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保护小羊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小羊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保护小羊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傈僳族知识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保护小羊》,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区分歌曲中两上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
二、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动物头饰
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傈僳族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课件: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教室,与学生亲密接触,增加感情。
1、导入。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快乐音乐课堂开始了,希望大家尽情的发挥自己,做一个最棒的你,好吗?
刚才这首乐曲大家熟悉吗?谁能说出它的名字?今天老师把故事中最有趣的一只小羊带来了?看看是谁?(屏幕展现懒羊羊)大家喜欢它吗?为什么?
师:懒羊羊知道大家不喜欢它非常难过,它决心改掉坏毛病,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小羊,他听村长说,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我们国家里不光有我们汉族人,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彝族、高山族等等,它决心到这些少数民族去玩一玩,了解那儿的风土人情,今天,它开着小汽车又要到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去呢?让我们也开着小汽车和懒羊羊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放音乐提出要求:手握方向盘,眼睛看前边,耳朵听音乐,跟着节奏转。)
2、初步接触保护小羊的旋律,了解傈僳族的服饰、节日等文化艺术等相关知识。
(学生听音乐一遍,屏幕展示“傈僳族”)
师:小朋友们知道傈僳族的那些知识?(各抒己见)
师小结: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主要生活在我国云南,怒江附近的傈僳族自治州,有自己的语言。傈僳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非常漂亮,妇女上穿右衽收腰短衣,下着长裙,头上戴着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各色料珠串成的项圈。男子一般穿短衫,裤子到膝盖,有的用青布包头,左腰配砍刀,右腰挂箭袋。傈僳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阔时节、火把节、澡塘会等,过节时,傈僳族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又唱又跳,非常快乐!
让我们和一起到傈僳人的节日现场,欣赏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吧!开上小汽车一起走。
3、创设情境,学习歌曲。
学生听音乐做开车动作,教师点击展示画面傈僳族音乐会,有懒羊羊大哭的画面。
师疑惑:懒羊羊怎么了?哦!原来它遇到难题了,想进入傈僳族音乐会必须解决掉5个问题,才有资格进入,懒羊羊看了问题它都不会,这可怎么办呢?(我们来帮助它),同学们真是一些有爱心的孩子。我们看看是些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问题一
欣赏歌曲,听听歌曲中讲了什么故事,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并模仿故事中的动物。
1)放歌曲《保护小羊》,熟悉歌曲。
2)讲故事,熟悉歌词。
3)启发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小羊咩咩叫、大灰狼龇牙咧嘴、大象摔鼻子、小刺猬行走咕噜噜、小狗汪汪叫。(学生回答对了,奖励动物头饰一个)4)点击过关课件出示问题二
让老师读读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读的哪几个字最用力?
1)老师读歌词特别强调“突、快、”两个字。
2)学生回答并读歌词。
3)点击过关。
课件出示问题三
唱唱第一段的两个乐句,仔细观察歌谱,听一听这两句的结束音有什么区别?
1)教师唱,学生听。
2)找几个同学说说乐句的结束音有什么区别。
3)点击过关。
课件出示问题四?
跟着音乐,试唱歌曲,找出不会的乐句,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看谁学得最认真,唱得最有感情。
1)听音乐伴奏演唱歌曲,提醒注意听前奏。
2)启发学生处理歌曲,有感情的演唱。
3)点击过关。
课件出示问题五
一起表演这首歌曲吧!
