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4 08:52:1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荐)

语文教案 篇1

  一、 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示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扮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身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身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身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小朋友,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 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 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

  (3) 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身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推荐、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 理解“树叶颤抖”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身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抖。)风走了,又怎样?小朋友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身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竞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扮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小朋友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干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 假如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要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____ 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

  ● 假如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 假如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婴幼儿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

  “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他人展示自身写得最满意的字。

  板书:

  树叶 颤抖

  12、风 林木 点头 来了

  河水 越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性”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花”等13 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拿出一本卡通书《多啦A梦》)这本书你们都喜欢看,谁能告诉我这本书的主角是谁?(生答:大雄和机器猫)。没错,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爱而且无所不能的机器猫,但是它不是真实的猫,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猫(课件展示猫的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他养的猫。

  板书:猫(齐读)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词新词

  1、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2、反馈自学情况:

  a. 指名读生字,卡片演示生字

  b. 请同学上台听写

  c. 点评并重点讲解:“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痒”偏旁不是“广”,“辟”字的左边不是“启”。

  d. 辨析多音字:“的” 、 “和”、“了”,让学生读出他们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拼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a.词语质疑

  任凭:不论,无论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b.听课文录音。

  c.集体朗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什么感受?

  (2)自由讨论,小组交流汇报

  (3)检查汇报情况,请几个小组代表谈谈

  板书:古怪

  淘气可爱

  (4)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自由组合读书,把“古怪”“淘气”“可爱”的味道读出来。

  四、小结:

  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又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

  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自由组合阅读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样古怪、淘气、可爱的?

  板书:古怪 淘气可爱

  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

  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

  (2)小组交流汇报

  大花猫:

  1、性格古怪

  (1) 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

  (2) 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从三方面具体写出猫的古怪: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跟一般情况不同,只能称其古怪。同时体会到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老实贪玩尽职

  板书:(大花猫)性格古怪 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

  师引导:作者在开头就指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叫什么?(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好不好?(简洁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

  (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

  体会到:(课件展示)

  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他的尽职。“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

  d .“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

  (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淘气

  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

  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

  5、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此什么呢?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画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计思路: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皮亚杰认为,创造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获得的每个真理都是由学生重新发明或至少是重新建构的。为此,我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

  课堂伊始,借助课件和老师的诗情描述,将学生引入到出航船破的场景,从而感受慌乱,体验逃生。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第一次寻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的契合点。

  ↓

  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围绕主问题: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找到文中重点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反复品读中,结合课件直观演示,领悟人物美。

  ↓

  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

  最后,凄美的《铁达尼号》音乐响起,教师完善板书,课堂结束,学生胸中的情绪仍在涌动......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我追求的就是这种理想的境界。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遇难一刻的惊险;

  2、通过研读人物言行重要语句的方法领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读、感悟的能力。

  (反思:在合作学习中缺少自学策略的提示、规范,以致学习效果欠佳,甚至失误。)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难点

  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二)疑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三)解决办法

  1、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

  2、小组讨论(甚至小辩论)、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3、媒体展示惊险现场,帮助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倾心感受

  1、(课件:船行出海,优美音乐)师诗情口述:

  出海--阳光下的海面,碧蓝碧蓝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浪跌宕起伏,烟波浩淼,同远处的蓝天白云连在一起。啊,风的轻弓拉响了波浪的琴弦,海浪在尽情地欢歌,那美妙的音响,飞进了我的心房......

  大海涨潮啦,海浪此起彼伏,无数银白色的浪头从远处滚来......(课件:海浪声)(课件:!)

  天啦,大船撞上了什么吗?船进水啦!(课件:水声大)

  快逃!救生艇!(抛出三个呼啦圈)

  能踩到的、圈边的就可逃生!时间不多了,30秒钟!......

