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曹刿论战》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刿论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刿论战》教案1
【创新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2.点读3.译读4.品读5.理读6.背读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
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
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习,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习。我们学习《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
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这不是太轻松了吗?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其实不是。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左传》据说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乃入见:(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用、信服;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nɡ):战车。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方法如上。
重点词句:
(1)战于长勺:(两军)在长勺开战。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鼓:击鼓;名词作动词。之: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驱车追赶。之:语气助词,不译。
(4)下视其辙:(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打战,靠的是勇气。夫,句首语气词;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曹刿的判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①②国内政治方面;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问题二: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问题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论。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问题四: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问题五: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考答案]
1.(1)谋划/参与(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可以凭这个打仗。(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
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一番的。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国军队不动声色。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从道理上说,齐鲁两国军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民心。
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士气。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本文之所 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他否定:“未可。”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可矣。”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未可。”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又说了两个字“可矣!”这真是太精炼了。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血肉横飞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打我国。庄公决定迎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他的同乡说:“这是官老爷的事,你参予进去干什么?”曹刿说:“官老爷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就去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去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道:“小恩小惠不能使人民都得到,人民是不会听您的。”庄公说:“祭神用的三牲、玉器和绸缎,祷告时一定老老实实,决不敢虚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会得到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明是非,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这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庄公和曹刿坐在同一辆战车上,在长勺作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已经击过三次进军鼓了,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庄公要命令军队追击,曹刿说:“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望着远处的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便追逐齐军。
战斗胜利了,庄公向曹刿询问战时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勇气振作;第二次击鼓时,勇气便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勇气消耗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能打胜。大国,很难估计它的底细,怕他们留下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的轮迹混乱,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
(二)“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重在“论”。以叙述为主。
第二题
第1小题:“既克,公问其故。”
第2小题:曹刿头头是道的分析,使鲁庄公对其智慧和能力产生了信任感。虽然从总体而言,“春秋无义战”(孟子语),但在具体战役、局部问题上,还是有诸如诚信与否、民心向背等方面的“得道”与“失道”之分的。曹刿善于审时度势,其战前的分析,基本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尤其是最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语,充分肯定了鲁庄公应战的正义性和可行性,赢得了鲁庄公的认同和信任(或者说,迎合了鲁庄公的欲战心理),因此在战斗中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
第3小题:主要有三大好处:第一,给读者造成悬念;第二,更能体现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第三,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
第4小题:一般而言,曹刿的分析有道理,一是抓住了交战方的心理特点,二是避强敌锋芒。第一鼓如果没有把勇气激发出来,第二鼓就难了,第三鼓反而会把气都鼓泄了。这讲的就是战争心理学。以鲁国之弱,对付强大的齐国,主张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这个战术是正确的。当然曹刿的分析,只是一种常规常理,对于一场具体的战役来说,可能有简单化的缺陷。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的“勇气也”。另外,兵不厌诈,战场上往往不按常规用兵。比方说,“一鼓”未必就是“作气”,也可能是佯攻,或虚张声势,等等。
但要说明的是,《左传》记事很简约,许多实际的细节、过程、复杂情况,可能都略去了。同时,记叙战争,也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或事先加强某些情节或言论以预示结果,或从结果中引出“原因”以“证实”其观点,所以往往强调一点,不及其余。课文中曹刿的言论,以及战役的过程,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其中多有《左传》作者的臆度或发挥。所以,我们读《曹刿论战》,一方面应把握它表达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不应机械教条地去理解套用。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强调诚信、民心,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具体战役的胜负,主要是取决于实力和谋略。毛泽东的评论,说的主要就是谋略。)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流行,曹刿的分析,强调了诚信、民心等道义因素,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与上一题同样,也不应机械地理解。因为对于具体的一场战役而言,并非得了民心就一定能取胜,其中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恐怕还在于军事实力的较量,以及在谋略和战术方面的对策(尤其是当我方实力较弱时)。而曹刿的分析,却对此只字不提。事实上,鲁国的最后取胜,恰恰就在谋略和战术的运用上,至于民心的作用,反倒是不怎么体现的。