1)角色有回答问题获得头饰奖励的同学承担,其余同学表演歌曲。
2)提醒同学表演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小动物一起攻击大灰狼时不能大声笑,要注意当时的气氛是非常紧张的。
3)表演。
4、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点击画面出现懒羊羊高兴的样子。师:懒羊羊为什么高兴?(各抒己见)
师小结:懒羊羊高兴,不光因为获得了入场劵,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歌曲中的小羊在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狗的帮助下终于脱离了危险。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只有小狗自己能把大灰狼赶跑吗?只有小刺猬自己能把大灰狼赶跑吗?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团结起来力量大)
5、结束。
欣赏傈僳族歌舞
师:懒羊羊在我们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傈僳族音乐会的入场劵,并欣赏了傈僳族的歌舞,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见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大家都去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傈僳族歌舞。(邀请孩子一起随音乐跳舞,在快乐的活动中结束本节课)。
保护小羊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自编自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2.分辨简单的节奏型并正确的打击节奏。
3.学习歌曲《保护小羊》,创编动作自由歌舞。
教学重点:运用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的打击节奏型,了解其中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节奏卡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礼仪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音阶歌》、《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
二、导入
1.猜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小羊)。
2.请小朋友们说说小羊的形象。分享一些关于“羊”的成语故事,听同学讲,说说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3.“今天林老师也准备了一个故事,想听吗?”,(想)“那就请你认真听好了,因为故事可不会白听的,过会儿林老师可是有任务要请小朋友们完成的。”
三、听故事,学表演
1.教师讲保护小羊的故事,并出示动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天,一群小羊上山冈吃草……它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歌曲《保护小羊》)
2.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保护小羊)
3.“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愿意和小羊一起来唱这首歌吗?”(愿意)“那就请你把书翻到18页。”
4.学习歌曲《保护小羊》。
a.跟着老师按照节奏读歌词。
b.听老师范唱,找哪几句歌曲的旋律是基本相同的。
c.学唱歌曲。
d.创编歌词唱一唱。
四、演一演
1.“刚听故事之前林老师说有任务的,还记得吗?”(记得)“就是我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谁来?我看谁最勇敢?”
2.学生表演时,教师打击节奏。
3.表演结束,拍手表扬。
4.“细心的小朋友一定记得,刚刚林老师在四个小动物出场的时候用小鼓打击了四条不一样的节奏,你们能听出这四条节奏,分别是给这四个小动物中谁的?”(配对)
(出示节奏卡片和动物的'卡片)
① x - ∣x - ∣ 大象
② x x ∣x x ∣ 狗熊
③ x ∣x ∣ 小猎狗
④ ∣ ∣ 小刺猬
5.打击节奏时注意强弱规律。在基本能听出是哪条节奏以后,请个别学生来打小鼓,其他学生猜是哪条节奏,在猜出来以后用动作表演出这个小动物。
五、歌曲表演唱
1.“小朋友们刚刚学小动物的动作学的可真好,你能把这些动作加进歌曲里边唱边表演吗?”(学生表演唱,可以请个别表演的好的小朋友上来带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
2.小结:小朋友们可真是一个表演家,不仅能歌唱,还能舞蹈,希望你们能在音乐的陪伴中快乐的成长。
3.师生礼仪,结束下课。
保护小羊教案3
一、教材分析:
《保护小羊》是一首傈僳族民歌,歌曲优美,以叙述小动物们勇敢团结,保护小羊不受三只狼的侵害为内容,极具儿童趣味性。歌曲内容渗透了懂得团结和帮助别人的思想。歌曲中包函了符点音符和休止符的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准确的、有节奏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过程和方法:通过播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中的“学生自学栏目”视频,让学生倾听故事,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表演音乐游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别人,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附点节奏的读法,前长后短。
2、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3、合作扮演角色,表现歌曲内容。
(二)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节奏的唱法和不同的结束音。
四、教学过程:
开课引入:今天我们来上音乐课,这节音乐课跟以往不同,除了咱们班的同学之外,我还请来了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和我们一起学习唱歌,在学习唱歌之前呢,我们先来听一个和歌曲有关故事,这个故事是由电视里的老师讲的,同学们要认真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比一比,看谁把故事听明白了。
(一)听故事。(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35~2:55)1。听完了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呢?(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团结起来力量大。)人们把《保护小羊》这个故事编成歌曲,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好吗?
