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影子》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为《我的影子》教学第二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学会用重点词语造句以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周围现象有兴趣地观察,有意识的探究,鼓励学生多实践和收集有关资料。教学完后,我自己觉得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围绕中心主题,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单元主题为“好奇”关于学生的“好奇”,我相信是真如“十万个为什么”。他们还小,对很多东西,很多现象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想探究竟。就会很自觉地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以获得答案。此时和他们有着相同的心理的一些短文也自然地受到了他们的青睐。于是,我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惯例,让学生把查到的知识或主题有关的短文带到台上,给大家读一读,既符合了教学主题,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的收集选材能力和倾听能力得到发展,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感悟语言文字。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学生朗读感受为主,为此,我在读的方面特别注意:
1.让学生有目的性,有层次性地读,每次在布置学生读之前都提出要求。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选择,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并说说为什么?
3.把评价主权还给学生,在学生读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评价他人朗读时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说话较有礼貌,如“有个小意见”“如果再大声一些就更棒了”等等。
4.关注学生的发展。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差异性,在课堂上,我特别“偏心”那些学困生,用鼓励形式让他们大胆尝试一些朗读,体验成功,对点滴进步的学生及时肯定,并提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帮助他们逐渐上进。
5.朗读形式多样化,如读喜欢的段落,小组读,带着感情自读等。
在充分朗读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都得到了提高,还为造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重点词句“也”“越来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验影子的变化,并把他拓展到其他语言表达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适当扩展,鼓励实践观察。
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生活是语文实践的大舞台。本文中影子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有,我鼓励学生让爸爸有空带自己出去实际观察影子在路灯下的变化。这样,让学生体验,让学生用充满活力的特征伴随他们的认识过程,对影子现象产生兴趣,勤于思考,勤于观察。为满足学生更大的好奇心,我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我想知道》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知道什么,并且布置观察风吹红旗的现象,试着写写。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好奇”迸发创新的火花。
一节课结束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没冷却下来,而是带着更浓的探索“新事物”进入课外的书籍海洋,特别是《十万个为什么》。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解影子和光线的关系时,我本意让学生用模拟实物来自主探索。
(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左右两位同学手执手电筒不动当作路灯,其他两位同学用短的铅笔在光线下移动,可当作人在走,共同观察影子的变化情况。)可是,由于外面阳光强烈,影响了实验的进行,不容易观察到影子的变化。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备课前欠考虑,我想若上课之前自己先动手试验一下,就会预料到这个不足的地方。针对如此,课堂上我进行了二度设计,让学生实际去观察。(最后环节)再有就是一个欠细致的指导造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个词句,学生说的句子大多表示连续性的一些事情,不够确切。如“我一会儿写字,一会儿读书,一会儿玩。”于是,我直接引导他们“这样做对吗?说说天上的云的变化,象什么,你能用这三个“一会儿”来说说吗?下课时,你都做了什么事情,谁也能用这三个“一会儿”来说说?”经过仔细的反复思考。我觉得指导方法不够细,应先让学生说说大概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情,再来用这个词汇说说,可能会更好。
《影子》教学反思2
1、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习热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3、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影子》教学反思3
本周进入了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学习,对于光其实学生并不陌生,在第一节《光和影》的教学中,第一个班教学时我采用的是用手电筒将自己的手照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来引入课题,但是由于手电筒本身光不是很强,教室里不够暗,所以影子不是很明显,正当我在想如何进行调整时,无意间走过了投影下方,发现自己的影子正好可以投射在屏幕上,于是借机直接让学生进行观察此时看到了什么,产生影子的条件需要什么,现象非常明显,因此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在影子的特点和规律的教学中,用手电筒充当光源,木块充当物体,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按照影子的位置,大小,形态,三个方面自己进行探究和总结,没有对他们讲解的太多,让他们自己小组去探究,绝大多数小组都还是可以找在不用情况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并用简图表示出来,因此学生也是满满的成就感。在进行总结时,也就直接将小木块放在投影仪下方,让学生直接观察影子的变化情况,效果是真的好。最后给学生播放了手影舞蹈的视频,学生通过刚才实验的所得,很多同学都自己分析解释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舞蹈效果,怎样可以做到。
