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
求索
按教材编排,《快乐的节日》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就想让孩子们先学会这首歌,然后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做一是考虑孩子们也习惯了按部就班,适当调整顺序孩子们也许会感到好奇的,再就是,既然课文是一首诗歌,它不等同于一般的朗读,背诵之后再进行诵读的指导才更到位,更有效。基于这样的考虑,做了这样的调整。
上课的时候,我播放了《快乐的节日》的教学光盘,课件中只有第一段的歌声录音。但是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孩子听过这首歌,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但多数同学不会,从眼神中能看出他们的.渴望。“想学这首歌吗?”我问了一句。“想”孩子们回应的真是出奇地响亮。“老师想满足大家的愿望,我们都来学习这首歌,不过,学习歌曲首先要做什么?”“记住歌词”又是异口同声。我又放了一遍录音,故意调了调胃口,然后对孩子们说:“第三节课就是音乐课,我已经和梁老师说好了,他准备就教我们这首歌。”“耶、耶”孩子们都要跳起来了。
“那我们就先来记住歌词吧!”
我再没提任何要求,也没有变换形式检查,但是,能看得出孩子们读得何等投入,有的亮开了嗓子,有的摇头晃脑,有的闭上了眼睛。我知道,这是歌声在呼唤他们。
思考: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学得最多的是语文课,有了一定识字量的他们耐不住新书墨香的诱惑,多数孩子早早就进行了“预习”。从表面上看,这应该对教学是个促进,可事实上,课堂上再让他们反复地读、拼命地记,难免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孩子们乐于读书,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做一个语文老师真的不容易,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刺激”。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2
《快乐的节日》是根据歌词改编的一篇课文。上课之前,我反复读着这篇课文,怎么也没有感觉,觉得没什么好上的。而师傅上这节课时却是激情飞扬,她那甜美的声音,以及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让那时坐在办公室里的我也心痒痒的。师傅上完课回来,我忍不住问她:“师傅啊,刚才那节课上得很有精神嘛。”师傅眉飞色舞地说:“感觉很好。我就抓住从哪里感受到快乐这个点出发,他们都说得很好。”
哦!抓住快乐这个点!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这节课更有吸引力吗?其实在我自己读这课文的时候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这篇课文其实就是一首歌嘛,要么干脆教他们这首歌好了,唱着唱着,他们应该就能体会到快乐了。可是,语文课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音乐课,语文还是带有一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课还应重视语言的训练。
但有时候我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人,我舍不得舍弃我的这个想法: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节特别的语文课。今天啊,老师要先来教大家一首歌。聪明的小朋友可能已经猜到歌名了。
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快乐的节日〉。
然后我给孩子们先欣赏了这首歌,又简单地教了一下这首歌,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在听这首歌,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1:很快乐。
生2:很开心。
师:一位编者啊把这首歌啊编成了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开心和快乐。
学生自读课文。(因为刚才的学唱过程就是对课文的了解过程,所以孩子们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也流利多了。)
师:读了课文之后,你能告诉老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吗?
生1:“花儿向我们点头,小溪欢快地流淌”让我觉得很快乐。
师:花儿为什么向我们点头?小溪又为什么欢快地流淌?
生:是向我们祝贺。
师:祝贺我们什么呀?
生:祝我们节日快乐。
师:他们还在祝贺我们什么呀?
生:祝贺我们考试考了100分。
生:祝贺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欢乐的读这一小节。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
生2: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师:你是怎么从这句话里感受到快乐的?
生:我可以在花园里捉迷藏,可以在草地上打滚,这些都很好玩的,让我觉得很开心。
(从这一句话里能联想到快乐,真不简单!)
生:我还从这里的美丽的衣裳感受到快乐。
我们穿上漂亮的衣服都很开心的,而且这里说“像朵朵花儿开放”说明这个衣裳肯定很美很美,那我穿上了肯定很高兴。
快乐的读一读这一小节。
师:快乐还在哪里呀?
