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22 08:12: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

  3、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

  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

  生:公鸡开始打鸣。

  生:太阳刚刚升起。

  师:太阳从哪边升起?

  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

  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

  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

  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

  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

  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北极星指向北方。

  第14课时自主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第单三元《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表现的特别好,特别爱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谁知道老师一共带来多少件礼物啊?

  生1:一共有六件礼物,有三个大的礼物三个小的礼物。

  师:真棒!你是按照大、小来分的(板书大小)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一共有六件礼物,蓝色的有四件,粉色的有两件,所以有六件礼物。

  师:那他是按什么来分的啊?

  师:真棒!几位同学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把这几件礼物数了出来,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板书:分类)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体现数学学科素养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二、新授

  1.分类:

  春天来了,老师想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门口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愿意把它们分分类吗?那我们可以如何分类呢?

  生:按颜色分类(师板书:颜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按形状分类(师板书:形状)

  师:那今天我们就先来按照形状来给气球分分类,请同学们按形状把气球摆一摆,再数一数每种气球有多少个,收集数据,把结果记录在格子里,现在开始。

  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你坐好,老师刚才巡视的'时候发现咱班同学们整理的可真好啊,老师拿了一个同学的作品请他给大家分享一下他整理的结果。

  师问生1:你能和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吗?(摆成一堆一堆)

  生:我把一样形状的放在一起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行吗?好请回

  师问生2:那你为什么把气球摆成一排一排的呢?

  生:这样更容易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收集与整理的乐趣】

  2.整理

  师:那我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你们是怎么数的这么快的?我还没来及数呢!

  生:看那个最长哪个就最多,哪个最短哪个就最少

  师:哦!你们是通过长短看出来的,老师这里也有个作品,我一摆出来就发现糖葫芦型的和心形的一样长,那他们一样多吗?

  生自己发现需要按照一个对应一个的标准来数

  师:为了让我们的图更加清晰我们还要一起补上一些内容,我在图的下面画上一条横线告诉大家我是从这里开始数的,在下面标记,第一列都是圆形的,第二列都是糖葫芦型的,第三列都是心形的,这下就能让看图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我画的是什么意思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图来表示我们的结果。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有很多有创意的作品(收集同学作品进行展示)

  师:我发现这些漂亮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他们都是用什么来记录结果的?

  生:用数来记录结果的

  师:我们刚才用图来记录结果的这一次用数也能记录结果(利用学生作品制作表格)

  师:我们先横着来看,第一行都是…生:形状,第二行是…生:个数。我们再竖着来看,通过观察第一列你能知道糖葫芦形状的有几个吗?观察第二列你又知道什么了?老师在这里加上几条线你会发现它特别像一张…

  生:表格。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不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还能把它们整理成图或者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与整理。(板书整理)

  师:呀!老师突然发现我有一个气球忘放进去了,快帮老师出出主意,这个气球应该放在哪?(师举起一个粉色心形气球)

  生:应该放在心形的气球上面

  师:可是我黑板上的气球没有粉颜色的啊,为什么也能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心形的

  师:因为我们是按照形状来分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是这个形状就得放在这里。那我们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心形的气球我们的表该如何改变呢?

  生:心形下面的3改成4.

  师:呀!这里还有一个兔子形的气球(老师举起一个蓝色的兔子气球)这该放哪啊?

  生:应该单独放在一行,因为他是单独一个形状

  师:那我们的图和表如何改变呢?图的下面画上一个兔子形状,表示这一列是兔子形状的气球,表格里第一行加上一个兔子形状,下面写上1表示有一个兔子形状的气球(更改图和表)这下我的表格完整了吧,那为什么同样都是增加一个气球,你们一会变了个数,一会又让我增加了一列啊?

  生: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同

  师: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虽让增加了一个气球,可是心形气球只增加了一个,而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却增加了一类,你们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制作图和表格的过程,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不光老师爱出去玩,同学们一定也特别爱出去玩吧?老师到了游乐园门口就看到了好多的同学都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郊游了!你们能给这些人分分类吗?