第二节《阳光下的影子》的教学中,上课之前还比较纠结,考虑到最近的天气是不会有很好的太阳让学生来做这个实验的,书上的`模拟实验是将小木棍立起来,放在阳光下观察不同时间下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变化,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现象,又不想因为没有太阳就不做实验,直接分析数据和凭生活经验来总结,于是决定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小塑料棍,同时用科学书立在棍子后面,手电筒围绕科学书四个边进行移动来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整个过程手电筒的光都要照射小棍上,然后记录科学书四个角,三边的中点上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发现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影子的变化过程,学生们也可以直接通过图个数据分析得到结果,
《影子》教学反思4
1.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的常用方法。课中可以创设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如,从对影子的有趣出发,个别读、评议读、男女生比赛读、范读、讨论读、组与组之间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带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2.合作互助,理解感悟。请学生先看完动画,再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激发了探求知识的热情。学生回答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还说到“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影子是追不上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手影游戏”中,进一步扩展体验,理解影子现象,为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提供平台,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影子》教学反思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尝试用多种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乐趣。
3、引导幼儿对探索影子产生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空间较大的暗房和室外活动场地;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2、录音机、音乐磁带;布娃娃、粉笔。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在暗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
(1)引导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
(2)引导幼儿在暗房找影子:先不开灯——没有影子
开灯———有影子
教师开灯、关灯,幼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知道有灯光的地方会有影子。
(3)听《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做手影游戏。
2、在阳光下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阳光下什么东西有影子,幼儿结伴探索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1、创设游戏情景,引出探究问题。
(1)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
A、幼儿在阳光下站立不动,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B、幼儿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状会变;影子是跟着我们的,你走他也走,你停它也停。
2、比较娃娃和它的影子的不同。
布娃娃漂亮——金色的头发、花裙子、大眼睛。 布娃娃的影子不漂亮——黑黑的、看不清它的大眼睛、也没有花裙子......
3、观察比较自己和自己影子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如:我衣服上有扣子,影子上没有;我头上有汗,影子上没有......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三)通过幼儿之间合作画影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1、幼儿互相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造型画影子。
2、找一找,阳光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帮他们画影子,如:书、玩具、楼房等。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个物体的轮廓,但影子很有趣,会变、会动。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游戏"踩影子":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追捉玩踩影子的游戏,进一步丰富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活动延伸
1、找影子: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有影子。
2、教师或家长给幼儿提供绳子、布、透明胶、椅子、纸等物品,引导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分开?
3、画影子:请幼儿分别把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影子的形状、位置有什么变化?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影子》教学反思6
师:课间,我们玩了踩影子的游戏,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生:我发现我走到哪儿,影子就走到哪儿。
生:我发现影子总跟着我,我做什么,他做什么。我跑,他也跑。
生:我发现我躲在房子的后面,影子就没有了。
生:我发现太阳出来就有影子。阴天、雨天没有太阳,就没有影子。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
(出示挂图)
师:星期六,乐乐在太阳公公陪伴下,到外婆家去玩,你们找一找他的影子在哪里?
生:他的影子在脚边。
师:一路上,他发现他干什么,影子也干什么。他们一起玩耍起来。他有一个好朋友,多有趣。于是他编写一首儿歌。下面我们一起学一学。
(板书课题)
师:看老师写课题,想一想怎么读?(学生举手)
生:影子。
师:注意“子”是平舌、轻音。谁愿意读?
