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这对于一直担任班主任、教了多年数学的我,确实是一种新的体验。
小学阶段高年级班级与低年级班级不一样,教授数学与教授品德与生活不一样。课堂上,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认真完成数学作业。而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道你又不是班主任,爱动爱说,课堂常规不好,组织教学费劲儿,教学时课堂用语应该使用儿童语言,我还不会说小孩话,这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一、二年级教师请教,学习低年级组织教学的方法。采取下了措施: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针对课堂常规较弱的一些班进行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从握笔、坐姿等基本开始。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话完整。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明晰道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现在,我的思品课好上多了,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但有时候的我,还是不知不觉说起大人话,忘记说小孩的话了。说实在的,要搞好低年级教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教好思品课。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2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启发性设问。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①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挫折吗?
②当你受到挫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③你认为挫折对你而言,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为什么?
④你认为挫折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事?这说明了什么?
⑤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做呢?这5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赶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课堂小辩论。在讲《享受学习》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苦的。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有理有据,气氛非常热烈。如:分组竞赛。在讲民族自尊和自信时,设计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非常激烈,在这样一种比赛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上半年中国最为关注的是“山西黑砖窑事件”,学生自然也感兴趣,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事件与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系。在讲“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保护”时,我问:“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侵害。”;“你认为这些窑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学生:“是犯罪。”“为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个特征”;“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做?”从黑砖窑成功出逃的“小黑”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要斗智斗勇。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
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学会聆听,倡导平等参与课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讲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在讲学习的乐趣时,一个学生的比喻用得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只要你在学语文时把它当成吃巧克力;在学数学时把它当成吃草莓;在学英语时把它当成吃哈密瓜,你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又如:在讲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时,教材上给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学生一般联系教材的内容来分析他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但其中有一位同学他从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这匹“千里马”得到了“伯乐”即大老板的赏识。那么,对于他这个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说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细。然后,又接着问:这个大老板为什么会赏识他呢?是由于他的专注、他的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内在因素;老板的赏识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是快乐的。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将不断充实自已,在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从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3
一、课标依据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要求设计。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
2、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标: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心理矛盾、困惑和烦恼,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三)、教学难点:正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列举学生身边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学情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会产生一些成长的烦恼。因此,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老师的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学过程
(一)青春悄悄来
活动导入:
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自己从小至今的四张照片,按年龄的顺序排列,贴在一张纸上,在小组中传阅。传阅后,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1、我是否长大了?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我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3、这些变化对我意味着什么?
活动小结: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生最美的春天——青春期。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5页“相关连接”部分,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分析: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下表。(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填写结论、发表感言)
男孩
女孩
生理变化
(2)、进入青春期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现象,如长痘痘、变声等。这是否正常?为什么?
(3)、身体悄悄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请说说我们的心理发生了那些变化?
知识归纳:青春悄悄来
(1)、进入人生最美丽的春天青春期
(2)、青春期的三大身体变化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不同的韵律和节拍
(4)、随着身体的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成长不烦恼
歌曲导入:欣赏《小小少年》
提问:
1、这首歌能否使你产生共鸣?为什么?
2、在成长、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活动:争当“解烦恼标兵”
(1)、每人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写下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箱里(不记名)。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抽3个,讨论分析该如何为同学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并派代表宣读,其他小组学生可补充。
(3)、最后让学生将各组宣读的烦恼事归类,课上没能解决的待课后让学生查资料、请教师长或专家。
(4)、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你有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青春期“无忧无虑乐陶陶”?
