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2-20 09:23:1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语文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语文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 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仿照诗歌的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试着写话。

  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8.彩色的梦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句: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hé)里聊(liáo)天①,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段:写彩色铅笔躺在铅笔盒里休息,打开铅笔盒就在白纸上工作。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pínɡ)②,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段:写我们走过的地方大自然变得五彩缤纷。

  在葱郁(yù)③的森林④里,

  雪松们拉(lā)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⑤。

  小屋的烟囱(cōnɡ)上,

  结一个苹果般(bān)的太阳,

  又大——又红!

  段:写我们在森林里留下的杰作。

  我的彩色的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jīnɡ)灵。

  我的彩色梦境⑥,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dīnɡ)咛(nínɡ)⑦,

  在溪水里流动……

  段:写我们彩色的梦境包含哪些内容。

  1.会读“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蓝”等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走进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手中都有彩色铅笔,如果要你画己的梦想,你准备画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

  汇报交流。

  生:我要画一所大房子,给没房子的人住。

  生:我要画出一双未来的鞋子,它可以带着我走遍天涯海角,而且速度跟汽车一样快。

  ……

  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诵读。

  朗读指导:朗读本诗,你可以先想象一下,一个小姑娘正在那里用彩色铅笔画着自己向往的东西,她的心里是多么高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憧憬。朗读时,请用活泼欢快的语气,充满对未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边听边画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cǎisèdīnɡnínɡpínɡɡuǒsēnlínlántiānmènɡxiǎnɡjīnɡlínɡcǎopínɡ

  彩色叮咛苹果森林蓝天梦想精灵草坪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①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②在葱郁的森林里。

  ③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④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5)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彩:第一笔撇不要写得太陡或者太长。

  蓝:第六笔和第七笔是撇、横,最后一横稍长点,能够托起整个字。

  灵:下面的“火”字一撇一捺写舒展些,上半部分不要写得太窄,给人尖尖的感觉。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彩色的梦》是一首诗歌,写得比较含蓄,读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懂。教学时,教师可以着重分析诗歌的语言,让学生懂得作者要写的是什么。例如,“有一大把彩色的梦”,彩色的梦怎么会是一大把呢?读了全诗大家知道了,原来,这是我们手中的笔,可以用笔去勾画美丽的梦想。这样,学生对这句诗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抒发自己的梦想。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彩色的梦到底是指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说一说“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

  生回答。

  汇报:“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一大把彩色铅笔,这些笔可以书写自己的梦想。

  师:“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生:他们聊我们今天学习了多少字。

  生:他们聊我们今天上了什么课。

  生:他们聊我们要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要优秀。

  生:他们在聊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

  师:“在白纸上跳蹦”是什么意思?

  生:在书上写字,画画。

  生:这笔写得很高兴,所以在纸上跳蹦。

  ……

  师:请大家将第一小节一起读一遍,在脑海中想象彩色铅笔在纸上跳蹦的情景。

  学生朗读。

  2.学习第二三节。

  师:不同的笔脚尖滑过的地方,会有什么变化?

  生:草坪绿了。

  生:野花红了。

  生:天空蓝了。

  师:蓝得怎么样?

  生:蓝得透明。

  师:为什么要说“蓝得透明”呢?

  生:天空特别蓝,没有任何污染,所以蓝得透明。

  师:在森林里,又会发什么什么?

  生:雪松们拉着手。

  师:怎么会手拉着手?

  生:雪松很多,枝条伸得很长,树和树之间的枝条挨在了一起。

  师:大家懂的真多,真不错。除了雪松,还有什么?

  生:小屋的烟囱上,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师:烟囱上怎么会结太阳呢?

  生:太阳照在屋顶,正好对着烟囱的位置。

  师:大家懂的真多啊。在这一节中,诗人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这些景色多姿多彩,照应了课文题目“彩色的梦”。

  3.学习第四节。

  师:诗人的彩色铅笔是什么?请在第四节中找一找。

  生:大森林的精灵。

  师:有谁说说“精灵”是什么意思?

