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7 15:26: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绘本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绘本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绘本教学反思15篇

绘本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能认真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预测情节的发展。

  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浓浓爱意以及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

  一、教材分析:

  绘本故事《搬过来,搬过去》风趣、幽默。它是鳄鱼和长颈鹿的爱情的第二步骤“婚姻篇”。讲述了长颈鹿和鳄鱼生活在一起后,先后在各自家里遇到的种种问题,故事给予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长颈鹿的高大与鳄鱼的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为了住在一起出现了很多问题,搬过来又搬过去,但都不能解决问题,这可怎么办?这个故事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就是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女士的生活模式,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会怎样生活在一起,磨合各自不适应的地方。然而,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后退,不放弃,依然通过努力用独特的想法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家园,并甜蜜的生活在了一起。整个故事寓意美好,展现了人物之间浓浓的爱意,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环节设计

  1、这个绘本故事分了三段:第一段是“长颈鹿搬到鳄鱼的`小房子去,长颈鹿不得不迁就鳄鱼”;第二段是“鳄鱼搬到长颈鹿的大房子去,鳄鱼又不得不迁就长颈鹿”;第三段是“两位爱人终于想出绝妙的主意,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针对这样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并在第三段采用了将问题抛给幼儿的方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再集中欣赏鳄鱼和长颈鹿的创意,从而进一步感受他们之间浓浓的爱意以及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

  2、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为了让幼儿的讨论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我采取了让幼儿先商量选择想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取字卡分组讨论,这样幼儿小组讨论起来就有了一个中心。同时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先讨论完的小组可以在剩余的问题中再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等待。

  三、教学的组织

  围绕作品,紧扣主题

  活动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引领幼儿对鳄鱼和长颈鹿之间的爱情进行了三体验,在“长颈鹿搬到小房子”时进行了爱的初体验,在“鳄鱼搬进大房子”时进行了爱的再体验,最后的无限创意让幼儿更近一步地感受了他们之间的爱,并从而感受到他们那种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设置疑问,开放思维

  在整个活动中我大量的提问都是开放性的,从而激发幼儿思考,理解作品的内涵。如:在搬过来这一环节中先进行提问再阅读,“鳄鱼和长颈鹿最大的差别是什么?他们住在一起会不会有问题?会有什么问题?”让幼儿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判断,这样更大的增强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在他们搬过来搬过去都解决不了问题时,问:“他们是会坚持还是放弃呢?为什么?”让幼儿领会作品的内涵。

  适时适度,生成回应

  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我努力做出相应的回应。如:我问幼儿:“他们遇到这么多问题,是会坚持还是放弃呢?为什么?”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的适当的归纳:“因为他们真心相爱,而且他们还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幼儿对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积极参与,有效互动

  在制定“伟大的计划”中,几乎每位幼儿都积极参与到了讨论中,都在积极思考,集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显示出了教学的有效性。

绘本教学反思2

  近日,我带着孩子们开展了早期阅读《小鲸游大海》。孩子们学习的非常认真,也对于这种很少接触的海洋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条小抹香鲸在浅海静静地出生了,可是这位一生下来就能装下5匹马、2头象的“小”家伙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转圈、换气、应付大海中的各种突发状况。故事便讲述了小抹香跟随妈妈逐渐成长、游向大海的过程……

  小鲸鱼的经历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当鱼弟弟、鱼妹妹看到小抹香都想要逃跑时,孩子们和小抹香一起难过和不解;当小抹香第一次冲出海面喷出美丽的水柱时,孩子们会不由得欢欣鼓舞;当小抹香偷偷地想要离开妈妈独自去冒险,却被海草紧紧缠住时,大家会不由得眉头紧锁……联想到小抹香像极了这群可爱又有些叛逆的孩子们,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提问时,我一边讲述一边及时地根据孩子们的情绪反映提问,帮助他们进一步体验小抹香的心情和情绪。

  如:小抹香想去和其他小鱼一起玩却遭到拒绝时,我引导孩子们:“如果你是小抹香,被小朋友拒绝了,会觉得怎么样?心里会想些什么?”很多孩子都发言:“有一点不开心”“很难过!”“我有点想哭了……”

  当小抹香遇到困难时,我引导:“看到小抹香被乌贼缠住了,你们觉得妈妈会怎么做呢?”“会马上去救小抹香!”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紧接着我揭示下一页画面,咦?鲸鱼妈妈在一边,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疑惑,“妈妈为什么不去帮助孩子呢?”我问,思考了一会儿,有孩子回答:“因为妈妈想看看小抹香自己行不行。”“因为妈妈想叫小抹香自己试一试”“因为妈妈觉得小抹香一定能打败乌贼的”……孩子们仔细思考后,竟然想到了鲸鱼妈妈的用意,我欣慰地笑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书中的一段情节:鲸鱼妈妈让小抹香利用自己的`力量去脱困。勇敢的小抹香似乎也在告诉大家:遇到困难,不害怕、不气馁,相信自己能行!