生3:“飞向我们的理想。”让我觉得很快乐。
师:“理想是什么呀“
生:理想就是你希望你将来做什么。
师:那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交警,可以指挥交通。
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
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万一妈妈生病了,我就可以帮她治了。
……
师:我们都有那么多远大的`理想,现在我们能飞向我们的理想,我们当然——
生:很快乐。
生4:我还从“唱啊,跳哇”这两个词语里感受到快乐。因为我们开心的时候都会唱歌啊,蹦来蹦去。
师:是啊,那就让我们也唱啊、跳啊,一起度过这快乐的时光。
(播放音乐,齐唱歌曲。)
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快乐的尝试,虽然可能在对课文深意的挖掘上还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但想起了陆小立老师的那句话:“你们新教师现在最关键的是:你的课有没有吸引力。”在这一点上,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3
今天按原计划上了《快乐的节日》的第二课时,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热情场面,歌唱了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快乐似乎没有感染我们班的孩子们,对于我提出的问题,还是那么的“木讷”。
当我这么提问时: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的?(生答)那么,课文中怎么会说我们像春天一样呢?提到这个问题时,班级里顿时鸦雀无声,难道这个问题真得就那么难吗?可能有点抽象吧,最后还是选择我来讲解,才结束了这个冷局。在今天课上,我也反复强调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要讲完整的话,同学把不符合要求的同学逐个把关。习惯是慢慢培养的,只要坚持不懈,你们会养成回答问题全面、通顺、连贯的好习惯的,期待着……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4
学习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快、乐”两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和学习汉字多种识字方法;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板书课题,配乐歌曲,生字卡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歌名就叫《快乐的节日》,现在就让我们美美地听吧! 师:歌曲中这快乐的节日指的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很快乐)那就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度过这快乐的四十分钟吧!《快乐的节日》不仅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还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呢!
师: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吧!读课题。(既然是快乐的节日应该怎么读?引导学生读出快乐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你们听清每一个字的音。
(二)自由读文,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读一读。
(三)检查生字,识字方法。 1、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生字,师正字音。
2、去拼音读生字。(齐读,个别读)
3、说识字方法:
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示字旁”,敢、敬都是“反文旁”。
加一加:贺=加+贝、国=口+玉、羽=习+习
扩词识字。
4、巩固生字,抢读。
5、出示词语,读词语:祝贺、祖国、勇敢、丰满、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三、品读课文,感受意境
过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快乐的节日!请你把书本第107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诗歌。
1、读了课文以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从课文当中什么地方感到很快乐?
2、像春天一样的你们快乐吗?(师指板书)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那就快乐地读吧!
(一)学习第一小节(出示)
1、谁愿意再来读第一小节?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哪个字没读准音,哪个字读得特别好。
2、观察插图,图里画了什么?
3、引读
4、齐读
像春天一样的你们快乐吗?(师指板书)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那就快乐地读吧!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小朋友们,在这快乐的节日里,还有谁在向我们祝贺呢?(出示)
1.自由读。
2.师生情境读。
3.入情入境,理解“祝贺”。
4.齐读:多么快乐和自豪啊!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就让我们快乐而自豪地来读吧!
(三)学习第三小节
同学们,在这快乐的节日里,我们该感谢谁呢?。
1、指名读:谁愿意读第三小节?
2、理解句子“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就勇敢地向着天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3、拓展:小朋友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4、齐读: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想快乐地读出对祖国的感谢吧!
(四)学习第四小节
引读:快乐的男孩女孩们,让我们唱啊,(跳哇),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时光)。
(五)合作读全文
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快乐地朗读吧!