  生1:可以按大人和小孩分类

  师:还可以按什么分类?

  生2:可以按男人女人分类……

  师:还有吗?

  生:按左右、家人等等

  师: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进游乐园了,看看我们到哪了?可是到了售票处我就想你们那么多的分类标准,我该选择哪种呢?

  生:按大人小孩分类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大人20元,小孩10元。

  师:好了,我们接着往下走,这一站我们该选择哪种分类方法更好呢?

  生:分男女

  师:你们怎么不选大人小孩了?

  生:因为这次要进男更衣室和女更衣室了。

  师:看来虽然给这些人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刚才的这两个情景都是老师遇到的困难,现在就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两个困难,真正的给这些人分分类,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张小卷子,先仔细看一看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什么忙,把这些人按什么来分类呢?

  师:看看你的卷子,谁能告诉我你是帮我什么忙?按什么标准分类?

  生1:按男女分类

  师:你来给大家看看你从哪看出来是按男女分类的?(生指表格)

  师:还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

  生2:可以按大人和孩子分类

  师:除了按男女分类和按大人孩子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能?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分类标准记录在表格里。

  师:同学们已经帮老师解决了两个问题,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都是这么些人分类,可是为什么两次分的结果不一样啊?

  引导生说:因为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师:标准不同、结果不同(板书)但是有什么是没变的?

  生:总共的人数不变

  师:表扬同学。你不仅找到了他们的区别还找到了不变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感受遇到不同情况分类的标准也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分类的现象?

  生:垃圾分类、超市分类、书籍分类、药品分类……

  师: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超市分类、药品分类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啊,以后在生活中你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啊?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好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师:现在马上就要下课了,你能和你小组的成员交流你本节课的收获并派出代表把你们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吗?

  学生分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一起学习了把一些东西进行分类,还能够把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整理成图、整理成表,同学们还知道了标准不同结果不同,而且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就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统计与概率的原型,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好今后遇到的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

  抽学生数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1数字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9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展示出来,进行集体订正。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

  (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9。

  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对了,书上的小女孩也发现这个规律,将数按顺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

  教师板书。

  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按数的顺序写数时,先写的数就叫做前面的数,后写的数就叫做后面的数。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比如37和59谁大谁小?

  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大。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完成书上12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说出排在50前面的数都比50小,排在50后面的数都比50大。

  2、培养学生数感

  刚才同学们按“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规律完成了连线。48,27、、、、这些数都比50小,这些比50小的数都是一样大的吗? 那么在48和27中,哪个数比50小一些,哪个数比50小得多呢?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答:虽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27离50比较远。

  对了,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多。

  教师板书:小一些、小得多。

  你还能说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数吗?

  比50小得多的数还有哪些呢?

  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还是小得多,谁能说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学生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肯定。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完成书上第10页课堂活动。先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上11页练习三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教学结束: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学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12页《路(前后,左右)》

  二、设计意图: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时以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重视和强调学生学的过程为重点,教师主要起点拨引导作用。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不但能在图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

  三、教学目标:

  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难点:

  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

  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

  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依次出示:前、后、左、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左右。(出示课题:前后左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学生利用直观情境,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橡皮7块,盒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一些橡皮,请一个小朋友,拿走3块,还剩下4块,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

  抽生回答:原来有7块。

  师:你怎么知道盒子里原来有7块?

  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3块,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4块。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橡皮了。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

  师:这是什么?(出示课件演示)

  师:拿走了6个,还剩4个,树叶下面原来有多少个?

  抽生回答:原来有10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原来有多少的应用题。(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游戏,学生在玩中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现在小猴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

  1、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

  抽生说一说

  师:谁能把这两个条件说完整?

  抽生回答

  师:小猴的问题是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师:谁能把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抽2—3生回答,全班齐说。

  师: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与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2、列式计算

  23+5=28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采下的个数加剩下的个数等于原来的个数)

  3、指导写单位名称

  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师: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式后,要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题目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会回答?