  (课件:嘀嗒声、急促、有力、紧张)

  2、生情境体验。

  3、生归位

  师:刚才这一幕中,你看到了什么场景?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反思:最初,教师设计意图重在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近的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当时的特殊情境。但后来又改了,觉得为了营造情境,教师做了太多的工作。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太多,不适合于本堂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所以,一下子全部省略了教师激情的导入语、过渡语,完全让学生在平静的心态中进入课文,通过反复读文,借助文本的力量引导学生自己进入特殊情境。

  第一次授课,我在该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

  1、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情况,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竞相汇报: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感受惊险:找有关语句--汇报朗读--听众互评--想象说话:我看到了这幅惊险镜头

  高年级的小语教学,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描绘画面的想象能力。所以,尽管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从《铁达尼号》上剪辑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画面影片,但还是决定让画面不直接播放出来,惊慌逃窜的场面我只提供了声响,将画面隐藏了下来,目的是透过声响让学生去感受--不离开从课文描述文字中去感受。我想:这是用心灵的感受,不是仅凭借视觉的感受。视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器官,但视觉刺激太多,将使我们其他的感官能力降低。但是语文文字的魅力将更加打动人的心灵。我是一个爱读小说不爱看电视的人,所以,在独断地认为:能通过想象体验的场面决不直接用画面刺激,这是扼杀孩子想象的行为,也剥夺了孩子用心感受的时空。在让学生用心灵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引出直观画面,我想效果会更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天有不测风云。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正被美好的生活所陶醉时,意外的遇难可能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一艘诺曼底号的大轮船真的遇难了。板书课题。

  2、学生开书,默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全新感受

  1、课文中有哪些语句描写的内容和你刚才看到的、想到的相类似?用--线划出来,试着读一读。

  2、朗读汇报,感受惊险。

  品味: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课件配上慌乱场景的音,再次指导朗读,帮助突破难点。

  (反思:设计改为:续说训练。教师提供引子:让我们将镜头对准这群慌乱的人群吧。瞧:那位在奔跑的男人(女人、小孩)......然后教师小结: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你能预测一下将会发生怎样的场景吗?故事的结果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平时教学,我喜欢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充分让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即让写挤进课堂,将练笔的随机性加强,也将练笔的频率加强,不局限于每日的日记练笔。)

  四、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

  1、师:书读至此,我相信,有一位人物形象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出他的名字。

  指名同学上台板书。

  2、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用~~线划记→指名用词语板书船长的特点。

  3、朗读汇报,反复品读,领悟人物形象。

  根据学生板书,随机汇报。

  (1)果断(舍己为人)(关心妇女)......

  对全船人员下达命令:乘客先走,船员断后;乘客中的妇女先走,其他乘客随后;决定救出60个人,忘记了他自己。

  在危难时刻,船长首先想到的是乘客,是弱者,是他人。

  (2)沉着、镇定、精明、指挥有方。

  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并对大副下了开枪的'命令,可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体味语句的简洁。

  (3)威严、有人情味(关心孩子)

  船长直至船沉入海里,始终没有离开船长的岗位,沉船之前,还特意指示救出年幼的见习水手克莱芒。

  对比反复品读、评读。

  (反思:本环节随机性很强,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在第二次课中,教师在这方面做得挺好,真正地落实了关注学生。比如:学法默读的肯定;纠正学生的误导:哈尔威船长的死是应该的.....这儿不再详谈)

  五、探究质疑,深化认识,实话实说,升华情感

  1、船长用枪威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他这样做对吗?

  学生竞相辩论。

  课件播放影片片断:人群一片混乱;持枪喝令;威严指挥......

  (再次感受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2、师:还记得,几年前与朋友一起看《泰坦尼克号》(略谈情节),当影片结束时,我已经热泪盈眶了,我至今也忘不了,女主人公深埋在皱纹里的那双含泪的眼睛和她那段饱含哀怨的诉说:铁达尼号沉没时,有1500人落海,附近有20艘救生艇,只有一艘回头,6人获救,1500人才活了6个,后来,救生艇上的700个人只有等待,等死,等着活命,等着宽恕,可是永远也等不到......(可播放课件有关画面)。

  今天,诺曼底号遇难了,船长哈威尔先生在指挥着众人脱险后,自己随船牺牲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3、实话实说,任选一种身分,想像说话。

  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

  六、总结课堂,完善板书

  哈

  尔

  威

  船

  长

  舍己为人威严

  大义凛然果断

  忠于职守......