(学生举手)
生:影子。
师:你的字音很准,请××再读一遍,这次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齐读)
师:反复读课文是最好得学习方法。下面开书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可以借助音节朋友帮助。读完以后圈出生字读3遍
(学生独立拼读课文,认读生字)
(自学活动结束)
师:我们成立了学习小组,下面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四人小组读字活动,看哪一组的字音读得最准。
(学生在小组长得带读下开展认读,开火车读,听音找朋友的活动)
师:刚才,老师看见了每个小组的读字活动,开展得很不错,××同学,生字卡片拿得很规范像个小老师,××同学眼睛盯着字学得可认真了。下面,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的字音读得最准。
教师出示去掉音节的要求学会的生字。(学生举手)
指名认读。
师:注意“子”单独一个字时,读“zǐ”和“影”组成“影子”读zi,谁再来读?
指名学生读。
教师出示带音节的要求会认的生字。
师:刚才,我们认读了田字格的字,同学们掌握还不错,现在看看双横线里的生字,谁还会读?
(学生举手)
教师指名1~2个人读再齐读。读“前、后、左、右”四个字将他们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认一认教室的四个方位。(开火车读)
师:看来,每个小组的同学表现都很不错。现在老师把生字放回在课文里,你还会像刚才那样读得这么准吗?这次在读准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了再读下一句。
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汇报读;教师出示“小黑狗”词卡,指名读。
师:你喜欢小狗吗?为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家里有只小狗,我每天回家它都跟着我玩,我很喜欢它。
生:我叔叔家里有只小狗,只要来了生人,它就叫。
……
师:小狗真可爱,就像你们的好朋友一样,你们喜欢它吗?怎样读才能读出他们的心情?
(指名学生读,带着微笑的表情)
师:看得出你很喜欢这只狗。老师现在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教师出示句子“影子是一条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指名学生读)
生:影子是/一条/小黑狗。我走/它/也走。
师:看来你非常喜欢这条小狗。谁还愿意读?
生:影子是/一条/小黑狗。我走/它/也走。
师:老师听出来,你的影子也像小狗一样可爱。现在把这句话放在课文第一节里,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行。
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节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论。
师:老师现在也想读,你想听吗?(老师范读)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可以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是向你们学习的。你们不是介绍影子像小狗一样可爱吗?老师也被你们的感情感染了,才会读得这么好。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呢?
(指名学生读)
师:谁愿意和老师玩一个游戏。
(学生举手,指名一人)
师:影子在前。(学生没动)
师:影子在后。(学生没动)
师:影子是一条黑狗,我走它也走。(边走边说)
(学生还是没动)
师:它是我的影子吗?为什么?
生:不是。他没有动。影子是跟着人走的。
师:谁再来试一试。(学生举手,再指名一人)
师:影子在前。(学生站在老师前面)
师:影子在后。(学生站在老师后面)
师:影子是条小黑狗,我走它也走。(边说边走,学生跟在后面)
师:(高兴地抱一抱学生),啊,我找到影子了,给影子送一个礼物。
师:你们想玩吗?
生:想──
(同桌相互玩找影子的游戏)
师:你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吗?
生:找到了──
师:高兴吗?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把第一节再读一遍。
(全班齐读)教师出示:子、也
师:这两个字,谁还认得?
(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子,也”中各有一笔是红粉笔写的,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笔画。指“乛”,这是横钩,跟老师练一练。(带着学生书空)。指“乚”,这是竖弯钩,跟老师练一练。
(带着学生书空)
师: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
生:要摆在中间。
师:对(边书写边指导)“子”字第一笔“乛”,从左上格写到右上格,落笔在竖中线,上部的一半,第二笔“亅”压住竖中线,写时略微弯一点,才好看。第三笔“一”从中线一半写到右中线的一半,写时压住横线,收笔略微停顿一下。
师:好,下面试着书写一下。
(学生练写)
师:“也”字,谁来说出该怎样写?可以先看看书上是怎么教的?
