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爸爸》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
周二进行了一节美术活动课《我的爸爸》,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学习人物头像画,能按纸的大小确定图像位置,能根据爸爸的脸部特征进行表现,并激发幼儿爱爸爸,爱家人的情感。
首先我让幼儿观看爸爸的照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观看中总结爸爸的`脸部特征,眉毛粗粗的,鼻子高高的,有许多胡子,还戴着一副眼镜。
其次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画人物头部的要点,抓住头部的主要特征,画出脸型、鼻子、耳朵、发型、胡须的特点;再让幼儿进行绘画练习,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每一部分的特征。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按纸的大小确定图像位置,使每一部分都能画大、画清楚。
最后一环节进行作品欣赏,对能抓住人物特征,画得完整清楚的作品进行鼓励。
本次活动我觉得还欠缺的地方是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人物写生活动,画画老师、朋友、家人,提醒幼儿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绘画。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2
目标:
1、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乐、甜蜜。
2、愿意关心爸爸,增进父子(女)之间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根据《我的爸爸》拍摄的照片
过程:
1、介绍自己的爸爸。
(1)教师唱歌曲《我的好爸爸》(根据歌曲《我的好妈妈》改编)师:宝宝们,刚才唱的歌曲里有谁?(爸爸)那你们喜欢爸爸吗?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爸爸的名字,爸爸的本领。
2、幼儿一起观看我和爸爸的游戏照片,体验父子(女)之情。
喜欢和爸爸做游戏吗?每次在家里你们都是怎么和爸爸一起玩的?。做的什么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请幼儿讲讲如何和爸爸玩游戏的?
小结: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玩许多有趣的游戏,和爸爸在一起玩真快乐。
3、谈话:爸爸真好,我们可以怎样关心爸爸呢?(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知道爸爸下班回家后,给爸爸拿拖鞋,给爸爸捶背,不打搅爸爸休息。这些都是关心爸爸的表现。
4、表达对爸爸的爱。
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活动反思:
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鼓励孩子与更多的'孩子经常往来、友好相处。同伴群体交往,会丰富孩子的经验,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感情,激发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3
在《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这节课的教学与反馈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两点:
一、感恩是体谅父母、关爱父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谈我为父母做了哪些事这个环节时,有的说:“帮妈妈扫地”、有的说:“在家帮妈妈洗碗”。这时,我让学生明白家的含义,明确自己也是家庭的小主人,扫地、洗碗是我们能做并且应该做的事。这时,有个男生举手,我让他发言:“爸爸妈妈每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那时的我是最高兴时候,依偎在他们怀里享受父母的爱。给父母端洗脚水,给他们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父母有时摸摸我的'头,有时面带笑容长时间注视,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春节过后不几天,他们又去打工去了,我.......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流淌。”这时让学生明白,感恩父母不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是挂在嘴上只说不做,而是生在活中逐渐学会体谅和关爱父母。
二、 惊喜地看到了学生的改变。又一节课的到来,课前温习上一节课知识,通过调查了解,每班有大部分学生能向父母说声“谢谢”,敢向父母说“我爱你”,虽然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但是却让孩子和父母同时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温暖,也让孩子在无形中受到应有的感恩教育。
总之,在授课的过程中能触碰学生心灵深处、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4
这首儿歌我分两大内容来教学。一大内容是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背诵儿歌;二大内容是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教学一大内容时首先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你爸爸不在家时,你是怎么做的呢?待幼儿自由回答后,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儿歌中的小朋友的爸爸也不在家时,他跟你的做法是不是一样的呢?请听儿歌……然后让幼儿模仿录音读,模仿老师读,提醒幼儿朗诵时要表现出儿歌中小朋友神气的模样。因为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爱学,爱读。
教学二大内容时,我把整首儿歌板书在黑板上,并且有意识地将可替换的词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我稍加引导,大部分幼儿都能仿编出来,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特别是唐嘉璐、辛佳、李锦泓、汪杰萍小朋友,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
本次活动师幼配合默契,活动目标的达到水到渠成。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5
本节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贴近生活,看似简单,其实也要细细琢磨。读完当中的要求,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并由此引导学生们想想该怎样回报父母,升华情感。
第一次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第一感受就是上了一堂不象口语交际的口语交际课,有点像感恩主题班会课。而且我这节课没有明确教给学生交际的技巧,没有训练学生如何去“说”和“听”,学生还没学会如何与别人交际,如何去认真倾听,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层层障碍。课后我与其他老师交流,听取了建议后,我对课件和教案都做了修改,重新上了这一课。
