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德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风波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
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
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
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
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
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
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
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
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
(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
(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
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品德与社会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家乡的方言》,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嘴上经常说方言,但却不知什么是方言,尤其对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利与弊他们几乎不懂。老师平时强调说好普通话,可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懂为什么要说普通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正确认识方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应用普通话。
五、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课堂进行讨论。
3.多媒体,《猫和老鼠》陕西方言版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动画激趣:同学们,你们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师播放的动画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2、引出课题:这部动画片用陕西方言进行了配音。陕西方言,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乡音。说到家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家长的方言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家长的方言吧。(板书课题)
二、说家乡的方言,感受不同地域的方言。
1、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你们会说家乡的方言吗?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方言。(陕西,河南,山西,上海,青海等)
2. 总结: 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的方言也会各不相同。(板书)
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方言,感受方言在生活中的地位。
同学们,方言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你们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能在哪里听到家乡的方言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家乡人在一起说方言;地方戏用方言演唱;地方电视台有用方言播出的栏目)
总结:
方言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四、引导学生体会方言的利弊。
1. 体会方言对人们生活的有利之处:
(1)同学们,方言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根植于家乡人的'生活,那大家想一想,方言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呢?
(启发引导: 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在外地遇到老乡,你们说方言的时候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再比如刚才观看方言视频的时候,你们心里又有什么感觉呢?)
(提问并作相应的评价)
(2)总结:
方言的好处: 方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根植于家乡人的生活,它带来家乡人一起交流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当我们看方言栏目时的认同感和兴奋感。
2. 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方便之处。
(1)方言对我们的确有好处,那你们再想一想,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方言吗?
(启发引导: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去外地旅游,还能说方言吗?如果你们在公共场合与他人交流,这时候还方便说方言吗?)
(2)总结:
所以说,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有时候说方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还会耽误事情。这是方言的弊端。
结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方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方言对我们有好处也有不方便之处,所以呢,为了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我们应该学好普通话。
品德与社会教案3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品德与社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生活的探究、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无数探险者以他们坚定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在探险者队伍之中有很多人的身影,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72~75页。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世界政治区、两半球图和反映从事地球科学探究人员光辉事迹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人类生活的地球时丰富多彩的,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有很多不够,还有很多未知,所以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教科书第32页第一段的文字。
2.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并欣赏图片。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和交流阅读。
要求:(1)了解我国北极探险的重要事件。(2)了解北极地区的概况。(3)了解科学考察工作的特殊与艰苦。
3.阅读与讲解。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讲解。
教师强调:“科考队员是执着、无畏的勇敢探索者。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思考与讨论要点:(1)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因纽特人的生活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家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
4.教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循着探险者在北极的足迹了解了我国科学家的`勇敢和无畏。那么,在地球的另一极是什么样什么样的状况呢?让我们随着两名中学生一起到南极去看一看吧。”
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南极洲的位置,查找与我国的距离。
3.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南极长城站的图片。自由讨论。
要点:(1)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我国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3)“雪龙”号为什么要把科考站的垃圾装运回国呢?
4.讲解与讨论。教师提问:除了南极、北极,地球上还有一个第三极,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的探险者在那里有什么作为吗?”