  整个活动下来,自己觉得在引导孩子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方面做得还可以,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讲述鲸鱼的生活习性中介绍他们喷出的水柱原来是换气产生的特有现象,我看出孩子们还有些不理解,但我又不敢继续解释,一则时间来不及,二则考虑到这样会不会跑题。这样的含糊很可能会使一些孩子有些失望。

  还有在对个别孩子的引导中看到他们讲得偏离故事主题就马上性急地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如:小鲸鱼遇险段落中,我进一步提问:“如果你遇到危险了,想想你的妈妈会怎么做?”有孩子回答:“逃走!”有很多人笑了,我马上正色对全班说:“他的妈妈那么爱他,会这样做吗?所以他的想法正确吗?”孩子们都回答“不对的。”活动后回想觉得这样的群起而攻之的教育方法虽然塄坎上去声势浩大,但对该个别幼儿的教育可能效果不大。我可以这样做——先问该幼儿:“你妈妈爱你吗?”“爱”他肯定这样回答,“非常爱你的妈妈在自己的孩子遇到会离开吗?这样一来,他肯定会想到妈妈不会离开自己的孩子这一点。这样的反省性教育比全班的声势教育效果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的感受是:本绘本中小抹香的经历有趣而惊险,让孩子们体验到小鲸鱼的不同时候的心情,还会让孩子了解到鲸鱼原来是哺乳动物,它们的体积巨大,鲸鱼喷出的水柱原来是换气产生的特有现象。再加上绘本独特的水彩画表现形式,孩子们很喜欢看,所以这是一本很适合大班孩子的读物,所以,我很高兴选择了本绘本故事开展阅读活动,希望以后的活动中自己能考虑得更细致,更全面,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方方面面,从中领悟到更深一层的东西。

绘本教学反思3

  经过试教之后的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教案,并把潘园长给我指出来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重新进行了备课。

  过了几天就要上课了,虽然在幼儿园内部已经上了好几次的公开课,但这次发现幼儿园里很多老师在上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思一下自己好像没有多大的进步,因此如果上好这节课那就证明自己也在悄悄地进步,那样心里也许会有所安慰,如果上的不成功那就会觉得自己停留不前,心里真是好担心。于是这几天我做什么事都没有心思,把多多杯绘画的事先搁在一边,很多的一些事都搁在旁边,一门心思地想把这节课准备好,上课。

  这一天终于来了,而且外园的听课老师也在,这让我原本紧张的内心更加的恐惧,算了,成功在此一举吧!

  我吸取了上次试教的教训,通过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动物内心的想法,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而且把动物的心里特征分析的淋漓尽致,在表演动物的一些表情和动作的环节中,我也能真正的参与到故事中,融入到孩子里,和孩子们尽情地表演,孩子们在玩玩,说说,听听地过程中很轻松地听完了一个故事,而且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出故事的中心思想。

  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很感兴趣,与教师的互动也表现的很出色,在评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就是这么说的,其实通过这次的绘本活动,让我深深地懂得要想上好一节课,主要在于幼儿的.互动,以及教师是否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中去,如果上课的过程中,把这两方面把握好,上课也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那么紧张和恐惧了,不是吗?

  大班绘本《我的幸运的一天》教学反思二

  《我的幸运一天》讲的是一只小肥猪找错了门,来到了狐狸家,当面对危险时,小猪沉着、镇定。积极想办法,动脑筋,终于凭借自己的智慧脱离了危险的故事。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并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每个幼儿的想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现对这个活动谈谈我的实施感悟及反思。

  首先,为了呈现更清晰的效果,我借用自制的ppt来辅助教学,想随着画面的出现,一步步引出故事情节。在逐步揭示情节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幼儿猜测情节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能积极阅读画面。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绘本特点是图片多文字少,甚至有的只有图片没有文字,这就意味着老师怎样引导孩子来阅读画面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中,幼儿都积极回应着我的问题,但在整体的把握上不够突出,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是出示一幅画面,提问讲解,再出示一幅画面,再提问讲解的感觉,比较呆板,不够创新。

  在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孩子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如孩子会通过观察小猪的表情、动作、姿势、说话,从中想象故事的发展,体会小猪的机智与可爱。这样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只局限在绘本本身,而是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最后生活经验迁移。由故事中小猪的机智从而化危险为幸运,迁移到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冷静,想办法面对。这是自然而然想到的环节,也似乎是必然的。但也让我思考是否真的有这个必要,强行迁移会否显得牵强呢?

