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描写野蔷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词语,尝试运用。
3.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主要内容。
4.阅读过程中,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关爱的真挚感情,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导审题、初步了解人物关系
1.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名字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来,读一下)
2.你们读读这个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A这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人物的语言)
B“不是最.弱小”=还有比她更弱小的
C○ 1这个符号,课后有对它的注释。把书打开,自己读一读。
3.还没有看课文内容,就能从一个课题中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收获可这不小。
4.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课题中的这个“我”,指的就是——“萨沙”,对呀,她只有——四岁(板书:萨沙)(四岁)
5.除了萨沙,这一家人还有谁?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父亲 母亲 托利亚 )( 小学生)
6.我们一看就知道,萨沙是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为什么会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认为比她更弱小的是谁?——学生答“蔷薇”(板书:蔷薇)(指导书写)
二、学习二、三节
1. 本文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的教育家,他写的许多小故事都会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我们先看看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也叫作“起因”。(板书:起因)
3.我们来读读课文的1、2、3小节,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预设:假日。 假日,这个时间太笼统,而且许多国家的放假的时间都不一样的。 点拨:雷声大作——“夏日里”会有雷阵雨 第一朵野蔷薇开放——开放的时间约在初夏 (从这一点上看,事情发生在初夏。)——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更确切的时间。
4.这时,蔷薇花开放了(出示图片),说一说你所看到的蔷薇花? 野蔷薇开放了,—— 看看课文第9小节,也有两个描写描写蔷薇花的词语(娇嫩、纤弱)
5.纤弱什么意思啊?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就是纤细而柔弱。那粉红粉红的的蔷薇花,那么娇嫩,纤细,让人们都不忍心去——触碰它。
6.你们喜欢这样的蔷薇花嘛,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读好。
7.一家人正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
8.出示: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1)读一读
(2)你感觉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突如其来、非常大)从哪里看出来的?(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板书:大雨如注)
(3)“大雨如注”是什么意思啊?我们先来看看“注”是什么意思?老师这里有几个解释,你们来选择一下。(注:①集中;②灌入;③记载,登记。) “灌”――多且速度快。“大雨如注”就是雨大得仿佛是从天上灌下来的。形容雨下得很大。)
(4)文中还有哪个词也说明雨大的呢?(板书:滂沱大雨)
(5)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词语?(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9.这突如其来的大雨(点着板书中的`起因)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这下,一家人就忙开了。 出示:父亲赶紧收拾东西,母亲忙着照料孩子。(师读一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多希望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啊!他们身边除了一把勉强可以遮挡的伞和一件雨衣。我们开看看,事情又是怎么样发展下去的。(请6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4-8小节)这一部分就是事情的经过(板书:经过)
2.看看,第4小节有几句话?(共有2句话)第一句中有一个分号,把这句长句分成了两个并列的分句。我们读读这句话。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句分句,都只有“虽然”,那“但是”呢?但是的内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上“虽然、但是”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呢?不急于回答,我们先把它写下来。写第一句。 (生写在书上,师把问题句子写在黑板上)、指导分析,第二分句口头回答。
4.这么长的一句句子,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一说——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板书:互让)
5.这一小节讲的就是——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最后——雨衣给了萨沙。
6.看到这一切,四岁的萨沙不明白,于是问妈妈(出示5-8小节[连着4],然后句子画线。)“你们为什么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指的是怎样做?(表扬能联系上下文寻找到答案的同学)。
7.听了萨沙的问话,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来看看她们的对话(出示5-8节)
8.先同桌分角色来读读这两组对话。再指名几组读。
9.妈妈说的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
10.这“每个人”对萨沙一家来说是谁?对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的人来说呢?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妈妈说的话,萨沙从半信半疑——到最后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看看后面她是怎么做的。 不明白――看看后面她怎么表现的。
2、读读课文的结果部分(9-11节)(板书:结果)。 说说:萨沙看到( ),心想( ),于是( )。 (板书:掀 盖)
3、萨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听懂了妈妈的话。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两小节。
五、总结,指导简单复述
1.刚才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们能不能借助板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呢?注意,要说清一件事,就必须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天,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去玩。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托利亚和妈妈互让雨衣,最后雨衣给萨沙。萨沙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告诉她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萨沙看见暴风雨中的蔷薇花,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
板书设计: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起因 经过 结果
互让 掀 盖
大雨如注 父亲 母亲 托利亚 萨沙 蔷薇花
瓢泼大雨 (小学生) ( 四岁) ( 娇嫩 纤弱)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理解诗中的词语。
2、学会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读儿童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谜语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有一则谜语,看你能不能猜出来,听仔细了:有人不说话,肚里学问多。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一起说)
字典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是它知道的就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它字典公公。字典公公的家很大,里面的家族成员可多了。可是有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争吵,吵得可热闹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字典公公家了解一下这场争吵?(想)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首儿童诗
三、指导诵读
1、出示诵读要求。
一读通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懂 理解词语,读懂大意。
三读好 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2、读通。
(1)初读全文。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得字就读读上面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读课文情况。
读得怎么样了?请一些同学来读读课文吧。每人一小节,谁愿意读?