阅读教科书第34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珠穆朗玛峰和登山英雄的图片。
教师讲述登山英雄攀登珠峰的光辉事迹。
5.教师本课,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家庭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35页介绍的两位探险家。
2.完成教科书第35页“我最佩服的探险家”。
建议
1.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并记录下来。
2.对学生的书面作业给予,并且可以择其优秀者在后面的课上宣读。
品德与社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嫉妒别人有害于身心健康。
2、欣赏别人的长处,并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活动重点: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嫉妒别人有害于身心健康。
活动难点: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活动过程:
一、图文导入:看图读《苹果李的故事》,结合主题文字说说什么是取长补短。
二、活动一找朋友
1、阅读教材中求师、自荐广告。4~6人为一组,讨论每个人的长处与不足。
2、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写好自荐和求师广告。
3、广告展示,互相评价。
活动二签合同
1、根据自身特点,自愿结合,找到互帮互学对象,签订互帮互学合同。(指导学生书上的例子完成)
2、师生共同评价几份有代表性的合同,并完善合同内容和条款。可能的话,教师作为公证人签上自己的名字。
三、联系实际,交流提升
1、看一看教材组图中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取长补短的。
2、反省一下,在我们刚才签订的“互帮合同”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言行。
3、学生自我反省,提升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认识。
四、激情回味,总结教学
1、师:
想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天天有进步的人吗?请你记住:就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出色的同学,他们有的成绩优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心灵手巧,有的助人为乐……。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甚至超越自己,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真诚地祝贺并告诉他们:我要向你学习。一句话,要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下节课,我们要以“我远离‘红眼病’”为主题开展一个班队活动,请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如诸葛亮与周瑜、孙膑与宠涓的故事。
品德与社会教案6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邻里之间应该保持友好平等的关系。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建议
1.远亲不如近邻、
(1)教材是从“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展开的。李大爷退休在家,主动担任了大院的管理员工作,每天都为邻里做些服务工作,深受大家的尊敬。 有一天小明的父母没有下班,小明突然肚子疼得特别厉害。李大爷听说后忙带着小明去医院检查。小明的母亲回来后,十分感谢李大爷。小明家和李大爷真是亲如一 家人。
(2)建议教师围绕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大家讲一些邻里互相帮助的故事,也可让同学们讲一讲这些方面的故事和事例。
(4)邻里之间要为邻居多想,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为了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建议教师要引导学 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与邻居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例如,我家和邻居相处得很好,我家和邻居没有来往,我家和邻居井水不犯河水,我家和邻居谁也不理谁等。
(5)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找找原因。教材中的案例只是从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如帮助盖房等方面给以提示。实际生活中,邻 里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如做饭时突然没有盐了,向邻居借一点儿;修理东西时,自家工具少,向邻居借工具使用等等。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于小学 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楼道,帮邻居老奶奶拿东西等。
(6)怎样指导儿童与邻里相处?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列举出正确与错误的事例,展开讨论。如尊重邻居,见面要主动打招呼、问候,主动为阿姨、叔 叔让路等。总之,指导儿童和邻居相处,不仅要指导他们怎样去做的方法,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宽广的胸怀和一定的涵 养。
2.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1)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周围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比如:多设一排座椅,再建一个花坛,多放一个垃圾桶等。通过这 些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美,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建设的。调查前,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列清楚时间、地点、内容等。向有关单位提出的建议可以是书面的,也 可以画图画。
(2)组织学生为美化环境做贡献。美化环境人人有责,在实际行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美好生活环境的愉悦,唤起美化环境的欲望,受到热爱生活的教育。
(3)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不只是一次活动,而应该成为自己经常的自觉行动。
主题教学思路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在家里与邻居的接触机会很多,早晨。中午、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遇到邻居,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远 亲不如近邻,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谅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 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儿、倒垃圾等。
人自出生起,就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各种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良好的信息给儿童良好的影响,不良的信息则给儿童不良的 影响。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心情烦躁。优美的环境一是要依靠大家来保护,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二是依靠大家来创造,这样就会使居民 区更整洁美好,邻里之间更和睦。
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第38页的图片,讲述了“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反映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照料的情景。
第39页,通过四幅图片表现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帮助。
第40页,用学生写的记实文章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说明了远亲真不如近邻。
第41页的图片,通过邻居之间出现的不愉快和不和谐事情的表现,引导学生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
第42页是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一组图片:为小树浇水,爱护公共设施,不乱丢垃圾。通过活动让学生为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献计献策。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在家里与邻居的接触机会很多,早晨、中午、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遇到邻居,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远 亲不如近邻,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谅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 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倒垃圾等。这样对于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道德的提升都 有很多的帮助。
人自出生起,就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各种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良好的信息给儿童良好的影响,不良的信息则给儿童不良的 影响。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心情烦躁。优美的环境一是要依靠大家来保护,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二是依靠大家来创造,这样就会使居民 区更整洁美好,邻里之间更和睦。
学习准备
收集一些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事例,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儿.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买东西的事例的照片、录像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学生:(略)
老师:邻居就是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和邻居的故事。(过渡)
【讲授新课】
一、我和邻居(板书)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三十八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和邻居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略)
老师:图中讲的是这位同学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反映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料的情景。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都有亲戚,亲戚虽然亲,但住的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一)远亲不如近邻(板书)
老师:大家还有哪些远亲不如近邻的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吧!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邻里和谐”;还可给同学们讲“我的邻居”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邻居对我们来说就像亲人,那我们该怎样和邻居相处呢?怎样搞好邻里关系呢?(过渡)
(二)如何和邻居相处(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九页,我们看看图中展示了什么场景?