  总之,在进行绘本教学时,老师要尽量通过自己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吸引孩子,尽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乐于阅读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绘本教学反思4

  《温情的狮子》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讲述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孤苦伶仃、成天打着哆嗦的小狮子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最后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狮子,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我读到这本绘本时就想到我们大2班的孩子在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能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以及怎么样回报别人的爱?带着这么多的疑惑,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一绘本《温情的狮子》。

  带着之前的疑惑,我们翻开了这本书第一页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狮子?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小狮子很可怜。尽管孩子们不认识字,但是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细致,他们可以从狗妈妈以及小狮子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特点。在看到图片狗妈妈在喂小狮子喝奶时邱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孩子们就觉得这个狗妈妈这是一个善良的妈妈,有爱心的妈妈,对小狮子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爱。故事逐渐展开,孩子们也随着故事慢慢的紧张起来。接下来狗妈妈与小狮子分别的`场景,邱老师也分别以围绕狗妈妈和狮子哆哆的心理的提问,让幼儿深入场景进行猜测与表演,来体验他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心情。

  大班的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作者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班的孩子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和狗妈妈已经死了,他们被猎人送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会飞,带着狗妈妈飞到了别的安全的地方,然后永远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的小朋友认为狗妈妈为了救小狮子牺牲了自己,不管哪种结局,都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绘本教学反思5

  近日我园开展了“幼儿原创文学研修活动”,我执教了中班的原创绘本《我的妈妈》。妈妈是幼儿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这个绘本的文稿我原先的设计讲述的是妈妈的头发,经过多次的思考我把它改编成了现在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内容简单、但富有丰富的情感。它以妈妈叫孩子起床,为孩子挡雨,为孩子做围巾手套等一些生活中的片段组成,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母爱的`温暖,并且能够用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在这个活动中,整个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孩子们表现的非常积极,回答提问时也很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在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我觉得我的回应方式简单,没有层层深入的思考。在幼儿回答“朵朵戴着妈妈给他做的围巾和手套感觉怎么样?”这个问题时,当幼儿回答“很好”、“很温暖”、“高兴”时,我的回应只有简单的“嗯,好的”、“你的回答真棒”等这些语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欠缺的。其次,我觉得我的这个活动幼儿的情感没有得到升华。这个活动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母爱的温暖,虽然孩子们体会到了,但是情感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一个更深入的情感表现。最后,我觉得我的这个整个活动的设计比较适合大班的孩子,对于刚上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在有些认知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活动下来孩子们很难完整的回答一些问题,比如“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为你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大部分孩子们回答不出来,还有几个孩子愿意回答但是都是答非所问,说到了一些其他事情上。活动结束后我就思考了这一问题,如果在活动设计上就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活动就不会这样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以此改之。

绘本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爱心树》内容,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懂得感恩。

  2、在阅读中,展开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

  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棵什么树?

  是啊,这看上去只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但是在一个小男孩的心中,它却又是一棵不平凡的树。美国有位作家根据它们的故事写成的一本书触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爱心树》。(出示书;板书、齐读课题)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这棵树叫爱心树,这个小男孩和这棵树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走进故事

  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

  三、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孩子们,故事讲完了。故事里有一句话令我们非常感动,而且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你知道是哪句话吗?(大树很快乐)是啊,这句话在故事里一共出现了五次。学生齐读这句话。

  2、 那他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印象最深刻的那次讲出来吗?(结合学生回答课件相应出示童年图片、长大后摘走苹果、砍掉枝条、树干的图片以及年老后坐在树墩上的图片)

  让学生结合图片复述故事内容,师相机提问:为什么大树很快乐呢?(因为他给予了小男孩他想要的,给小男孩带去了快乐,所以她很快乐。)为什么大树心甘情愿地为男孩献出自己的一切?

  3、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给大家听?

  4、师小结:是啊,每次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男孩小的时候,他给小男孩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小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男孩长大了,他来向大树要钱,大树就

  给他苹果让他去卖钱;他来向大树要房子,大树就给他树枝让他造了房子;他又来向大树要船,

  大树就给他树干让他造了船,他满足了男孩的需要,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边小结边去掉大树的苹果、枝条和枝干)

  大树给予了小男孩他所能给予的一切,这时他只剩下一个树墩了,但是这截矮树墩还能够让男孩坐在上面休息,他还能给予男孩他想要的,所以他快乐不已。

  四、学会感恩,倾吐心声

  1、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很感动,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富有爱心的大树)

  是啊,这棵大树给予孩子的除了快乐,更多的是——无私的爱,浓浓的爱?? 那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关爱我们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师重新贴出大树图片)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的爱。

