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7 17:37: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精】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课

  我们明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强调就教材而备教材,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异常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本事。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⑴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共有6大模块。高一上学期我们上必修课资料。根据新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本事,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所以,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研究。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经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资料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⑵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资料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留出必须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在学习了常见的信息技术外,结合日常生活,补充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也日益猖獗,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从网络犯罪,安全漏洞难以堵塞,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3方面加以说明,拓展学生知识。

  ⑶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景,既了解一般情景,又了解个别差异。经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理解本事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二章《信息获确时,整合第二章资料,布置3道实践题,分别是国庆3日游,泉州3日游和自配电脑(高中低)3种方案,学生分组任选一个题目,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主题资料,最终以作品(作品形式自定)的形式呈现,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效果甚佳。

  ⑷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经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本事。在教学方法中,我经常是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任务驱动,课堂讨论等等,目的在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⑸写心得体会

  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所以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是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自我立一条戒律:“不上无准备的课”。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摘要】: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滞后,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成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障碍。对教学效率与教学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滞后,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成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障碍。对教学效率与教学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人在这方面经常反思,探求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措施与对策。现对这三个问题的成因与措施剖析如下。愿与同行交流,还望提出更宝贵意见。

  一.教学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1.学生把信息课当做娱乐课,随意,松散。

  2.教学设备少,教学任务多,教学目标难。

  3.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差悬殊。

  二.三个问题的突出表现。

  1.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做娱乐课,休闲课,不够重视,好不好没有关系。因此就比较随意松散,注意不集中。有的上信息课带着其他科目的作业本进机房,有的看课外书,还有的上信息课只想着玩游戏、上网等等。这些肯定影响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是按一人一机设置,而且是按经济条件比较好地区,按城市水平设置的。全期教学任务十六课时,但我们学校受设备的限制,只有22台机器能正常使用。学生只能2人一机或3人一机,加上有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一节课的内容一课时完成不了。教师如果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至少要32课时以上才能完成全期的教学任务。而实际授课只能按18课时计算,有14节的时间缺口。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很大。

  3.每个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差异会很大。如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天赋好,接受能力强,学习知识快,有的还因家庭条件好,自己家里有电脑,或利用社会网吧,使用电脑已有很长阅历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会很快。教师一示范,他们马上心领神会,迅速掌握并能实际操作。有的学生不用教师示范,理论知识稍作提示他就能上手操作。而有的学生因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接受电脑学习比较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就会慢一些,有的在这方面相对天赋差一些,掌

  握信息技术就会更慢一些。相差很是悬殊。

  三.措施与对策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通过不断思考与实践,初步形成一套方法与对策。

  1.在教学中学生把信息课当娱乐课,随意松散问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教师讲绘画技巧,而有的学生可能想到上网去,教师讲网络搜索引擎,而有的学生可能和旁边同学闲聊去了,这不光自己未学会当堂课的内容,还干扰影响他人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学习效率可能是正常学生效率的二分之一还不到。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从这样两个方面着手的。

  一方面,规范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明确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要求;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要强调两点:①是专注。②是静。并坚持训练。要求上课铃一响,学生应立即进教室坐好,安静。集中注意,等待教师上课。严禁上课嬉笑喧闹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听课集中精力。实践课要专注不分心,保持机房安静。提问要举手,待老师走近,再轻声交流。同学间的商量,要轻声,不讨论与上课无关的事,这些要长期训练坚持。我最不提倡茶馆式教学方法,课堂效率比较低,不利于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实施的话也应规定时间,切勿整堂课都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要1-2周或者三周以上反复训练,这就需要每个任课教师,每科都进行统一一致的.训练。特别要训练学生的自控力。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更可利用电子教师的特殊功能,在学生电脑上用文字信息警示,会显神秘,甚至限制其教学内容以外的程序。) 另一方面,教材的教学案例设计得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使用那些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例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最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六年级学生学习建立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知识时。

  首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提问1:“同学们现在与朋友,亲戚,或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除打电话写信外,还有那些你知道的联系方式?”学生讨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博客”他们都非常便捷实用。提问2:“你现在有自己的邮箱吗?想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吗?”建立电子邮箱,学生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通讯手段,然后导入到电子邮件建立过程,其次,有了邮箱要学会收发邮件。先教师示范:申请邮箱,写邮件,发邮件。然后请每一个同学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写一个邮件发到老师邮箱。例如:

  老师:您好!我已学会建邮箱,发邮箱了,我的邮箱是:XXX@163.com.请常联系

  您的学生:XXX

  20xx年X月X日

  为了便于管理,我会为每个六年级班,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班的邮箱。如:

  ZXX111@163.com.这就是六年级111班的邮箱。我接受学生发来的邮件后,便立即给予回复:

  XX同学:您好!你的邮件老师已收到,祝贺你有了自己专用的邮箱,请常联系。

  周老师

  20xx年X月X日

  收到学生电子邮件后,我会分批公布名单,并让学生查收老师回复的邮件。学生收到老师的邮件后,都特别兴奋,这样一发一收,学生在实践中就掌握了电子邮件的建立与收发,他也会再次跟老师或同学发送邮件,进行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这课的实际目的。偶尔,没学会建邮箱的学生,会着急,即时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希望能及早收到老师的回复邮件,体验收发邮件的乐趣。

  还有我总是喜欢使用考试这一策略。将信息技术均列入考试考核内容。而且考试的结果,我要求到服务器中的指定位置评阅试卷。这样不光学会在屏幕上完成作业,还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学会命名文件名。保存和打开文件,这些都是一些很实用的知识。学生只有这些知识都掌握后,才能让老师看到他的作业或试卷。

  2.针对教学任务多,机器少,教学任务很难完成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①教师认真吃透教材,抓住每课内容的关键知识点,选择实用性强的技术讲;或几节课内容中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讲,这样浓缩教材,互相渗透。②再就是相互协作学习,一机上二人或三人做同一个作业,由一人作其余学生协作。③实用价值不高或者已淘汰的内容少讲或不讲,触类盘的内容放在一起讲,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3.针对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相差悬殊问题,我的思路是:辅差培优。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给他布置一些实用的内容,让其自学或先学一步,让他学得更充实,培养其自学能力,甚至选他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助其他同学。再就是,教师要多指导那些学得慢一点的学生,这样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学生的需要。对特别学得慢的学生,不要求其掌握知识的全部,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就行了。如普通学生写了一段演示文稿,学困生他完成了一段,我也进行表扬,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制表格,装饰表格对于接受能力慢的,能制出表格,能填写部分表格,同样也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三个类别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三个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确实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但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要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在教材细节处理上,也确实并非易事,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希望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们高二的信息技术课也接近尾声,下周他们就要进行考试了,回顾这半个学期,收获颇多。

  本学期进行了考前复习,我们分三步走:

  一、各章节复习

  各个章节我们都按照“各知识点总结——本章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测试”的模式进行。 例如:文字录入部分,最简单的一部分。

  首先,领学生复习相关考点;

  其次,让学生自主训练;

  最后,让学生进行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同样的练习内容,比一比谁的作业质量高,速度快,选出优秀小组。

  通过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复习到了全面的知识,还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在最后的比赛环节,我把所有我得任课班级的成绩登记在黑板上,排名次,选出前三名,并在这冠亚季三个班里分别选出冠军组,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做题兴趣和参与度。

  实际结果证明,我们的这样先基础后考试的方法是有效的,奠定了踏实的知识基础,同时提高他们的做题速度,对最后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有大的帮助。

  二、模拟考试

  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复习完毕以后,我们用20xx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真题对学生进行考前练兵。练兵的目的有两个:

  1、熟悉真正考试的'试卷内容和考试方式;

  2、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知识的查漏补缺。

  三、考前实践

  20xx年11月20日是我们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时间,11月份在我们有限的上课时间里,我们充分利用了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演示数据,让学生体验正式考试,目的有四:

  1、让学生熟悉考试程序,到时候不会出现紧张心理;

  2、让学生熟悉本次考试题型和试卷考试内容的分布;

  3、让学生做一下webmail,对这个特殊题进行突击;

  4、让学生了解试卷组成,主卷做完以后交卷,做附加卷。

  我们全体信息技术教师都在默默的付出,为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性格的差异,没有身份的差异,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他们是不是将成功的在终点冲刺!