生:“第一笔“ ”从左下格挨着横中线写,过竖中线到右上格。挨着竖中线折下来,“钩”要挨着竖中线与横中线的中点。第二笔“ ”,挨着竖中线写。第三笔“乚”,从横中线上一点写,从左下格到右上格。
师:你们学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看得更仔细,写得更认真。(学生书写生字)
【反思】
传统课堂的模式可以定义为师本课堂模式,它使学生难于摆脱教育体系的弊端,难于摆脱教师控制、主宰课堂的局面,以至学生潜力难以发挥,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难于投入,兴趣自然减退,学习效率下降,师本课堂实际上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体系,但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又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有别于师本课堂的生本能使学生摆脱原有教育体系的桎梏,摆脱完全由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生潜力。生本课堂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教师“导”的功能是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而不是师本课堂──教师一点点地教,学生一点点地学的过度分析上。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等情绪体验。新课程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在教学时,我就从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入手,着力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生本课堂。以《影子》为例,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创设情景,注重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体验。《影子》一文是采用儿歌的形式描绘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课前,我从学生那儿了解到他们除了知道影子是黑的之外不知道有其他什么特点。如何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影子其它有趣的现象。我想到了游戏这种活动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爱的,也是乐此不疲的活动,他们的情感很容易在游戏中受到感染。于是,在课间我设计并组织了孩子们玩“踩影子”的游戏。他们两人一组,你追我跑,你踩我躲,不知不觉在轻松的情景中发现影子有趣的现象。在上课时,当老师问起,“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时,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有的发现发现影子总跟着自己,自己做什么,他做什么;有的发现自己躲在房子的后面,影子就没有了;还有的发现太阳出来就有影子,阴天、雨天没有太阳,就没有影子。能交流发言的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满脸喜悦。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点到的学生只能遗憾地从鼻腔里发出一点声音,收回小手。
二、真情交融,享受快乐
生本课堂教学就是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要让老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中的二、三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我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找影子”的课间游戏,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满足他们情感体验。在设计这一活动时首先是我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然后再是学生与学生共同完成。这样设计既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都是平等的,是他们的朋友,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来设计活动,赢得学生的欢迎,他们个个兴致昂然,教室里每一寸空间都能感受到学生的快乐。游戏结束,学生能很快地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习效果明显。
美好的情感体验常常来源于师生之间的真情交融。当智能与美好的情感体验交融时,可以爆发出驱动力,师生关系的和谐正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真情交融,使师生双方同时感受到教与学的无穷情趣与自身无法估量的潜力。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及时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师生对话中、交流中、沟通中,从真情交融进入心智交融,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
三、小组协作、教室当学室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行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生本课堂强调的小组协作学习法是指合作、伙伴的形式,把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四个),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包括小组协作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题等等,从而充分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即当学生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一部分学生已通过自学或家人、朋友的帮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内容。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出来,让他们“当”起同学们的“教师”,尤其是在生字教学这一环节,有些学生很会认生字,而且字音也很准,我就让他们当“小老师”带领着小组的同学认读生字,在 “小老师”的带领下,教读、开火车读、听音找朋友,学习形式丰富多彩,“老师”教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学生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看到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我感到课堂只有交给学生,才赋有生命。
四、生为本、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人文性”表现在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充盈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的载体,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让有着鲜活思想,独特个性、独立人格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倾注自己的感情,融情入境,与作者情感共鸣。由此,我深入文本,反复吟诵,品读文字的含义和作者的感情。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经过分析我选择“小黑狗”一词作为与学生沟通的话题:“你们喜欢小黑狗吗?为什么?”小狗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当选择这个话题时,我想小狗可爱的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一定鲜活起来,要不怎么学生纷纷举手,唯恐老师不点他。由对小狗的喜爱引发到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和小狗一样的可爱,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将喜爱之情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各自感悟不同,读出来的语感也不尽相同,有的读:“影子是/一条/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有的读:“影子是/一条/小黑狗。我走/它/ 也走。”我没有硬性规定他们该怎样读,反而鼓励他们读出是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一个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组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情感,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本课堂。
《影子》教学反思7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向的词,并还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词语。例如:“东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对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样,总是跟着我。
这节课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右面是谁,有极个别学生说不完整。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去理解、去观察,并带领他们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赞可夫说过,语文教学应该打开生活之窗,让沸腾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的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在生活中有说不完的话,但在课堂上往往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见,因此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乐于说话。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子》这一课,我把课堂从教室挪到了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操场上,让他们自己亲自去体会,让孩子们的语言在体验的同时,得到发展和提升。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来认识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影子。同学们在操场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会一直在自己的前后左右,这样老师就不用在课堂上照搬课文,让学生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古板的记住课文内容。在让学生体验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学写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还有的同学写道:“影子一会在我的左边,一会在我的右边”,孩子们经过体验之后的语言跃然呈现在脑海里。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打开同学们的生活之窗,让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去体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课堂因孩子们的语言而美丽!