知识归纳:成长不烦恼
(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2)、学会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进青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或者说,本节课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愿同学们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珍惜青春,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课前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活动、情境体验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积极影响。
3、教学中针对青少年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该介绍的青春期基本生理和心理常识,没有回避,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4、课后体会到:讲这一框,如不能真正的从学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谈起就很难揭示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5、进入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4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但笔者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一、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分组简单机械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在目前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二)讨论流于形式。
讨论流于形式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1、讨论变成“闲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5—6个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笔者多次在多堂公开课中注意到,很多小组讨论时间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时间。
2、讨论过于频繁。现在有些公开课讨论次数频繁,失去起小组讨论应有的功能。如某老师在上初一思品课《学会调控情绪》这一教学内容时,整堂课从中国女排在第26届奥运会的心情变化问题讨论开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的问题讨论总结新课,总共运用了6次小组讨论法,学生参与的兴趣在不断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问题设计过滥。有的问题含有深入探索的内容少;有的问题设置还缺乏主客观条件;有的问题讨论不是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最佳时机进行,并充塞整堂课教学,课堂讨论热热闹闹摆摆样子走过场,使思品课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小组合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加以讨论,不能把合作讨论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三)汇报停留表面。
汇报是展现一个小组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实际汇报中存在两个问题。
1、师生淡化合作成果。讨论了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议论声嘎然而止。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发言时,也只是有几个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汇报了事。教师往往问的是“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而不是“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学生一张口也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觉得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这种发言折射出来的是个人智慧,而不是集体智慧,有悖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2、教师缺乏理性点拨。教师在听了小组汇报后,常以“很好”或“请另外小组汇报”等无意义性语言。汇报成果,应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从而把问题往宽度深度方向发展。如某老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情绪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四)学生参与不均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传统教学中的获益还少。调查问卷中有84%的教师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
(五)教师缺少引导
学生参与是小组合作讨论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和主体。笔者发现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个体都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备课时不可能全面预见许多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加上教师的上课应变能力、个人素质也各有差异,使某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时缺少认知引导和激励,出现了失控的情况。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小组提出离家出走,让父母、老师担心害怕的发泄方法,教师只简单作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评价,而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使“一石激起千层浪”。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5
逆向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一般采用“导入—讲授—练习”的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而逆向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顺向”变为“逆向”,反其道而行,它的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自练、自估为主,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无定法,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只要灵活运用,善于创新探索,就会有收获。如何在教学的用好用巧逆向教学的方法呢?我就自己多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取得的一些有效经验写出来和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一、在复习中将逆向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巧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教师们运用于教学当中。新颖、别致的教学场面深入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把逆向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巧妙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
纵观最近几年的中考形式,开卷考不但没有降低考试的难度,而是更加大了考试的灵活性、多样性,更注重与时政,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就要求老师们在给学生的复习当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知识的章节和整体复习中,时间紧,任务重,经验丰富的教师是不会把学生置于题海中的。复习做题巩固知识,深化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更为重要。应用逆向教学的复习方法比较实用,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方法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屡试屡胜,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干劲也足,学习兴趣高,中考都能取得好成绩。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复习课中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注意所复习知识的容量,课堂容量不够,影响复习效果。影响复习进度,容量太大学生顾此失彼,走马观花,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将多媒体教学和逆向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将很多新闻、时政、热点知识运用到课堂之中,弥补学生因为学习时间紧张而没有时间看新闻的遗憾。老师将社会热点同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引趣,导入课堂当中,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积极探讨和发现问题,学生从自学入手,学在前,讲在后。而教师在教学中既可实施宏观控制,又可进行微观指导,并把传统教学中的练习、巩固和利用互联网所收集的信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及时抓住反馈信息,对学生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和补充。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从学生心理来说,它往往被视为一种说教课,这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塑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有关,若按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容易就理论而理论,直观性、趣味性会大打折扣。如果引进多媒体教学,用课件、幻灯片等丰富课堂形式或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利用其快捷、灵敏、方便的优势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觉性,变枯燥为丰富,改“说教”为“研讨”。就内容上来讲,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到很多法律、政策、现实问题。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自己的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这些如果单纯用原则、理论阐述往往会显得比较空洞和乏味。其实,当今社会农民工的权利保护问题是比较突出和尖锐的热点问题之一,若换之采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攫取一些真实学习资源和素材,实现网络信息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完全“共享”,不仅丰富课堂了内容,增强思想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教学中做到了充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及兴趣、意志、情趣、态度、自信心和学习目的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可变消极为积极,使学生处于一种预知、感知、求知的学习状态,最大可能的发挥逆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复习这些章节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复习中将逆向教学与多媒体的应用完美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复习内容充实。
二、在复习课中将逆向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例都与思想品德教学有关,也是学生熟悉,甚至是亲身体验过的,将这些事例和现象引入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比如在复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专题时,首先给出“二战后科技发展速度”的一个图表和一则与中国人口特点有关的材料数据,出示漫画“地球与中国人”,从我国人口现状入手,引导学生一边回忆学过的知识点,找到资料与知识点的相关链接,一边分析说出有人口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运用逆向的思路,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让学生对原来已经忘记的知识内容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在整个复习本专题中,我把逆向复习的过程分做了如下的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定标。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要注意制定出本节课的复习目的,帮学生通观学习要点,明确复习目的。