  生:树上原来有28个桃。(指名学生口答)(课件出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他们有着类似问题的解题经验。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说。也应该考虑到少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又要利用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了难点。]

  4、如果学生前面没有说出5+23=28的算式,在解答后提问,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5、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应用题,就是把还剩的和已经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第1题。(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

  抽生回答。

  师:你能完整的把两个条件说一说吗?

  抽生回答。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抽生回答。

  师:求一共有多少拼图,就是把已经拼好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师:请学生在本上独立完成。抽几个学生的展示(投影)

  师:注意单位名称,谁来口答?

  抽生口答,全班一起口答。

  2、第2题(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

  抽生回答。

  师:你能完整的.把两个条件说一说吗?

  抽生回答。

  师:要求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就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四、拓展训练

  1、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几只?

  师:这道题能做吗?谁来补充一个条件?

  抽生回答。

  2、延伸。

  师: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月饼、10盒、6盒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列出算式后,在得数后面要标上单位名称,口答。

  由于孩子年龄小,数学课也有点枯燥,一节课下来,有点累,一分钟的音乐让孩子稍微放松一下。

  板书设计:

  求原来有多少

  拿走的+剩下的=原来的

  已摘的+剩下的=原来的

  已拼的+没拼的=原来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学习目标:

  1、学生依据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探索活动中,利用数的认识说明比较的方法,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每天都会背上小书包,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小猪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体育课刚下课,小猪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绳,想和小兔子进行一场跳绳比赛!

  ppt显示:小猪跳了3个,小兔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

  指出:要知道谁赢了,只要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

  提问:为什么3小于5?

  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谈话:小猪输了比赛,决定回家练习之后再战,而小兔觉得自己赢了就不再需要练习。于是,第二场比拼有了结果。

  ppt显示:小猪跳了12个,小兔仍然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你是怎样比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5

  师总结:

  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3、谈话:小兔看到比赛结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输了比赛,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太骄傲了而没有努力。于是,小兔跟小猪商定,三天后再来一次正式的较量!

  4、ppt显示第三次比赛结果:小猪跳了38个,小兔跳了46个。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问:38和46谁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给予表扬和肯定。

  (2)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所以46大于38。

  (3)在百数表里,46在38的后面,所以46比38多。

  (4)46比40多,38不到40,所以46比38多。

  (5)46的十位上是4,38的十位上是3,4>3,所以46大于38.

  (6)师:借助计数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来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计数器,将这两个数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出示图片)

  提问:我们刚才很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其实比的都是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用红粉笔描出十位上的4和3)

  2、巩固

  (1)谈话:看见小猪和小兔在比赛,动物们也纷纷加入了进来,小猴子还自告奋勇的做了裁判。

  ①小马跳了24个,小牛跳了33个。

  ②小狗跳了45个,小鸡跳了76个。

  ③小羊跳了60个,小猫跳了80个。(①不动;②改成小狗跳了60多个,小鸡跳了70个;③改成下面的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这样形成三个递进的层次了)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2)粗心的小猴子裁判在记录小鸭和小鹿成绩的时候没有记全,只知道:

  ①跳的个数都是两位数。

  ②小鸭跳的个数十位上是4,个位上不知道,小鹿跳的个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也不知道。(①②改成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谁赢了?为什么?不要啰嗦)

  小猴子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聪明的小朋友有办法帮助小猴子吗?

  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总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谈话:小猴子非常开心,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接下来是老虎和狮子的较量了,小猴子想比较两位数,比十位就可以了,于是只将十位上的数字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个,狮子跳了5??个。

  提问:小猴子又被难住了,这下该怎么比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1.这里直接出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然后要让学生讨论,再交流他们的比较方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最后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2.其次,再编故事,老虎跳了53,说小猴子写字比较潦草,只看得清狮子跳了50多个,那知道谁赢吗?狮子要跳几个才赢?你是怎知道的?3.最后,再深化,如果有两只动物都跳了80多个,你能比较他们谁赢谁输吗?这里分三个层次,就层层递进了,你的设计都不是递进,是倒退的。动物名称自己改)

  谈话:细心的小老鼠将成绩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

  提问:谁跳的多?(显示拨号数珠的计数器。)

  根据学的生回答,板书53<56,并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4、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

  谈话:经过比赛的'选拔,狐狸和大象跳的最多。

  ppt显示:狐狸跳了100个,大象跳了98个。

  提问:谁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出示计数器,拨出100和98,问: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可能的想法:

  ①100里有10个十,98里有9个十,所以100比98大

  ②100在98的后面所以100比98大。

  ③100是三位数,98是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0>98,指出:狐狸获得了冠军!