(二)听歌曲。(播放学生自学视频3:35~5:50)先听再模仿,动作表演。歌曲好听吗?这么好听的歌曲中,让我们来学一学,我们先看看动画学一学它的歌词。
(三)学歌词。
(播放学生自学视频5:50~6:46)是不是很有趣呀?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把它歌词学一学。请同学跟着电视的老师一起学。(播放学生自学视频6:50~8:00)(8:00~8:46)
1、跟老师读。电视的学生读我们听,我们读一遍(读完给鼓励)。(注意提示学生带点,先长后短的读法)电视个人读,我们听,个人读(读完给鼓励)。同学们的歌词学得真不错,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电视的老师学唱这首歌好吗?
(四)学唱歌。(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0:11~10:56)
1、唱得真好,但老师还有什么要求呀!对了要唱出大灰狼来了的危险情境。(提示学生带音符的唱法,)学生再跟唱。(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1:07~12:05)听老师弹,在心里唱。(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0:11~10:56)会吗?那我们和电视里的小朋友一起唱,看谁唱得好听!()唱得不错,再跟老师学一遍。(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3:10~14:14)完整唱一次。(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4:12~14:56)(播放歌曲学习,反复练。)
(五)我们回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练得怎样了,他会一边唱一边演。我们也演演看。(播放学生自学视频10:11~10:56)先观看别人怎么去分配角色,我们自己也分一分。明确自己的角色后,想想自己怎么演。(22:30~)(观看人家怎么演,学好就发头饰)表演故事,演完了后。(如果时间还多,就再唱一遍歌曲)大家表演得真好!
五、教师总结:
今天呢我们学习了《保护小羊》这首歌,歌曲里的动物们团结起来,打败凶恶的大灰狼。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这样,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保护小羊教案4
教学内容:
一、《保护小羊》音乐故事教师演示。
二、电子琴模仿动物音响效果。
三、《保护小羊》旋律1、2合奏。
四、加入音响、背景的《保护小羊》的音乐故事表演。
教学目的:
一、 通过保护《保护小羊》音乐故事演示、讲解,进一步熟悉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明确故事情节的深切内涵,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
二、 利用电子琴特殊的功能及音响效果,通过电子琴模仿动物形象的音响效果,学会掌握电子琴的特殊功能、演奏方法;和对音乐思维的联想和想象,加深学生对动物形象的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 通过乐曲演唱和旋律1、2的合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掌握二重奏的演奏、演唱技巧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 通过音乐故事的表演,让学生对音乐故事情节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发扬集体主义、战胜困难的精神;并让学生自主、教师引导,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玩一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利用电子琴模仿动物的音响效果和《保护小羊》乐曲旋律1、2演奏,让学生学会表演音乐故事《保护小羊》。
教学准备:
1、 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六种动物的头饰。
2、 《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图画背景。
教学过程:
一、 模仿动物的音响效果。
1、 引导:
今天,我们来到一座原始森林里。森林中能听到许多的声音,我们来听一听这些声音是哪些动物的?
2、 出示五种音色:
E3(小提琴) C5(合成电贝司)
G5( 萨克斯) D1(水晶玻璃声)
H4(日本筝)
3、 边提问边弹奏这些音色给学生听。
问:这些音色都象哪些动物呢?
问:第一个E3听上去有点轻微、颤抖的样子,象森林中的什么动物?
答;(预计)羊、兔子、猫等等。
问:很好,那么第二个C5又象是什么动物呢?听上去有点可怕是吗?
答:是的,(预计)象豺狼、老虎、狮子等等。
问:那第三个G5象什么?