  值得讨论的是,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进行。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平台就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么?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是没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现状,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引入资源中心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的信息协作平台。

  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要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不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从头设计自己制作课件。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并不能要我们的学科教师都费力搞什么多媒体课件,我们只要学会拿来主义和再加工能力,如果有现成的电梯大家都不去使用,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浪费了网络资源,还浪费了你自己的精力。

  近来,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而网络和教育的结合更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强大武器。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崭新课题。“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翻开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本,无非是以计算机的发展史讲起,接着讲解数制与编码,再次讲述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进入到DOS与WINDOWS系统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论很容易打消孩子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一但孩子的计算机兴趣被扼杀,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机也就荡然无存。然而如今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学以至用的目的,课本从信息技术基础讲起,接着介绍WINDOWS系统的操作,再介绍网上冲浪的过程与方法,这就让同学们形成搜集信息的习惯,但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课本的价值量还是低了些,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再围绕书本讲解,学生不但会抵制,更耽误后续课程的进度,如何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总幻想有一天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能设计出漂亮的游戏、能控制自己创建的游戏角色……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会上一个新台阶。七年级上学期开设的课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与WORD软件,学生操作量大,一周仅有1次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45分钟尤为重要,课堂讲解时间不能太长,上机练习的时间可以放长些,每次授完新课后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定的练习题,练习范围就是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针对性练习,教师再个别辅导,当然学生对于知识点模糊的地方也比较多,老师可以安排每组的小组长担任辅导员,同桌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堂练习,在作业时间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巩固并消化,从而弥补了总课时不够的难题。

  二、 任务驱动式教学,一改枯燥的课堂

  新授课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论的讲解,学生在十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师共同探讨新知识。如在讲解WORD软件中绘制表格的第一课,教师可以拿出象棋棋盘图片,让学生数出棋盘的行与列,再介绍如何将单元格调整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来画棋子,美化表格,接着就让学生完成棋盘表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画棋子很费时,这时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再来演示如何“投机取巧”,此时学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师教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要让学生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老师就必须充当好一个导学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因为老师的导向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来,让学生知识信息化时代的两面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至用。作为专业老师,更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品质的人。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

  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尝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课

  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强调就教材而备教材,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在上每次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⑴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共有6大模块。高一上学期我们上必修课内容。根据新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因此,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⑵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在学习了常见的信息技术外,结合日常生活,补充说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也日益猖獗,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从网络犯罪,安全漏洞难以堵塞,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3方面加以说明,拓展学生知识。

  ⑶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第二章《信息获确时,整合第二章内容,布置3道实践题,分别是国庆3日游,泉州3日游和自配电脑(高中低)3种方案,学生分组任选一个题目,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主题内容,最后以作品(作品形式自定)的'形式呈现,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效果甚佳。

  ⑷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我经常是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任务驱动,课堂讨论等等,目的在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⑸写心得体会

  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过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立一条戒律:“不上无准备的课”。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在担任整个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学习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我觉得,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潜力以及自学潜力和创新潜力。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潜力。以下就我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作一浅谈:

  一、课堂演示,讲解为主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陆续建成了新的电脑室,同时配备了几十台多媒体电脑,从而构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我们教师在上课期间,能够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系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作出适当的演示并加以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获得超多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Windows98系统操作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上机实践(当然上该节课前已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因为各个学生的理解潜力不一样,在他们预习后自我再在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看自我的自学潜力有多强,从而证实自我的理论理解与实践是否一致。然后我运用了“跃龙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透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一边进行适当讲解,使学生们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做就进一步证实了学生们对自我预习后自行上机实践是否全部正确。再让学生们上机实践一次,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教与学效果。同时,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学,我又根据课程资料及学生的理解潜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资料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二、强化练习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务必透过超多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演示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资料。例如,在讲完“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节上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并对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讲完IE浏览器的使用后,就让每位学生运用IE浏览器浏览本市的网站和其他教育网站。这样,每教学一项新资料,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资料,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进行网络教学

  自从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出现,上级领导对培养学生的上网操作潜力十分重视,因此,我们学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网这项功能。在计算机教学中,网络为学生带给了更为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能够透过上网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我们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资源,不仅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吸收潜力;让学生在节日时,发送电子邮件给亲戚同学问好、祝福;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各网站的BBS、收发电子邮件等。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资料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透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

  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我能够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能够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能够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同一个文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五、实现分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仅教师感到忙碌、时光紧迫,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能够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用心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个小组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上课前先进行培训。当本组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当有些问题较难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齐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一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动手潜力。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可由其它小组提出方案或由教师进行指导。

  六、实现课堂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能够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资料,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例如:我让初中二年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上网技能,到因特网上查找文字、图片、照片等资料,制作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查找有关环保资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这样,让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资料的同时,还增长了课外知识,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实践潜力。

