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
教学内容: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教材第116页例5 ,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七1 - 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58页,做口算练习(六)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新课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 + 0.5 ○ 0.5 + 3.2
(4.7 + 2.6)+ 7.4 ○ 4.7 +(2.6 + 7.4)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的根据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16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接着再提问:小青在计算时把0.6和3.4放在一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91加0.09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3.做第11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 - 3题。
1.做第1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可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两道题,教师检查学生第4小题是怎样计算的。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尤其是第4小题,让学生会用这种简便方法即可,不必说出根据什么。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提问:哪几道题不能用简便算法?右边第2小题是怎样算的?了解学生有没有把右边第2小题错写成4.9 + 0.1-(4.9 + 0.1)的,为什么错,以便及时纠正。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看主体图: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问题
上午行多少千米? 下午行多少千米? 一共多少千米?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5=________+35
2.加法结合律.
看主体图: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各天行程.
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4+5=5+4(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3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3页例l、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l~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学生读题,要求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提问:要求李春家和王强家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哪家出发到哪家?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自己解答后口答,老师板书两个算式和得数)
(2)比较算式的结果。
提问:这两个算式都是求的哪段路程的长?结果怎么样?400+300和300+400有怎样的关系?(板书:400+300=300+400)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把400和300交换位置相加,和怎样?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1页下面的题组。
(2)让学生计算,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在课本上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3)提问:第一组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8和、12相加,交换位置再加,和有什么特点?第二组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和特点?第三组呢?
3.归纳加法交换律。
提问: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这些例子里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老师总结加法交换律,说明这是加法运算的一条定律。
让学生读书上的加法交换律结语。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加法交换律用语言表达不容易记忆,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就既清楚,又简单。
如果用a表示第一个加数(在小黑板上对着算式板书a),用b表示第二个加数(在小黑板上板书b),那么a+b(板书加号)就应该等于什么?
指出:这里的a十b=b+a就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用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
追问:a+b=b+a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认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我们学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看两次相加的结果是不是相等。这样验算是应用了什么知识?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你是怎样看出前面的加法计算是不是正确的?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挂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提问:怎样算出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这种算法你是怎样想的?
求操场上一共多少人,不调换加数的位置,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这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
(2)比较算式的结果。
提问: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先把前两个数3和2相加,再加第三个数4;第二种解法先把后两个数2和4相加,再同第一个数3相加)它们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板书:(3+2)+4=3+(2+4)]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3页上面三行的题组。
(2)提问:你能看出第一组里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第二组和第三组呢?
(3)请大家把书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每组算式里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归纳加法结合律。
提问:在这三组算式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例子里,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老师总结加法结合律,说明这也是加法的一条运算定律。
让学生读书上的`加法结合律结语。
4.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加法里的三个加数(对照题组中的加数分别板书:a、b、c),可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板书:(a+b)+c=a+(b+c)]
追问:(a+b)+c=a+(b+c)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定律?这个字母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这里的a、b、c表示任意三个数。这个字母式子表示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三、小结教学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指出: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所以我们刚才学习的是加法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2.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填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让学生说明理由。
2.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
结合第2小题提问:120+430=520+30为什么不是加法交换律?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1、3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4
备教材内容
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79页的内容。
2.本节课教材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几组有特点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并通过举例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从而明确: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第二个层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例4直接呈现了1个有特点的小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并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计算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小数的简便算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学生计算的正确性、熟练性、灵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
备已学知识
知识要点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
备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难点:能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知识回顾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问题导入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你有什么发现?(教材79页)
3.2+0.5○0.5+3.2
(4.7+2.6)+7.4○4.7+(2.6+7.4)
过程讲解
1.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2.计算比较,发现规律
3.2+0.5
0.5+3.2
(4.7+2.6)+7.4
4.7+(2.6+7.4)
发现:(1)在小数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加法交换律。(2)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小数相加,和不变。符合加法结合律。
3.举例验证,明确规律
7.3+9.2=9.2+7.3
(4.9+5.25)+1.75=4.9+(5.25+1.75)
得出结论:在小数加法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依然成立。
归纳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知识点二 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问题导入 计算0.6+7.91+3.4+0.09。(教材79页例4)
方法讲解
1.方法一
(1)算法分析。
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因为是同级运算,所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计算过程。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2.方法二
(1)算法分析。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观察4个加数,发现0.6和3.4、7.91和0.09结合到一起分别能凑成整数,因此交换7.91和3.4的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计算比较简便。