  追问:100和8呢?67和5呢?

  总结: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5、课堂小结

  全班齐读师生共同总结的三个规律。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很快就学会了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跳绳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狐狸最终成为了冠军。接下来,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进行一场比拼啦,看一看谁能获得第一名!

  1、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说说六十几的数有哪些。

  (2)将六十几的数分别与六十和七十比大小。

  (3)总结:六十几在六十和七十中间,所以六十几比六十大,比七十小。

  (4)追问: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2、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先根据计数器写出数字再比较大小,注意写数字的时候数位对齐。

  指名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比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直接填符号。

  (2)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4、游戏小猫钓鱼。

  46,78,99,14,58,33,85,62,100,55

  (1)小于50的数:

  (2)大于70的数:

  (3)大于50小于70的数:

  5、谁的反应快。

  (1)说出比60大,比80小的数。

  (2)说出个位是5的数。

  (3)说出十位是5的数。

  6、想想做做第4题。

  (1)每人按从小大大的顺序写出3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

  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每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3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

  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写出大于77小于82的数

  (4)写出3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1的两位数

  7、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字是否有更深的认识?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提供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经历退位减法算法的探索。

  3、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阅览室去看一看,就在阅览室里来学习借书的数学题,(出示第75页例题)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根据统计表里的内容,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生答)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又多又好。(可以借助小棒动手摆一摆、口算、拨珠、画一画、笔算等方法。)30—7=?

  二、引导交流,总结

  1、汇报。

  (1)用小棒或计算器来边演示边说。(指名在黑板上演示,进行演示,易于突破重难点)

  (2)挑你最喜欢的一种口算方法练习讲讲。

  (3)因为10—7=3所以30—7=27。

  (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

  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指名找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释,后老师补充。

  (其实,这道题和前面的加法一样,也可以竖式求结果,你能运用加法的书写方法,结合减法的口算方法自己列竖式做做吗?边写边想: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办?)

  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回答问题。

  2、总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3、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自己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先自己独立完成,在同伴间交流。

  4、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尝试着用竖式解答,和同伴说说自己的算法。

  三、知识拓展、加深理解

  (数学书76页)试一试:

  自己观察图弄懂题意,说说你的解题方法。

  35—8=为什么用减法?

  35表示:

  8表示:

  怎样计算:

  ①订正竖式计算,为什么个位结果是7不是3。

  ②再依据数线分析,体会减相当于倒着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经典教案汇总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b、6+40=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是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且力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较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发、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们买东西要用( ),人民币的单位( )。

  2. 口算

  1元=( )角 1角=( )分

  10角=( )元 10分=( )角

  80分=( )角 50角=( )元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教学例6

  小朋友们刚才大家都说出了许多小商品-气球,那你想买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上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列算式并计算答案)

  你还能根据这幅画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请其余学生回答,说明解题思路、计算方法。)

  三、购物实践活动

  1. 看图列式计算

  8角 + 9角 =

  1元2角 + 9角 =

  2. 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发现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

  四、教学效果测评。

  1. 一共多少钱?