(3)指导停顿。
师生合作读,学生用铅笔画上停顿符号。同桌一人一段互相读。
3、读懂。
(1)课文已经基本读通了,下面清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有不理解的`词用笔标出来。
(2)交流解析难理解的词语。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
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理解。
报告: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群众所做的正式陈述。
主角:主要角色、主要演员、主要人物。
不可开交:无法结束。
片面:偏于一面,不全面。
强调:着重提出。
4、听录音。
读得怎样?你想读得像他一样好吗?我们一起努力!
5、读好。
(1)第一段。
师:刚刚我们听了课文的录音,你知道字典公公家里是谁在争吵了吗? 一起说:“标点符号”。
师:对,诗歌的第一小节就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 →齐读)
指导抓住重点词语的朗读。
(2)第二段。
师:哎呀,真够吵的![出示插图]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2小节,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读出标点符号们的神态和动作。
指导读,可加上动作。
(3)第三至七段。
师:这些标点脸红脖子粗的,它们在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诗歌第3—7小节。注意读好语气。
师:课文里讲了哪些标点的争吵?
你喜欢哪个标点符号呢?读一读,如果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4)第八段。
师:就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谁来发表意见了?
指导读老人的口吻。
(5)第十段。
师: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的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交流。
(6)第九段。
字典公公告诉我们:(齐读)
6、分角色朗读。
旁白、感叹号、问号、顿号和逗号、省略号、句号、字典公公
师:瞧!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将这篇课文读得如此动人。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欣赏一首儿歌——《标点符号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这首儿歌里提到了哪些标点。(交流)
这学期我们已经开始学写作文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能力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能够用“继续”造句。
情感目标:在和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能体会到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有时会有以外的收获。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有时会有以外的收获。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十一个生字,认读两个字;能正确读生词,能用“继续”造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孩子们,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意外的事情?学生举例说说。
你遇到意外的事情后,怎样做的?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二、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过渡语:同学们,假如,你画好了一张画儿,可是在画儿中间却滴上了一滴墨,你怎么办?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激趣:妈妈有一个好办法,你想知道吗?她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三课:
板书:3墨渍
学生读课题。
(二)提示: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三)你们读的真认真,谁能流利的读下来?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不仅正确,而且要流利。
(四)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五)提示:谁愿意和你的小伙伴读给大家听?
学生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分自然段读课文。
(六)提示:小声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自学。)
(一)同学们,这课中有很多生字,你能自己学习吗?
学生自学生字:先读字音,再组词,然后查字典确定偏旁部首。
(二)提示: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生字可以分类学习:
左右结构的:作、继、续、致
上下结构:墨、置、弃、突
左中右结构:斑
半包围结构:布
(三)提示:打开书八页,读读第三题,说说你有不懂的词语吗?
(四)师:请你再读课文,说出你不懂的词语。
生读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讨论。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一)出示:比一比,组词。
墨( )置( )做( )班( )弃( )继( )致( )
黑( )直( )作( )斑( )气( )续( )到( )
(二)提示:谁能用“继续”造句?