第二环节:自学。上课后,教师根据订立的复习目标,设计一到两个针对性较强,能充分体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简短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并在自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由先听再学变为先学再思再听,由被动变主动,达到部分复习目标。从而也可以使教师取得第一手反馈信息。
第三环节:练习。在自学共议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能充分体现重点或难点的例题(少而精,比如往年中考里面的经典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教师进一步取得第三手反馈信息。
第四环节:导评。教师根据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三份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复习进行指导评价。着重分析出重难点、指正学生的`思想方向、总结并归纳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使之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复习效率。这一环节的实施重在使学生端正思想、理顺思路、搞活思维。
第五环节:自结。学生要学会“作结”,即根据教师导评和自己获取的实际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地自评、自改、自估,把问题的答案整理规范。
三、“逆向教学”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巧用的意义首先,在复习课中巧用“逆向教学”,充分利用了人的逆向思维“顺藤摸瓜”的特点,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的刻板和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学自结、逆向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其次,在复习课中巧用“逆向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了学生预习和准备的时间。通过定标、设问、讨论、自结等环节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更广泛的吸收信息的同时,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保持将会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最后,逆向教学也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教师既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真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有利支持和参考;又要能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查漏补缺。这样有助于教师技术水平、研究能力和信息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学会查询与思想政治课直接相关的课程资源。一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多查阅一些专题性知识,如时事新闻、素质测试题等。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型、发散型思维。
总之,“逆向教学”只要我们善用和巧用,就可以发现这种复习的方法很有效。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常法,“逆向教学”只是众多复习方法当中是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最大潜力,设计新颖,遵从新课程的理念,再将现代教学手段与逆向教学相结合,就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就会有所收获。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课教学,确实值得人们去关注、反思。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开展,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成效,从而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特意选择了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的“游戏机的诱惑”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怎样设计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怎样引导学生认识玩电子游戏的利弊,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开展充分运用了活动课教学形式,围绕“游戏机的诱惑”这一主题,通过小品表演《今晚我回家》、课外调查、小组讨论——沉迷于游戏,最终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新闻链接――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录像片段、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活,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尽管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早已完成,但我仍愿奉上自己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借鉴,也作为抛砖引玉吧。
1.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讲,学生背”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直接经验创设教学活动,通过“课外调查”、“小辩论”、“主题探究”“写倡议书”等系列活动,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沉迷游戏的危害,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这一活动中,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了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在讨论发言中,学生相互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能突破教师事先的提示,更为可贵的是调查小组的一位女同学,还结合自己课外对网吧的调查,介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的整治措施。这一切,确实使人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接受“美德”的容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课教学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向实际回归。在本课教学中,导课时学生表演的小品《今晚我回家》,就是取材于我校一真实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小品,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具有说服力,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合情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也避免了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另外教师还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对我校初中生沉迷游戏的现状、社会上网吧经营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当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调查结果时个个充满自信,因为他们经过社会调查,有了更深的生活体验,也就拥有了发言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社会适应力。
3.活动课教学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并不是仅停留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节,提供背景资料,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可见活动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另外在思品活动课教学中,通过讨论、调查、辩论、探究等活动形式,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这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社会调查小组的同学在对学校电子阅览室的调查中,发现电子阅览室管理中存在学生上网游戏这一严重问题,学生在细致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针对这“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调查小组的同学汇报了调查经过并朗读了《给校长的一封信》,征求同学的意见。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面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独创见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了培养。
4.活动课教学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关注社会现实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成为了思品教学的新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拓宽了教学资源的范围,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同时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在本课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沉迷游戏的危害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了焦点访谈《要命的网吧》片段;为反映社会不良现象,播放了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片段,这两段视频材料的播放,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观察,学生观看时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完后反响强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教师再适当点拨总结,从而深化了主题教育。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唤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活动课教学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为此活动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组织好课堂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学生自觉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课堂辩论在学生自己主持下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精彩的辩论不时赢得了台下同学阵阵掌声,有时偶有一方招架不住,下面有同学恨不得自己上去理论几句,那着急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到好笑,但也不禁为学生的那份真情所感染,最后学生还兴致勃勃评选出本次辩论的获胜方和最佳辩手,这一辩论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而这一切都缘于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其实辩论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通过辩论,学生对中学生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这才是开展这一活动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怎样通过活动开展,更好地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巧妙设计活动、挖掘活动的深度,使活动不至于流于形式,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这些问题仍有待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7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政治课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后来经过反思明白一个道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识记知识,而没有提高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没有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设置鲜活的热点材料,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讲授初三政治第六课时,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从收集的图片中自己去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不要占有课堂的全部时间
