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及身心发展特点,以人为本,由浅入深,从基础抓起,
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缺陷,充分挖掘各自潜能,帮助他们增强学习意识,
掌握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增强交往能力,适应学校生活,发展语言水平,努力培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2人,男生9人,女生3人。学生的年龄结构悬殊大,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属于中重度智力残疾,其中有5人没有学习能力,并伴有多动症、孤独症的倾向,教学难度较大,有50%的学生基本没有书写能力,30%的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20%的学生不说话。本学期除了要加大识词量,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与书写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19篇课文,4个综合练习,分成8个单元,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紧,要求认读51个生字,11种部首名称。书写方面要求能照写描写生字,语言训练方面要求能读所有课文,C类跟读简短的句子即可。
四、教学目的
1.通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识字量。
2.通过跟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3.通过书写生字,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
五、教学要求
1.能准确认读51个生字。
2.正确认识掌握11个部首。
3.能朗读课文中的字、词、句。
4.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听说能力。制定训练计划,逐步提高听说能力,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儿歌”、“看图学词学句”等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识字学词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建立识字本,识字卡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七、教学活动
1.分小组学习,在竞赛中激发学习热情。
2.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的活动形式学习字词。
3.举行竞赛、展览活动调动学生写字兴趣。
八、具体教学时间安排
9月份: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10月份: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11月份: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12月份: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元月份:复习、考试
丹江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杨智慧2016年8月
班级学生名单
王博吴晓琴姚明明王世杰余路生舒悦丹樊子澳陈雅欣张志诚杨嘉懿李明耀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强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占总分20%)
二、讲授新课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瓜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并回读检查]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③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④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⑤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⑥问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⑦问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⑧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⑨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二)课堂练习:学生训练后,教师评点明确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过小山羊找快乐的故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并学做快乐的'人。
2.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积累词句的习惯。
3.认识11个字,引导自主增识汉字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课文。
2.学生体会课文最后山羊妈妈说的话。
乐学善思办法
分角色朗读,表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快乐?学生自由交流,教师不做性结论。
2.导入新课,阅读提示明确要求,认认真真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体验情感
1.自读课文。
2.小组讨论:小山羊找到的快乐是什么?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交流阅读感受
4.指生回答:小山羊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5.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同桌分节读,全班接读,分角色读
四、拓展延伸,陶冶情感
1.读课外课文
2.师生共同。
五、学习生字
1.看拼音读生字。
2.同桌互读。
3.去掉拼音读,同桌互读。
4.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老师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清代的一名诗人所写,他的名字叫高鼎。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进行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写的《村居》。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3.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去放风筝的呢?(播放音乐:放风筝)(出示课件图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诗,字数不多,平仄对仗,句式工整,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音韵美。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莺、拂、堤、柳、醉
(1)认知“堤”,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字,直接合成。容易识记。“堤”是什么呢?出示一个图片,帮助学生们识记生字。
(2)“莺”字强调部首“艹”,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注意“秃宝盖”这一部分,不要写成宝盖。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拂”也比较熟悉,左右结构,书写时候注意要占格均匀,把字写好看。读音是“fú”,不是“fó”。
5.猜谜语。
草帽下面一只鸟——莺
就是土——堤
6.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四、古诗赏读,感受情感
(一)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老师范读古诗。
2.请同学们把诗句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3.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二)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拂堤:(杨柳)像是在抚摸堤岸。
3.这两句写了什么意思?(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4.你怎样理解“醉”呢?(预设:音乐令人如痴如醉;花香醉人,酒香醉人,美景令人享受。)
5.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就是描写春景的词语,你还知道其它描写春景的词语吗?(预设: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6.赏析:“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三)导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诗人从描写景物直接到写孩子们的生活。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3.这两句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播放儿童歌曲:村居)
4.为什么归来早?(预设:忙趁东风放纸鸢。)你有没有放学后着急回家的时候啊?说一说,好吗?
