也将练笔的频率加强,不局限于每日的日记练笔。)
四、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
1、师:书读至此,我相信,有一位人物形象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出他的名字。
指名同学上台板书。
2、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用~~线划记→指名用词语板书船长的特点。
3、朗读汇报,反复品读,领悟人物形象。
根据学生板书,随机汇报。
(1)果断(舍己为人)(关心妇女)......
对全船人员下达命令:乘客先走,船员断后;乘客中的妇女先走,其他乘客随后;决定救出60个人,忘记了他自己。
在危难时刻,船长首先想到的是乘客,是弱者,是他人。
(2)沉着、镇定、精明、指挥有方。
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并对大副下了开枪的命令,可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体味语句的简洁。
(3)威严、有人情味(关心孩子)
船长直至船沉入海里,始终没有离开船长的岗位,沉船之前,还特意指示救出年幼的见习水手克莱芒。
对比反复品读、评读。
(反思:本环节随机性很强,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在第二次课中,教师在这方面做得挺好,真正地落实了关注学生。比如:学法默读的肯定;纠正学生的误导:哈尔威船长的死是应该的......这儿不再详谈)
五、探究质疑,深化认识,实话实说,升华情感
1、船长用枪威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他这样做对吗?
学生竞相辩论。
课件播放影片片断:人群一片混乱;持枪喝令;威严指挥......
(再次感受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2、师:还记得,几年前与朋友一起看《泰坦尼克号》(略谈情节),当影片结束时,我已经热泪盈眶了,我至今也忘不了,女主人公深埋在皱纹里的那双含泪的眼睛和她那段饱含哀怨的诉说:铁达尼号沉没时,有1500人落海,附近有20艘救生艇,只有一艘回头,6人获救,1500人才活了6个,后来,救生艇上的700个人只有等待,等死,等着活命,等着宽恕,可是永远也等不到......(可播放课件有关画面)。
今天,诺曼底号遇难了,船长哈威尔先生在指挥着众人脱险后,自己随船牺牲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3、实话实说,任选一种身分,想像说话。
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
六、总结课堂,完善板书
哈
尔
威
船
长
舍己为人威严
大义凛然果断
忠于职守......
师: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
(《铁达尼号》音乐响起)
(反思:文章,是展示作者的思想,展示作者的存在的舞台。因为有了阅读,才可以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透过阅读,进而来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快乐。对于类似于《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种文字美、精神更美的文学精品,我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所以,我确定了研读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哈尔威船长这个形象,我猜想,编者的意图也不过如此。我们都知道,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容易产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热血男儿,而现在的和平年代同样有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可以产生光照日月的英雄。但是,说容易,做却真的很难。试想,当我们面临生死抉择时,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像哈尔威船长一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他人脱险而置自己生死于度外呢?我不敢肯定自己能,所以,我也没理由通过四十分钟的这一堂语文课,就硬逼着孩子们全部将思想化为行动。我定位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渗透点和德育渗透点是:感受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美而感动。本来,拓展环节,我还想把学生的视角引到和平年代的抢险救灾(如非典时期的白衣战士;衡阳11*3事件中在烈火中永生的消防战士,等)还有勇斗邪恶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英雄群像的同时,震撼心灵,引起自己的思想二因子:高尚与渺小在震撼后进行对话......但时间没来得及。我不知道我定位的目标对不对。
曾记得张艳春老师推荐给我一句话: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作为语文教师,我感受更深。目前灵气不足的我是因为缺乏一种底气,底气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还须大力增加底蕴,用什么来充实?只有靠平时的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了。庆幸的是,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白鹤小学,我不会让自己倦怠。)
(反思:下面是有效作业设计的尝试。)
七、课件出示作业
1、爱读书的你,提前阅读第22课《丰碑》吧,课文将让你的心怀再次涌动无穷的敬意......
2、爱说故事的你,回家后把《诺曼底遇难记》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吧......
3、爱写作的你,此时的心儿一定很不平静吧,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
语文教案 篇7
课题:雨说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读全诗,体会诗的风格。
重点难点:
1.朗诵全诗,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体味语言特点。。
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学会分析诗歌
2.品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学法指导:
这首诗清新明朗,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诗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诵。要加强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议配乐朗读。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字词注音,解释成语:
田圃( ) 喧嚷( ) 洗礼( )
温声细雨:
润如油膏:
2.积累——古诗中的春雨:
(1) ,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2) ,客舍清清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出西》
(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郭张十八元外》
(4)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 ,吹风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 , 。——杜甫《春夜喜雨》
3.熟读课文,概括每一小节内容:
4.思考:雨“说”的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5.副标题为什么取为“为生活在中同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6.、朗读指导:
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对春雨的企盼之情;
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表达“雨”的关爱;
第五节应读得欢快,传达喜悦之情;
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第九节应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出全诗之品;
学习研讨:
练习延伸:
1.仿照画曲线的'句式和修辞,仍以“她”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诗上段押 韵,下一段押 韵。
(2)诗人把许多话语,凝练在短短的诗篇中,体现在形象上,诗人描绘的“老马”是一个比喻,它比喻 。
(3)诗中未出现“马”,而用四个“它”代替,在第一节中描绘它的 ,第二节写出它的 。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写法,揭示 主题。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4-30
语文教案05-01
(经典)语文教案09-24
语文教案【经典】09-26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02-06
语文教案02-07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