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教案

时间:2024-10-17 07:11: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变色花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色花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变色花教案

变色花教案1

  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

  2、喜欢做实验。

  3、初步了解变色花特性。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准备:

  两杯装有红颜色水的杯子若干,白色花若干,操作用书,水彩笔。

  过程

  1、做实验:老师出示两只装有红颜色水的杯子,出示白色花,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如果老师把白色花放到杯了里,白花会怎么样呢?

  2、猜想:请幼儿把花梗放在杯子中,仔细观察。看谁能先发现实验结果。

  3、神奇的.变色花:欣赏神奇的变色花。引导探讨“花儿为什么变色呢?

  4、小结:植物的根把从标子中喝到的水分,通过茎运送叶子和花朵,所以,当颜色水被花枝的根部吸到花瓣中,花瓣就改变了颜色。

  5、操作:请幼儿根据花朵的变化结果,画在幼儿操作材料上。

变色花教案2

  活动目标

  认识百合花的构造和功能。

  了解百合花输送水分的过程。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白色百合花、红墨水、纪录表。

  活动过程

  1 老师扮演魔术师的模样,告诉幼儿待会儿要进行将花朵变颜色的实验。

  2 老师先取出白色的百合花,让幼儿闻一闻花的香味、摸摸花粉、花瓣的触感,观察雄蕊、雌蕊、花萼的.分布。

  3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花的构造及功能:

  (1)花朵的形状像什麼?(如:喇叭)。

  (2)花的构造有哪些?(雄蕊、雌蕊、内侧三片是真正的花瓣、外侧三片则是有颜色的花萼,所以通称为花被片等)。

  (3)为什麼花朵需要花瓣?(吸引昆虫、保护花蕊)。

  4 进行变色实验:将白色百合花的花茎浸在红墨水中,观察花瓣变色的实验,将观察到的情形画下来〔附〕。

  5 与幼儿讨论百合花为什麼会变色?(红墨水从茎部吸收,传送到花瓣,而花的养分也是透过茎部传送)。

  评量

  1 能说出百合花的构造。

  2 对实验深感兴趣。

  活动结束

  准备各种百合花,欣赏它们的样子,再请幼儿为百合花做写生。

  〔附〕

  百合花变色纪录表

  变色前

  变色中

  变色后

变色花教案3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

  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板书:变色花

  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碱性物质变绿,中性物质不变色。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刚才的疑问:白花是如何变色的。

  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

  1、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会说:紫甘蓝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

  教师告诉学生: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板书:红——酸性物质

  绿——碱性物质

  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

  然后用紫甘蓝汁检测家里面做汤用的盐,在盐水中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会发现盐水不变色。

  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

  板书:不变色——中性物质

  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板书:酸碱指示剂

  2、自制指示剂。

  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

  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

  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

  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

  (1)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

  (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

  (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

  (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成功做成指示剂,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打击,会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上面所学的知识也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

  建议教师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烧杯中,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

  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或检测纸检测自己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农村的学生可以检测井水、河水的酸碱性;并建议学生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

变色花教案4

  科学意图:

  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就要引导幼儿从小就了解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了解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激发探索欲望和求学兴趣。

  材料准备:

  两枝浅色带茎的花,相同的透明瓶两个,蓝色墨水。

  实验操作:

  (1)将两个透明瓶内注入相同多的水,其中一个滴入几滴蓝色墨水

  (2)将两支花分别放入透明瓶内,几天后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

  指导建议:

  ●提供给幼儿的花朵颜色尽量是浅色的。

  ●注意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茎及花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拓展与替代:可在自然角用芹菜、香菜等易观察的植物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

  科学小知识: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至上地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花瓶中的花朵会变色正是因为茎输导蓝色墨水的原因。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应挖掘教学资源,准备好教学和学习用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探究贯穿科学的活动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变色花教案】相关文章:

变色蜗牛教案03-06

变色的房子教案03-15

《变色龙》教案03-08

变色龙教案07-13

中班教案《变色鸟》01-16

变色龙教案02-08

变色龙教案(推荐)07-13

《贪吃的变色龙》教案02-07

变色龙教案范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