  有一个小朋友感受到妈妈的爱,写了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全班怀着对妈妈的爱一起读。

  妈妈这样的爱你,如果今天妈妈就在这儿,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让我们拿起笔,也来作一首小诗送给我们的妈妈,把我们从心底想要对妈妈说的'话也写在感恩卡上吧!(播放音乐)

  3、写话练习:

  4、生读感恩卡上的话。(师将苹果形状感恩卡贴在大树上)

  5、师:还有许多小朋友没读呢,课后就让我们把感恩卡送给我们的妈妈。 孩子们,让我们在心里也种下爱心树,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让我们在享受别人爱的时候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拓展介绍】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谢尔·希尔费斯坦,在护封的折页中写着:在美国,只要书店卖儿童书,就一定会卖谢尔的作品。课后希望我们小朋友再去读读《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以及谢尔爷爷的另一部作品《失落的一角》,相信大家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妈妈。

  【板书设计 】

  爱心树

  男孩 大树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却道出了“施”与“受”之间的真谛,充满了温馨,也略带一点忧伤,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爱心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以及不断为我们付出的人们一样,因为对孩子的爱而不断地给予,也因为给予而感到真正地快乐。

  在本次绘本教学中我力图做到:

  1、 发挥图画的张力让学生的想像插上翅膀。虽然绘本和传统的儿童读物有些不同,但孩子们喜爱故事的天性却是不会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讲故事也就成了绘本永恒不 变的主流。不过因为可以借助图画的表现力,绘本中所讲的故事往往想像飞扬,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场景和情节可以用画面轻松直观地表达出来,还能让学生发挥 无穷的想像。如:在设计《爱心树》中一幅画,有一棵大树,小男孩紧紧地拥抱大树,树上还刻着一颗心。我问:“孩子们,你看懂了什么?”有的说:“看出小男 孩很爱大树。”也有的说:“大树也爱男孩。”我抓住时机问:“从哪看出来的?”这样的阅读,不正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时所追求的目标吗?同时习惯了阅 读图画故事书的孩子,不但想像力能够得到培养,审美情趣也能慢慢地提升。

  2、 在互动中交流情感。 绘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小学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表达的欲望又是非常强烈的。看着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故事,孩子们的交流需要也变得强烈。而在课堂上,绘本 也成为老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整节课中,偶尔停下来与学生体会图中树与男孩的情感变化,或让孩子们猜测一下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更可以交流彼此对故 事中人物的看法。比如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同时通过 播放《感恩的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让学生在理解大树的同时,也在回顾自己的生活,从而使绘本与生活相联系,指导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中,教师与 学生之间的情感也在流淌。绘本让孩子们和老师之间有了更亲密的交流,使孩子真正地走入阅读中,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本节课随着故事一点点的展开,孩子们会深深的被感染,让他们在淡淡的忧伤中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从而思考自己与父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种种关系。让理解了这 个故事的孩子们,会隐约地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于是有关“索取”与“付出”、“获得”与“感恩”的话题在孩子们的心中 得到升华与凝炼,让孩子们通过本次阅读懂得“爱与被爱,索取与感恩”的道理。并把这种情感渗透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之中。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让学生当堂写一 写想对父母说的话,互相交流一下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读绘本中的文字,更是指导他们读懂插图,通过仔细观察插图,读懂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使绘本的内涵更丰富了。

  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由这本《爱心树》引出一系列作者的绘本读物,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期待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成为孩子们的享受。

绘本教学反思7

  《生气汤》是一本优秀的世界级绘本,它不仅是孩子的读物,也是成人的读物。生气,每个人都经历过,孩子们也一样,妈妈不守信用或者与孩子抢夺一样玩具,都会生气。因此我以《生气汤》绘本为载体,向孩子们讲述关于一件霍斯与妈妈之间发生的趣事,从而让孩子们了解生气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经常生气会影响身体健康,让孩子们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我将目标定位于:

  1.能够仔细倾听,理解绘本中主人公心情转变的原因,学会合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知道生气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了解经常生气会影响人的健康。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保持自己快乐的心情。

  首先从准备上看:孩子们都有过生气的经验,因而对故事主人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准备的时候,对绘本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绘本中最主要的一些亮点做成PPT,也便于孩子们的理解。但在对孩子们回答的预设上还是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将有利的信息直接反馈给孩子们,让其获取直接有效的经验。