5.试着用诗句的形式来说一说你放学后做些什么?(预设: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飞雪乐翻天。儿童散学归来急,忙约伙伴跳皮筋。)
五、班级展示
比赛规则: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评选出诵读冠军。(预设:小组成员推荐优秀作品展示,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达到预设目标。)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还有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诗、村、童。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诗、童”的注意要点。预设:“诗”注意偏旁占格在左边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柳树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的。柳芽的嫩绿,是初春时节最美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活力。(出示图片)
2.课前准备: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出示图片)
3.老师导入:听着好听的歌曲,欣赏着这美丽的`柳树,(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走进《咏柳》。(出示图片),
4.(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出示课件图片)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诗,字数不多,平仄对仗,句式工整,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韵律美。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咏、妆、丝、绦、裁、剪。
(1)认知“咏”,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通常有下面几种情况: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左声右形,左形右声。
(2)“丝绦”两个字强调读音“sītāo”,不能读成“sītiāo”,书写时注意偏旁部首。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剪”也比较熟悉,上下结构,由“前”和“刀”组合而成,书写时候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5.通过图片来了解“妆”和“绦”(出示课件图片)。
6.猜谜语。
前面是刀——剪
一张嘴收到头——咏
7.形近字区分。
咏()妆()绦()裁()
永()装()条()栽()
8.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四、古诗赏读,感受情感
(一)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老师范读古诗。
2.请同学们把诗句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3.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二)导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
2.一树:满树。
3.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4.妆:装饰,打扮。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6.这两句写了什么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7.赏析:把眼前的柳树和古代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起来,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三)导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两句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设问、比喻)
2.裁:裁剪。
3.似:如同,好像。
4.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五、课堂展示
为古诗配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诗文配画,可以为整首诗配画,也可以为一句诗配画。看谁画的符合诗的意境。
六、学写生字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碧、妆、绿、丝、剪。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碧、剪”的注意要点。预设:“碧”注意偏旁“石”,出示猜谜语识记生字: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剪”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配套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点 :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难点:
1、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美诗文,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二、解 题:
谁来解释题目《答谢中书书》?
明确:答,回;谢中书,即谢徵(掌朝廷机密文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谈山水的信。
过渡语:
这封回信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精彩的山水诗,走进这富有诗意的画境中,让我们与作者共同欣赏这奇山异水吧!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思考:你们用什么感情读课文?
明确:可用“赞美”“愉悦”“自豪”等感情来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有质疑,或新的发现提出来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分析提示: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六、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七、总结写法,实践体验。
描写景物,抓住灵魂;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抒发真情。
八、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特点,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吧!教师出示图片提示。
九、结束语: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山水本是无情物,因古代文人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的交流对话,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让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吧!
十、课外作业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十一、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童话的教育意义,体会爱的博大无私,培养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荣辱观。
2、过程和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主旨,探讨作者寄寓的愿望,培养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荣辱观。
2、想象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学生在课下阅读天文方面的书籍,了解星座的有关知识;2、收集关于星星的故事;3、带领学生观察星星,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我们仰望夜空,望着那闪烁的星星你想到了什么?你可知道关于他们的传说和故事?(学生自由谈自己了解的有关行星的故事: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等)在星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为人们指示着方向,有人知道这其颗星的名吗?(学生回答,北斗星)那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同学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那想象的翅膀,给了北斗星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咱一起来领会。〔板书课题:七颗钻石托尔斯泰]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将你不会读的的字词或认为应该注意的在书上画出来,读完后请教小组其他成员)
2、反馈检查:(1)你会读吗?试一试。指定两个学生读,读后写拼音,其中四学生到讲台上写,确定无误后全体齐读两遍。
干涸一瞬间唾沫清澈咽
(2)词义理解:注意词义相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
喜出望外瞬间清亮清澈干涸干枯捡拣
3、学生接力读课文,读完后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课文叙述的故事。
4、复述故事。
三、研读课文,挖掘主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对文章叙述的'故事已基本了解了,下面咱来认真地研究课文,试着找出托尔斯泰在故事中所寄托的深一层的含义。
1、来找一找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的变化是什么?