举例:遇到困难,要克服,继续努力,才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
生用“继续”写句子。
五、作业。
1.抄写字词或选字组词造句。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巩固练习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复习学习的知识,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弱点,使得自己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能对“意外的成功”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懂得出了意外应该及时动脑筋想办法进行补救,免得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出示有小狗的图画,你觉得这幅画怎样?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幅有趣的图画是怎样得到的'呢,请你们读书后告诉我好吗?
学生读课文,说说大意。
二、理解课文、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从哪知道我在画画时遇到了意外呢?(2自然段)轻声读2自然段,想:你从哪知道这是一个意外呢?划出有关的词句。
生读文体会。
2.指名展示,课件引导:
我刚把房子画好,突然一滴墨水掉在画中央。要重新画已经来不及了,我急得大哭起来。既然是意外,这些话该怎么读呢?
3.你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吗?读出来。课件“大哭”加点,引导学生读出我焦急的心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导:妈妈,快来帮忙啊!妈妈怎么帮忙的呢?读哪?(3自然段)
2.请你轻声读3自然段,想:妈妈是怎么帮助我的?
生读文思考,指名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妈妈说的话:
(1)理清层次:“别哭啦,可别这么容易灰心。”妈妈这是在干什么?(安慰我)该怎么读?
“依我看,这墨渍很像狗身上的斑点呢。画下去,也许会画出一条小花狗。”妈妈这又是在怎么帮我呢?(帮我想办法)该怎么读?
“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成功。”妈妈这又是在干什么?(鼓励我)该怎么读?
(2)理解“继续”:你能把“继续”换个词,按妈妈的意思也来鼓励鼓励他吗?(生换成“接着”)师:原来继续就是接着的意思啊,把这句话再读读。
(3)师生配合读,在我画画遇到意外情况,着急地大哭的时候,妈妈来帮我,她先安慰我,生接读第一句;接着她帮我想办法,生接读第二句;然后她又鼓励我,生接读第三句。
4.为什么妈妈就能想到办法呢?请你默读3自然段,再想一想。
课件引导:妈妈走过来,笑了笑,说:“……”
妈妈走过来,看完之后笑了笑了,说:“……”(妈妈是在分析情况后想出了办法。)
5.小结:出现了意外情况,只要我们认真的分析情况,不灰心,想办法,继续干,就可能会有意外的成功。妈妈的话对我们的启发真大啊,再读3自然段。
(三)学习4自然段。
1.我听话没有?你从哪知道的?(4自然段)读4自然段,想我是怎么做的?
2.你觉得小狗可爱吗?读句子,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小狗很可爱,加点表示出来:小花狗翘着鼻子,样子十分可爱。指导学生读出小狗的可爱。
(四)妈妈说,遇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成功。那我有没有得到意外的成功呢?你从哪知道的?(5自然段)
1.读5自然段,想:我得到了什么意外的成功?生读文思考,指名展示。
2.为什么这是意外的成功呢?(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3.老师说,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我们看看是这样吗?课件展示图画。那没有这条小花狗画面就显得怎样呢?(死板)
4.嗬,我的画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这时候,我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5.读5自然段,让我们也来分享他成功的喜悦吧!
三、拓展延伸。
(一)他这件事给你怎样的提示呢?生活中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哪些意外的情况?如果遇到,你会怎么办?
(二)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帮助真是太大了,让我们再读全文。
四、作业。
(一)写一写,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
(二)写一件你遇到意外事情。
(三)搜集一篇有关的故事。
教学反思:
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动脑筋,在不断的思考中有的时候会获得“意外的成功”。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能区分并运用多音字。
2 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3 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 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 初步了解寓情于事,寓人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难点 :
“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学准备:
美丽大海沙滩的风景录象、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
师:去年暑假老师也去过海边,看到了美丽的椰树,踩到了柔软的沙滩,同时也感受到了海浪阵阵、海涛汹涌的壮观场面。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而金色沙滩上发生的.事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师: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想去看大海吗?
