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花潮》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潮》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花潮》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格外关注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原本敏感,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常常能恍然有所悟,他对于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某些情意、思想、品质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对文字的领悟就能准确、到位的,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感悟能力。因而,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应该基建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之上。
《花潮》对于自然景致不仅感受细腻,而且描摹准确,具有启示学生如何感受自然、生活又如何表达感受的教学价值。由此,我试图凭借挖掘、彰显《花潮》的教学价值,期待学生能从此有了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朦胧的意识,并能真切表达,增强感悟能力,以此进行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在与生活的共通中自由自在地生长的.教学尝试。
在课上,我以课文《花潮》为依托,课内外结合,有机地引入课外文本,并指向生活,实现了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然后,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用情,用语言去表达感悟,相应进行读写结合,从内容入手,淡化作文技法的传授,面向生活,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我相信,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品质,是很有益处的。
《花潮》教学反思2
《花潮》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此美文却上得太不如人意。上完课后,思绪万千。“糟糕”二字,一直萦绕着我的思绪,以至静不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思路。而今,细细体味,发现问题甚多。
第一、教学准备不够充分。我一直感觉到自己的语文功底薄弱,上课语言不丰富,没有把握上好像《花潮》这类优美的写景散文,况且这篇文章离学生距离较远又比较难理解。只是因为上课进度刚好在这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而选择这篇课文。上课前两天才最终定下这篇课文,上课前一天才仓促准备。
自己没有很好地、全面地深入钻研教材,教学设计不够周密。教案中,教学目标设计时,让学生领悟作者爱花、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目标太高,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很难领会,目标未能落实。
课前资料收集不够充分,课件制作不够优美,没有发挥好课件应有的作用。学生对花潮的认识非常肤浅,从未见过,有的甚至只是第一次听说而已,很难想象。如果能借助网络的优势,通过收集多场景多角度,图片、资料,看一看美丽的南国风光,看一看迷人的花海,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动如潮,花声如潮”。
由于自己匆忙,以致学生匆忙。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朗读不够充分,感悟不到位。
第二、课堂气氛不活跃,平时课堂训练不够。这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研读课文、自读感悟,体会交流“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在交流时,学生不愿发言,课堂气氛不活跃。我问学生:“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花如潮的?为什么?”,虽然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下面举手愿意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发言,更多的是愿做一个听众。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密不可分,学生不举手发言,只是被动地被老师点到名之后才说出自己的看法,以致学生养成习惯,一堂课很难改变。
第三、学生朗读不到位,没有很好的指导。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文辞优美,适合学生反复诵读。但六年级的学生好像是由于害羞,都不愿意去有感情地读。学生平时的'朗读就不到位,由于自己朗读水平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加以指导,所以这堂课上的朗读也是不到位的。
第四、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教育机智。这堂课我主要是围绕“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花如潮”这根主线让学生选择语句去探究。每一次学生找到重点句,交流的时候没有谈到要点,就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已经谈到,却不知道如何点拨;有时提问,学生无法回答,最后只有教师自己解答。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学到位,学生品读的太少,感悟太少。主要是缺乏教学的机智。
总之,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立足于课堂,不断反思,才会使课堂更加的精彩。
【《花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花的教学反思02-05
《花钟》教学反思10-30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02-22
花的勇气教学反思03-15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04-14
花钟的教学反思04-17
《花钟》的教学反思04-21
《花的勇气》教学反思03-29
花钟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