  2. 教材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可直接写在书上。

  3. 购物。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 )钱。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 )钱。

  (3)张刚买上面3种物品,付给售货员2元钱,应找回( )钱。

  4. 找回钱的练习。在应找这一栏应写上算式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元=( )角 1角=( )分

  10角=( )元 10分=( )角

  80分=( )角 50角=( )元

  13角=( )元( )角 1元7角=( )角

  5角+8角= 1元-6角= 1元+3元1角=

  8角 + 9角 = 1元2角 + 9角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旧知识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新知识。

  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竖式计算中,解决“对位”,“进位”和“计算顺序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第8页主题图。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

  ⑴班级人数

  ⑵限乘人数

  (二)新授

  四个班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二(1)36人,二(2)30人,二(3)35人,二(4)34人,需搭乘两辆车前往,但车有人员限制,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讨论:要想知道哪两个班可合乘一辆车,就必须算出不同的两个班乘车总人数。)

  1、不进位加法

  例1: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师:36+30

  ⑴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⑵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6加0等于6,十位上3加3等于6,得出竖式答案66。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十位相加为6,个位相加为6,也得出答案为66。

  ⑶师:小结计算过程:(借助小棒演绎竖式加法)

  3 6

  + 3 0

  个位6加0满6,说明个位为6.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个位下写个6,十位相加为6,得出答案66.(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做一做)

  例2:我们来计算二(3)班和二(4)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引导学生计算,做法同例1。(做一做)

  2、进位加法

  例3.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师:36+35

  ⑴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⑵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6加5等于11,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⑶师:小结计算过程:

  3 6

  + 3 5

  个位6加5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

  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6+35=71(人),71人比“准乘70人”多,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不能合乘一辆车。此方案不可以。

  检验第三个乘车方案。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 36+34=70

  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做一做)

  (三)新课小结。

  (投影出示三中种乘车方案的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的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四)总结算法。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组织比赛

  教学目标:

  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并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表、学生每人一支水彩笔、空白纸。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统计

  1、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我们五龙小学的小朋友开展了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知道都有那些活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都有哪些活动?

  (生答师板书)你们喜欢这些活动吗?那我们也来组织一次比赛,好吗?

  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2、(指黑板)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我们只能选其中一项活动进行比赛,我们该组织什么比赛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3、小朋友们意见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适时导入)

  4、小朋友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统计。

  [从生活情境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什么比赛,意见不一致,找寻有效的办法--统计。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实用性,必要性]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体验统计过程

  1、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小朋友的意见呢?(生自由答)现在我们就先在小组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只能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由小组长做好记录。(用师发的空白纸)看哪组最快?准备好了吗?开始!

  2、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

  [提出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统计。培养学生组织、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各组讨论完毕,排出先后次序)小朋友们表现得太棒了,我们先请冠军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统计结果!(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将小组调查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觉得他们调查得怎样?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合作意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在比赛之后,体验集体合作成功的快乐感,吸取成功或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次合作作好准备]

  4、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总结:其实刚才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统计(师板书:统计)我们用来表示统计结果的这个图就是统计图。

  [通过交流成果,总结出统计方法,不硬性规定统计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合理的方法]

  5、刚才小朋友们的统计图做得非常漂亮了,从这几张统计图里你能知道全班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活动吗?(不能)那该怎么办?(制一张大的统计图)师出示统计表,让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张统计图填完整,好吗?(师生一起动手填涂)

  6、我们的大统计图制成了,漂亮吗?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生自由提问,集体对每个问题进行系统解答。

  (2)师补充生未提出的问题,供学生解答(出示课件)。

  三、应用实践

  1、除了举行比赛活动,还需要一些奖品,买什么奖品好呢?(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能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图,请生一个接一个上台来画上自己最想要的奖品。

  3、请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师做总结。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制作统计图的热情真高,不知不觉下课的时间到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课时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利用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规律。

  1、师: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智慧花吧。老师要把它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吗?(有)哇,盒子里有好多呀!

  老师贴两朵花。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智慧花?(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2、再猜、再贴;再猜、再贴。预设学生一定会越猜越准。追问学生原因。

  3、师边与孩子一起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分组的虚线。红、黄,又是红、黄,还是红黄。

  师揭示课题:像红黄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跟老师学读一遍)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齐读:找规律。

  (二)探究发现规律

  第一次探究:找一找

  (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一群小学生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2、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同桌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

  3、汇报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说到哪种事物便点击课件使之放大)

  (1)我发现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

  (2)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

  (3)我发现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再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

  (4)我发现小朋友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

  师在学生汇报每条有规律的排列事物时,可有意识地提示孩子可让自己的表达简单些。在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了规律的排列情况后,都追问孩子们接着往后排下一个应该是什么?