四、指导写字
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很快乐,所以我想把这份快乐记录下来,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快乐”两个字。
(一)指导写“快、乐”
(二)学生动笔写“快”、“乐”,老师巡视辅导。
五、学歌结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快乐地学了十四个生字,快乐地读了这篇优美的课文,还一起写了“快乐”这两个字,最后老师要祝同学们:生活得快乐,学习得快乐,每天都是——(指课题)生:快乐的节日!学唱歌曲。
七、板书设计
25、快乐的节日
我们像春天充满希望
快乐的时光 感谢祖国
我们像小鸟自由成长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5课《快乐的节日》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歌词生动活泼,韵律欢快优美,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在唱读中,眼前仿佛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尽情的歌唱、欢跳。他们向春天的`花朵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花儿、小溪向他们点头、祝贺、歌唱,他们在祖国的培养下快乐成长。儿歌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反映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以后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通过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更珍惜今天所有的一切。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通过快乐歌曲,节日的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为课文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着,我直接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快乐的节日》,自然性的导入,激发了学生愉悦的心情。因为低年级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我先进行教师范读,教师范读不仅能让学生在老师丰富的情感朗读中初步感受课文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情感渲染,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三者间的距离。第二次范读的时候,我让学生轻闭双眼,然后我再深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仿佛一下子被吸引了,感受到快乐的“气味”,同时唤醒了他们表现的渴望,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自己再去品读课文。当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就让他们进一步进行感悟与体会。
我有别于以往按顺序讲读课文,这次我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让他觉得快乐的小节来感情地朗读,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我用“看图听老师读——分节读———细读——欣赏音乐”这种方式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语言的内在情感,细读细悟,让学生体验了自己生活的快乐,用“音乐语言”来酝酿愉悦情感,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在课的末段,我再把这首歌放给孩子们听,他们应该很快学会的,喜欢听孩子歌唱的声音,这是很好听的童音。
最后要引起我注意的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对比喻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切,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反复讲解。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5
一节理想的识字教学课境界是:羚羊挂角,无痕可寻。具体而言,就是时时在识字处处在读词,却又让人觉得只是师生、生生之间在不断地对话。应该说,林老师提供的课例,比较成功地接近了这种教学状态。
“学而不思则,死而不学则殆。”作为听课者,我们应当思索的是:较为枯燥容易陷入程式化的生字词教学,为何能呈现生动活泼的教学面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呢?经本人深入观察粗略分析,以下若干点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友好亲密又不失教师威信的良好师生关系:友好亲密朋友式的师生情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正面情绪,甚至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为获取教师的关注表扬而全神贯注,最大程度发挥了学习潜力;必要的教师威信又是课堂教学秩序的有力保障,它确保了指令传达、执行的顺畅,也就间接保证了教学效率;
二、训练有素的行为方式和规范有序的习惯养成:无论课前班长整理班务,领读还是翻书、握书朗读的统一动作;不管是各种形式朗读的熟练操作,还是背写字口诀时的流利,都可看出林老师对日常行为规范抓得踏实严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节课的成功总涉及平日的诸多因素。
三、最重要的一点:生字教学与文本朗读体会的高度结合,使得生字词以多种意义丰富、极具情境性的面貌出现。因而学生虽然只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地读、认、讲、说、写,但主观接纳的意识强烈,丝毫不觉厌倦。或许,这是识字教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其中一条路:打破字、词、句、篇之间的界限,以情为主线索来组织课堂结构。
人之所长,便是己之不足。上述三点,尤其是第三点,为自身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为矫正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迷误指明一个方向。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6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惜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教学反思。在《快乐的节日》的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但上完课后,我甚感沮丧和困惑。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首先,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二,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师情况;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7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做得比较好的: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快乐鸟”考同学生字词;表演读,背诵;让学生随着《快乐的节日》歌曲唱歌、做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等情景的创设,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学习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会知识了,而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会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自学自己喜欢的小节时,我出示了“学习小建议”,第一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动,第二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是一个学法的指导。在学文时,穿插了说话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学生说了很多的好句子:我听见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小树向我们招手。小草向我们点头。星星在眨眼睛。太阳向我们微笑。……在快乐的氛围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从知识、能力方面进行学习。我还设计了全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也倾听到别人的想法。
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
学文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想怎样去读?你心情怎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摸索、体验。当学生说的不是老师认为的标准答案时,没有批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课上就出现了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双双求知的慧眼,一个个创新的答案……
当然,这节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阅读、感受、体验、学习课文时,还需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了快乐,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品词赏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升华感情!在学文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小学二年级的一些快乐生活体验,这样能更好地渲染快乐的情感。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首少儿歌曲的词,语言很优美,是极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朗读的,所以本课的重点便是指导朗读和背诵。在开讲前夕,我请音乐老师为学生播放了这首歌曲的磁带,并教学生学唱第一段。在此基础上,上课伊始,让孩子们唱着动听的乐曲很快进入了情境,有一些学过的学生甚至还能朗朗上口,当我问学生愿不愿意继续学这首歌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是开心的表情。我觉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去学习知识,唱过了几遍后很多学生已经基本能唱下来,接着让他们读也就能读的很流利了。
