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25 08:09:3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锦集【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二、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三、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到了,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2、过渡:春天多美啊,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郊游,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唱着《春天在哪里》出发吧。

  教师弹奏,学生全体起立唱歌踏步。

  3、好了,我们来到了一片青草地。(贴小朋友的图)

  小朋友,快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认真看黑板上的图,说清图意。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1)过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清清的.小池塘显得格外可爱。小朋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一起来感受小池塘的美吧!

  (2)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多美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的这个美丽画面,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通过朗读,把小池塘的美读出来吗?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并进行评议。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那在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请你接着读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谁来说说看?

  (4)指名读课文。并把相对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去。

  (5)美丽的小池塘倒映出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还会映出些什么呢?昨天刘老师让小朋友来动手画一画,谁想来展示展示?

  (6)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图,贴在黑板上,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子说话。

  4、学习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现在的小池塘美吗?对呀,引读“美丽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让我们拿起书,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

  (2)齐读课文。

  6、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要离开小池塘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小池塘说些什么呢?

  7、在我们伟大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小朋友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这样你会发现更多更多的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到时间的珍贵

  思想教育:感悟到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点:

  “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或有关课文插图的多媒体课件。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一分钟能创造多少东西?(农业、工业、科技、体育、军事各方面的例子都可以)哪些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们有哪些动人的事迹?搜集最疼爱自己的长辈的照片和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会不会留意时间的流逝,有没有觉得时间似乎总是有,用也用不完呢?我们学习了第三课,也许你会改变想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三、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边读边将这部分难理解的词句画下来。

  2.交流不理解的词句,重点解决思考·练习3中的四个句子。

  电脑课件出示这四个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助理解、体会。

  让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最疼爱自己而已经去世的长辈的照片,谈谈疼爱自己的人逝去了你有什么感受。

  读父亲说的话,看看父亲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读读“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怎么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出示父母或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计算一下自己的年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从中感受到“时间一去 不复返”。

  指导朗读爸爸的话及“我”的生活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对第二~四句的`理解、体会。并通过朗读,从中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3、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第一~七自然段,朗读时注意声调应缓慢、低沉些,带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1.时间那么宝贵,我们怎么利用好时间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和时间赛跑,课文写了几件事?

  2.在书中标上序号,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说内容要点。

  (和太阳比赛更快地回家,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3.画出写“我”跑赢了时间的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4.追问学生:你跑赢了时间了吗?了解昨晚完成作业的时间。

  学生可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体会自己赢得时间后的心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5.指导朗读,体会“我”与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快乐。朗读时,力求体现出跑在时间前面的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

  六、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受益无穷”。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深刻体会的句子,并画上“ ”。

  3.投影或课件出示句子:“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读读句子。用换词法理解“假若”。(如果、假如、要是。)

  (2)小组合作讨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名人的事例来说明,谈谈自己的看法。

  4.电脑出示填空题。

  在战斗中和时间赛跑,________;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时间赛跑,________;在体育比赛中和时间赛跑,________;在科学研究中和时间赛跑,________;在学习上和时间赛跑,________。

  让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完成该题,并交流。

  5.指导朗读第九、十自然段,可读得慢一些。

  七、总结课文。

  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板书设计:

  和太阳比

  和西北风比 获得成功

  29* 和时间赛跑 十天做完暑假作业 收益无穷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方位,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

  【教学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太阳光和影子关系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学习2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学习生字“影”。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学习课文

  1、师范读课文。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⑵ 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⑶ 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⑷ 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⑸ 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3、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⑴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节分别写哪一幅图?

  ⑵ 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 集体交流,随机看课件,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看课件演示、观察,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影子的位置跟太阳的位置正好反。

  看图说一说: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理解“前、后、左、右”。)

  4、质疑、释疑。

  ⑴ 学生质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如:为什么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它指谁?)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⑵ 自由探究。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研究。

  ⑶ 交流汇报。

  在交流之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⑷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1、学习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跟老师说一说偏旁名称。

  2、找一找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狗、它。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学生根据画面说说怎么记住“黑”字。

  4、读词说句认字:用“跟着、朋友”分别说一句话。

  5、辨字、认字:贴上三个头饰(男孩、女孩、动物的头)老师一个个指过去说:“他、她、它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tā呢?谁能从这儿找字贴上去?”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2、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3、看课件,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4、学生自己背诵课文后,背给同桌听,会背的奖给自己一颗星。

  五、课外作业

  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给你的好朋友听。

  继续观察:在哪儿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步理解方位。

  2、学写三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

  3、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影、前、后、它、跟着、黑狗、朋友。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2、全班交流。

  3、小组认字比赛。

  以五人为一单位,拿出各自准备的生字卡片,围成一圈,让圈中间的同学介绍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马字,一匹马的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飞字,飞机的飞;我的右面是鸟字,啄木鸟的鸟。……

  如果有说错的小组成员可及时纠正,比比谁说得又快又对。

  三、指导写字

  1、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学写“鸟、飞”。

  教师利用一截电线,由“竖”弯成“竖折折钩”,在动态演示中帮助学生了解笔画形状,知道是一笔写成的。

  2、让学生找一找三个生字中带有这个笔画的字,书空。

  引导学生分辨“鸟”和“马”的区别。

  描红“鸟、飞”仿写。

  3、学习新笔画“横斜钩”,学写“飞”。

  复习“横折弯钩”,想一想,哪个字有这个笔画?