《影子》教学反思8
今天和孩子们学习了课文9《影子》,这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童诗。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没有按照常规的学完课文后再领着孩子们练习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而是将这个环节放在了课的开始,采取和孩子们聊天的方式,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数学课上都知道了那些方位,孩子们马上就告诉了我“前后左右”还有“上下”,于是我借机将“前后左右”写在了黑板上,然后请同学们用“我的前面是xx,我的后面是xx,我的左面是xx,我的右面是xx”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张淼和姚苏航在介绍的时候还非常幽默地说,我的右面是一面墙,我的左面是一面墙,同学们听了都笑了。
检查生字时,孩子们对于轻声“子”读得不是很好,我及时地进行了指导。昨天我们组讨论:如果在第一课时就把所学的生字讲完,看看是否可行。今天我试了一下,很困难,读写生字整个环节下来就用了30分钟,拓展材料没有及时读,这一环节学生完成的不好,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剩下十分钟我就安排了说话写话,让学生在会写的'生字中任选一个组词,再用所组的词进行说话练习,这一环节学生完成的较好,而且能写在本子上。刘佳瑞等几个小同学把三个字都组词并写成了一句话。我对他们进行表扬,其他同学也纷纷举手说自己也能都写出来,起到以点到面的作用。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小游戏,老师说出“2号2号什么字?”,学生快速地说出“2号2号影字”,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看来必要的游戏在教学中的确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学是快乐的,和孩子们交流更是快乐的,多用心,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相信我和孩子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快乐!但是因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纯属尝试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后在这方面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实现自己在教学质量上的跨越式发展。
《影子》教学反思9
《太阳和影子》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了太阳高度、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兴趣盎然
开课伊始,我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太阳是什么,然后交流总结。由此得到太阳是光源的结论。再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影子是什么的结论。如此经过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得出结论等环节后,让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准备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准备
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两个实验,一个是观察影子的方向变化,另一个是影子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的把太阳高度的知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对比记忆,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讲太阳高度时,重点突出了这个概念,因为很容易让人把太阳高度理解称一个距离,其实它是一个角度,是太阳高度角,这个角最大90度,最小0度。
四、缺陷与不足
这节课要是在时间的架构上以及课堂气氛的把握上更紧凑些就更好了。
《影子》教学反思10
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这两个小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太阳和影子已有的经验进行猜、画,但这并不证明学生的原始认识都是正确的,老师没有加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并且提出了研究的问题,这样就揭开了本节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在操场上,阳光下,亲身经历画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的特点,预测影子在阳光下的变化,再通过玩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影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且通过影子游戏思考影子的形成原因、特点,让学生将活动中的感悟认识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归纳整理。
带领孩子们再次观察物体的影子发生了变化没有,与自己的预测相不相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安排学生讨论。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少的发现,让他们用语言把观察到的叙述出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最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从而找出影子的变化规律。
《影子》教学反思11
虽然上课过程中,有不少的亮点,但是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在默读,寻找盲孩子心情变化的部分,由于学生找得较零乱,给人缺乏整体感。还有就是对于这篇童话的想象,探究较少。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真正能放开手脚,并在发现问题,解決问题的过程中激发钻研兴趣、提高钻研能力,获得真知!让语文的人文性真正和学生的生活挂起勾來,在每一节课中得到实现。
《影子》教学反思12
《影子》是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儿童诗。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我依据文本特点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理念
1、课前活动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境进行教学,如,在课前玩一玩踩影子的游戏,观察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等等。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主动性就越高,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质疑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点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3、有效利用课本插图。
借助课本插图,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读懂儿歌内容,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与后”“左与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位的词语,并归类积累其他表示方位的词语。同时,借助图画,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
《影子》教学反思13