五次:变出了水、变得端端正正、木的变成银的、银的变成金的、变出七颗钻石和清澈新鲜的水流。
2、试找出每一次发生变化时故事中的情节。
为救母亲找水被绊倒将水倒给小狗一些病得要死的母亲把水让给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
3、请分析这些故事情节中所发生的原因。
一次为:对妈妈的爱急着为妈妈送水用爱心对待小狗母亲对女儿的爱把爱心给路人
4、小结:水罐的神奇正是爱心的巨大力量。在那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大旱灾过后,是什么拯救了人类,拯救了世界?是爱心、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作者让那象征着为他人着想的水罐变出了七颗宝石,又让那七颗宝石变成了北斗星,同学们,北斗星已经成了爱的象征,北斗普照人间,他帮助夜晚迷失方向的人们确定方向,他帮助在海上航行的人掌握航向。不正是希望爱心能像北斗星一样普照人间吗?
四、拓展延伸,训练能力(想象的运用):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作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你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好梦:找到水――欢乐噩梦:找不到水――悲惨有奇思妙想的要大力表扬]
2、假如说,当过路人讨水喝的时候,小姑娘没有将水罐递给过路人的话,故事的结局又会怎样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故事的结局,与原文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自由想象,以背离人民就会得到惩罚为主,由学生总结出“为人民服务光荣,背离人民耻辱”的结论。]
五、结语。两种做法,两种结局:为人民服务光荣,背离人民耻辱。课文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水罐的神奇变化;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愿大家像北斗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为人民服务,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间将更加温馨幸福,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神一、变出了水来――为母亲找水爱
奇二、绊倒水未洒――急送给母亲心
的三、木的变银的――倒给小狗喝的
水四、银的变金的――母亲让女儿&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比一比,组词”。
2、完成“抄一抄”。
3、完成“读一读,填一填”。
4、完成“用加点的词造句”。
5、“读一读”。
教学重难点:
1、完成“形近字组词”。
2、完成“抄写易错字”。
3、完成“积累成语”。
4、完成“造句”。
5、完成“节气歌、对联和成语”。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型:
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学生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元日》、《老北京的春节》和《冰灯》三篇课文,了解了不同地域春节的盛况。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
1、完成“形近字比较”。
⑴、出示四组字,学生认读。
⑵、学生自由组词,说说每组字的`区别。
⑶、指名组词。
⑷、指名上台填写。
⑸、读一读。
2、完成“抄一抄”。
⑴、出示要抄的词语,学生读。
⑵、说一说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字易写错。
⑶、学生正确书写。
3、完成“读一读,填一填”。
⑴、学生自由读。
⑵、找一找填写规律。
⑶、试填最后一组。
4、完成“造句”。
⑴、出示例名,学生齐读。
⑵、找出加点的词语试说一句话。
⑶、把说的话写下来。
5、完成“读一读”。
⑴、出示“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⑵、说说二十四节气分别在什么时间。
⑶、分组读。
⑷、试背一背节气歌。
三、作业 布置:
完成“日积月累”活动。
四、板书设计 :
组词
抄词
日积月累 填词
造句
读句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开卷有益”。
2、完成“笔下生花”。
3、完成“金钥匙”。
教学重难点:
1、完成“自读课文”。
2、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型:
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学生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天地”学习。
二、学习新课。
1、完成“开卷有益”。
(自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指名说说,自己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⑶、齐读课文。
2、完成“金钥匙”。
⑴、出示(金钥匙“资料归类”)。
⑵、说说自己进行过哪些资料的整理归类。
3、完成“习作”。
⑴、读题。正确地选择题目。
⑵、学生围绕选定的题目小组交流。
⑶、指定学生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⑷、学生动笔写。
⑸、分组评议。
⑹、自己修改。
三、作业 布置: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 :
12、过年
语文天地
开卷有益
金钥匙
习作:选一项,写一写。
五、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03-12
语文教案(经典)08-10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经典】语文教案10-14
[精选]语文教案10-1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8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