  生:神灵。

  师:“我的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

  生: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师:有哪位同学能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生:我的笔盒里有红铅笔,有黑铅笔,还有蓝铅笔。

  生:我的书包里有语文书,有数学书,还有英语书。

  ……

  师:大家看看“叮咛”这个词,它们都是什么旁?

  生:口字旁。

  师:口字旁与什么有关,你能猜猜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与说话有关。

  师: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再三嘱咐。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不倒大家。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将最后一节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诗人写了自己的梦。你有什么梦想呢,能不能与一下。

  生:我的梦想是当个诗人,为人们写出优美的诗句。

  生: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发明大家需要的东西。

  ……

  师:你能不能仿照诗的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的样子,将你的梦想写下来。

  学生写。

  汇报交流。

  :

  我的梦想飞下来,地面的草儿绿了,树上的花儿开了小溪的流水更净了,能够照出我们的`影子。

  三

  同学们,老师高兴地知道,大家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希永远记住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将来把梦想变为现实。

  将诗意的语言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照生活经验或体验来理解。例如,“雪松们拉着手”,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果把拟人的手法这个概念拿出来,老师就要拿出时间来讲解“拟人”,在教学中,不带出这个概念,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看到的雪松树枝挨着树枝的情景,再想象“手拉手”的雪松,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加深学生的理解。

  8.彩色的梦

  彩笔长、圆、硬

  脚尖滑过,草绿、花红、天蓝

  雪松、小鸟、太阳

  精灵,有……有……还有……

  2.给字加偏旁,再组词。

  例:舟+殳=般(一般)

  采+(彡)=(彩)(彩色)吉+(纟)=(结)(结果)

  立+(扌)=(拉)(拉车)青+(米)=(精)()

  平+(艹)=(苹)(苹果)监+(艹)=(蓝)(蓝天)

  3.填一填。

  (彩色)的梦(绿色)的草坪(大朵)的野花

  (蓝蓝)的天空(葱郁)的森林(红红)的太阳

  4.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下课了,操场上有打球的,有跑步的。

  5.请将“彩、般、苹”三个字在字典中的先后顺序排出来,写在下面。

  般彩苹

  1.作者简介

  高洪波,笔名向川。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等。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2.教学精彩片段

  大家也来做个彩色的梦吧!

  小草、小花、白云、宝宝睡着了,他们进入甜蜜的梦乡,做着美丽的梦。同学们也休息一会儿,闭上眼睛,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好吗?

  播音乐“摇篮曲”,学生思考。

  曲完,学生伸懒腰醒来,汇报自己的梦。

  小草:我梦见绿绿的小草。

  小花:我梦见红红的小花。

  白云:我梦见蓝蓝天上飘着白云。

  宝宝:我也做了个美丽的梦,梦见五颜六色的彩虹。

  师:大家把自己做的梦仿照第二节或第三节的形式写出来,好吗?

  学生写。

  老师指导。

  汇报交流。

  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2.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3.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2.正确书写b2i h5i hu9三个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同学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 ái ǎi 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小小朋友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同学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 éu ěi 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同学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板书课题),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学习字词

  蓬(péng)蒿(hāo) 咫(zhǐ)尺(chǐ) 狼(láng)藉(jí) 呐(nà)喊(hǎn) 相(xiāng)形(xíng)见(jiàn)绌(chù) 精(jīng)巧(qiǎo)绝(jué)伦(lún) 美(měi)味(wèi)佳(jiā)肴(yáo) 鲲(kūn)鹏(péng) 混(hùn)淆(xiáo)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呐喊:乱七八糟

  自不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不如。

  精巧绝伦: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于理解

  三、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思考:1、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的论述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二)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

  规范:作者的观点 P89最后一段

  3、归纳本文行文的特色:

  (1)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

  (2)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

  (3)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四、问题探究

  (一)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1、敬重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2、畏惧是不是意味无所不为?

  3、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4、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二)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讨论

  (三)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都是拟人的手法

  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的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也是用拟人的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关系,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具有可比性。

  五、作业

  搜集资料(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练习一

  二、结合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浪迹斑斑的矿空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三、学习反问的修辞方法

  1、什么是反问?