师:你想知道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a 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和多音字。
b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那几个片段。?
c 小姑娘给你留了什么印象?
d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明学生提问,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三: 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读1-6段)师指导朗读
大意: 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帮忙看衣服。
朗读:男-老伯伯(苍老 慈祥 亲切) 女-小姑娘(细小 甜美 认真)
(二)学习第二片段
大意:画家送贝壳,可是小姑娘不要贝壳。(找小伙伴合作、讨论)
讨论: 为什么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呢?
“ 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 随你挑。”通过描写贝壳的种类写出贝壳的美。
(三)学习第三片段
大意:画家故意丢贝壳,小姑娘捡还贝壳。
师:在黄昏的沙滩上,他们俩又是你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沙滩和大海的呢?
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
四: 总结课文
师: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和对人对事都很认真负责的精神。她淳朴而诚实的心灵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小姑娘吗?
师:大海沙滩上发生了这么一件美丽感人的事,让我们觉得大海的一切可真美啊!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也美吗?
1 找找课文中描写大海、沙滩、贝壳美的句子。
2 标题“金色的沙滩上”有其他更深的意思吗?
五:巩固拓展课文
1 师:大海美 沙滩美,贝壳又多又美,而且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就让我们带着激动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这篇美文美美的齐读一遍吧。
2把你认为美的句子抄下来,反复诵读。
六:深化延伸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学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祖国这个美丽的大家庭奉献自己的爱,祖国才会更美好!
附:板书设计
在金色的沙滩上
画家 小姑娘
拾贝壳 看着东西
送贝壳 不收贝壳
丢贝壳 捡还贝壳
大海:一望无际 浪花美极了
贝壳:灿烂夺目 各种各样
(这一切都美极了)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愿意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手拿粉笔)这是什么?(粉笔)今天老师想学学魔术大师刘谦,用这几根粉笔为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想)
2、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看完魔术表演后要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往水里放粉笔)
3、谁起来说一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交流:粉笔里面往外冒气泡。)
4、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粉笔里面冒出来的气泡是什么?(交流:空气)
5、不错,从粉笔里面冒出来的气泡确实是空气。小小的粉笔里面竟然藏有空气,那么空气还会藏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空气的知识。(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探究空气在哪里
1、谁能起来说一说,你认为空气还会藏在哪里?(自由交流)
2、大家认为这么多地方都会藏有空气,那就请同学们利用准备的材料找出空气。比如,刚才我们利用将粉笔放入水中的方法发现粉笔里面有空气,你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也找到空气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感觉一下。下面小组同学开始合作找空气吧。(小组合作)
3、你们找到空气了吗?谁愿意把你找到的空气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让大家感觉一下。(交流)
4、我们的身体里有没有空气,可以怎样验证一下?(吹头发,飘起来,吹纸也会飘起来)
5、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方法找到了空气。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教室里、瓶子里、气球里、粉笔里、方便袋里、我们的身体里等等都有空气。那谁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总结一下,空气究竟在哪里?(交流:到处都有)
6、小结:的确,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板书:到处都有)
三、 探究空气的性质
1、既然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空气是什么颜色?用鼻子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用舌头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我们大家中间都隔着一层空气,可是我们却能互相看见,这说明空气还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2、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气体。(板书:气体)空气就是一种气体。
3、除了空气,你还知道哪些气体?(煤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4、对,它们都是气体,都会向四面八方流动。
四、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1、过渡:同学们,其实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现在,请同学们呼吸着我们周围新鲜的空气,想不想听个小故事。
2、故事引入:古时候打仗时,有个国家的士兵偷到了敌国的情报,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他把情报写在一张纸上,刚要回来时,被敌人发现了,匆忙中,他把情报塞进了一个杯子里,(教师演示把纸塞到杯子底部)然后放到水中。敌人搜了他的身,结果没搜到,最后,不但这个人脱离了危险,并且他用性命换来的情报也完好无损。那么,这位聪明的士兵是怎样将装有情报的`杯子放入水中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小组同学开始吧,一次不成功可以再换一张纸多试几次,看看我们班有多少聪明的小士兵。(小组合作)
3、实验成功的同学请举手,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聪明的小士兵。谁能上来演示一下。(一生上台演示)看,杯里的纸确实没有湿。
4、谁能来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杯子里的纸没有湿?(讨论交流)
5、小结:对,是因为杯子里面并不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所以水进不来,空气也象水、大米一样会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6、刚才有的小组的同学将情报弄湿了,知不知道为什么?(杯子不是竖直放进去的,倾斜了,这样水就进去了,把杯里的空气赶出来了,水就占据了空气的空间,所以纸就变湿了。)
7、那同学们再来试一试吧。
五、自由活动:空气搬家
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据空间。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游戏。
2、两个一样的杯子,让其中一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杯子里面。谁有好方法,起来交流一下。(小组活动交流,教师演示)
3、同学们来试一试吧。
我们有的小组已经成功的给空气搬了家,也有的小组实验没有成功,课后可以继续实验探究。
六、总结与拓展
1、今天我们一起和空气交上了好朋友,现在你知道空气在哪里了吗?(找生说)空气有什么性质?