  再者从过程中看: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由生气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为主线的,我借由故事,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点,反馈给孩子们。第一部分是了解生气的危害,从观察图片,倾听故事,再引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上,让孩子们从故事然后回归到自身,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交流,我再进行小结,让孩子们知道生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让身边的人不开心,更会让自己失去朋友。虽然孩子们愿意说,但是我觉得大多孩子还是比较拘谨的,不能够很好地畅所欲言。还有一些问题过得比较快,就像霍斯为什么生气,也只是让孩子听了一下,然后再说说,孩子们似乎还不是特别了解;另外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我也没有接应得很好,比如在问到“生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时”,在孩子回答“想打人”时我就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等等,我觉得在这一部分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是勾起孩子们已有经验,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生气的情绪,但在这里我匆匆地过了,没有与孩子们进行很好的互动。第二部分是观察霍斯生气后的表现,以及妈妈的做法。

  这一部分重在感受,孩子们基本上都知道霍斯的做法是不对的,但不能理解妈妈的这种做法是为什么,这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去想的,但我们也可以从一些提问中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也就是第三部分的重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说说自己生气时是怎么发泄的,但在这个部分很多孩子的回答都是依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孩子的已有经验,但有几个孩子说的还是蛮好的,我也借由他们的`说法给与小结,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做等等。在这里,我想是否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孩子们来判断是对是错,作为经验的提升,这样可能对他们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升华会更到位。最后的一个游戏环节,我本来是想让孩子们能够大胆表达的,但孩子们还是比较拘谨,重在了游戏却忽略了游戏的实质,这也是这个活动遗憾的地方。

  一个活动的设计和活动真正的操作结果之间有着很多的变异和未知数,这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对活动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孩子们的了解上。我觉得师幼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要仔细地观察到每一个孩子们,抓住其中的亮点,将其放大,再反馈给孩子们,获得经验的提升,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绘本教学反思8

  这是一节参加园级“优质课”评选的教学活动课,刚拿到教材时,我觉得无从下手,再从网上收集这本图书匆匆一看,觉得简单但有很多动物出现有点乱。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回家花了很多时间钻研教材。原来《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图画简单,文字重复,那几个红红的苹果是主人公鼠小弟渴望的目标。其特点是取材平凡朴实,构思别具匠心,生动又不失内涵。阅读这样的图画,相信孩子感同身受,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很喜欢,要反复去看、去模仿,然后就走进书里面。图画对孩子的这种直接的吸引,是再复杂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出示一棵苹果树和来了一只鼠小弟,通过对鼠小弟的打招呼,幼儿对主人公加深了印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想,引出故事名称,有利于培养幼儿仔细看,注意细节观察的良好阅读习惯。当我问到:鼠小弟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下,会想些什么呢?大部分小朋友都猜出鼠小弟想吃苹果,其中一小朋友说:它想吃掉树上所有的苹果,这样就能长大,人家不会再叫它鼠小弟了。(这样的回答确实很精彩)孩子的阅读首先是自由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先猜测各种动物能不能吃到苹果,(大班的孩子对各种动物的本领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都能大胆地说出动物们用自己的各种本领来吃到苹果)再从PPT图片观察来大胆表达,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看懂图意和体现一种自主阅读的价值。动物们都吃到苹果了,那鼠小弟到底有没有吃到苹果呢?(本来的教学设计是让孩子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看到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直接让个别幼儿回答了,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还是那么精彩,如:小猴用长尾巴钩住鼠小弟吃到了苹果;它爬到了长颈鹿的脖子上摘到了苹果等)接着,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仔细阅读电子绘本。鼠小弟模仿着各种动物的本领,飞、爬、跳等,还是没吃到苹果,这可怎么办呀?这时出现了海狮,海狮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一样,他会怎样做?在海狮和鼠小弟的合作下,终于拿到了苹果,真是太高兴了。幼儿在看看、猜猜、讲讲、动动中,享受阅读绘本的情趣,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幼儿的情感体验也在不断递进。(以上环节,我之所以没让幼儿翻看绘本,主要是考虑到我班部分孩子已经认识了字,如果先看绘本,会阻碍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就听不到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按顺序完整阅读。并留下一个讨论话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活动。

  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开心的绘本故事,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

  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孩子们对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本领而吃不到苹果时,说出了鼠小弟伤心、无奈,甚至还体验出了鼠小弟的孤独。当海狮出来帮忙并摘到了苹果时是孩子们又是那么地高兴。在教学35分钟结束回教室后,我发现孩子们仍旧拿着这本绘本,认真翻阅着,讲述着,看着孩子们如此有兴致,我在下午的艺术活动中,组织了幼儿一个讨论话题:如果你是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会帮助鼠小弟吗?怎么帮呢?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凭着自己的想像能够大胆作画,效果还不错……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就如我的目标定位是:1、了解故事情节,看懂图意,在观察、想象、表达中,让幼儿享受阅读绘本的情趣。2、通过阅读交流把幼儿引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课后觉得这样的目标其他的绘本阅读也可以定,其实在定目标的时候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如第2点的目标可以改为:通过阅读交流把幼儿引进鼠小弟的情感世界,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留给幼儿相互交流的机会等等。

  这样的一堂绘本教学活动,我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真好!