  比较“飞”和“九”,引出新笔画“横斜钩”。

  看教师范写“飞”,跟教师书空,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交流在田字格中写着两个字要注意哪些笔画。

  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继续激趣,引导探究

  1、激趣: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有关影子的问题想研究(或教师提问)?

  2、预设: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什么时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时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时候人们喜欢影子,什么时候的人们不喜欢影子?……

  3、引导探究: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学也可学着课本上小朋友的样子,写一段小诗。

  【板书设计】

  9、影子

  影子在前,太阳在(   )。

  影子在后,太阳在(   )。

  影子在左,太阳在(   )。

  影子在右,太阳在(   )。

  像小黑狗   是好朋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绘画活动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的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是什么呀?

  生:影子。

  嗯,影子是生活中一种有趣的现象,老师给大家看的是单色的影子,小朋友们,你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不同的影子吗?

  生:水中倒影。

  好,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画影子》,重点来学习画彩色的水中倒影。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小鹿的倒影图片

  唉!这张美丽的倒影又是什么动物呢?(小鹿)你们猜对了,水中倒影的轮廓帮我们猜出了谜底。为什么hi猜到小鹿呢?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总结:小鹿和水中的倒影上下对称

  (2)出示水中小鸭子的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这只小鸭子的和水中的倒影有什么不同?

  生:小鸭子清楚,倒影模糊,还有水波纹。

  (3)第一幅:看看这张图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感受。(没有影子的风景图片)第二幅:这张图片有了倒影,你的感受还一样吗?很多时候在画面上有了影子之后会显得更生动、更充实,画面会显得更好看。板书影子的特点:上下对称(出示错误的倒影让小朋友认识的更加清楚)水中的倒影比较朦胧、还有水波纹。

  4)同学们,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彩色的倒影,让你觉得特别好看、特别有趣。

  生:桥、房子、树……

  (5)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画

  老师对影子也非常感兴趣,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老师找的影子吧。(出示图片)梵高《星月夜》

  a、你们看大师笔下的影子多生动有趣

  b、点点星光和山烁的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多漂亮

  在动)

  小朋友的'画,你最喜欢哪一张呀?为什么?

  三、教师示范:

  好,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画一张美丽的水中倒影。

  1、先画水面和岸上的分界线,可以弯曲,生动些。

  2、画好岸上的风景后,水中的倒影注意要与岸上的风景上下对称。借画“月亮”让学生发现画倒影的方向。

  3、涂色注意两种方法,用水彩笔和油画棒。

  示范过程中,邀请小朋友上讲台作画尝试。

  四、作业要求

  影子非常的有趣,有的时候它会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加的美丽。我相信同学们都想亲自画一画有趣的影子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业的要求:请你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水中的倒影,来创作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五、展示作业、讲评

  组织学生展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拓展

  老师还给小朋友一种画影子的方法,用颜料画对印版画,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尝试这个方法来画画美丽的水中倒影。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长城砖》教学设计。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一、引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谁能简要的说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并不是描写长城的雄伟壮丽,而且有关长城砖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提醒注意读准生字:羡慕、允许、妄自菲薄等。

  2、说说看,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阅读,理解线索。

  1、默读课文,看看长城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填空:

  开始,长城砖觉得(),因而();后来(),长城砖感到( ),这些引起了它的()。

  2、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长城砖中描写长城砖自卑的句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砖》教学设计》。

  3、是什么促使长城砖由自卑变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体会情感。

  1、各自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读读课文,再在小组里表演。

  2、教师指导:要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必须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态、语气。同时运用人物的语气表现人物的话语。

  大教授的.“激动”;宇航员的“神采飞扬”;金发女郎的“崇拜”;小男孩的兴奋。

  学生练习,表演。

  指数名学生表演。

  3、再读课文,读出长城砖的价值。

  (展览受到的待遇,参观人数之多)

  五、想象情景,领悟内涵。

  1、同学们,如果你是长城砖,就是那块原先自惭形形秽的砖,听到了赞美,你想对谁说此刻心声呢?对自己?对游客?同伴。

  2、指名读最后一段。

  说说你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尊、自信、自强的理解。

  六、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自信、自尊、自强的格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够自信的地方吗?身边有不够自信的人吗?请试着劝他。

语文教案 篇7

  一、课文的类型: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 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疼子

  次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背

  描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影 子爱父

  写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本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

  二、旧课复习:

  请根据课文填空:(投影9)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归纳段意:买桔子送别

  三、问题探讨:(投影)

  1、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而来描写父亲?先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想一思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投影11—23):

  (1) 外貌:

  ○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 。 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2父亲的体态:肥胖。 作用:表明行动不便,艰难。

  (2)动作:

  ○1走路的姿势:蹒跚 作用: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2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 作用: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 (2) 语言:

  老师点评: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内 容 包含的感情

  儿子

  上车

  前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儿了

  上车

  后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赠言:真理是朴素的。

  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过渡语: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下面我们再一同来感悟一下作者所写的“父亲送我上车”时的情形。

  2、质疑:(投影24)

  (1)父亲在怎样的情况下送我上车的?