2、课下请同学们想办法研究一下空气有没有重量,水里面有没有空气?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空气?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交流。
七、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到处都有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气体
占据空间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7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理念】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课题组把它归属于语言积累型。教学略读课文,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课一得”的理念指导下,教学本课的重点设定在紧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心观察景物”这一单元主题,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积累语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特点,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泉”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
1。用“资料袋”导入新课:请阅读“资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国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钟)2。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温泉,这是我国的一大旅游资源。比如:昆明市安宁的温泉富含矿物质,有调理身心,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誉为“天下第一汤”;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20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的宁海温泉,被天台山和四明山环抱,风景绝佳,如同“世外桃源”。在腾冲县的火山群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热气升腾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称为“热海”。不少地方还有一些被誉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龙潭的“珍珠泉”,安宁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图片,学生欣赏)(1分钟)
3。在课文中,“我”的家乡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板书课题:珍珠泉)
【设计旨意】:通过阅读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感性认识,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一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缘故、一嘟噜、绽放、扑哧、干涸”等词语,并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5分钟)2。四人小组成员轮读课文,通过各组员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相互正音,相互学习,同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钟)
3。四人小组交流:
(1)说说读了课文后,家乡的珍珠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一段,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4分钟)
【设计旨意】通过读、听、议,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大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4个。
2、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4、 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善良品质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
2、出示课题 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读题质疑
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
二、 自学
1、分学习小组进行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
2、交流反馈
1) 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
2) 根据喜好分小节读课文,相互评议。
三、 新授
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
1)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示:现在……萨拉问道。
指导朗读
2)回答“谁是最弱小的”
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能力。
指导朗读
3)回答“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联系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
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
指导朗读
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更弱小的人。
3、齐读课文
四、 表演
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秋天美丽的画面(配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来了,你注意到了吗?你都注意到了什么?秋天的脚步虽然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评价、激励)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 ”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
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是红红的
圆圆的
胖乎乎的
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
是一个画家
秋姑姑一来
就给果树和庄稼
抹上了金黄的
火红的颜色
秋姑姑啊
忙着呢
——她给所有的
箩筐和麻袋
都装上了
饱满的粒子
沉甸甸的果子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0