  4、师:我们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它们排列的规律。像灯笼的一紫一红、小花的一绿一红、彩旗的一红一黄、小朋友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一黄一蓝,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齐读)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次探究:摆一摆

  摆学具

  师:小朋友找规律找的很不错,老师摆一个规律看谁能接着摆(摆例2第一个规律)。啊!你们真厉害,我再来一个(摆例2第二个规律)。

  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

  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第三次探究:涂一涂

  师:孩子们,还能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涂出漂亮的颜色吗?小朋友们翻书89页看例3,独立完成涂色,教师注意订正。把学生涂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追问这样涂的原因,并表扬涂得漂亮的同学!

  师:有些同学涂得真漂亮,看谁涂得又对又漂亮。(完成89页的“做一做”)

  第四次探究:练一练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谁找能找出生活的规律吗?(出示练习一)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来一个呢!好的,来一个难点看谁能战胜。(出示例3)

  (三)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吧!(出示练习)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 今天晚上“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下节课汇报自己找到的规律。看谁能找到生活的规律,成为小小发现家。

  (四)活动总结。

  师:是呀,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50+20——+20——+1647+2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4)反馈练习:完成第75页“做一做”。

  32+6=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1)竖式的写法。

  我们会用竖式计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样算呢?(板书:34+25=)

  教师演示: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算?启发学生得出: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整相的和整捆的相加。(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学生讨论:写竖式时应该怎样对位?启发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板书:

  提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先把单报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9根,再把3个整捆的和2个整相的小棒合起来,是5个整相的,一共是59根,所以34加25得59。

  小组讨论:计算时先把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数?

  引导学生汇报: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9根,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4加5得9,在横线下面个位上写9。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5个整捆,也就是5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5

  教师板书:

  (3)阅读教科书76页例2,填上得数。

  回答问题:①在上面的竖式里是怎样对位的?

  ②在上面的竖式里,是从哪位加起的?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告诉学生:以后做题虚线方框中的式子不用写。

  (4)反馈练习:完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24+63=52+36=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填写上面的括号,再让学生说说从哪位加起,然后计算出得数。

  4、看书,质疑

  (三)全课

  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随堂练习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位加起的

  布置作业

  练习十八第2题。提醒学生:写竖式画横线时要用直尺,书写要工整,对齐数位,认真计算。

  2笔算下面各题。

  82+7= 70+20= 61+25=

  35+42= 3+44= 30+69=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例134+5=39例234+25=59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们还记得计算十几减9的.几种方法吗?(数数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法算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8。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幅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8人;那么计算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2)平十法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

  (3)想加法算减法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5)=13 13-8=5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怎样算的?

  师板书:16-8=(8) 10-8=2 2+6=8

  4.尝试练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谈论。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4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先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然后再根据得数寻找苹果上的数,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捉迷藏

  (十几减8)

  13-8=5(个)

  方法一:破十法10-8=2  2+3=5

  方法二:平十法13-3=10   10-5=5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8+(5)=13 13-8=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信息窗3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教学重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5+10= 16+8= 27+7=

  15+6= 35-25=

  2.20-8=?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二、新授

  (一)观察情境图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回收了许多的废旧物,咱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的结果。

  (二)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口算)

  1.“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

  (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够减,怎么办?

  (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4)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说说理由。

  2. 分解法: 摆小棒法:

  24 - 8= 16 先摆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减8根,体会退位加十的过程。

  10 14

  6

  (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几个?”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

  (2)怎样列算式?自己解答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习

  13-6= 33-6= 53-6=

  83-6= 93-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1—5、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聪明小屋是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拿出一组练习:45-3= 45-7=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2.自主练习2:大减价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义。

  3.自主练习3:踩气球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3)全班汇报交流。

  4.自主练习4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自主练习5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

  二、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4-12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01-23

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7-23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左与右》数学教案01-17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九单元统计06-02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度量1》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数学教案01-17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01-1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3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