  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而这种潜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各班要出手抄报展览,我就提示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用Word20xx软件来制作更美观的电子手抄报,然后交给老师打印出来,在校园内展出,学生用心性大大增强了,部分学生做出版面新颖、资料丰富的电子手抄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来出版班上的墙报。这些实际运用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记得在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师进修学校参加课改学习,在学习期间,令我最深刻难忘的就是,广东省信息技术科科长要志东同志说过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潜力和应用潜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机操作中真正体现出来”。她所说的正好与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所学资料不一样,采取了不一样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齐来打分评价。在教学“写字板”、“Word”一类的软件后,采取“指定资料、单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光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学生使用“Word”软件输入一篇文章,规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师机,由教师当堂给分。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务必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都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务必针对具体的教学资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三年级——《插入图片》

  本课的图片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插入文件中的图片,第二种是在线图片,这相当于过去使用的word中的剪贴画。前一个问题本不是大问题,但现在学生机上没有图片,需要从网上下载,如是一来,他们对于下载图片又忘了,结果做得很慢,按理说,我应该发一些图片给他们,但我一直没有用这个功能,所以学生也不会接受,这是日后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二个本来也不太难,但由于网络问题,结果效果也不太好。

  四年级——《用声音控制小猫》

  这一点是相对于原来的点绿旗或键盘上的某个键而言的,所以开头先到侦测部分中将音量部分点上去,然后再针对不同的问题是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是行走,还是翻跟头,再就是平滑移动,最后是身子放大百分之十,对于学生来说,设定不同问题音量的.数会上,需要了解,在这里用到逻辑一项里的各个知识,尤其是是音量值处于两个数据之间时,需要注意用到一个带且的选项,这在高中集合中似乎叫并集,至于对于各个活动的设置,反而不是太难的事情,在做的时候,同样分段进行,在中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在给三班讲课时,上课时发现教师电脑不好用,无奈之下,便让学生自己照书上操作,我则在各处指点,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在侦测部的分音量值要点一下,这样才会出现在舞台中,还有人在应该拖入音量值的地方直接打字,结果打不出来,所以我在黑板上提示了一下,只是有学生不听,后来单独跟他们说才知道了。最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并且没用多少时间。

  五年级——《机器人沿线走》

  对于这一课,去年跟学生讲的时候,由于没有软件操作,主要谈的是原理,当时是说了不少,但自觉没有多少意义,今天则开始用软件进行设计,课前已操作了一遍,但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上课后继续操作,对于几个过程有所感觉,但还不太明显,所以演示给学生看完后,便让他们自习,自己仍在操作,这时才将两个自变量有所了解,然后再来看所设定的条件,我想,还是要多看看书才可以,对于相关的原理要进一步了解。在给一班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操作,后来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无法将灰度传感器拉出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没有预先将三个通道设定为灰度传感器,这一点与Scratch的舞台上没有动作积木性质是一样的。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前几天有在网上看到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对与键盘指法有明确规定: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常规训练常抓不懈。但是,应杜绝把信息技术课上成打字课的作法........

  看后对教学有点感悟,学校老师早以提醒多次二年级的键位训练,英文练习等,孩子对多次反复的练习兴趣全无,因该动动脑子想些可以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首先5分钟自由键位感觉训练,让学生在键盘上自由练习;而后对学生进行英文录入比赛(测试)抓气氛,比赛必须规范,同一界面发令开始。表扬本次比赛前10名并且设置班级“打字小能手”排行榜,定时练习更新排行榜,达到本阶段训练标准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评选出本次比赛中的优秀小组(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共同最先完成比赛的小组)给予表扬,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忘记纠正不规范操作。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都参差不齐。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对计算机有不同的认识,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还有部分学生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老师很不好把握分寸。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15分钟老师教学,剩下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设计的围绕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及任务,老师巡回指导并做点评。完成所有任务的同学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奖励。

  二、采用“兵教兵”互助的形式

  即基础好的同学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务,那么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当小老师教会一个不会的同学完成任务(老师监督,不准代劳)。完成所有任务后才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机会。

  通过以上2个环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认真听课快速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上机时间;另一方面协调好基础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基础好的可以从教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提升);再者认真听课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获得自由上机时间可以自学、自由发挥特长(杜绝玩游戏现象)。

  三、优选教法,提高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但不忙乱。

  2、操作示范,有效指导

  老师示范后,可以找表现突出的同学到讲台操作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并找出问题,最后老师点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查错纠错中掌握操作方法。