首先,我了解了口语交际的内涵是什么,口语交际强调交际中的人际交往功能,它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通过创设的一个个具体情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综合素养。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了本节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说、听、评三位一体,使学生们把这一要求贯穿于整个课堂交际中,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
接下来创设情景,用各种图片勾起学生对父母关爱自己的回忆,引导学生说说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并再次细化说话的要求,使之说得具体、生动、完整。通过个别说、个别评,榜样示范后四人小组交流,代表上台展示,学生评价,让全班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通过视频材料、小测试、歌曲等使学生转换角色,引导他们思考并谈谈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由此升华情感。
在这节课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互动过程,课堂调控不够好,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发言中的不足,如声音不够响亮,态度不够大方等,对中下生关注不够,致使整个课堂交际的氛围不够浓厚。
此外,我在小组合作方面训练还不到位。每当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进行思考交流,把小组交流当作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事,他们有的当听众,不敢说、不想说;有的说废话,装模作样,没有按照要求做,等到全班交流汇报时就没话可说。这和平时的训练有关,说明我还没下足功夫全面指导学生,关注“弱势”学生,这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人的教学水平不高,还需要增强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6
今天又到了一个区域游戏的时间,大家都十分有序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了游戏。佳乐小朋友走到娃娃家,拿起了代表“爸爸”的区域牌,开心地说:“今天,我来做爸爸。”我走过去问:“佳乐,你为什么会选择做爸爸呢?”“因为爸爸很厉害,会做很多的事情。”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我选择做一个观察者,观察她是如何扮演“爸爸”这个角色的.。
今天,娃娃家中的妈妈有事外出了,于是家里只有宝宝和爸爸在家。爸爸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喂,你在哪里呀?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回来的时候请给我们的宝宝带一些好吃的东西。”佳乐小爸爸十分熟悉的在电话中与人进行着交流。
爸爸给妈妈打完电话后,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了,突然间想到说:“宝宝,现在爸爸来给你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吧。”说完宝宝十分配合地坐在了床上,而且佳乐小爸爸则十分认真地挑选起了故事书,看看这本,这个书不好看;看看那本,这个故事不会讲。最后选择了一本小熊故事书,开始认真地为宝宝讲起了故事。
讲了一会儿故事,到了午餐时间了,我们的爸爸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只见佳乐来到厨房,看了看,想了想:到底该给宝宝做什么吃呢?我们娃娃家的爸爸十分认真、负责,做好好的吃的后,并且喊道:“宝宝,快来吃饭了,我给你做了好吃的呢。”说完还十分有责任心的为宝宝喂饭了。
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幼儿的角色意识比较强,同时都能了解自己角色的职责,比如说佳乐小朋友她虽然她是一个女孩子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的角色的,但是却十分认真,能完成自己的职责。可是在这个环节中,我也发现了小班孩子对于角色性别的要求不高,就像这次女孩子来当爸爸,所以在总结的环节中,我们老师也需要把这个角色的性别要求说明白,让幼儿了解,这样就更好地开始游戏。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7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这节课从观察掉在地上的两支铅笔入手,以及后面出现的跑道、电线杆、游泳池的隔离带、秋千的吊绳等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研究图形特征和关系的丰富情境,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用身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2、关注新知的生长点,体现新知动态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相交与平行现象。
3、研读教材的意图。
教材编写时,一般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学习内容。学生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难以看清思维活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体现数学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比如画平行线这一内容,教材是通过示意图来介绍平行线的画法,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这样画,也没有总结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这也是我试教下来比较迷惑的地方。我反思原有的设计思路,上下来不顺的根源在于我对学生用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这一操作的能力起点的判断不准确。从教学反馈看,学生虽然会模仿书上的'画法,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画,所以只要线条换了个方向,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而要画好平行线,关键就在平移。所以在教学画平行线之前,我先让学生在平移的三角形中找出平行线,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和直线的平行 之间的关系,因而,学生就能由此考虑,画平行线时我们必须要平移三角板,从而找出了怎样才能保证平移三角板的方法。学生不仅绘画了,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画。
不足之处:
1、上几何课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更高,更规范,所以这节课的很多语言都还需要好好推敲。
2、问题指向性要明确。
3、教师的归纳要到位,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8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篇习作是紧承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而写的。在上这次作文课前,我们正好学了四篇有关父母爱自己子女的课文。在这期间,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利用课余开展一次活动: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许多学生下去后通过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积累了许多感性材料,为习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写的素材。