答:(预计)大象、狗熊、河马等等。
问:这两个又象什么?(D1、H4)
答:D1象小刺猬、小老鼠、小松鼠等等。H4象袋鼠、会跳的小狗等等。
讲: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好。现在,有六种动物从森林中跑了出来。
4、边出示六种动物的形象,边讲解运用电子琴模仿六种动物的方法与要求,并请学生来试弹。
小绵羊 豺狼 大象
E3 C5 G5
高音 三指同弹中音 最低音d、s
狗熊 小刺猬 小猎狗
A1 D1 H4
低音d、s 中音滚拳 双指同弹跳音
小绵羊:
讲:小绵羊很弱小,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用"弦乐音色E1",如:i二三四|或其他高音,来模仿小绵羊"咩咩"的颤抖而轻微的叫声。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豺狼:
讲:三只豺狼都是大坏蛋,它们想吃小绵羊。所以我们用合成电贝司C5,三个手指同时按任意的中音,发出恐怖的音色来模仿豺狼们出现时张牙舞爪的坏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大象:
讲:大象具有长长的鼻子作为武器、强壮而笨重的身体,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好象大地都在震动。所以我们用萨克斯G5,弹奏最低音处。如:d二三四|s二三四||模仿大象甩着长鼻子一步步走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狗熊:
讲:狗熊和大象相似,也有笨重的身体,但要稍稍好些。它具有两只巨大、有力而肥厚的手掌。所以我们用钢琴A1,也弹奏较低音。如:d二d二|s二s二||模仿狗熊挥舞手掌,气喘嘘嘘赶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小刺猬与小猎狗:
讲:小刺猬与小猎狗它们的样子较难表现,它们都应该用灵活、跳跃的音色。
小刺猬满身都是刺,在准备战斗时总是把身体团成一团,竖起浑身的刺滚向敌人。所以我们用水晶玻璃声D1,运用自己的拳头在中音区滚动发出"波浪"般的声音,模仿小刺猬团成团冲向豺狼的样子。
训练好的小猎狗能前爪抬起,用后爪象人一样跳跃、走路,并发出"汪汪"的叫声。所以我们用日本筝H4,两根手指同时在中音区弹跳音(即弹后快速离开),模仿小猎狗"汪汪"叫着跳过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二、 音乐故事表演。
1、 导入:
现在,这六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我们分成六组,每一组分别来模仿一种动物的音响,在这种动物出现时就由这一组来弹。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
2、 示范表演:
表演要求:
请学生扮演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等动物(头戴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动物们的动作与形象,边由老师解说,边进行《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表演。学生模仿动物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照老师解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表演。并在解说的过程中由学生加入模仿动物们的音响效果和放乐曲《保护小羊》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解说: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群洁白、可爱的小绵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它们在山岗上无忧无虑地吃草、做游戏。(加入小绵羊的音响)
突然,从岩石的后面窜出了三只可恶的大豺狼(加入豺狼的音响)。只见豺狼们瞪着绿色的眼睛,口水不断地往下流,它们舞着尖利的爪子,慢慢地向小羊们靠了过来。美丽的山岗上充满了恐怖的气氛。小绵羊们躲闪着害怕地靠在一起发抖,不时发出轻微而无力的"咩、咩"的求救声。
远处的朋友们听到了呼救声,为了保护小绵羊们,它们奋不顾身地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最先赶来的是大象伯伯(加入大象的音响),它挥舞着它最有力的武器"长长的鼻子"就冲了过来。跑在第二的是狗熊大叔(加入狗熊的音响),它举起又肥又厚又有力的大手掌,气喘嘘嘘地也跑来帮忙。接着,小刺猬和小猎狗也急急忙忙地跑来助阵。小刺猬竖起满身的尖刺(加入小刺猬的音响),变成了一个刺球打起了冲锋。小猎狗磨了磨尖锐的牙齿(加入小猎狗的音响),"汪汪"叫了两声,紧跟其后。
朋友们赶到山岗上(同时加入六种动物的音响效果),看到有三个坏东西正在扑向它们弱小而可怜的好朋友--小绵羊,大家气愤极了。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帮助下,三只可恶的豺狼赶走了,小绵羊们得救了。朋友们热烈拥抱、欢声笑语,共享胜利的喜悦。(加入轻微的背景音乐--《保护小羊》)
表演注意点:
1、 模仿动物形象的学生动作要夸张,表情要逼真。特别是"小绵羊"和"豺狼"的动作形象。
2、 扮演动物的学生(因场地关系)首先躲藏在图画背景之后,待表演开始时按照先后顺序走到背景之前。
3、 在动物出现时,担任演奏这一动物音响的小组就应开始弹奏了。
三、 《保护小羊》乐曲旋律1、2合奏
引导:
