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单元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4、复习掌握本单元《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第1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造句:依旧、犹如、好象
第二课时(总课时)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
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
(2)是谁发明的?
(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
领读后,教者讲:
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 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
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
(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
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略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
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
(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揭示生字词。听诊器雷奈克思索木棍分析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跷跷板疾病内脏一枚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
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
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索:“素”字去掉上面的“”换上“十”加“”
②部件法:
析:记住“木”和“斤”;克:记住“十”、“兄”,或“古”、“儿”。
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
(3)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归纳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索”)
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试验;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
(3)吸引:因为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读上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读上一句,要把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激动、兴奋的语气读出来)
3、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难过——思索——启示——试试——又发现)
(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同座对说。(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情况。
(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
(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讨论后教者小结:
①“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
②“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三、作业
1、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4
复习要求: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内容复习: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
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
(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能背诵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
(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①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
A王维的兄弟
B王维
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A对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B对亲人、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C对故乡的一种热爱之情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 )
④今天是中秋节,叔叔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我们,叔叔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诗句“( )”来形容。
(师生逐一交流)
(5)拓展延伸,感受古诗文无穷魅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你还能说出谁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吗?
参考答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王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久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师补充: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
出示两首诗,齐读: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思乡名作,课下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这一类的诗句来吟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
(1)什么是“陋习”?课文中的陋习指的是( )
(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看到自己的姐姐被逼着缠足,很生气也很心疼姐姐。直到他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废除了缠足的陋习。)
(3)比较句子(课后练习题)
第一组: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却毫无办法,无力反抗。)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5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字词,能找准反义词,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从文中得到的启发。
复习过程:
一、 复习认读的字
1、 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表(一)中第七单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读错的读音。
2、 交流重点的读音:注意翘舌音:持( ) 耻( )逝( )
平舌音:素( ) 前鼻音:愤( ) 朴( )
3、 交流多音字,并组词
量( )( ) 盛( )( ) 称( )( ) 撒( )( )
二、 复习要求写字词
1、 读读词语表,记忆字形,注意难写的.字
2、 提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矛盾” “谦虚” “鞋” “懂”
重点区分:抢 坦 般 阶 恼 朴 陶
抡 担 船 价 脑 仆 淘
3、相信词语的意思,找找反义词
进攻 傲慢 丑陋 懦弱 愚蠢 大方 冷漠 认真
三、 复习课文
(一) 复习《矛和盾的集合》
1、 说说矛和盾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 利用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什么?
3、 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4、 例举课外的例子说明最后一句话
(二) 复习《科里亚的木匣》
1、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动作的词,从中觉得科利亚怎么样?
2、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
1找出两次挖有什么不同?
2从文中你又觉得科利亚有什么特点?
3、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告诉我们什么?
(三) 复习《陶罐和铁罐》
1朗读复习1-9小节
2找出描写铁罐与陶罐神态的词
3从中觉得它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2、《陶罐与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的动人事迹,感受人物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风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非典”战场上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准备歌曲《爱的奉献》的磁带。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围绕“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虽朴素却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讲述了发生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场上的动人故事。主人公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在战斗过程中,面对患者,她对其他医务人员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她自己被传染了,她在纸条上写道:“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叶欣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她朴实的话语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无不被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情操打动。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热流,耳边都回响着那首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叶欣的高尚品德。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这一段紧扣课题,引出了叶欣生前留下的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教学时注意抓住“刻骨铭心”一词,引起学生的思考:叶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这句话令人刻骨铭心?
第2段:这一段写了叶欣生前经常对护士说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惯有的工作作风就是迎难而上。第3段:重点讲了叶欣在一次抢救过程中的表现。如果说第2段只是概括性地介绍,那么第3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位病人病情的“危急”,从“危急”之中还要感悟到情况的“危险”。而此时叶欣是“毅然”走进手术台,“积极配合”医生。她再一次“轻轻地”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反复引导学生读叶欣这句话,从这句话中感悟人物当时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第4段:当已经有一名护士感染,叶欣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危险重重的时候,她不仅没有退缩,却“冥思苦想”,“亲自”做消毒工作。这里可结合叶欣作为“护士长”的身份来理解,她完全可以行使权力,安排护士们去做这些具体工作,不用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但她却把这种护士长的权力理解为一种责任,一种身先士卒的义务,可敬可佩。
第5段:在叶欣病倒以后,她心里想的仍然是病人,是同事。可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在患病早期,普通的人一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而叶欣她又在做些什么。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叶欣的行为已超越了普通人,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医务工作者对“救死扶伤”的理解。
第6段:叶欣的病情已非常严重,她只能靠写纸条和大家交流了。可请学生反复地读叶欣写的纸条,从这只言片语中体会叶欣面对死亡的坚强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胸怀。在最需要治疗的时候,她反复强调:“不要靠近我,会传染。”在最需要人关心的时候,她再三交代:“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学生可以边读边体会叶欣当时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伟大。
第7、8段:这两段写了叶欣去世时的情景。段落篇幅不长,但情感蕴涵很深。
这句话在教学时值得细细体会:“在与‘非典’病魔的斗争中,她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她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教学时,可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像叶欣一样为抗击“非典”而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英雄们的事迹。从而真正了解这段话中“千千万万”和“责任”的含义。
第9段: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结尾。叶欣冒死抢救的病人出院了,而最有条件自救的叶欣却倒下了。对比之下,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可以请学生在整体感知时在文中勾出,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谈感受。
一、交代背景,引入课文
1.请学生回忆“非典”时期,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
2.引出“抗非”战线上的英雄——叶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是谁说的?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2.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直奔重点,深入体会
1.细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学习。
(1)研读第3段时,抓住关键句子:“这里危险,让我来。”着重体会叶欣面对危险,毫无惧色,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
(2)研读第4段时,抓住关键词语“亲自”,体会叶欣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3)研读第5~7段时,仍然要抓住关键句子“不要靠近我”“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体会叶欣对同事们的关心,她心中装的是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很快,年轻的叶欣从同期护理班学员中脱颖而出,1976年毕业时她的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留院工作了。光阴荏苒,1983年叶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急诊科是省中医院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要有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20年。同伴们忘不了,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这买那。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在叶欣的护理生涯中,她的温情护理不知感动了多少绝望的患者。救死扶伤已经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护理工作对叶欣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奉献!院长吕玉波忘不了,叶欣是知青返城后和他同时进入省中医院卫训队的。在他做院长后,叶欣只在电话里找他两次约谈。一次是二沙分院刚建立,她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然后打电话给他作自我批评。
伴随着急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急诊救治设备的快速更新,叶欣从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连那些自视甚高的小护士都觉得汗颜。1995年,叶欣的《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后共有13篇论文发表。
在叶欣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院领导戏言:急诊科是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窗口。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名师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06-30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3篇10-10
一年级上册名师教案08-06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24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11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8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猫》04-07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04-02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6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精选12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