上课伊始,我用生动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父母对他们爱的涟渏,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蠢蠢欲动,想把父母对自己爱的故事一吐为快。但此时我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再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父母对自己疼爱的事例,其意图是让学生在组内互相启发,让学生获得多的习作材料。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在班上汇报,汇报这一小组的集体成果,让全班学生获得更多的素材。
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如何来记述的问题。我采用六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来探讨如何来写的问题。学生在交流,同时如何来写的方法也逐渐明晰。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学生代表说出了许多表现父母关爱自己方法:有的说抓住父母关爱自己的语言;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疼爱自己的动作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心理活动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神态来表现;还有的说要抓住一些细微的但又典型的事例来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不经意的交流中获得了如何来写好本次习作的表达方法。
自信心是小学生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写作的过程中失败过,他们的确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我在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时做得不够,如果从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效果可能会更好。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9
思品课最怕是脱离生活谈理论,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最后让学生理解的理论也是空虚的,像浮云流水,很快在学生的脑海消失掉。针对这样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时,尝试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学生的真切感受出发,从而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父母的辛苦和父母的爱。
只有关注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课堂更富生活气息。每个人都是从婴儿阶段走过来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发出过无数的哭声,这种声音是孩子婴儿时期的语言,是孩子最熟悉的声音之一,我用这种声音引出爸爸妈妈抚育孩子的点点滴滴,是最贴近生活的,也是父母抚育孩子的最平常的片段。孩子婴儿时期也是最弱小的时期,我用这个时期导入父母对孩子的抚育,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大作用,能最大程度的发掘孩子心中对父母最大的'感激之情。
只有抓住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点,才能把教材内容按学生生活原貌活化课堂,带给学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体验。课前我布置的“家务劳动小调查”和 “最喜欢的礼物”,是学生真实的实践体验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父母为家庭生活所付出辛勤劳动,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这种情感种子深深地播在孩子们的心中,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教学跟传统的“老师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没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0
1、通过播放《感谢你》这首歌,导入话题“爱”,整节课围绕“爱”进行教学,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通常是通过一些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小事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我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我又引导学生进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也必定发自肺腑。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学生的情感或是一个典型事例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
3、制作感恩树,让学生得到实践,懂得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一直为自己付出的父母。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课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课外。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1
第十板块主题为《小小的希望》,共包括2篇课文,一个表达训练《我对您说……》。
今天学习的是第一篇《把我寄给爸爸》,前几天去一年三班听张雪老师上过。
全文5个自然段,语言简练,表达的情感却很丰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为:
1.进行亲情教育,感受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会“父字头”“两点水”,了解“角”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3.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说”和“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本课教学中初步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的方法来理解生词“探险”。体会爸爸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元宵佳节也不能和家人团圆。孩子和妈妈只能写信、画画寄托自己的一份思念。
朗读时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和感悟文章字里行间亲人之间浓浓的思念。在体会最后一段的时候,抓住关键字“更”,体会小作者对爸爸的万千思念。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爸爸收到信会怎么想?他会怎么做呢?