毛泽东的话,严格说来,并非对“曹刿论战”的专门评述,而主要是取“长勺之战”这一战例中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并联系历史上其他类似战例,来论证其“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这一“战略防御原则”的,因此重在战例的过程和结果,而对于本文重点的曹刿之论,他没有作更全面深入的分析评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何:何必。间:这里作动词,读去声,意为参与。现代一般作名词,读阴平,多表示两者之中或其相互的关系。
2.牺牲:祭祀所用牲口。现代引申为动词,舍弃,捐弃。加:夸大,虚报。现代一般不用此义。
3.狱:讼事,案件。现代指监禁罪犯的地方。以:介词,根据,按照。
4.以:介词,凭借。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
5.可以:意为“可以凭借……”,二字分别独立使用,“可”是“可以”,“以”是介词,其宾语承前省略。现在“可以”二字连用,表示肯定或允诺。
6.败绩:军队溃败。
7.作气:振作士气。再:第二次。在上古汉语中,“再”只表示“二”或“第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行为的重复。
《曹刿论战》教案3
学习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3
一、课前先学:
1、了解《左转》和写作背景。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 ) 又何间( )焉 鄙( ) 弗( )敢专也 小惠未遍( )玉帛
小信未孚( ) 公与之乘( )辙( ) 轼( ) 旗靡( )
3.词语解释:
未能远谋( ) 忠之属也( )
公问其故( ) 一鼓作气( )
4.句子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
6.在齐军败走之时,曹刿为什么反对马上乘胜追击?
7、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二、课堂探究
1.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2、分析课文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2)曹刿的身份怎样?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6)“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7)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8)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9)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分析曹刿人物形象。
拓展延伸:
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曹刿论战》教案4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课堂练习)
1、重点字注音:
guìmóu jiànbózhé jié mǐ
刿谋间帛辙竭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1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分析第2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分析第3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翻译全文;
2,背诵全文,下节课检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总结本文写作特点,重点句式及词语。
二、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二、重点句式及词语:
1、(课堂练习)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2、(课堂练习)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今
间:参与隔开,不连接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案件 监狱
可以: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三、(课堂练习)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一课一练
《曹刿论战》教案5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学习难点: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讲解。
知识链接: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直至汉末。
一、预学思考: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意。
曹刿( ) 又何间焉( ) 鄙( ) 徧( )
玉帛( ) 登轼( ) 辙( ) 盈( )
靡(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二、导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3、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三、点拨精讲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四、延伸拓展:
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以弟苻融为先锋,于八月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8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5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10名大将,5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15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然而,晋军的胜利并非因其军队较秦军精良,而是胜在秦军过于轻敌以及传令系统不够完善,当时两军太过靠近淝水岸边,两方无法于陆地上作战,恐将形长期的消耗战,晋军遂要求对方稍微后退以便双方交战,苻坚不顾将领反对下令后退,由于秦军人数过多,导致误传军令,后方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军阵涣散,晋军这才借机趁乱进攻取胜。
五、小结:1、翻译 2、几个问题 3、朗读背诵
《曹刿论战》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曹刿论战》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
2、理解文章要表明的观点。让学生谈谈曹刿的“远谋”。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辨析疑难字、词、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
2、理解本文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理解曹刿的“远谋”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1、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3、简要介绍《左传》和本文背景材料。
(1)《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文字化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在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人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9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从此标题看出,文章把曹刿与鲁庄公对比写,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三问三答得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取信于民”,以及曹刿在战场上的指挥,最后以弱胜强,充分表现曹刿“远谋”。
4、朗读课文。试译课文。
(1)学生二人小组借助注解,了解全文每句话的大意。(2)集体逐句讨论全文大意。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要尽量理解对: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将鼓之,刿曰:“末可”。
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突出曹刿的“远谋”,显出鲁庄公的“鄙”。
5、理解鲁军取胜的原因。
(1)导语: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毛主席这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本文。
(2)讨论几个问题
a、讨论“取信于民”指的是哪一件事?