  2、梵文的作用?

  3、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表达效果的不同

  (课后练习三)

  四、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成语,引入新课

  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汇报“亡、牢”的意思。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 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 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魏过的贤人季梁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见魏王。为了开导魏王,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魏王最终会不会打赵国呢?请你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辕北辙、盘缠”两个词。

  3、练习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相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文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打赵国呢?为什么?

  五、总结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边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七、拓展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语文活动:讲寓言故事。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全文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战线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贺知章的《咏柳》

  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斟词酌句、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感悟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屈不挠、无私无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屈不挠、无私无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懂得为人类造福是正义的。

  教学过程:

  (课前:师板书课题)

  引入:

  1、课件出示几位神的'姓名。

  师:同学们,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知道这些词语、是哪篇课文里面、人物的名字?

  师: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次,再读一次。

  2、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这是我们今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8

  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路边的枫叶红了,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田野里高粱笑红了脸,金灿灿的稻子笑弯了腰,果园里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了树枝……是植物装点了我们的大自然,让它变得丰富多彩。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植物呢?

  学生说老师归纳___是植物中的水果、___是植物中的树木

  句式训练:我知道________是植物。

  二、新授: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植物,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现在李老师就带同学们到一个植物园去参观,看看你们认不认识那里的植物,你们想去吗?

  2.看图片说植物名。(蘑菇指可食用的菌类植物。)

  3.同学们看到这些植物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真不错。但是还要会认、会写它们的名字才算真正认识它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来认一认、写一写它们的名字。请同学们坐直、抬头、举手跟李老师板书课题。

  4.听李老师读一遍课题,看看哪位同学最会听,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师读,生说)请同学们读一遍课题。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课文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

  5.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前4行的词语,读的时候李老师有3个要求,请认真看,仔细听:(1)第一遍读准字音,看清哪些是轻声字;(2)第二遍用小手盖住拼音读;(3)想一想这些词语与什么有关?请把书翻开到72页,自己读一读吧。

  6.检查:

  (1)课文中的生字朋友等着大家来认识它们了。(指名2人读,评,齐读)

  (2)你们能认出植物们的名字了吗?(小老师2人领读)

  (3)同学们都读得特别带劲,看,李老师把读轻声的字变成了红色,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请站起来读听。(3人)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一起站起来读。

  (4)来,让我们一起再大声读一读。李老师想听听男孩子来读,(声音真洪亮)李老师还想听听女孩子来读(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

  7.有拼音的词大家都读得很好了,如果去掉拼音还能不能读好呢?(齐读开火车)

  8.每组选一个代表每人读一行,想想每行的词语都跟什么有关?(板书:花水果蔬菜)

  9.(课件:花)你们见过这些花吗?什么时候?在哪见过?花怎么样?请用:什么时间,我在哪里见过怎么样的什么花。说话

  山茶花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春天开放。春天,红艳艳的山茶花绽放着美丽的笑脸。

  讲解茶字:读组词部首艹跟师书空描红仿写

  读第一行词,读出花的美,花的香。

  10.(课件:水果)说词组,说句子:我爱吃____的______。

  读第二行词,读出水果的香甜。

  11.(课件:蔬菜)你们喜欢吃蔬菜吗?多吃蔬菜身体好。

  用:我最喜欢吃_____、______和_______。

  卷心菜(包菜、包包菜)卷是多音字字卡读书空描红仿写评

  读出蔬菜的美味。

  12.瞧,这些词语朋友都跑到李老师手上来了,听听谁读得最准,最先叫出它的名字,我就把词卡给谁,请他到黑板上找到词语的家贴上去。(都给词语找到家了吗?真能干。)

  13.能不能不看书,拍手来读?

  小组接龙拍手读

  能不能背出来?试一试

  14.“火眼金睛”课后作业扩展黑板开花:艹大多与植物花草有关

  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植物园,认识了很多花、水果和蔬菜,真是长了不少知识呢!下节课李老师会带同学们到树林、果园里参观。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07-2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17

《语文园地六》教案07-27

《语文园地一》教案07-19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挑山工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