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多角度创意表达自己的'见解。
识字教学中汲取了张雪老师的成功经验,让学生试着做老师来讲汉字。说清楚字音,分析生字的结构,了解查什么偏旁,掌握生字的笔顺,然后利用工具书说说汉字的意思,结合具体意思组词造句。例如,小老师教“把”字,流程可以为:“请大家跟我学‘把’字。bǎ,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提手旁,右边巴士的巴,合起来就念‘把’。查提手旁。它的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竖、横、竖弯钩。它是一个多音字,还读bà。我知道它有‘拿、抓住’的意思,组词‘把住’。造句‘我的手紧紧把住把手。’”
放手让学生做小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尽管今天课堂仅仅小试牛刀,“小老师”们并不是很适应,但我想只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迅速成长起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超过老师的时候,老师们应该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2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读促写,描写人物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打破了普通单元的教学模式,抓住习作单元的特殊性,把课文当作学生学习的工具,多读文章、多观察身边人的特点,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选取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二、会抓人物的典型特点,会选取典型事例
一个人的特点可能有很多,但是要学会抓住人物最典型的特点来写,如幽默、节俭、勤劳、记忆力超群......此外,要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特点更突出,就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选取最典型的事例。这就要求小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捕捉生活中表现力最强的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怎样在事中表现人,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片段训练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这样,学生就笔下有物,言之有序,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3
这一课是长春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十单元“小小的希望”中的第一篇课文。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是因为课文的小故事感人,且其中蕴含了低年级孩子能够明白的道理。因此,在备课时就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7个认读字、7个四会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爸爸工作的辛苦进而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虽然我深入的钻研了教材甚至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在教学实践过后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要反思学生,学生在这一节课的表现应该是判定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最重要依据。从开学到现在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可以说是逐步的在延长,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上有了进步。在这节课上,学生注意听课的表现就是学会了当他们遇到新的字,可以用自己的办法记住它,比如:分析字形、能正确地书空、会用这个字组词并用词说一句话等等,这是一种识字能力的提高,在“讲字”的时候我观察到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够举起手来想把自己的好办法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另外,在写字的时候,学生们能够先去观察再动笔写,这说明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而且,从课堂上的书写质量来看,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要反思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低年级的教学要以识字为主,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在识字与写字上,然而,现在一节课下来,这个教学重点体现的并不突出,读文与写字有并重的感觉,这不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学目的显得不突出。另外,在教学时引用的短录像片目的也不够明确。通过实践,我觉得这节课有五个应该。第一,应该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若想识、写字与读课文同时进行,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随文识字并不是说把课文读一遍将生字会认、会写,然后再进行下一段课文的这么一个简单的机械的过程。第二,应该重在培养孩子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给他们一个字,而是要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遇到新的字,会从音、形、意、运用等多方面去考虑,这样,除了课上在孩子阅读课外读物时也会学会更多的生字。第三,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虽然低年级的孩子在说话上还不能够十分的精准,但是在识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回答问题亦要如此。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以鼓励的方式激发他说话的兴趣和愿望,愿意表达的孩子,思维就会随着语言变得敏锐,同时,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第四,应该将指导朗读、体会中心意思放在识字之后的课时中去。在指导时,要注意问号和感叹号的体会,尤其是课文的结尾,孩子将对爸爸的思念、牵挂都融入在里面,在读得时候要重点指导朗读方法。第五,应该明确本课的德育教育点,体会父子情、夫妻情、体会爸爸爱岗敬业的精神等等,而且应该紧紧围绕单元的训练主题“小小的希望”,展开丰富的想象,孩子、妈妈和爸爸的小小希望分别都是什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要反思细节。这一节课下来,仔细想一想,有几个细节处理的不够巧妙,比如:“角”是象形字,这个演变由学生组的词“牛角”引出来会更加合适。读课文的时候,用“你喜欢读哪一个自然段?”比“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更能够体现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人地位上来,确实,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会有牵的痕迹,总是想把他们的回答引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有两个方面值得我深深去思考:一是要更全面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学生;二是如何更巧妙、更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尊重孩子学习主体的地位。“教无定法”,在这一节课上我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教育要从学生和教师不同的特点出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4
《品德与社会》教材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设置了许多活动环节,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再现生活。《爸爸、妈妈抚育我》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一个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我在教这课时以情贯穿课堂,让学生于情中明理。
一、激情导入。
引发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进入课堂,必将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首先,我煽情引入问学生:“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是爸爸把、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你爱爸爸、妈妈吗?爸爸、妈妈辛苦吗?作为儿女应怎样做?”在老师激情的提问感召下揭示课题,学生的感知更加鲜明起来。
二、入情于境。
教科书中呈现的图片和作文等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虽然普通却又非常典型的画面和事例,在教学中我采取观图、导读等形式,创设,渲染情景气氛,使学生目视耳听,口诵心动,进入情景,产生共鸣。首先充分利用课中插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观看第七页和第八页的底衬图后,我问:“图上画了什么?有什么含义?”观察第八、九页的照片,问学生:“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接着朗读书中的作文《我心灵的家》,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实际中的细微小事,去发现和体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通过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动情导行。
学生对关心父母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又进了一层,教者有的放矢为其感知及时提供素材,让学生辨析。我在《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中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护蛋活动。要求学生把一个鸡蛋带在身边,看看带起来是否容易。活动结果,许多小朋友的鸡蛋都弄碎了。通过活动,学生体验到了保护一个小小的鸡蛋都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不容易,要让一个婴儿长大成才又谈何容易,学生由此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辛勤地抚育我们成长。每个同学的成长过程都凝聚着父母的汗水和心血,我们不仅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且应当铭记在心。
四、课外延伸。
为了延伸主题,为了表达儿女的爱,我布置了学生完成作业,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把最想说的话告诉他们,写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并请爸爸、妈妈看完后写出他们的想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搭建一个学生与家长心与心沟通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与父母进行一次交流、沟通,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家长的热心参与,使学生始终处在浓郁的家庭氛围之中。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15
[教学片断]
T:(出示生命树,树上挂着班里同学们的宝宝照片)你们认识哪几位?