45分钟,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课堂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生气。比如,在学习民族精神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在北京奥运会中刘翔有什么表现?你当时的感想?因为联系了学生感兴趣的事,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也跟着活跃了起来,知识也迎刃而解。
三、不要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书
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输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我们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但是,黑板在教学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如在讲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关系时,我画了一艘船,利用船的基本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辨证关系的学习(船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思想基本原则),学生觉得新鲜且很感兴趣,这个板书,虽然字少,但学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间和余地。
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去突破、创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讲解吝啬一点,课堂时间大方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赢取学学生的爱,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才能在政治课堂中得以升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8
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写教学后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讲,其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等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或是个性化的内心体验;或是教学中的困惑,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就会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理性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及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悟,往往很难长久地保持在记忆库中,特别是灵感性的东西往往转眼即逝,因此,课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第二,真实性。教学后记贵在求真,贵在一分为二,做到所述事实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自欺欺人。第三,服务性。做教学后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查找差距,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怎样写、写什么,都应该有利于新一轮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后记即是上一轮教学过程的延续,又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准备。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9
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 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 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这些年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 课堂教学是—— 一门遗憾的艺术”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 ” 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 病历” ,并且对这些“ 病理” 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 病理” 的对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外出交流学习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 另辟蹊径” 、“ 独出心裁”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认为,反思就是创新的开始,就是对教育认识的进步与升华。
坚持不懈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下来写反思的老师,才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0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新颖的观念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错的都是对的;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反驳老师、不能质疑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师生关系就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没有情感的交流。 时代在发展,师生关系也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才会因为受到老师平等、民主对待,得到老师信任和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老师的教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政治老师要具备教学的艺术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怎样组织教学,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杂乱无章不是艺术,目标不明不是艺术,方法单一不是艺术,主次不分不是艺术。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课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备课中必须吃透教材,教学中脱离教材,头脑清晰,条理清楚,注重逻辑,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圆其说的杂乱无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确目标。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末,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记什么”“做什么”“懂什么”,防止出现教学完后学生还在“雾里看花”的败笔。再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防止老师在台上“云云”而学生在台下“呼呼”的尴尬情景。最后,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难点,为什么是重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详讲;“次”就是浅显易懂,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讲。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做法。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1
积累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平时注重“量”的积累,才会有学习成绩“质”的提高,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四个积累”。
一、用笔记积累知识要点、学习心得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记笔记。记笔记时注意两点:一是记录知识要点,整理重难点;二是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务求实用,尤其是要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一些重要的补充。
另外,我们还可以随时在笔记本上把自己学习经验、体会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我们分析、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科学性。
二、用卡片积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
思想品德学科要求我们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但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繁多且错综复杂,只有注重平时积累,复习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或按一定标准分类,用卡片将一些与教材知识有关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记录下来,以备随时查找使用;也可以发挥团队精神,分小组、分版块整理,然后大家共享。
三、用试卷积累解题思路,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平时在做试卷时,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去做,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考试过后,要及时对试卷进行总结。首先,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查找失分原因,反思自己在考前准备、身心调整、考试技巧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次,认真听老师的.讲评,重点把握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最后,及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并整理成错题集,以便日后进行针对性复习。
四、用文章积累探究成果、成功经验
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不妨把自己对教材知识、实际问题的理解或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也可以培养自己搜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短文,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写点评。写作时,我们应该坚持“精”的原则,宁缺毋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2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试论点滴体会。