绘本教学反思9

  在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时,幼儿很快就记住了内容,而且兴趣也非常浓,参与率挺高,连平时不太讲话的幼儿也抢着要说,整个活动都很精彩,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昂,课堂气氛很活跃。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思考的地方,我会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是我领悟到绘本教学的精华,于是,给我一些启示。

  1、分析教材、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本绘本故事内容,更多的是猜测,想象。让幼儿体会故事内容的幽默和有趣。从选材上来说,这个绘本内容丰富多彩,能牢牢地吸引幼儿参与度,在幼儿对内容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怎样解读教材,找准教学切入点,挖掘每次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样的内容,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有取舍,关键是选择的角度和切入点,选取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认真的研读教材、反复思考,有目的的选取,开展教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目标进行进行环节的设想。

  2、师幼互动,理清绘本教学的'过程。

  师幼互动在活动中占着很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取得活动成功的关键。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我先让幼儿猜测内容,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总之,要以幼儿为主导,而不是老师牵着幼儿走。

  3、情感教学,提升绘本教学的本意。

  幼儿对于社会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地、也是匮乏的,但在绘本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人为的故事,看不到一点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关于情感认知。有的只是对语言和社会领域内容的有机整合。《谁咬了我的大饼》,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去问别人,做一个独立的自己才是最棒的,做一个善于动脑的才是快乐的,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自己才是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因此,情感认真环节是不容忽视的。

  4、通过故事内容,穿插数字游戏。

  在本活动中,我设计穿插了一个送达饼的活动,每一块大饼上都有不同动物的牙印,幼儿根据牙印的形状来辨别自己的大饼应该送给谁,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然后一起总结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让幼儿思考对比,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幼儿对数字大小的深刻记忆。

  5、通过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绘本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细节,懂的要关心同伴的需要。

  2、为故事主人公设计一套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画图用品。2、幼儿对动物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解读封面,导入故事。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看看是关于什么的故事呀?

  2、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呀?这里的搬可能会是搬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出示图片:长颈鹿和鳄鱼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谁能告诉大家?

  二、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

  1、师你们认为他们会选择住进谁的家里?

  2、观察图片(鳄鱼先生搬到长颈鹿家)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应该没问题了吧?它们在大房子里到底生活的怎么样,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分组讨论,设计房屋。

  1、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你认为他们是不是从此抛弃了对方,各回各家,不在一起生活了?不分开的话它们应该怎么办?

  2、幼儿4人一组讨论,什么样的房子才能适合他们居住。

  3、如果请你为他们设计一套屋子,你要画出哪些细节?

  4、为他们画一套适合他们的房子,并填上颜色。

  四、延伸

  分享交流

  反思:

  《搬过来搬过去》是一个绘本的教学内容,通过高大的长颈鹿和矮小的鳄鱼这对好朋友想生活在一起而引发的的一系列的问题。从这个活动的两条目标上来看,即包含了能力的目标,也体现出了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制定是比较适切的。 实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活动的开始我从对长颈鹿和鳄鱼之间的比较,让孩子们了解长颈鹿和鳄鱼之间的明显差别。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思考"长颈鹿和鳄鱼能生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我们班级的孩子很多都认为他们是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因为孩子们觉得长颈鹿和鳄鱼之间的身高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这个时候我并没有否定孩子们的想法,而是他们继续欣赏故事,感受遇到困难要积极的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放弃的道理。之后的观察理解,欣赏故事的环节,主要是和孩子一起观察画面。了解他们为了生活在一起,两次搬家,遇到了哪些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重点的问题。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让孩子一步一步递进的去讨论这三个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积极发言,为鳄鱼和长颈鹿预见困难、解决困难。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设计伟大的计划。和孩子共同梳理了他们遇到的四个问题之后,请孩子帮助他们设计伟大的计划,解决这四个问题。这个环节我针对我班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人人都设计的方法。鼓励我班平时胆小的孩子也尝试清楚表达。在解决之后进行展示时,我觉得还能做的更好的就是给孩子进行归类,整合一个归类摆放的意识。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去完成了我的目标。

绘本教学反思11

  死亡,不只是我们成人世界的话题,幼儿也难免要接触到这个话题。比如亲人过世、心爱的宠物去世、亲手种植的小花枯萎了······如何向他们解释死亡?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理解“天堂”的含义呢?怎样向孩子们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看到了这本绘本。一开始,我便被绘本中暖暖的色调和温馨的画面所吸引,慢慢地,我解读出很多信息:在这个温馨的故事中,黛西不介意她的朋友亚瑟拥有另一只小狗,并且想方设法帮助他。这让我们懂得朋友不是来占有的,而是可以分享的;黛西去了天堂后,还一直关注着亚瑟,这里面又传递出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教育价值。这是一个有关于爱和被爱的故事,整本书流露出的是亲情、友情,是爱,而不是可怕与悲伤,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围绕以上几方面,我将本课定位四个课时,并制定出以下目标:

  第一课时:

  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天堂”的含义。

  2. 体验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

  第二课时:

  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人物心里的`变化。

  2.引导幼儿能敏锐地感受并表达“爱”,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亲人或者宠物的死亡。

  第三课时:

  1、观察绘本中角色的表情、动作,体验角色内心的情感。

  2、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四课时:

  1、通过类比,知道人的一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有开始也有结束。

  2、观察图片,按开始、发展、结束的时间给图片排序。

  有了目标,设计活动过程,尤其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准备好以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天堂的问候》的世界。

  ——“黛西怎么了?”(老了)

  ——“她去了哪里?”(天堂)

  ——“她为什么会去了天堂?”在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孩子们说出了“天堂”的含义——因为黛西老了,会死去。死去的人或动物就去了另一个世界——天堂。

  ——“黛西到了美好的天堂,她忘记了亚瑟了吗?她希望亚瑟为她伤心吗?”

  ——“黛西为什么要在梦里送一只小狗给亚瑟?她介意亚瑟有新的朋友吗?”

  慢慢地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友情的意义。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老师,我们老了也会死的,就去了天堂;老师,在天堂里还会有新朋友的……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端看怎样给孩子去解释,怎样让他们坦然接受。

绘本教学反思12

  《亮晶晶的泡泡》这一故事以一只大白鹅为主线导入,生动地描述了孤独的大白鹅找朋友的经历。起初它的无礼让朋友们都躲着它。正当它无助的时候,天上飞来了许多泡泡,它顺着泡泡飞来的方向找去,这次它的礼貌让小姑娘的朋友们接受了它,从而拥有了朋友。中班孩子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也想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他们知道要对老师有礼貌,但却很少做到对朋友也有礼貌。他们像大白鹅一样渴望和朋友一起,但是又缺少与同伴交流的方法,这使得它们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屡屡碰壁。故事中大白鹅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也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终于,大白鹅用礼貌和友好交到了朋友。大白鹅找朋友的历程生动地告诉了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与同伴交往、得到朋友的喜爱以及交到更多的朋友。

  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兴趣度也较高,大部分幼儿能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第二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第2—5页我是给孩子呈现了自主阅读,并以 “地点”、“人物”等信息帮助,让孩子们的讲述更加完整,其中珂欣小朋友很用心,观察得很仔细,大胆讲出同伴未曾讲述过的。故事后半部分蚕蛹的是集体阅读,让幼儿从绘本中寻找这些泡泡是从哪里来的,幼儿都能找到答案原来是小姑娘从红房子里吹出来的,小姑娘拿出泡泡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的这一环节,重点让幼儿感受到是大白鹅这次变得有礼貌了所以能找到朋友了,在这里我先是让幼儿告诉大白鹅,怎样和小姑娘交朋友的?会怎么说?孩子们表现大胆,都积极的说着。苗苗说:“小姑娘,小姑娘,可不可以跟我做朋友好吗?”易晨说:“小姑娘,你吹的泡泡好多啊,我们一起来玩好吗?” 珂欣说:“小姑娘,你吹的泡泡有红、有蓝、有黄,真好看哦!”通过有礼貌的话语的交流从而让幼儿领悟到是小姑娘是用自己的.泡泡和朋友一起分享而使朋友快乐,从而找到朋友的。

  在整个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让幼儿自己观察大白鹅找了小鱼、小鸡、小鸟做朋友,幼儿都能观察出他们都没有和大白鹅做朋友,但当我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和大白鹅做朋友呢,幼儿的回答有说:“大白鹅太大了,别的小动物都害怕它。”有的说:“大白鹅应该找大白鹅做朋友。”还有说:“大白鹅应该找颜色与它一样的朋友”。这时我应该提问:“大白鹅找朋友的方式对吗?如果你是大白鹅,你会怎样去和他们交朋友呢?”这样进行回应幼儿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

  作为老师,在培养孩子们交往能力时,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提高。

绘本教学反思13

  非常感谢老师给我提供了这次和孩子们一起相处的机会。我本人从事医务工作,由于繁忙的工作节奏和不固定的作息,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深感遗憾的同时也觉得有愧于孩子,所以这次义工课我非常重视,非常珍惜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希望能为孩子的快乐童年抹上绚丽的色彩。