学生:(略)
老师:从这些图中,你能说说该怎样和邻居相处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邻里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体谅,热情相助,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更好的生活。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邻里和睦防盗贼”、“邻里谣”;图片“邻里和睦相处”、“邻里情”等。)
老师: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为了邻里的和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小孩儿、倒垃圾等。你做过哪些事情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帮助”、“互相问好”;还可给他们讲文本资源中“怎样指导儿童与邻居和睦相处”的知识。)
(让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四十页的作文。)
老师:但是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一页,说说你对图中的看法。
学生:(略)
老师:邻里之间相处应该互谅互让,不做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应想方设法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邻居噪音”、“邻里环境”、“乱扔垃圾”、“陌生的邻居”、“偷懒”等。)
老师:我们生活在一起,你家、我家、他家,构成一个大家庭。我们还应共同保持周边的美好环境。
二、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四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呢?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些同学都在为美化环境做自己的努力,美化环境,人人有责,你打算为美化环境做什么贡献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可让同学们欣赏图片“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构建美好环境”、“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等;进行榜样引导。)
(老师还可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周边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为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还应该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品德与社会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人物。
2、激发学生珍视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名人卡片;2、收集自己喜欢的历史名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名人名字我知道
1、你喜欢的名人有哪些?
2、大家说的.都是现代的名人,其实,在我国的古代也有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说:老师就特别崇拜唐代的李白,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历史名人?
3、板书:
唐代——李白、杜甫、武则天等
文学——杜甫、杨万里、王安石等。
李姓——李广、李白、李时珍等
军事——孙武、诸葛亮等
巾帼——李清照
医学——李时珍、华佗
二、名人故事我来讲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历史名人故事。
2、几人或独自表演名人的故事。
3、历史出示名人的故事图片。
4、你们评一评他们好吗?我们学习他们什么?
三、名人档案我来做
1、学生自做名人档案。
2、大家交流,互相欣赏。
3、展示优秀作品。
四、升华
教师小结:我们的先辈和这些名人们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才成为了名人。我们新一代少年,要向他们学习,为祖国明天的更美好而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学好扎实的知识,长大后,也成为祖国需要的新一代名人。我们准备好了吗?
板书设计:
我的历史名人档案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要努力
你们假如有一天同样站在长城上,你想对长城大声说什么?
课后记:
品德与社会教案8
教学目标:
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3.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内容:
第32——35页
教学准备:
过去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引入课题:
请学生展示各自带来的日常生活用品,提问:“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这些旧式生活用品是谁使用过的呢?”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作进一步的.了解。
二、小组讨论,一起探究。
教师将搜集到的旧物品分给几个小组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说一说哪些东西现在已经不用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
三、学生演示,进行体验。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两种用具,亲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在使用前,教师适当地加以指导。
使用用具后,再说说哪些旧用具已经被新用具代替,进行新旧用具的比较。
四、学看年表,学做年表。
引导学生看年表,然后制作年表。
品德与社会教案9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六、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品德与社会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品德与社会教案11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身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果,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身调查后的感想,憧憬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身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一起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身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身的家长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品德与社会教案12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现。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师生在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久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
2.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
教学过程:
1.阅读欣赏
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36页的文字和照片。
师:“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进入新的'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样,从家里找一些长辈们过去用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了解、研究这些东西的 用处及来历等,进一步了解历史。”
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课桌上,请一两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找到的。找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小人书?看过没有,是否喜欢?
2.体验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挑选一本别的学生带来的、自己从前没有看过的小人书来阅读,时间大约20分钟。待学生都看过后,互相讲一讲树种的故事,或给同桌介绍书中精彩的片断。
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人书摆放在一起,并人选一本,要爱护书,不争不抢。
(2)请学生看看,小人书属于哪一类,看看书的扉页和版权页,说说都发现了什么?(这本书是哪一年出的,作者是谁,价钱是多少?)
(3)请学生默读自己选好的小人书,并思考,这本书将的是什么故事,你是否喜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准备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教师在学生读书时,根据他们手中的小人书的种类进行板书,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图书种类的名称。
(4)小组汇报。简要介绍自己阅读的小人书,讲一讲自己的读书体会。
(5)将小人书进行分类。教师将图书种类卡片放到不同的桌子上,然后请学生将自己度过的小人书分类放置。教师提示学生:“你们从这个活动中想到什么?”