指的是在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件事,也就是竭尽力量为老百姓办实事。
b、“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齐人第三次击鼓进军后,鲁公才第一次击鼓之时。
(3)“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辙乱”是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中发现的;“旗靡”是曹刿登上车前横木瞭望中发现的。
(4)归纳鲁军取胜的原因
有三条:(1)战前有很好的准备,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支持;(2)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齐军土气消失殆尽之时才发动反攻;(3)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才下个追击。
6、指导背诵。
7、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鲁齐长勺之战,曹刿帮助鲁庄公击败齐师的故事,说明了“取信于民”是鲁国致胜的决定因素;把握有利的作战时机,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是以弱胜强的重要条件,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
在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除长勺之战,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曹刿论战》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布置作业
《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曹刿论战》教案9
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战略)和正确的方法(战术)等思想教育。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复述课文大意。
解答疑问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本文有几条线索?
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
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二、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曹刿论战》教案10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基础知识,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掌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取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初步了解决定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
教学重点: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书,不仅仅是史学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史记》是这样,《左传》也是这样,这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曹刿论战》。
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
这部书个性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本篇作了简洁而生动的记述,学完后大家会对之有个了解。
二、基础知识与相关背景
1.老师先示范读一遍。
2.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句读正确。
3.纠正字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偏(biàn)帛(bǒ)
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
4.作者介绍
5.时代背景:背景。
《曹刿论战》所写的故事,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齐鲁两国都在此刻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齐国有个国君叫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逃到国外避难,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
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结果是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
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国的国境。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三、课文分析。
第一段
1.字词解释:
2.齐读。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状况。
3.问题探导:
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分析: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分析: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必须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能够一战。”
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贴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能够一战。”
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第二段
1.字词解释
2.齐读第二段,并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3.问题探导:
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确认: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字词解释:地址同上,点击打开
2.抽读,其它同学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3.问题探导:
这段主要写什么?确认: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四、全文分析、小结。
1.全文翻译:逐句翻译,点击打开
2.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分析: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此刻两个方面:
一、他十分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能够一战”,否则,不能够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思考不到这点。
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取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最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状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之后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虚词总结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
②把:“必以分人。”
③用:“必以信。”
④按照。“必以情。”
⑤凭借。“能够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
②的。“小大之狱。”
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人(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能够(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曹刿论战二则
《曹刿论战》教案11
教材分析:
1、本文记录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上把握时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详略得当,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左传》的特点。
2、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能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这在本单元的字词掌握有一定难度。第二是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中的深厚文化底蕴。本文是一篇很好的素材。
学生学习经验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卷基础,但分类总结积累文言知识的意识还比较弱。从历史的角度和现代观念理解评价文章方面易流于表面。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赏析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2、理解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正确地翻译课文。
2、了解本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分析认识曹刿、鲁庄公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华。
教法:
情境创设法示范朗读法讲解点拨法
学法:
圈点勾画法诵读法交流探究法
预习设计:
1、查阅读资料,了解《左传》;
2、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在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可谓何其的多呀?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砝码一定决定于军事实力的强大吗?你知道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吗?
(若学生答出本文,则请说出了解的具体情况)
检查预习,介绍《左传》。背景。
二、初读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梳理字词读音。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自读课文,合作探究,根据注解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要求: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或别人容易出错的字词梳理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向同学或老师发问。
伐( )间( )鄙( )安( )偏( )专( )
加( )信( )孚( )福( )忠( )属( )
驰( )逐( )克( )盈( )靡( )故( )
以( )之( )
牺牲( )狱( )可以( )鼓( )
4、抽生全班交流不懂的字词。教师点拨。多媒体巩固(或教师向学生发问)。
三、再读感悟:
1、大敌当前,平民百姓曹刿为什么要去见鲁庄公?
2、曹刿如何评价鲁庄公对战前的准备?
3、战场上,曹刿如何帮助鲁庄公击败齐国军队?
4、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有几层意思?
5、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读史明智
“读人省身,读史明智”。
1、为什么作者描写长勺之战的笔墨很少?