我们刚才学会了为动物们加音响效果,现在老师要让同学们来试着表演了。不过,还要再来加一些背景音乐。就把《保护小羊》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我们来把这首歌复习一下。
1、 集体复习,边唱歌词边齐奏旋律1。
2、 集体复习,边唱歌词边齐奏旋律2。
提示:
刚才,同学们都弹得很好。我们现在要把旋律1、2两条合起来弹奏了。弹的时候可要听好节奏,两条旋律同时进行,节奏不要有快有慢,应该配合得整齐、统一。
3、 分成两半学生,进行旋律1、2的合奏练习。(由老师加入电子琴的节奏节拍,让学生听好节奏。)
4、 教师巡视指导。
四、 乐曲《保护小羊》学生表演
1、 导入:
现在我们准备得差不多了,该轮到你们来表演了。
2、 布置要求,分配工作。
首先,我们分成六组。每一组可选择你们最喜欢的、最擅长表演的动物。(六种动物分别分配给六个小组)各组一起互相讨论并练习扮演此动物的动作、音响效果的模仿、与背景音乐。选出一组中表演得最好的、最逼真的同学上台表演,其余的在自己的琴上为他们加入动物的音响与背景音乐。
3、 分组排练,教师巡视指导。
4、 选出代表,表演音乐故事。(时间充裕的话,可请两批或三批同学来表演。)
五、 总结:
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都非常好。从表演的音乐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集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战胜,任何敌人都能打败。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电子琴的各种音色和功能。以后我们都要学会利用它们。
保护小羊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保护小羊》,体会这首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内容。
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采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3、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动作编创,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保护小羊》中所表达的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精神,同时感受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特点,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节奏的唱法和不同的结束音。
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狼要吃小羊,危急时刻小羊的朋友们都赶来帮忙,他们团结一心,赶走了豺狼,保护了小羊。
2.复听歌曲,感受四、二拍节奏及歌曲内容。
3.听歌曲。按照四二拍的强弱规律为歌曲打拍子。
4.观察普例,说出两个乐句的异同。
5.继续强化3和1的音高及附点节奏。
6.歌曲演唱: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教师领读一次,学生拍着拍子读一次。
(2)填词演唱。试着演唱地一段歌词,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昂起头,挺起腰,张开嘴,轻声唱,演唱第二段歌词完整演唱。在唱的过程中解决3和1的音高和符点节奏。
(3)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4)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5)创编表表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6)分小组合作进行动作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展示。
(8)拓展延伸,适时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保护小羊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分辨出不同的动物形象,并能用悠闲、紧张、害怕、焦急等不同情绪演唱歌曲《保护小羊》。
2.初步进行简单的二、三步和声练习。
3.在歌曲的学唱及表演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会歌曲后的二部伴唱。
教学关键: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将枯燥的二部练习自然的融入到不同动物的模仿之中。
教具:
1.表现六种小动物的音乐片段,及六种小动物的图片、头饰,及相应的小图片。
2.《保护小羊》范唱及伴奏带,及歌曲曲谱板书。
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
1.师边指黑板上的六个小动物的名字边说:“森林里来了六个小动物,请同学们听一听下面的六段音乐分别表示那个小动物?在心里想答案不要出声。”师放录音并作适当讲解:
①狗熊:这是一个庞大的动物,比较凶猛,脾气还挺大的。
②刺猬:这是一个小巧的动物,好像还滚来滚去的。
③大象: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动物,好像比刚才的那个温柔一些,而且还会跳华尔兹呢!
④猎狗:这是一个淘气的小动物,好像还蹦蹦跳跳的。
⑤豺狼:好可怕呀!