《乡村里的大花园》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乡村大花园的美丽景象。1~3小节主要写动物们的颜色、情态,突出乡村大花园的新鲜漂亮;第小节主要写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现乡村大花园的健康、漂亮;第5小节主要写大花园的动植物都很自由自在。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其中学习两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具体语段、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美丽,自由自在的特点。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流程:
一、旧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习了《东方之珠》,去繁华的都市香港参观了一番,又走近田野认识了小露珠这位可爱的朋友,今天让我们深入走进乡村大花园,看一看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板书课题《乡村里的大花园》。二、整体感知
1.想进入大花园一饱眼福吗?咱们得先和生字生词打好关系,它们都是大花园的小卫士呀!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根据课后注音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出示生字。
指名读
则、怎,读音有什么共同点?平舌音,齐读似、睡,读音有什么共同点?翘舌音,齐读“似”在课文中读sh,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s,什么意思呢?谁能给两个读音分别组词?s似乎、相似、好似sh似的,记住在这个词中读sh,其余读s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是谁?结,你知道它有几个读音吗?分别组词。ji打结、中国结、结绳ji开花结果、结实。
3.仔细观察10个生字,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它们的字形?“圆”中间“员”表示读音,“醒”右边的“星”也表示读音“结”:条状物打成的疙瘩,也表示这个动作,与“绳”有关,所以是绞丝旁。
4.“睡”这个字最难写了,同学们想知道“睡”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睡”是“目”加“垂”,表示眼皮下垂、落下,就是打盹休息,这样一来这个字就好记了,我们睡觉时眼皮下垂就是“睡”。
光知道意思还不行,还要会写才行,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宽右窄横画很多,仔细观察哪一横最长(右边第二横),哪一横次之(第三横),哪两横差不多短(第一、第四)?仔细观察左边四横的距离,右边四横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等距。好,看老师,举起小手一起写。然后在习字册上自己描一个写一个,注意。投影展示,师生共评。
三、文本研读
有了这些生字词小卫士的带领,咱们一起去公园看看吧!
(一)体会新鲜漂亮指名分别读1、2、3小节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大花园,用前三小节中的词语回答。(新鲜漂亮)
2.哪些食物让你感受新鲜漂亮?(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你能讲具体一点吗?什么样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让你感觉新鲜漂亮?白的、黄的、金粉的蝴蝶绿的蚂蚱、金的蜻蜓嗡嗡飞着的蜂子,胖圆圆的,小毛球似的哦,白、黄、金粉、绿说的都是颜色,颜色漂亮新鲜。
3.看到这样的蜂子,你想干什么?摸一摸,为什么?胖圆圆的,毛球似的,多可爱呀!你能读出蜂子的可爱吗?指名读。
4.大花园里有这么多种小动物,五颜六色的怪不得作者说,你来说:“花园里面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对了,这就是1段中心句。
5.刚才小朋友“明晃晃”这个词没有读准确,谁来帮帮他?指名读。huǎng,什么叫明晃晃呢?光彩闪烁。齐读2遍这个词,齐读这句话,读出新鲜漂亮。
(二)感受健康漂亮
大花园里除了有五颜六色的小动物,还有什么呢?咱们一起读一读第4小节。
1.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太阳。什么样的太阳?
光芒四射、亮、特大特高。
2.从哪些词句看出太阳很亮?
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亮得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说明阳光到处都是,这就是“光芒四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去。
3.这样的大花园又是怎样的一个大花园呢?你能用4小节的词回答吗?(健康美丽)
4.出示。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是凡”是什么意思?凡是,只要是。作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想象一下阳光很亮,周围一切都是亮亮的,动物们五颜六色明晃晃的,拍一拍大树都发出干脆的响声,一切都很敞亮。如果是阴雨天感觉如何?湿漉漉、阴沉沉、粘糊糊、灰蒙蒙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等小动物会出来活动吗?拍一拍大树会发出干脆的声响吗?对比一下阳光四射的大花园,这样的花园有活力、生命力,生机勃勃?怪不得作者说“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齐读),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小节,读出健康美丽。
(三)品味自由自在
乡村里的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动物,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稀奇呀,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默读第5小节。
1.作者在这一小节中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花园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自由,对自由自在。
2.划出“自由”所在的句子,“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小节的中心句。
3.大花园里的什么事物很自由?
花、虫子、鸟。找出相关语句。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这里把花和虫子当成什么来写?
人花睡醒了,是被人叫醒的嘛?不是,花自然开放,就像人睡觉睡到自然醒;想想我们经常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被亲人叫醒,或者被外面的噪音吵醒,相比之下,花儿是自由的。
鸟飞上天,是很自然的事情,想飞就飞,虫子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需别人同意,想叫就叫,一切都神气活现的,这就是活。
4.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自由的?