2、曹刿和鲁庄公你喜欢谁,为什么?
五、 小结反馈
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
①请同学们找出并归纳总结本文的古今异义的词、通假字、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②体会本文中对比的运用,找出一二组对比来。
③熟读并背诵课文。
参考板书(随机生成):
曹刿论战
《左传》
战前——何以战:取信于民
战场——指挥:进攻追击
战后——克敌之故:把握战机
《曹刿论战》教案12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分析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学习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学习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品读课文,探究本文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人物塑造、课文情节安排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既紧扣标题“论战”,又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4.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四、指导背诵课文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完成《生态课堂》上的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案14
科目:
九年级语文
设计人:
董文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传》文学常识,了解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话描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习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弱胜强的精神。
第三教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话剧。
分三大组进行。
二、教师适当点评。
探究:
一、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怎样理解?
二、怎样评价鲁庄公?
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
2、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春天,齐鲁在长勺作战的故事。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策略,终于战胜了强齐,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敌的`著名战例。
重难点:
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
曹刿、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预习、展示、反馈。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指导预习:
1、师生制定目标。
2、题目解说。
3、作品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历史,包括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情况。
4、完成学案设计内容。
作业:
熟读课文,编成话剧,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指导:
师:军队。公:鲁庄公。曹刿(ɡuì)。间(jⅰàn)。鄙(bǐ)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何战。以,凭、靠。
异义词: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义:指为了国家或他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狱:古义指案件,今义指关押犯人的处所。
句式:
可以一战: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战。可,助动词,可以。
二、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三、结构图解:
求见公将战(主动关心)
乡人劝(爱国热情)
论何
以战
(作战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案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曹从战指挥
刿驰-未可-齐人三鼓-可-遂逐齐师
论能战胜敌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抓战机)
战(战术思想)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克(果断)
军事思想
作业:配套练习1——6题。
董文玉
《曹刿论战》教案15
【教学缘起】
中考以课内文言文为材料,命题角度和考查意向追求出新入深,以规避教学中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以及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因此要特别重视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基础与创新、探究与生成等方面的关系。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编选了多篇先秦叙事散文,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再度深入研读。其中《曹刿》文言语言点丰富,叙述曲折、生动,人物刻画形象逼真,文化内涵丰厚,以此为范例有利于学生领悟先秦叙事散文复习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教师探索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一般规律,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益。
【教学过程】
一、唤醒体验,积累梳理
1.说读与整理。建议同学们采用“说读”方式,两人为一组,借助课文语言进行信息判断、唤醒体验和建立联系,即边读边想边说,说出知识积累、情节内容、人物特点、表达艺术和新的感悟,说给同伴听,同伴给予订正和补充。也可以一边说一边将“说”的内容整理到笔记上。还应总结复习方法,与大家共享体验。
结果呈现:
作者作品: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左传》是阐述《春秋》微言大义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本书语言洗练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长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语言点:通假:“徧”通“遍”,普及。古今异义:“牺牲”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祭品,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鄙”此指见识短浅,今为品质低劣。“再”,此指第二次,今义指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活用:“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一词多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间”分别为“参与”和“夹杂”之义。
2.鉴赏与分析。试以“‘曹刿论战’的魅力在于”或“《曹刿论战》的魅力在于xx”为话题,写一段赏析文字。
结果呈现:
例一:“曹刿论战”的魅力在于其传奇色彩,首先,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在齐鲁战争爆发之际求见国君,而且竞想见即得见,见到国君又对政事国策毫无顾忌地指出画脚。战场上鲁庄公竞对曹刿言听计从,最终曹刿指挥军队大获全胜。而其战后之“论”,可谓高屋建瓴,有理有据,精彩绝伦,令庄公和读者赞叹不已。大敌当前,即便布衣平民也会忧心如焚,甚至像曹刿那样去“问战”以至共赴国难,这也许不足为怪,但是像曹刿那样对政事国策的评论能做到是非分明,褒贬有据,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指挥若定,那就非具有政治韬略和军事才能的人不能为之了。曹刿并非一般的平民?抑或为藏于民间的隐士?