《影子》一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儿童诗。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一、引发兴趣,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然后通过老师范读课文,感受影子的有趣,让她们更快的走进课文情境中去。
二、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如教学一开始,我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说说:我的左边是xx,右边是xx,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了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时,我说:“为什么不说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小狗是怎么跟你玩的?”亲切的家常话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影子像小狗一样和人形影不离,而且与人关系亲密、友好。
《影子》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一个“新”字,以新的教育教学观为指导开展教学,我认为这是本课成功的关键。学生在找影子、赏影子、探究影子、画影子的过程中围绕“美”这一主线,共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和展示美。探究影子的形成及其特点的前提下,以学生喜爱的手影游戏展开作品要求,请学生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发现影子、感受影子的美感的基础上,在和学生一起尝试用自己的手在电筒映照下的影子为主角,进行发散性的联想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引趣导入(找影子)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赏影子欣赏我国的国粹——皮影戏。感受影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感受“影子”的.魅力。探究新课(探影子)探究影子的形成及特点;学生尝试手影游戏,展开造型联想,以游戏的形式激趣。教师示范,学生作业(画影子)师生合作,教师范画。其中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构图——添加细节——丰富画面三个步骤渗透创作要点,学生再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下展开创作,既体现了示范的指导性,又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作过程中,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创作中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整体引导。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只对重点问题做点评。充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课后拓展(赏影子的延伸)最后以一首影子的配乐诗结束。
《影子》教学反思15
我们知道《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我们怎样利用好这个舞台,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融入到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活动中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育信息。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因此,本节课在目标达成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体现在以下几大亮点:
一、关注开放性课堂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品德与生活》是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这节课里,我打破了课堂上仅有的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的空间拓展到课前。课前,我带领学生与阳光亲密接触,在阳光下玩“找影子、踩影子”等游戏,从中启发他们留心观察影子的特点。还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天当中不同时间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等。课堂上,孩子提出了“影子有没有眼睛、鼻子、嘴”等问题,可见,学生的观察是很敏锐,思维是十分活跃的。这都是他们在课前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切切实实为课堂的学习交流打下基础。
二、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我围绕“实验启示——交流发现——了解利用,感受乐趣——学会科学利用”这一主线,为他们创设了多个活动交流情景,如:指导做实验,探索影子位置和长短大小变化;动手操作,证实影子除了黑色,还会有其他颜色,学会在实践中修改自己的发现;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机生成的,虽然说没有按预设的前后顺序进行,但从课堂上的讨论声音:“原来影子有长有短的”“原来影子还有彩色的”“原来手影戏是那么精彩的”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中已经不断加深了对影子的认知。
三、关注孩子的生活。
《影子的探索》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小知识,怎样在教学中凸现品德课的特点呢?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为“体验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和有趣,感受影子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从而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影子测量时间、指点方向的作用;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了解皮影戏,感受影子艺术的神奇;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根据影子的特点,想办法减少影子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如课堂中让孩子把台灯摆在合适的位置,手术台上无影灯的发明等。
品德教育是无痕的,整一节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科学的熏陶,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体会科学带来的快乐,产生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发展了探索科学的能力。所以说,在整一节课的处理上还是比较满意的。要是能在“无影灯”这块教学时多给一两分钟,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先让他们说说如何设计手术台灯后,才展示“无影灯”的话,我想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影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影子》教学反思05-28
影子教学反思06-13
影子的教学反思06-10
《影子的游戏》教学反思07-31
《影子》教学反思[热]07-05
[优选]《影子》教学反思07-10
《影子》教学反思[通用]06-21
《影子》教学反思(热门)07-05
【优选】《影子》教学反思07-06
[荐]《影子》教学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