品生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品生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讨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3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感慨甚多!优生从一个班以前无处寻觅到现在也能找出10个或8个,及格生从一个班10多个到现在也能找出20到30个。虽然和横向相比可能和其他学校差距很大,但客观的讲纵向比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下面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法上来看,本学期继续使用的是学校教导处提出的“四五六”教学法,按照“目标展示—自主探究—反馈交流—巩固提高”四五六进行。上学期由于刚接触,有些不太顺手。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感觉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思想品德学科上还真不错。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行解决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第三,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纠正错误认识,整理正确看法和观点,对照教学目标看是否完成任务。第四,针对本节课所学,多媒体出示层次分明的练习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几个班的课堂教学后,效果比较明显。
从教学态度和教学技术上来看,由于刚刚教完九年级,对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估计过高。在课堂评价中还有一些用评价毕业班的方式或语言来看待小小的七年级新生,对待学生还要再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学习方式还不太适应,作为教师要看到新生的特点,一切教学有关的行为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把学生看成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学习适应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在经历上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后,对课程的适应程度不断加强。对学科的性质及深度、广度有了一个较好的掌握。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思路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课程学习适应性较上一学期来说,学生进步了不少,不再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习惯上看。上学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其生理、心理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烦恼,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目前,学生的学习目的由于受年龄影响,认识很模糊,课下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目的,就知道上学校来学习,至于为什么学习,则考虑甚少。而正确的学习目的是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从学习习惯上看,这届学生明显不懂得学习,表现为,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复习不及时或根本不复习;学习计划很少制定,及时制定了也不去执行;怕吃苦、逃避累……
但是这学期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经过思品课、班会课等多种途径的思想教育,学生逐渐明确了我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去学等等。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明白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看,虽然有了一些好的兆头,但现在来看还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方法,都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学习很盲目。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多学生都是抄袭作业。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以后的教学计划
1、继续加大新课改工作的力度,在思品学科教学上多想、多学,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从情感上多接近学生,对学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不要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要充分发挥思品学科德育作用。
3、继续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良好个性的培养。
总之,面对现实情况,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要针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着一切为了学生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教与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4
新课改以来,从事思品课教学的教师都会深切地体会到,思品课教学长期因循“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板书---讲授”近呼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为应试教育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告别单一的粉笔、黑板,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品课教学方式,以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如何在思品课中恰当使用多媒体?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便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2、通过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加深知识理解
思品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3、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在思品课中,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适度选择,精心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4、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5、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近一主动提出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会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的思维就发动起来了。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
总之,通过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比不使用的班级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使用的班级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识面扩大,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并能问题,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1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具有“实践性”特点:“注重与学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思想品德课不像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那样通过做练习、考试检验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是看他通过学习本课程的有关内容之后,在实践中面对真实的境遇和冲突做出的自主选择和自觉行为来体现价值。
实践证明:优质的思想品德课,“得利于课前实践活动,得法与课内实践活动,得益于课后实践活动”。
一、课前实践活动
寓事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但是课堂上的东西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不易接受,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课前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理,积累感性认识,增加体验,无意识中受到了与教材相对应的主体教育,为课堂上理论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例如:在学习《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中没有贫穷的影子,很难理解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于是在课前给学生留下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调查身边的邻居从衣、实、住、行四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调查,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了“生活变化之大”的主题教育。由于学生课前参与了实践活动,有了感性体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课内实践活动
课内实践活动即课堂上的创设情境,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形式,在表演、游戏、辩论、演讲、体验等活动中内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一课时,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体验:带领学生来到校园,观察学生的“杰作”:校园里随手丢弃的垃圾;校园里被折断的花木、践踏的草地;校园里被乱刻乱画的墙壁。学生看到这些,低下了惭愧的头。紧接着进行关爱自然从我做起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既完善了知识结构,由促进了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课后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活动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结构、教材体系的调整,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上网查找资料,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一:在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一课时,我让学生走进村庄,寻找需要帮助的人,考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然后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人提供适当的帮助。
例二:在学习《人和大自然地不和谐之音》时,我让学生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写出自己的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巩固和升华了课堂上的知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发挥整体教育功能,促进了知行的和谐发展。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德”与“行”统一、“知”与“行”统一,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转化必须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实践。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只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才会有心灵的触动。带学生到实践中去感悟、去体验,比老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的说教、父母在家中强调要实在、动人的多,也有效的多。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02-18
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11-25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03-13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5篇03-04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03-19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2-10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7-18
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总结11-05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读书笔记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