熟练朗读之后,继而是设置梯度,引导背诵。本首诗篇幅较长,章节间联系不大,学生背诵有较大难度。我首先为学生设置背诵比赛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从节到章再至篇的背诵,并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背诵成功的愉悦,培养背诵的兴趣,坚定背诵全文的.信心。经过这样的训练,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既能熟练背诵一二章节了。
许多老师常说,当低年级老师容易,教材内容浅显,根本无须备课,只要在课前花上几分钟看看教参就能搞定。我想,如果持这种思想上课,教出来的真可谓是“低年级”了。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大语文的角度,认真地研读教材,做到“深入”继而“浅出”,才能授人以渔,做到“低”入 “高”回。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9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谈话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知道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有课间游戏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接着我以“猜一猜”的形式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而后在老师范读时又配以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景音乐,这样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以至产生迫不及待的去读课文的兴趣。
二、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学习在现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会知识而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会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课上自己读书的同时,我出示了相关的学习小建议,让学生们在读书时明确目标,清楚重点,知道现在的读书任务是什么,然后按照建议中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在初读课文时,我在小组学习之前出示了“学习小建议”,第一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学习活动,第二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是一个学法的指导。在学文时,穿插了说话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在快乐的氛围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从知识、能力的维度进行学习。我还设计了全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也倾听到别人的想法。
三、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学生的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任务,但解决的`方法并不单一。一个问题提出,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论,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
学文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不会相同,所以我会提供广阔空间给他们,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你是什么心情,谁的心情和他不一样等等,让学生在感悟中摸索学习。最后以赠送爱心卡为结束,在之前把快乐的孩子和苦难的孩子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知道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也要想到把自己快乐给予他人,爱别人自己也会同样得到快乐!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0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中的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教学反思。
在《快乐的节日》的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
但上完课后,我甚感沮丧和困惑。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首先,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二,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
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
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
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学生情况(年龄、知识、能力、兴趣等)、教学内容(课文的体裁、语言特点、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等)、教师情况(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等);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1
快乐的课堂,快乐地学习。看着这群爱画爱演的
孩子快乐地成功着,我的`心是多么地喜悦与快慰。这一次或一次次的成功的背后,收获的又何只是诗歌里那点读读又唱唱的知识!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孩子们在我的课堂里学习着,我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学习着。我们各有收获,乐此不彼,这是值得我永久回味的一课。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2
本诗是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适合朗读。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故而,我以儿歌《快乐的节日》导入课文教学,为的是借助那轻快跳跃的乐曲渲染欢快活跃的课堂气氛,催发学生活泼、兴奋的心情,以拉近和诗歌流露的情感距离,易于学生入诗、入景、入情,直至人随文动,情随歌生,达到人、诗、歌合一的境界。
对于《快乐的节日》这首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熟悉,甚至能进行演唱。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学会生字,读好课文。同时,就发挥文章语文特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3
在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忆有哪些节日(先把公历和农历的节日分开,再按时间顺序排列),并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风俗习惯。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节日时最快乐,从而引出课题。
出事课题后我继续问“课文写的是什么节日?”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学生有说“国庆节”的,有说“儿童节”的,还有说“建军节”、“劳动节”的,反正五花八门,而且各自都有理由。细分析学生的答案还是动了脑子的,只是没能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所以产生了误解。于是我便出示了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底是讲了谁?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在结合读文终于明白写的是他们自己的节日。
有了这一层次的理解,接下来的讲解就容易多了。比如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感谢亲爱的祖国?我就让他们先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接着再引导他们知晓这幸福生活的得来靠什么。反思这一课的`教学,如果光是听我说我们的祖国培养了我们所以要感谢祖国,我想学生最终肯定还是云里雾里
而这种究果索因的方法却能化解学生心中的谜团。这学期这种方法我用的比较多,觉得还挺管用。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4
我们熟悉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歌词生动活泼,韵律欢快优美,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设计遵循阅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这首诗语言通俗,情感愉悦,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使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教学设计中后置识字,主动探究的环节,把识字过程放在学习课文后,以自学探究的形式为主。使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掌握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意义识记的含量可大大增加,自学探究的难度可相应降低。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主动,并更有实际的效果。在指导背诵的教学环节,设置梯度,引导背诵。是因为本首诗篇幅较长,章节间联系不大,学生背诵有较大难度。设置背诵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节到章再至篇的背诵,并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背诵成功的愉悦,培养背诵的兴趣,坚定背诵全文的信心。教学中设计了表演背诵的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感悟。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5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02-22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09-16
《快乐的节日》 教学反思10-19
(必备)《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07-06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09-23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汇编15篇]07-06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09-06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10-09
妈妈的节日教学反思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