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共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四个生字,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2、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盲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艺术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天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
2、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妇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
二、新授可课
(一)小组自学生字
1、绅 枚 币魔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边是四笔反文。
币:币的第一笔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组内学习记忆生字并组词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哪几段讲的是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开是围绕着木牌上的字展开的,请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变了,还有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
3、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找发生变化的内容,动笔画在书上。
4、小组内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关键的变化。(人们的态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发生了变化)。
6、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态度:无动于衷 慷慨解囊
收入:少 多
神情:悲伤 笑着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老人的样子,路人的态度。
(2)重点指导读盲妇人前后两次说的话。
(3)分角色朗读。
8、质疑。
过度: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请你小声读读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诗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语句。
2、启发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结合着自己找到的资料来谈谈。
(1)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2)学生展示
3、理解盲妇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请同学说说这时如果你看到盲妇人会怎么做。
4、自由读第三段,体会巴黎大街上的人们对盲妇人情感的变化。
5、自由读全段,思考语言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6、给出提示,可以结合提示内容进行思考。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 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 ;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 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对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__________ 。
(四)小结:
诗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把盲妇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间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惨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让人们先产生了愉悦之情,既而又产生了心酸的感受,像这样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就叫做“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也证实了语言的魅力。
7、解决“为什么人们开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
8、再读诗人添字后的话,进一步体会其魅力所在。
(五)学习运用语言
向诗人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别人。
1、出示郁金香图、节水图
2、看到图上的这些现象,你想说点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寻找有魅力的语言
2、找关于让·彼浩勒的诗来读一读
附:板书:
19 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诵读
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 时间15分钟
(2) 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 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 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 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的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2、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师: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看清目标,我们一路携手同行。在目标的引领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出示预习检测)
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确,读出感情。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够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吗?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接下来,大家进行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1. 默读课文1—10自然段,看看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怀特森是一个( )的老师。
2. 在这些事件中,“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 时间:三分钟
师:大家学习很投入,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让我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分享。(出示合作探究)
1.怀特森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
2.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每组按照4、3、2的顺序进行交流,1号补充并做好记录。
2、要善于倾听同学发言,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3、时间:3分钟。
展示汇报:(5分钟)
(一)、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师: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老师的本意不是去捉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怀疑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没有对老师说的话做认真的考虑,发现其中的疑点。)
(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师: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找到相关语句。(相机出示)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我们态度的变化:喜欢——吃惊——不满——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会怀疑,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新怀疑主义。这也是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此时此刻,你认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出示填空)学生练习填,指名填空。
看来,大家对这位老师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那么他仅仅是这一节课这样上吗?(出示自主学习)
1.怀特森老师仅仅这节课这样上吗?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他的教育方式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2. 时间:三分钟。
师:请同桌之间交流你的学习成果。试着练习填空。(出示填空题)
请大家看看该怎么填。指名说一说。
相机出示: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读出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结合下文来谈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
师: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这后三个段落看似多余,能否删去呢?
生:不能,它是对怀特森老师教育结果的深入描写。
师:是呀,这正是文章写作的一大特点,这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不从正面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丰富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身临其境、烘云托月的效果,尤其在难于正面描写人物时,侧面描写更有其特殊的功用。(出示金钥匙)
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这种通过对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述,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作中,也学会运用这种写作的手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生动传神。
二、拓展延伸。
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重庆市的一个学校里,也有一位很怪的老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怪老师。(出示拓展阅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文后问题。
三.小结
孩子们,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最好年华,要会学习,会质疑,勇于探索,才能成为适应新形势的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把两句名言送给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的。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的?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的?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的,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的神奇美丽,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理解“漫山遍野、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累语言。
教具准备
CAI课件(内含五彩池实景风光片及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1、讲故事激趣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2、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神奇”。
(1)小组自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整体感知,反馈学生读懂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3)质疑问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教学重点。
二、精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交流读后的感受。
(1)选择你最喜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
(2)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水池的特点。
(1)引导学生抓住“漫山遍野”“无数”“数不清”“有……有……有……”省略号等重点词及标点符号,体会水池多而且美。(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教师范读,配乐渲染,启发学生想像评议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2)学生交流刚才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4、课件再现五彩池的奇特景观,对照、印证刚才的理解与想像,进一步感悟五彩池的“神奇”。
(1)观看课件谈感受。
(2)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5、小结。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2、再读,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试着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概括第一句。板书:池池色不同。
(2)学生先自己说,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概括第二句。板书:一池水多色。
(3)学生直接概括第三句。板书:有色变无色。
4、课件展现这三句话描绘的景观,学生一边看一边进一步思考:从这三句话里,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5、师生对读,积累语句。
6、小结。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是什么?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三、熟读,积累语言忆神奇
1、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读。
2、回放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水风光片。
3、诵读交流。
四、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2、“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4、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5、齐读最后一句。
6、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练习2中的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巩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就不同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
二、多媒体出示:明境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请打开书,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3、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指导看图。
4、教会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教学第二题
1、审题,并画了题目中的要求
2、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将自己领悟的感情读出来。
4、按要求查字典。
5、分小组讨论、交流
6、汇报交流结果
7、出示: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
(1)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里越发纯净。
(2) 奶奶说:“小明,你长得可真结实。”
四、.总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为我们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用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预习下面课文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写好钢笔字”,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按照笔顺规则把“异济养”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3、完成“读读背背”,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 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 出示小黑板,认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 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4) 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中央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5) 学生书空
3、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4、反馈: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并作纠正训练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5) 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6) 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3、练习:根据书上插图,任选成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具:投影片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有人敲门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听力训练,放录音。
这是什么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过渡: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审题,出示书上插图。
三、指导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学生讲,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4、学生分小组练说。
四、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
2、设置情景:
(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3)敲门者是陌生人。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学生表演,大家点评,点评的要求是: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见熟悉的人时用礼貌用语,发现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绝。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五、.总结:面对朋友要热情、礼貌,面对陌生人的敲门要婉转拒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二、学写:竖
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三、多媒体演示:十、个
1、学生仿写
2、反馈: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辅导。
四、反馈
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不足之处重点辅导。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级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二年级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级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级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二年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二年级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24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10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