其次,鲁庄公贵为一国之君,在敌人大军压境之际不会不召集文臣武将进行作战部署,共商御敌之策,但能平心静气地接受一介平民的一再“质问”,而在战场上对曹刿“唯命是从”,战后又“不耻下问”,请曹刿释疑解惑。其人是愚昧糊涂、胸无城府、眼光短浅、才能粗鄙的“肉食者”,还是一位胸怀大度、从善如流的“明君”,抑或表里相悖,二者兼而有之?
例二:《曹刿论战》的魅力在于其高超的叙述艺术。一方面,既能以简约洗练的语言呈现复杂战争过程;又能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详略有致。另一方面,通过精彩的画龙点睛般的人物语言描写展现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政治观念和军事思想。
方法感悟:①要“知书达理”。清楚课文出处,整体了解该书的基本内容,进而“通达”课文的人情事理。②沉淀内化。重视特殊的文言现象,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③善用联想。运用纵横联系和比较的方式,不断丰富语言积累。④取精用弘。以统观和抽纳为手段,反刍学习体验,领略作品魅力。
二、辨误求正,务本寻真
1.通过失误分析,体会翻译要求,正确理解文意。出示语句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并进行纠正。
①“夫战,勇气也”: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视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了本职的一件事,可以打一仗。
结果呈现:
第①句“夫”是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首。第②句属于古今异义词翻译出错。“狱”,指案件,而非监狱。“虽”是即使之义,表假设。第③句是省略成分没有补出,“可以”是可以凭借什么,应把“以”后面的“之”补出来。
2.尝试对《曹刿论战》做历史方面的解读。
请学生对本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齐师”为何要“伐我”?曹刿果真作为一介平民的话,究竟会不会有资格和机会晋见国君,质询政事国策并得到耐心解答?长勺之战的胜利完全归功于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指挥才能的曹刿一人吗?
材料一: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荒淫无道的齐襄公被杀后,他的两个弟弟小白和纠争夺国君之位。鲁国为帮助纠而射杀小白,小白装死,结果使鲁国放慢了护送纠回国的速度。小白率先到达,被立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便发动对鲁国的报复行动,派军队在乾时挡住并大败鲁军。于是鲁庄公下令训练军队,赶制各种兵器,疏浚曲阜以北的洙水,以防齐军进攻。政治上也做了些取信于民的工作,当齐军逼近鲁北部边境时,鲁庄公便动员全国力量对齐作战。
材料二:春秋时期有天子、诸侯、卿、士、庶人、奴隶等阶层分类。“乡”指诸侯国统治中心的城市及其近郊。“乡人”即“国人”,主要成分是“士”,一般有“禄田…‘隶子弟”和“牛马臣妾”,并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结果呈现:
①“齐师伐我”的原因。在齐国公子纠和小白争夺国君的过程中齐、鲁两国结下仇怨。长勺之战之前齐鲁有过一次交战,以鲁国失败而告终。
②长勺之战的胜利并非曹刿一人之功,鲁庄公战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动员全国的力量对齐作战,很有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度。齐国军队人多势众,不久前又刚打败了鲁国,狂妄轻敌也是鲁国取胜的一个客观原因。
③曹刿的身份应该属于“士”,有参与政事军事的资格,所以曹刿能轻而易举地晋见国君,并能得到信任和重用。其政治思想和战略战术得到了庄公的认可才会对其言听计从。
3.辨析人物地位,探究写作意图。
采用辩论的方式辨析两个人物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进而领会作者写作立意。文题为后人所加,可以更换。出示两种观点:有人认为主人公是鲁庄公,用意在于阐明国君应如何任用贤能和从谏如流;另一种认为是曹刿,意图在于说明战争取得胜利的政治基础和战略战术的重要性。以观点不同分为两组,先认真准备,再进行辩论。
结果呈现:
甲方:主人公是鲁庄公。其一,本文是以鲁庄公的行为为线索展开叙事。开头是“公将战”,中间是“公与之乘”,结尾“公问其故”。其二,文章借曹刿的政治主张和战略战术得到鲁庄公的认可、采纳,进而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说明作为国君要夯实政治基础,就需取信于民、依靠广大人民,礼贤下士,任用贤能,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才能治理好国家。