(2)计算过程。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归纳总结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因此,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注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拓展提高
在小数连减运算中,减法的运算性质依然成立。如:8.96-3.37-2.63=8.96-(3.37+2.63)。
知识巧记
小数运算莫着急,数的特点看仔细。
要想计算变简便,各个数据要看全。
合理使用运算律,计算简单又快捷。
备易错易混
误区一 计算5.84+4.16-5.84+4.16。
5.84+4.16-5.84+4.16
=(5.84+4.16)-(5.84+4.16)
=10-10
=0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审题不认真,只看每个数的特点,却忽略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
错解改正 5.84+4.16-5.84+4.16
=(5.84-5.84)+(4.16+4.16)
=0+8.32
=8.32
温馨提示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想交换数的位置,一定要连同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一同交换。
误区二 计算15.46-5.7+4.3。
15.46-5.7+4.3
=15.46-(5.7+4.3)
=15.46-10
=5.46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依据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而盲目简算。如果此题是连减运算,那么可以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把两个减数相加,而此题是加减混合运算,所以不能盲目简算。
错解改正
15.46-5.7+4.3
=9.76+4.3
=14.06
温馨提示
只有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才能改变运算顺序,否则只能按四则运算的顺序依次计算。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5
目标
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及训练
重点
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仪器
教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25+75215+1038+285+917
要求学生说说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
2、提问:整数加法交换律中,所指的.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整数加法结合律中所指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都是在整数范围内。
3、回忆学过的加法,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适用吗?
举例说明。
问: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也适用。
板书课题: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减法。
2、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性。
师:现在来看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数的范围可以理解成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
使学生明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也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3、教学运算定律在计算中的运用。
○
把和放在一起加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教学例3:计算+++
(1)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2)独立练习
(3)订正,说说哪里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4)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p124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略)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26页练习二十四第8、10、11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6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6教时备课日期10月26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
三、小结教学内容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作业
1.学习例1
(1)出示例1
(2)学生读题,要求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3)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
(4)比较算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1页下面的题组。
(2)学生计算。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在课本上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归纳加法交换律。
思考: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从这些例子里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5.认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我们学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看两次相加的结果是不是相等。这样验算是应用了什么知识?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学习例2
(1)出示例2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怎样算出操场上一共有
多少人?有几种方法?
(2)比较算式的结果。
2.题组的计算、比较
(1)用小黑板出示第63页上面三行的题组。
(2)思考:你觉得第一组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请大家把书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4)集体订正。
3.归纳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
练习十三第1、3题
课后感受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学生不难理解,但具体应用时,有的同学,应用能力比较差。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索,分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情境导入】
1.游戏引入:换位子。
①师举左手,左右换位子;
②师举右手,前后换位子。
根据老师手势的变化交换位子。
2.在交换位子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发现:位置发生了变化,班级总人数没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出示幻灯片)
①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利用出行渗透环保教育和健身思想)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出示课件)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②提问: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还有其他方法吗?(56+40)
③教师: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2.归纳定律。
①教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来验证,先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例。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
(例如:8+6=6+8等等)。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数不变位置发生变化不影响计算结果。
②质疑:观察这几个算式,把你观察到的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③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谈论交流。
①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用自己喜欢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如:(○+△=△+○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
②通常我们数学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今天我们就选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a表示第一个加数,b表示第二个加数。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
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每个同学都信心十足。敢不敢接受挑战?
【巩固练习】
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29 128+□=15+□
□+□=323+186 54+x=□+□
2.填空。(1)一个数+0=()+()
(2)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1)276+124=180+220()
(2)a+20=400+a()
(3)550+240=240+550()
(4)a+c=c+a()
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验算:
307+348=验算: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
(2)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计算的规律了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计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25+32+75怎样计算更简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吧!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9页练习五第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40+56=96 56+40=96
40+56=56+40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在以前的数学计算中有相应的认知基础,但并没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利用主题图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举出例子,总结归纳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学会用字母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原来学生只知道可以这样做,现在又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加深了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骑过自行车吗?骑过多远呢?骑自行车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
师:骑自行车既有益健康,又环保,有位李叔叔也爱骑自行车,到处去旅行,请看屏幕。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3)学生提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56+40=96 40+56=96)
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2.教学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师:如果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b+a。
3.思考,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吗?