学生认照片,有的同学一下子认不出自己的宝宝照了。
T:是呀,同学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同学我们都认不出来了。你们看(课件演示孩子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成长过程。)
T: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这样慢慢地长大的。同学们,我们能长成这么大,*的是谁?
S:爸爸、妈妈
T:你知道从你出生到现在,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们的?
学生拿出自己的一些生活照片,讲诉父母在抚养我们的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讲得情深意切。
T:上周布置大家去调查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工作情况,你们调查了没有?
S:调查了!
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亲自观察记录的表格,很多同学都记录得十分认真。有几个还画了一幅幅简笔画。
同学们交流很热烈。
T: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S1: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生命,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要感谢你们。
S2: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才使我健康成长。
S3:爸爸妈妈,不仅教我怎样做事,还教我怎样做人,我要以实际行动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S4:爸爸妈妈工作太辛苦了。
……
T:那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S1:帮父母做家务,让爸爸妈妈多休息一会。
S2: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为我洗脚,今天我要为妈妈洗一次脚。
S3:以前我总是爱撒娇、稍不称心就会大发脾气,以后我要听爸爸**的话,不再撒娇。
课后,学生真的去做了,有的还写了日记,下面就是一位学生写的爱心日记:
我帮妈妈洗脚
今天我帮妈妈洗了一回脚。
小时候是妈妈帮我洗脚的,而今我长大了,作为**的心肝宝贝,却一次也没有为妈妈洗过一次脚。今天我要为妈妈洗一次脚,好好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笑了,这是我看到妈妈笑得最快慰的一次。
我拉着妈妈坐到木板凳上,然后拿来洗脚盆放上自来水,再加上热水,调好了水温。我把洗脚盆端到妈妈跟前,轻轻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先帮妈妈脱下了袜子,再把**的双脚放入水中。啊!**的脚上有许多老茧,碰上去硬邦邦的。摸着**的脚,我思绪万千,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是啊,妈妈用这双脚不知走过了多少的路,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上医院;下雨了,妈妈给我送雨伞……我轻轻地搓着**的脚,尽量地让妈妈觉得舒服。我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慈祥地看着我,我心里甜甜的。
我帮妈妈洗好了脚,又用毛巾把**的脚擦干。妈妈抚摸着我的头,夸我真乖。但我想:妈妈把我抚养这么大,为我付出了许
许多多,我为妈妈洗一次脚,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以后我要多为妈妈做些事,做个孝顺的儿子。
[思考]
只有关注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课堂更富生活气息。在“说说父母对我的关心和养育”时,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唤起了学生对以往生活的美好回忆。从出生的小宝宝照片,到“成长过程”中所演出的照片都来自本班学生的生活照,课堂成了生活的'缩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是真切的。
只有抓住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点,才能把教材内容按学生生活原貌活化课堂,带给学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体验。课前我布置的“观察与记录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课后“我为父母做点啥”,是学生真实的实践体验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父母为家庭生活所付出辛勤劳动,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这种情感种子深深地播在孩子们的心中,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教学跟传统的“老师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学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常常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其实,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发展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道德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教师要将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社会,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我的爸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爸爸教学反思02-11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02-12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03-05
我的教学反思10-10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15篇)03-21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15篇02-12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15篇03-08
《我选我》教学反思07-16
我选我教学反思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