乙方:主人公是曹刿。这次长勺之战最终能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是由于曹刿运用了“一鼓作气”“敌疲我打”“明察敌情”等战略战术?本文的主要篇幅是描写曹刿的言行。以鲁庄公为衬托,突出表现曹刿的智慧才能,意在阐明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是战胜敌人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甲方:主人公是鲁庄公,曹刿有政治远见,庄公不也是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吗?曹刿如果得不到国君的信任和重用,他就没有施展智慧才能的机会,一切都是枉然。文章用大篇幅描写曹刿不假,但曹刿旁边总有一个鲁庄公在场。
乙方:主人公是曹刿,本文以战争进程为线索展开故事,表现曹刿的言行。鲁庄公属于那种政治军事上缺少远见和谋略的人,经过了曹刿的“点拔”他才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缺少智慧和主见在战场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方法感悟:①领会人物的地位,需要看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看人物的'言行所体现的思想价值。同时所用的笔墨的轻重多少,也是分辨人物地位的主次轻重的重要角度。②揣摩写作意图,需要厘清事件的前因后果,研究事件所包含的意义,同时需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观念等价值取向。③辩论要观点鲜明,是非分明,不能模棱两可,但又不应脱离实际,牵强附会。④辩论讲究观点与论据的一致性,讲究论据的典型性和说服力,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三、求同比异,求新入深
同课内先秦叙事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分析两文相同相异之处,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从而构建“先秦叙事散文”阅读理解的思路和策略。注意选择贯穿性的比较话题,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合理安排任务分工。在班上展示同学们的研究结果。
结果呈现:
1.思想内容:都表现贤臣谋士辅佐君王在政事或军事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内容。一是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一是讽劝齐威王纳谏使齐国国力逐渐强大起来,都表现了国君察纳雅言、任用贤能的重要意义。
2.人物特点:曹刿和邹忌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国分忧、勇担责任的贤臣良士,都具有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不同在于,曹刿表现出的是超凡的政治远见、危难之中的果敢和审时度势的气度;邹忌表现出的是讽劝君王巧妙绝伦的策略与技巧,如以家之小事喻国之大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充满政治智慧。两个国君,都能察纳雅言,从谏如流。在这方面鲁庄公可谓不拘一格,而齐威王未必那么大度,从邹忌煞费苦心的“讽”可窥其一斑,但从其下令进谏、广开言路来看也不失为一位开明的国君。
3.行文构思。两文呈现事件过程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曹刿论战》始终抓住曹刿与鲁庄公的答对,呈现出“两否一肯”“两阻一许”“一问两论”的形式。这种悬疑迭生、张弛不断、抑扬曲折的行文脉络,也产生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邹忌讽齐王纳谏》从头到尾采用了三层排比的手法,如“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使文章内容跌宕起伏,引入入胜,又因果相陈,水到渠成,具有深长意味。
方法感悟:①拓展学习视野,有创意地利用资源。要摆脱单篇课文的局限,转换观察视角,把课文放在种类中,理性地认识此类作品所具有的特征和学习价值。②将比较和归纳提炼之法运用其中。以文章体式、事件性质为基础,寻找多个比较点,通过归纳提炼求同比异以彰显共性和个性。⑧培养自己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相关材料,通过归纳、比较和分析、判断、推理,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能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并在还原作品原生价值的过程中,吸收诸子叙事散文思想艺术的营养。(山东省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学校257400)
【《曹刿论战》教案】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教案11-28
曹刿论战教案03-12
《曹刿论战》教案(推荐)07-24
《曹刿论战》教案[精品]08-04
《曹刿论战》说课稿06-20
曹刿论战说课稿06-20
《曹刿论战》教案15篇02-20
《曹刿论战》教案(15篇)03-25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02-17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