3+4+5=4+3+5
4.巩固练习,用加法交换律填上适当的数。
65+145= + 109+31= +
44+98= + 346+273= +
学生回答。
5.应用加法交换律在( )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 )+29 128+( )=15+( )
( )+( )=323+186 54+a=(a)+( )
指名回答。
6.课堂练习,填一填(课件出示)
(1)两个加数交换(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2)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验算加法。
(3)加法交换律字母表达式:a+b= +
(4)59+62=62+
(5)78+a=a+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1).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2).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3).学生思考,指名列式。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我们可以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吗?(生答:可以)
88+104+96=88+(104+96)
2、课件出示下面算式,先计算,再说说他们的'关系。
(1)(69+172)+28○69+(172+28)
(2)155+(145+207)○(155+145)+207
师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3、教学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三个数相加,先把( ),或者先把(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 。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 )中填上适当的数。
(1)138+(62+365)=( + )+365
(2)( +358)+ ( )= 198+( +42)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回答)
2.师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
字母表示: a+b =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 (a+b)+c=a+(b+c)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3页的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数学教案-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的意义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边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重述用加法算的理由,并板书。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做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教学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着137+359=494问:
137和357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494叫什么?
137 + 359 =494
│ │ │
加数 加数 和
提问:我们上面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得到的和都比加数怎样?
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怎样?
0和0相加会怎样?
总结上面的结论,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加法运算有一些基本性质,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很有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
例1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
137+357=357+137
教师再出示几组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先填上计算符号,再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17( )17+18
124+235( )235+124
比较三个等式归纳出一般规律。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位置怎样?左右两边的和怎样?
请几个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然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 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a+b
做第13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根据加法的交换律来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换律的含义?
附板书: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137 + 359 =494
│ │ │
加数 加数 和
137+357=357+137
18+17( )17+18
124+235( )235+124
a+b=a+b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比眼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
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漫长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
2.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3.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里填上什么符号?(“=”号)
4.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举例)
5.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6.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
7.揭示规律
(1)同学们,像刚才我们举得那些例子中包含的规律,就是加法的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吗?
(学生总结)
(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
8.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9.展示学生的方法。
10.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板书)
11.对口令
师:83+17=生:等于17+83
57+44 a+b 100+60 18+75 35+65 85+768
12.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
2.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学生的算法。
(88+104)+96 88+(104+96)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5.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
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
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7.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68+152+48 68+(152+48)
(225+175)+67 225+(175+67)
8.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
9.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0.揭示加法结合律。
(1)师:像刚才我们又发现的加法中的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
(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2)三个数相加,先把( ),或者先把(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 ________。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 )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 )+29
(2)120+( )=35+( )
(3)138+(62+365)=( + )+365
(4)( +358)+ ( )= 198+( +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63+325 64+(19+81)
87+32+68 325+63
(64+19)+81 87+(32+68)
36+78+64 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
(1)(195+32)+68 (2) 195+(32+68)
(205+59)+241 205+(59+241)
486+78+14 78 +(486+14)
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1
教学内容:
《简便运算(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9页的例1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小汽车、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男女各算一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片出示)
第一组(男生做)第二组(女生做)
136-65-35 136-(65+35)
362-87-113 362-(87+113)
545-149-251 545-(149+251)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
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使问题简单化。(幻灯出示例题)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出算式
3、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4、全班汇报交流,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134(页)
5、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和理由
6、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7、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将例1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幻灯出示)
⑴独立列式计算
⑵指名板演
⑶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抢选“交通工具”)
上一题大家完成得真棒,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来做个游戏
⑴游戏规则:师出示四道题,四组同学每组各做一题,做完后可以抢别的组的,哪组抢的最多就可以优先选择“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小气车、自行车”去旅游。(出示交通工具图片)
470-254-46 528-53-47
545-167-145 628-28-85
⑵公布比赛结果
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交通工具是否满意?
⑷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今天咱们班游玩的目的地就在本县,你们哪一组选择的交通工具最合适?
⑸师小结:选择交通工具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算法一样,也要根据目的地的远近来衡量,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等等。
2、幻灯出示例1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1、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468-132-68”?算算看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34-93-434 653-135-265
85+121+115+79 746-(73+46)
762-62+38 188×125×8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不只会帮助我们节省在路上的时间,还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李叔叔一起去骑车旅行吧。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不少新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的车上装有里程表。我们来看看他第一天的骑了多远吧!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找出复合交换律的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或者由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得出
40+56=56+40。
这样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啊?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由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演出几个典型的,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交换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a+b=b+a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59+()=()+36(2)18+25=()+()
(3)59+()=()+36(4)59+()=()+36
四、课堂总结
加法交换律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大家已经会应用了,真不错。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李叔叔第三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李叔叔吗?