(到图书馆看书,也需要先按分类查阅目录。家里的书多了,最好分类放置,以便于查找。)
3.全班讨论。
对于今天的体验活动有什么感想?这些“古老的”的小人书和你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过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看小人书,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过去,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家里一般没有电视,电影也属于高档或比较稀罕的消费,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最好找到一两中介绍家乡或和家乡历史有关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并以书中的故事为例,告诉大家一些家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历史变迁。
4.总结。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7页乐乐的话,引导学生明确:“小人书虽‘小’,但是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
品德与社会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关爱大自然。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景观,亲近家乡的山水,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明白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2.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草原、高原、大连标志、乡村风光的图片:
① 师提出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② 学生欣赏,自由谈,初步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③ 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苍凉的高原,有的是一望无限达到草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呢?
3.介绍自己家乡的'的自然环境特点。
你能象书中的五个小朋友一样,说说自己家乡是什么样?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联系家乡的实际想想,自己家乡环境有什么特点。可先写下来,再介绍。
4.小节: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是那样清香,小溪的流水是那样清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二、我的家乡真美丽
1.让学生把收集的家乡名胜古迹、山水美景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分组欣赏,互相讨论,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派代表发言选定最佳景物。
3.小结: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摄、所介绍那样,她真的美丽。
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三、我爱我的家乡
1.师提出活动要求。全班同学自由选择,可以个人、可以小组进行下面任意一项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活动1:自编一节或一首描写家乡的诗歌,有感情的朗读。
活动2:模仿《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旋律,自编歌词唱一唱。
活动3:用其他形式(快板、相声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教师评价鼓励。
3.小结:刚才,大家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确实,家乡是生我样我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深深刻在我们的心理。以后,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四、拓展
学生继续收集有关家乡的各个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品德与社会教案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到那儿去买》第二话题《购物新方式》。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活动是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到那儿去买》第二子话题《购物新方式》如下要点设计:
一、了解一些新颖购物方式。
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具备文明消费、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与习惯: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新的购物方式。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购物需要选择适合的购物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结合学生搜集资料和课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丰富的游戏,了解新型购物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一些新的购物方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需要选择合适的购物方式,做有心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和调查任务,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让学生调查新颖的购物方式。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视频播放,激趣导入。
1、 播放班上同学到商店买商品的画面。评一评同学的买卖活动。了解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买卖活动随处可见。而这样的买卖也是很早以前就有的购物方式。
2、CAI:介绍古人进行买卖的影片画面。了解古人如何买东西,用什么方式买。
3、探讨古今购物方式异同。
小结:看来古今购物还是有不同之处。
活动二:师生研讨,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
1、 古人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我们购物又是怎样的?(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也在悄悄变化,不在是单一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现在,我们不出家门也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了。你知道现在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交流购物经历。(分组讨论交流)。
3、学生交流后,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4、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哪种更好,为什么?点明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购物方式。
小结:只有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及其特点,才能更便捷的购物。
活动三:学生游戏,学会运用新的购物方式。
1、 同学们,随着社会进步,购物方式越来越多。可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购物方式呢?CAI出示游戏题。
(1) 春节到了,我们全家想到哈尔滨过冰雪节,要买火车票,可火车站人真多,我该怎么买?
(2) 奶奶看中电视上的.一款保暖羽绒服,该怎么买?
(3) 家里突然停电了,急需蜡烛,到那里买?为什么?
(4) 我想买一双新款轮鞋,该怎么买?
2、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还可选几个条件允许让学生现场演示一下)。
3、指导学生现场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知道这么多购物方式,还知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购物方式,学以致用,好﹗
活动四:创新设计未来的购物。
1、时代在不断的日新月异,未来又会出现新的购物方式,想想未来又会出现哪些新的购物方式,发挥想像力,设计一下更便捷的购物方式。
2、让学生讨论未来的购物场所应该怎样?(小组共同绘画未来的购物场所,教师从旁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学生展示作品并讲解,师赞美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4、最后阅读书上P55“未来的购物”。
小结:为了让梦想成真,让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吧﹗
板书设计
新购物方式
电话购物
邮政购物
网上定购
电视直销
品德与社会教案15
教学目标:
1. 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和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局部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平安和礼貌。
4. 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准备:
1. 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 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 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 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扮演出来。各小组可偏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平安、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 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身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同学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
准备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同学到学校或家庭和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 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身家和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二、介绍、讲述自身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三、交流与展示
1. 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 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 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四、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身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五、“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大胆想像,自身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 同学设计。
2. 展示作品。
3.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品德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教案03-01
品德与社会优秀教案03-02
实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案四篇07-02
【实用】《品德与社会》教案四篇07-10
品德与社会教案 15篇03-16
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3-10
《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合集9篇08-07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九篇08-08
《品德与社会》教案集合六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