蝴蝶。哪里看出来的?“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飞来了一堆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他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随意”,太阳光芒四射,哪里都能被他照到,连他都真不知道蝴蝶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你说蝴蝶多自由自在啊!
5.鸟、虫、蝴蝶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你羡慕他们吗?谁想当一回自由自在的鸟、虫、蝴蝶?出示句子,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6.小动物们本来就能自己活动,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不算难。除了小动物们,还有什么事物很自由?
植物。
哪里看出来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谎花”是说黄瓜只开花不结果。黄瓜不结瓜,种它做什么?但是它就是这么牛,不愿意结就不结。
玉米能长到天上去嘛?
不可能,这是夸张。
有没有人运用先进的科技去控制他们的生长?
没有。
这些句子中都有一个词语是“愿意”,什么叫愿意?
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植物有思想吗?
没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他们都成了有思想的生命了,他们都能随心所愿,多么自由啊!谁想当随心所愿的倭瓜、黄瓜、玉米?指名读出自由自在。
7.这样的大花园,你喜欢吗?作者也喜欢,为什么?因为自由,齐读第5小节,感受大花园的自由自在。
四、主题探究
1.文章最后说“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又高又远的天空跟大花园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大花园里的自由的鸟儿、蝴蝶可能会飞到哪儿去?随心所愿的玉米可能会长到哪儿去?天上。
2.你羡慕他们吗,你想像他们一样吗?羡慕,想。作者也是,蓝悠悠的天空又高又远,那是自由的王国。作者和我们一样羡慕大花园里的动植物们,和我们一样向往天空和自由。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乡村大花园,感受了它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并和作者一样对自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词语抄三遍。
2.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向你的家人介绍乡村里的大花园,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大花园的新鲜、漂亮、健康、自由。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煦、环、犁、耕、俨、嘴、棚、厂、盲”。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我画什么》。板书:3我画什么
读题。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他们想画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听清:小朋友们用神笔画什么?
2、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俨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读通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填空:
五个小学生羡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检查反馈
(1)检查字词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3——15节,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读读,填填:
例:(卷发)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张小丽()的王斌
————————————
2、交流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书:卷发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师:作者通过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态特征来描写五位小主人公。
小试身手:你能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吗?试试看:
()的()()的.()
————————————————————
3、文中的几个小学生分别想用神笔画什么?找到句子多读两遍,读正确。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句子。
(1)“慢条斯理”的语气怎么读?
(2)提问:“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丽为什么这样?读出语气。
(3)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是因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9——15节。
7、想象说话:如果你有神笔,你想画什么》
四、总结
这些小朋友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啊,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五、复习巩固
1、根据注释填写适当的词语:
(1)“我呀,”周明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挡风遮雨。”()
(2)“我……”张小丽想要说又停住了。()
2、想一想,写一写
(1)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画什么?写几句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内容通俗易懂。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存时间和地点。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到了恐龙的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
二、学情分析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在阅读训练的时候,我将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化“名称”,注重“感悟”的做法,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生动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挖掘文本的隐藏资源,让本没有生命的文字会说话;力求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开想像走进“恐龙”世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指引学生不断地冲击原有的认知体系,探索新的研究课题。
三、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介绍恐龙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借助网络,拓展一些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体悟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1.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2.学习迁移运用课文描写恐龙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名: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恐龙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们都喜欢恐龙,请看这些恐龙图片(课件播放),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
(二)精读课文,了解形类:
1、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书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名称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你们从书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
3、请同学们再去读书,这回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
4、交流并品读好词佳句。
(三)巩固拓展,练习说话:
1、巩固:以“我是-----龙,……”的句式练习说话。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
1、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些什么呢?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请读给大家听。
2、恐龙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什么叫卵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壳而出”?请看图片。
(五)猜解恐龙灭绝谜团: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小朋友。
(六)欣赏短片,激发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龙,我们如今不能够亲见。如果科学技术让恐龙复活,你愿意吗?(学生看恐龙短片。)
(七)总结深化,练习说话: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谈谈吗?