  一、故事性和趣味性有效叠加。

  义工课的主题《一个苹果》,是一个数字游戏,故事里会先后出现苹果、虫子、鸟、猎人、狗熊、小船、乌龟、鱼、蜂窝等动物或事物,问孩子每一样分别有多少个,考察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很多孩子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很有趣,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会感到迷茫,因为他们没有刻意地数一共有多少个,这是正常现象。设计这个活动的本意就是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有效叠加︰一方面,让孩子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感受快乐,这符合幼儿快乐童年的本身需要;另一方面,大班幼儿面临着与小学的衔接,必要的启蒙教育穿插,会为将来打好基础。

  二、孩子们的进步让我感动。

  虽然仅仅是节故事课,但是孩子们的变化着实令我感到吃惊。虽然他们没有刻意数有多少事物,但是课堂上表现地非常活跃,能够沿着故事找答案,回忆故事过程,从中找到答案,真的是太棒了。孩子们的聪慧和进步令我欣喜不已,这离不开老师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培养。

  三、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通过这次义工课,我也亲自目睹了幼儿园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流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一丝不苟的日常工作。几位老师的默契配合,相互信任展现了一个团队具备的良好素质,让我倍感欣慰和钦佩。我想,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义工活动开展的真是太有必要了。家长们每天只是幼儿园匆匆忙忙接送孩子,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太少了,我对幼儿园的教学、生活,还有许多的未知,而今天的义工体验,让我对孩子们学习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对幼儿园有了更深入、更直观、更真切的体会;同时,有了这样的一次亲身经历,我更加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辛苦与责任,也让我对幼儿园老师的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弹指一挥间,两年半了,孩子们就要升小学了,感谢实验幼儿园大﹙6﹚班的老师们,你们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你们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者、启蒙人,你们陪伴他们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感谢你们!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将努力地提高自己,关爱孩子,做好家校紧密结合,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绚丽多彩童年。

绘本教学反思14

  今天我执教了一节绘本阅读课《两棵树之“花园被买走以后”》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画面、想象表达,从而复述故事,因为本节课的阅读内容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一定要吊足学生的胃口才行,所以我在语言、表情的把握上特别注意,要跟故事的`情节发展相吻合!在想象表达的环节上,学生的思维渐渐发散,语言表达也很活跃,但是整节课也有些许遗憾!

  在复述故事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花园被人买走以后”为开头,本来很有吸引力,可是我注意到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是很积极,你让他们看画面非常高兴脸上也带着笑容,可是一说给同学们讲故事就马上缩下了头,其实只要他们有勇气会说出来的,可是不管我怎么鼓励他们都不肯说,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在如此有趣生动的课堂上为什么还是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一小部分同学就不会享受到绘本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我们这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与之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仿佛总也说不尽兴,那种迫切的心情,老师虽然很高兴,可是机会总不能都给他们,所以我认为在复述故事这一环节应该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进行才能更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需要!

  经过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是不是再放开些,在让学生表达之前,先让他们在小组里充分的交流,然后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这部分同学会不会就积极一些!还要多动脑筋才是。

绘本教学反思15

  9月12日进行了教师原创绘本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执教的是中班绘本活动《豆豆快洗手》。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能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豆豆从不爱洗手到爱洗手的转变过程。让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次活动我是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让幼儿猜猜:“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会是谁呢?”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上《豆豆快洗手》这堂绘本课之前,自己认真准备了绘本图画、设计绘本课件、准备好绘本教案,并且认真组织了语言和问题,但是整堂活动的效果一般,当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就是对于播放绘本里的每一副图片时,我提的问题太过限制,死板,没能让孩子有机会展开想象的空间,没有发散幼儿的思维。然后就是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基本上请的都是同样的那么几个小朋友,还有很多幼儿没有说话的机会,其实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来说一说,最后就是,中班的孩子上课时间应该在20到25分钟左右,但是我整堂活动下来时间还不到20分钟,这节课对于中班的孩子比较简单,其实更加适合小班的孩子来上,这些都是以后我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通过这次原创绘本公开课展示活动,我对如何上好一堂绘本课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上绘本应该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图片中的情景,让幼儿大胆的去猜测然后说出来,并且要让每个幼儿都有一次说的机会,整个活动下来应该要让幼儿完整的欣赏倾听一遍绘本故事,在本次的原创绘本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在绘本教学活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后感谢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本次活动的评价和指导。

【绘本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绘本教学反思03-01

绘本阅读教学反思02-16

幼儿园绘本教学反思02-13

绘本《搬过来搬过去》教学反思02-27

绘本教学心得07-01

绘本教学心得体会02-21

小班绘本教案08-03

中班绘本的教案06-25

英语绘本教学心得体会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