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铭记
五、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抄写词语
造句
摘抄排比句,体会句子
谈谈你学习课文的收获
课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节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体会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英勇无畏,舍生忘死,而又乐观向上的精神。
3、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在学习实际中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生: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战士们主要做了哪两个方面的事情?
板书:大堤抢险、勇救群众
二、学习2—4自然段
1、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无数感人肺腑的场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上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板书)
2、认真默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看哪些句子让你惊心动魄,用笔画下来。写下你的感受,体会。(生默读、批注,师巡视。)
3、交流,相机出示
( 1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闻讯”“顿时”体会子弟兵不畏凶险,救援行动的神速。
“一条长龙”表现齐心协力。
(2)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穿梭”形容跑得速度很快。
“嶙峋”嶙峋的片石像锋利的小刀一样插在泥水中,而战士们却在泥水中来回奔跑,任片石把自己的脚趾割得鲜血淋漓,他们却全然不顾。
“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是什么?(疼痛,生命危险)顾的又是什么呢?(保卫大堤)
课文中就给我们具体介绍了一位为保住大堤全然不顾的铮铮铁汉.
★插入朗读感悟黄晓文连长的事迹。
用心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黄晓文的哪些举动令你特别感动呢?
交流:
①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
②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哦,是他的语言和动作让你惊心动魄!
A、抓住动词体会他的奋不顾身。
从这些果断的语言和动作中,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黄晓文?
B、 同学们,你们有过被小刺或小钉子扎过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呢?
可黄晓文连长呢,他却果断地拔下铁钉,简单快速地捆了一下伤口,就继续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C、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黄晓文艰难地穿行于稀泥中的情景吗?
(他连走路都走不稳,每迈出一步脚底总是钻心地疼痛。稀泥地里他走过的地方,到处都是鲜红的血水。)
小结1:黄晓文只是千千万万子弟兵中的一员,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但却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板书:铮铮铁汉)
小结2:同学们,铁钉扎进脚底,嶙峋的片石把脚割得鲜血淋漓,战士们的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疼痛。可他们全然不顾,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大堤,保住大堤!”
此时,你看到了一群( )的子弟兵。(英勇无畏)
(2)“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①“奋然:”可以换个什么词?奋不顾身。
“人墙”:是用战士们的血肉之躯筑成的。
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阻挡肆虐的`洪水,能不让我们惊心动魄吗?
②战士此时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时的自然环境怎么样?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堤岸。”说明当时雨大、风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冲走,被巨浪吞没。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非常恶劣自然环境吧![播放课件]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师述:看,此时风大浪大,雨大,洪水肆虐,眼看我们辛苦垒来的沙包全都冲走了,眼看大堤救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
对,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B、狂风、暴雨、巨浪会为我们呐喊、助威、加油吗?你们喊出这样的口号,是想告诉狂风,告诉暴雨,告诉巨浪什么呢?
小结:战士们,你们也是血肉之躯,却在江水中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雷打不动,风刮不翻的人墙。你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真是一群铮铮铁汉!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通过朗读来表现我们内心的震撼。
(3)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①“鏖战”是什么意思?(激烈的战斗,残酷的战斗。 )
②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鏖战?联系上下文来说说。
从战士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
从官兵们被割得鲜血淋漓的双脚。
从黄连长被铁钉扎伤后又爬上大堤。
在98年的大江保卫战中,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黄晓文这样的优秀战士,才取得了这次战斗的成功。然而也有许多年轻的战士失去了生命:高建成,杨德胜等17位战士,他们最年轻的只有20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在浪尖上铸成了永久的丰碑。
(指名读)
(4)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还是一场充满着风声雨声涛声的大江保卫战,更是一场充满着血汗的大江保卫战。让我们带这敬佩之情来读读这一幅对联。
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就是铮铮铁汉们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总结写法,相机板书。 四、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除了保护大堤,还要抢救遇险的人民群众。
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哪句话最让你感动?
1、你们看在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战士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们一心想着解救群众。
这句话连用了三个“飞向”,战士们驾驶的是冲锋舟,是船,船怎么会飞呢?用“驶向”不是更恰当吗?)
①速度快;
②被困的群众危险吗? 他们身陷险境,心里急不急?
但战士们比群众更急,、此时时间意味着生命。用“飞向”更好。
生读,读出急切。
2、在安造垸,接读: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接读: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这一串 “……”在默默地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多少人在他们的抢救下获得了新生,感人的故事说不尽…….
3、你看“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大救星。”
A 军旗,军徽,红五星,迷彩服都是指谁?
B 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① 有洪水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总有战士们的身影,
他们从洪魔手中救出了一个个的群众,给了人民群众第二次生命。舍生忘死
② 如果你是落难的群众,你身处险境,你怕不怕,你会怎么想?
(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你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小结:是啊,子弟兵们舍生忘死,英勇无畏,急人民所急,人民群众信任子弟兵们,这就是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这就是军民之间浓浓的鱼水深情。
此时,你又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子弟兵?(舍生忘死,英勇无畏)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军民之间浓浓的鱼水情。(指名读)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会忘记他们吗?(引读)
“铭记”是什么意思?板书:铭记
(铭刻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2)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江珊,你会永远铭记着——
(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洪水中等待了近九个小时,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你就是周运兰老师,你会永远铭记着——
(我会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我在灭顶的房屋上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我的生命。 )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将永远铭记—— 出示
(在九江赛城湖的大堤上,官兵们……)
( “战士们高声喊道:……)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我们的眼前还会浮现一个个光辉的形象:黄晓文脚被铁钉扎伤,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忍着剧痛爬上大堤。)
总结:是的,没有谁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这里没有泪水,只有汗水;这里没有柔躯钢骨,只有铮铮铁骨。这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祖国永远不会忘记,战士们用舍生忘死的精神与广大群众打响了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谁!
齐读最后一小节,让这些铮铮铁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课前准备: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 嶙 峋 虐 坠 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
( ) ( ) ( ) ( )
shi b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
( )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
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战洪水斗恶浪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
投影、录相、录音机、歌曲《为了谁》
教学过程 :
一、播放录相,引入新课
播放洪水肆虐录相,师诵读:1998年的夏天,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似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与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大江保卫战)
二、自主合作,小组探究
1、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文中着重描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准确而简炼
的语言概括出来。(A、大堤抢险 B、铁汉本色 C、勇救群众)
2、合作学习。
各小组根据组员的喜好选择学习任务,组长做好分工学习,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投影片)学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土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战士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关键?(穿梭、索性奔跑、全然不顾)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什么精神?(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哪里就有……”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轮读、齐读。)
三、歌曲渲染,感情升华
1、看录相实况,再现画面。
2、在歌曲《为了谁》的音乐中师激情谈话: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
的危险留给自己,面对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抗洪抢险的动人故事或图片,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交流。
【大江保卫战教案】相关文章:
大江保卫战教案06-22
《大江保卫战》教案10-06
大江保卫战教案15篇(推荐)07-07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07-05
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总结(通用17篇)08-21
《大江大河》观后感06-24
《莫斯科保卫战》高中生观后感09-26
教案中班教案09-0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