  (2)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聪明”?

  (3)父亲穿的是用什么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大衣?从这穿的衣服说明了什么?

  (4)作者这样写父亲送我上车有什么意义?(为写背影作铺垫)

  3、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投影25、26)

  (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 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

  ■ 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4、文中到底写到几次流泪?这几次的所流之泪有何不同?

  投影27:

  (四次流泪: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伤心之泪)

  四、小结:

  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处处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新,难怪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你父亲(或母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8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编排了《自己去吧》、《好奇的孩子》、《我和我的小伙伴》、《小黄莺唱歌》,以及一个综合学习和一个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课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启迪孩子们养成美好的精神品质,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自强自立;小木船和小禾苗得救靠的是小水滴们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小黄莺的成功得益于它能够克服自卑与胆怯,变得勤奋又自信;爱迪生的成才源于他幼年时期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字:正确认读四十九个生字。

  2、写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二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认识新偏旁“土字儿旁”。

  3、阅读: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读书感兴趣,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自信、积极探索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品质,感受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课时设置:

  21《自己去吧》……………………………………………………2课时

  22《好奇的孩子》…………………………………………………2课时

  23《我和我的小伙伴》……………………………………………2课时

  24《小黄莺唱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 ……………1-2课时

  综合学习五…………………………………………………………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12课时,还剩余5课时用于扩展阅读,或做书写练习等。

  让孩子们在自由学习的空间翱翔

  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学习的空间,以他们为主体,教师辅之以导,才能将语文训练落到实处,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中,笔者将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语文知识作为教学设计的思想,并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始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插图,展现情境

  儿童天生喜爱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儿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调动儿童积极性的契机。教学导入时,教者向孩子们展现了一幅北大荒的秋景图,孩子们在插图中发现:高粱那么红,河水那么清,那么北大荒的秋天还会有哪些景物呢?他们主动到课文中去找答案。此后,教者还展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斑斓的流云、成片大豆、火红榛树的画面,庄稼那欣欣向荣的样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有的孩子甚至学起了流云飘动、小鱼游水的动作。教者便适时引导,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五彩斑斓、清澈见底、挺拔”的意思,还知道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二、以读为本,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1.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者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抽读、赛读、互读。变化多端的朗读必须被合理地运用,才能为教学服务,否则将成为花哨的形式主义。为了寻找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教者请孩子们自己小声读。为了体会小鱼、高粱和大豆以及人们的不同情绪,教者先请他们自读体会,再抽读,自评、他评后,又同桌互读,教者适时示范朗读,最后汇报齐读。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或同桌相互读,或师生对读,还进行了男女生赛读。孔子主张“学而思”,就是一边读一边想,每一次“读”教者都有不同的目的,多形式的读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儿?

  2.孩子是不会安分地待在“读”的天地里,在读懂、读好后,教者为他们提供了讲一讲、演一演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说、去演。孩子们更加活跃了,扮演起各种植物或小动物来有模有样,展现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的孩子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读得更生动、更有趣。让孩子自我表现后,出示课后练习四,以练一练结束课文内容。孩子在讲、演、练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基础知识,更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想象作业,巩固知识

  学完课文以后,让同学们想象北大荒的秋天还有哪些景物,并动手画一画,可以画天空,可以画小河,可以画原野,也可以画茫茫的草甸子等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想象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课文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四、深化主题,拓展思维

  通过北大荒以前的荒芜和现在的美丽对比,孩子们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教者启发:为了北大荒永远美丽,为了自己的家乡永远美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再请孩子谈收集到的自己家乡的特产,谈自己如何把家乡打扮得更加美丽?将课堂上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尊重孩子,在教学中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教学要求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摘果子、游泳和飞翔。文章篇幅短小,但含义深刻。

  小猴、小鸭、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他们是怎么学会的,是课文理解的难点。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是怎么学会的?

  二、感情朗读,由扶到放,理解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以及相关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全班共同学习第一段,说说小猴和妈妈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妈妈,我要吃果子”——对妈妈的依赖、请求;“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突出“自己”,表现妈妈的鼓励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讨论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小组同学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每句话应该怎样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本剧表演,深化课文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教师也要参与孩子们的表演,如饰演文中的妈妈。甚至可以改编文中的妈妈形象,扮成一位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的妈妈,让孩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四、识记书写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生字书写。在学生自己练习的基础上,交流写字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

  3.生字的巩固复习。“我做动作你来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24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10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