⑥小羊:这个小动物好孤单呀,好像很可怜。
2.“这次请你一边听一边用动作告诉老师,乐曲之间会有一小会儿小小的间隙,这时你的动作也必须静止,当下一段音乐出现时才可以动。”放第二遍录音,并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由走动,不要局限在座位上。
3.这回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
生每回答一个小动物,师就将相应的图片粘到黑板上并提问
①“狗熊走起路来惊天动地,谁能学一学狗熊走路的声音。”
生答后师总结并板书:咚 — ,全体在低音slo处唱狗熊走路。
②“小刺猬打滚时什么声音?”生答后师总结并板书:咕噜咕噜 咕噜咕噜,全体在中音slo处唱刺猬打滚。
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做狗熊和刺猬,狗熊走两步之后刺猬加入,进行二部练习。
③“大象甩鼻子时什么声音?”生答后师总结并板书:
刷、刷,全体在中音do处唱大象甩鼻子。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狗熊、大象和刺猬,狗熊走两步之后大象加入,甩四下鼻子之后刺猬再加入,进行三步部练习。
④“我们都知道猎狗怎么叫。”师板书:汪汪 汪,全体在中音do处唱猎狗叫。
⑤“谁能学学狼的叫声?”生答后师总结并板书:ao — 全体在中音slo处唱狼的叫声。
⑥“小羊的叫声我们都知道。”师板书:全体在中音do处唱小羊的叫声。
把音高都是do的大象、猎狗和小羊的叫声依次连贯的练习一遍。
把音高都是slo的狼和刺猬的叫声依次连贯的`练习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初听全曲:“听,这六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放录音范唱,生听后回答,师总结后出示课题,全体齐读。
2.逐句学唱:
一段:
①“听,几只小羊上山岗?”放第一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问:“一群小羊上山岗干什么?”生答后师总结:“可以吃草、喝水做游戏,这是小羊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听,”师范唱后问:“小羊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答后师:“让我们用快乐的情绪来唱这一句。”全体随琴演唱。
②“接着豺狼来了,听,来了几只?”放第二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后说:“狼要来吃小羊了,小羊害怕极了。”师范唱后说:“小羊吓得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三只狼要小声唱”。师再唱“三只狼”,“三只”p,“狼”干净利索、稍强,生模唱。师再完整范唱第二句,“突然”要强,生模唱。
③“其他小动物来救小羊了,他们是马上来救还是忙完自己的事情再来救呢?”生答后师问:“听,哪个字能体现出马上来救?”放第三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师范唱后问“老师在唱快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生答后师补充说:“着急死了,快点儿来呀,来晚了小绵羊就被大灰狼吃掉了!”师再次范唱,生模唱。注意这里的小绵羊容易唱高,可单独拿出来练习。
“老师完整唱一遍第一段,听老师用了哪三种心情来唱的。”师唱生答。“我们用高兴、紧张和着急的情绪演唱一遍”全体随琴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
有个别同学会在唱第二句时没有紧张起来,出现高兴的表情,这时老师可提示道:“难道狼是小羊的朋友,来和小羊做游戏吗?怎么有的同学在唱‘突然来了三只狼’时还乐呵呵的?”
有的同学会在唱第三句时没有着急起来,表情比较木然,这时老师可提示道:“有的学生的表情告诉我,小羊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才不着急呢?”