  师: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

  (《铁达尼号》音乐响起)

  (反思:文章,是展示作者的思想,展示作者的存在的舞台。因为有了阅读,才可以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透过阅读,进而来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快乐。对于类似于《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种文字美、精神更美的文学精品,我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所以,我确定了研读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哈尔威船长这个形象,我猜想,编者的意图也不过如此。我们都知道,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容易产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热血男儿,而现在的和平年代同样有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可以产生光照日月的英雄。但是,说容易,做却真的很难。试想,当我们面临生死抉择时,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像哈尔威船长一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他人脱险而置自己生死于度外呢?我不敢肯定自己能,所以,我也没理由通过四十分钟的这一堂语文课,就硬逼着孩子们全部将思想化为行动。我定位的教学目标中情感渗透点和德育渗透点是:感受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美而感动。本来,拓展环节,我还想把学生的视角引到和平年代的抢险救灾(如非典时期的白衣战士;衡阳11*3事件中在烈火中永生的消防战士,等)还有勇斗邪恶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英雄群像的同时,震撼心灵,引起自己的思想二因子:高尚与渺小在震撼后进行对话......但时间没来得及。我不知道我定位的目标对不对。

  曾记得张艳春老师推荐给我一句话: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作为语文教师,我感受更深。目前灵气不足的我是因为缺乏一种底气,底气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还须大力增加底蕴,用什么来充实?只有靠平时的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了。庆幸的是,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白鹤小学,我不会让自己倦怠。)

  (反思:下面是有效作业设计的尝试。)

  七、课件出示作业

  1、爱读书的你,提前阅读第22课《丰碑》吧,课文将让你的心怀再次涌动无穷的敬意......

  2、爱说故事的你,回家后把《诺曼底遇难记》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吧......

  3、爱写作的你,此时的心儿一定很不平静吧,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

语文教案 篇5

  A.教学目标: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B.设想:

  1.学情:这篇短文,学生应该能从文中发现全文思想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过两次假设性的对比,就能把“与民同乐”的大的观点论证出来了,是不是有说服力呢?教学上应该联系实例,并通过练习,掌握逐步推理的论证方式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论述的强度。至于文言词句,本文在理解上没什么难度,应该布置课堂作业,及时整理。

  2.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3.课时:一课时

  C.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2. 学生齐读,,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确:“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三.局部理解

  1. 用五分钟时间,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有疑难先作记号,等一会集中讨论。

  2. 解疑。可以让学生提问,学生解答。

  3. 教师归纳重要词语:

  见、语、好、乐、今、王

  4. 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明确: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5.思考: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明确: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6. 讨论:

  ① 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时,脸色应该是怎么的?为什么会“变色”?

  (明确:无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以说“恼怒,恨庄暴转告孟子”,也可以说“良心发现,羞愧不已”。

  ② 孟子谈音乐侧重于品位还是侧重于音乐的欣赏?为什么?

  (明确:欣赏。孟子善于从对方能够接受的角度谈话,消除对方的反常心理,便于展开自己的论述。这就是求同存异法。)

  7. 试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请一学生上黑板来画。)

  转换概念 转换话题 再换话题

  吸引对方 诱敌上钩 直奔中心

  四、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练习巩固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语文教案 篇6

  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默读课文。说说太空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太空人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想了解太空人的生活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太空人的生活。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纠正字音,减少“生字”。

  4、提出不同的问题。

  5、默读课文,思考: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理清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从穿衣、吃饭、睡觉和洗澡、上厕所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太空人的生活的.。)

  (二)小组讨论,交流。

  1、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可以对比讨论,加以理解。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充分发表自己意见。

  (三)语言表达训练。

  1、读了课文之后,关于太空和太空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太空和太空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搜集关于太空和太空人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8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

  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经典]12-09

语文教案[精选]10-19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精选】语文教案09-21

语文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