让学生自己回答。
李叔叔详细的记录了他的行程,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记录手册,肯定能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加法结合律
李叔叔想知道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大家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用什么法计算?怎么列式?
88+104+96
看来用这样的一个连加的算式就能解决李叔叔的.这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道加法题吗?
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教师巡视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来自网!http://
后,找出复合结合律的几个学生汇报,或者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88+104)+96=88+(104+96)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结合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256+99+44=(□+□)+□
(2)125+32+168=□+(□+□)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的运算律,你还记得哪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二、新课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吧。
请你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写下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探讨: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来完成这个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425+14+186
(2)75+168+25
(3)245+180+20+155
(4)67+25+33+75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3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10月28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加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1.下面各数再加多少是100?(口答)
1824374553667289
2.什么叫做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3.什么叫做加法的结合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4.引入新课
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
便。今天,我们就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1.学习例3
2.出示例3(1),思考:这里三个数连加,哪两个数可以先凑成整百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小组合作、讨论
4.交流方法。
5.出示例3(2),学生进行尝试
6.交流方法。
7.完成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思考: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
一般先把哪两个数相加?
8.进一步研究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过去口算57+28是怎样算的?
9.学习“试一试”
学生进行尝试,指名学生板演。
10.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讲评。
(2)思考:这几道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练习十三第5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里要把哪两个数先加,
使计算简便,这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练习十三第6题第一行
指名学生口算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三第5题,第6题第二行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还不够正确。特别是综合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些同学还存在着问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4
设计说明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学生具备了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的经验。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中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比较中优化算法,在追问中明晰算理。
1.在情境中迁移旧知,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是激励与唤醒。在设计本节课时,仍创设李叔叔骑车旅行的生活情境,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呈现的四个数很有特点,在学生列出算式“115+132+118+85”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并让其独立计算,因为学生具备脱式计算的能力,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采取适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2.在汇报交流中共享算法,观察对比实现算法优化。
算法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算法的优化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优化。因此,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之后,着力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种算法,借助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的方法中,以尊重、接纳、欣赏召唤学生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交流整合中,感受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从而实现算法优化。
3.在追问中明晰算理,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要抓住其本质,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据此,在交流算法时,重点让学生说清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突出了算法背后的运算定律支撑,体现了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5+56=56+□
75+36=□+□
78+96=□+□
(143+63)+37=143+(□+□)
54+(46+147)=(□+□)+147
78+48+152=□+(□+□)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为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指名汇报。
预设
生1:第四天,从A到B,要骑115km。
生2:第五天,从B到C,要骑132km。
生3:第六天,从C到D,要骑118km。
生4:第七天,从D到E,要骑85km。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课件出示例3。
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提问:怎样列式呢?(生独立列式)
(2)提问:请你算一算,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举例、观察、发现、验证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
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加法交换律并不陌生,描述和总结不是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内涵和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运算律。
教学流程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游戏激趣
师:今天,咱们先做一个游戏,先听清老师要求,老师举左手,同桌两个同学交换位置,老师举右手,前后两个同学交换位置。
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
提问: 在游戏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说出“交换”。
板书:交换
活动2:合作探究 ,寻找规律
一、 加法交换律
1.出示例题,引发思考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他打算骑自行车旅行5天,这是他第一天的骑行情况。(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问题1: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口头汇报。)
问题2:要计算李叔叔一天骑车共走多少千米?应怎样列算式?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2.总结提升,引出规律
(1)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语概括出来。
(2)反馈交流。
幻灯片出示并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二 、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出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帮李叔叔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李叔叔继续前行。下面是他前三天的骑行情况,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求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请同学们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是怎么想的?
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什么关系?用什么连接?
板书:88+104+96=88+(104+96)
出示:(69+72)+28 ○69+(72+28) ;
55+(45+27)○(55+45)+27 ;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活动3:巩固练习
1. 应用加法交换律,用线连一连。
2.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_______; _______+65=65+35;
78+_______=43+_______; a+12=12+_______;
3. 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25+68)+32=25+(_______+_______);
130+(70+4)=(130+_______)+_______;
4.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请你写出来。
51+85+49=51+49+85;
59+74+126=59+(74+126);
56+24+44=24+(56+44);
77+84+16+23=(77+23)+(84+16);
活动4: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今天我们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2.这个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活动5:作业布置:
P13页第3、4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04-07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01-14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2-04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4-16
《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04-03
运算定律教案01-23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04-07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4-06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06-10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