在师饶有兴趣的提示下,在将情绪不够到位的乐句重新唱一遍。
二段:
①“听,第一个来救小羊的是谁,他用什么来救?”放第一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问:“大象是怎样用鼻子来救小羊的?”生答后师范唱后说:“老师看哪只大象的鼻子能把大灰狼打跑!”生随琴模唱。若有的同学不够用力或是没有进入角色,师可提示道:“你的鼻子是在打要吃小羊的大灰狼,而不是在这甩着玩儿。”
②“听,第二个来救小羊的是谁,他用什么来救?”放第二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问:“狗熊是怎样用大手掌来救小羊的?”生答后师范唱后说:“老师看哪只狗熊的大手掌能把大灰狼拍扁!”若有的同学不够用力或是没有进入角色,处理方法同上。
③“又来了两个小动物帮忙,听他们是谁?”放第三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问:“小刺猬怎么帮?”生答。“小猎狗又怎么帮?”生答。“你在唱小刺猬时就想小刺猬是如何用刺去扎大灰狼的,在唱小猎狗时就想小猎狗是如何又抓又咬大灰狼的。”师范唱生模唱。
④“这些小动物是一个一个去打大灰狼,还是一起去打大灰狼?”生答后师问:“听,哪个词说明他们是一起去打大灰狼。”放第四句录音范唱,生答后师出示歌词范唱,生模。“团结”和“敢”要有感觉。
把这四个小动物连起来唱一遍。个别情绪不到位的地方,师提示、强调后再练习一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若能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进出角色,那歌曲的艺术处理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而无需在生硬的要求哪强哪弱了。
1.完整演唱全曲。生在唱时有可能会把两句的结尾1和3混淆,为做区别正好进入下一环节。
2.识谱:老师弹琴请生听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结尾分别落在哪个音上?生答后,师唱前面生接尾音看看对不对,对了之后出示尾音,两句同理。
3.下面让我们再唱一遍歌词,这回的1和3处就不会混了,同样注意要有感情。
4.思想教育:“一个小同学被高年级的大哥哥欺负了,这个班级的班长见了,心想:我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有可能会一起挨打,就装作没看见走开了。你认为班长做得对不对?你看见了你会怎样做?”生答。
师总结:“班长的想法没有错,但是不能装作没看见,可以去告诉老师,请老师来帮忙。如果我们能像小动物那样,看见同学被欺负了团结起来一起去制止,那欺负同学的大哥哥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的。光学习好,在关键的时后不能挺身而出,维护同学和班级的利益,你觉得这样的班长称职吗?”生答。
连小动物都知道团结友爱,我相信我们班的班干部不仅学习好,而且能时时刻刻帮助和团结同学,只有这样同学才能打心眼里尊重和信任你,才能支持你的工作。
三、表演
①请想要扮演大灰狼和小羊的同学分别到前面的不同位置站好,全体唱第一段,这些同学来表演。
师作适当指导:“朋友们呀快快来呀,快来保护小绵羊。”小羊四处逃窜大灰狼去抓,但是没有抓到。
请同学选出最好的同学,老师奖励其头饰,同时再选出两只狼和五、六只小羊。用“看哪个大灰狼最凶狠”来调动同学,②请想要扮演大象、狗熊、猎狗和刺猬的同学分别到前面的不同位置站好。全体唱第一段,这些同学来表演。请同学选出最好的同学,老师奖励其头饰。“不仅要看他们的动作还要看谁的表情是真得去打大灰狼,不能一边打一边笑,好像是在和大灰狼闹着玩呢。”提示如何来选出最好的。
③请刚才选好的同学带上头饰完整的表演一遍。师作适当指导。如:不同角色的出场位置及顺序。最后大灰狼被赶走了,从哪下场。其他同学非常重要,你们唱好了,他们才能表演好。要始终听音乐,不能大喊大叫,听不见音乐了。
四、拓展
团结不一定就体现在大家一起去打大灰狼,也可以狗熊去打豺狼,刺猬和猎狗帮忙协助。大象先把小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回来的时候把鼻子里吸满水,用水去喷豺狼。大家这样分工合作更能体现出团结的力量。你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救方式,回去想好后自愿组合把你的想法表演出来,下一课老师看你们谁的方法最好。
【保护小羊教案】相关文章:
《小羊迷路了》教案02-10
狼和小羊教案02-11
狼和小羊的教案08-11
狼和小羊教案11-11
小羊绘本教案02-03
《狼和小羊》教案10-31
《狼和小羊》教案03-02
关于《狼和小羊》教案01-23
中班语言小羊和狼教案08-09
狼和小羊教案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