(八)课后活动:恐龙知识知多少(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2.揭题释题
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介绍洞庭湖。
二、阅读理解古诗
1.一读,读准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检查字音,指名读,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2.二读,读好----读出节奏
⑴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斜线。出示节奏,指生读出诗的节奏。
⑵听范读。自由地练习。指生读,评价。齐读。
3.三读,读懂----理解诗意
⑴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⑵自读自悟,四个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馈,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齐读古诗。
4.四读,读美----读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色美丽,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②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读出洞庭湖的朦胧美。(齐读)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山水)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翠)
读出和谐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这句诗妙在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读出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来读读吧!(两句诗齐读)
⑵小结全诗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5.五读,读熟----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z
1.欣赏有名的诗人为我国的名胜写下的经典名篇。
2.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
(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
板书:
望洞庭
观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
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
“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5
【教学内容】
带学生去智慧城激趣导入。在学了我的发现认识了反义词后,进行我会认 的学习。教学任务是认识六个生字。
【片段】
学习我会认。
师:看到我们一年3班的小朋友这么棒,今天有六个生字想和我们交朋友一起去智慧城,大家愿不愿意带它们去?
(小组学习六个生字,师出示六个生字。)
师:请大家把自己和生字交朋友的高招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
(集体交流。)
师:把你的高招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我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太阳听音乐。
生:暗。
师:我听你喊得很大声,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暗 的左边是日字旁,就是太阳,右边是音,就是音乐,合起来就是太阳听音乐。
师:这两个小朋友真棒,用猜谜语 的方式来记生字。谁再来说?
生:我要用比一比的方法,把瘦和病 比一比,他们都有一个病字框。
师:她会用比一比 的方法来记生字多棒呀!
生:我也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木头在门里面。
生:闲。
师:你是怎么猜中的?
生:因为门指闲外面的门字框,木头是门字框里面的木,所以这个字是闲。
生: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了旧。
生:旧的'左边是个阿拉伯数字的1,右边是日,就是1个太阳。
师:你用分部件的方法,分左右两部分来记,这个方法也很好用。
生:我用分一分的方法记矮。我把矮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左边的矢字旁。第二部分是右上的禾,第三部分是右下的女,三个部分合起来就是矮。
师:你也会用分部件的方法记生字,真好。
师:这个丑字太丑了没有人愿意记住它是吗?
生:我用比一比的方法,把丑 和五 比一比。五和丑 很像,把五 上面的横和下面的横折连起来就是丑
师:这些生字大家记牢了吗?
生:记牢了。
师: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牢。请大家把自己做的词卡拿出来。老师拿出一个词,同学们很快地把它念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词卡里找出它的反义词大声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对,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好。(识字擂台。)
(师生互举词卡。)
(课外延伸。)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了反义词,知道利用找反义词来帮助我们认字。你用这个方法认识了哪些字?
(生纷纷上台交流。)
生:好 的反义词是坏,我认识了坏。
师:真好,送你一朵知识花。
生:我在课外认识的反义词是甜和苦,老师教过了甜,我学会了苦,我把苦分成两个部分来记,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古。
师:说得真好,也送你一朵知识花。
生:我学会的反义词是老和少,我自己学会了老字。
师:送你一朵知识花。
师:还有这么多人想说呀!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都能说。在学习小组里,把你学会的反义词介绍给大家。
(小朋友七嘴八舌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展示。)
师: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反义词,还学会了利用反义词认字的方法,看来我们可以带上六个生字朋友上智慧城了。赶快把词卡收起来,看看我们能不能通过鸭姑娘这一关。(课件演示:过桥。)
小鸭旁白: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请过桥吧。
(生为自己欢呼鼓掌。)
【点评】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本段就充分地体现了老师努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图。如:出示我会认 的六个生字后,老师就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认字的高招。而后,又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全班交流。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识字的方法,老师能够适时地加以归纳(不露痕迹),使学生既识字又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园地这类课型应加以重视的特点。
本片段还注意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为学生课外识字、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做了较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