  3、大量运用比喻,使知识形象化,简单化

  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词术语很难被学生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四、强调纪律,保证课堂秩序井然

  由于我校学生的特殊性,狠抓课堂纪律是重中之重。我根据学生喜欢微机课的特点,制定了停课制度。每节课由班长负责记录表现差的同学,轻者停课一节,重者停课一个月(被停课学生报给班主任,微机课时必须在教室学习)。该制度实施两周以来,效果显著,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从教几年来,使我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插入自选图形》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插入自选图形和图形的组合,教学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是老师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再上机操作。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老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除了基本操作的教学外,还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的教育。由于学生的操作水平相差较多,所以在做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自始至终贯穿的教学思想是: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用好计算机。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出宽松和谐、合作学习的氛围。通过对课堂结构的探究,我觉得,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和限制,以使他们能大胆地实践、充分地联想,从而引发创造思维。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允许他们下座位向掌握较好的同学提问,这样做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要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重难点问题要统一讲解。

  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新授部分,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而且利用小老师,去教一些领会稍微慢的学生。在拓展练习部分,学生可在刚才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其它图形,可以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作品创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要我做”的外在要求为“我要做”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目标驱动”的'主人、“内容驱动”的主人和“方法驱动”的主人。

  在评价学生作品环节上,老师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作品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会发掘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作品进行品头论足的平台,通过评价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课教师力求导得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造想象的全过程,反思这个过程,我认为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做到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赏识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很欣赏他们,以增强自信心。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放开学生,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放飞想象,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观点也不尽正确,就课堂教学而言也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提高的地方,今天拿出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四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主要就是围绕着打字进行,这个内容其实可以不用教,只要大家真能做到在家练习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照顾有些家中没有计算机练习的学生和极个别没有耐心的学生,是部分同学不至于因为打字速度跟不上,影响了以后的教学进度,还是把他拿到学校里来。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我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完这样一节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在教学word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深入思考,只是在版面上不断地添加一些图片比如太阳、气球、五环旗等,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但内容上却很单薄。在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我引导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马上有学生指出我们经常看的报纸,又有学生指出一些杂志也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我想: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

  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直观教学,加深记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生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学计算机就是要多练习。在学习打字的课程中,与其让学生强行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还不如让学生多练习。而实际上,我发现打字熟练的学生,并没有一个熟记过键盘字母的排列,而且也不能够背出键盘字母的`排列。而且,我们知道有些离退休的老人,打字也是飞快地,没有别的原因,是聊天软件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把打字速度提高。还有我看到过有一个编程高手打字时就是只用2根食指的,而且速度也是奇快。最后一个例子是:通过半个学期的练习和实践,大部分学生的打字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在平时多留心,而且尽量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发现、去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一定会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能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阅读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书籍和平时的操作实践中得到的体会。

  一、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微机房;

  新课标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技术或者某个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因此,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而不再是操作和技能。这样就给教师、学生和电脑机房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方面

  过去我们可能一个软件要讲一个学期,教师只要精心研究这个软件就够了,然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一个学习任务可能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会很多,也可能会出现学生选择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这样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备一节课可能要去研究好多软件。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设置学案时也要有方向,更多的是设置学生利用已有的操作技能或者是已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

  (二)学生方面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应用技能。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而言是非零起点,已经假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然而,高一的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学校,又由于不同的学校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开设情况不一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也就参次不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充分考虑新课标之外,更重要的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学习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太难了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失取信心,太简单了又有点浪费时间。

  (三)微机房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课要想做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微机房必须每一节都要做充分的准备,高一年级是信息技术基础,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流、发布,比如在信息的获取、交流、发布部分就要求微机房必须要有畅通稳定的网络平台,信息的加工时学生可能用的软件会很多,比如文本信息的加工工具WORD、WPS等都必须安装上。这样才能保证每一节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关键是教师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要想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性,教师就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做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来实现。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但不是说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不深,就容易误导学生甚至限制学生的思维,这就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正常发挥。要在教学实施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一情况不单单指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对不同难度的知识学习所适合采用的方式,了解学生可能接受该知识的程度,在了解了之后,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才易达成。而这都是主体性学习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必不可少的环节

  任务式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任务的'含义和完成方式不一样。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完成教师预定的任务。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有些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的任务,这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中,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

  三、采用异质分组,分层优化

  欲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本人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异质分组,分层优化是最适应解决个性差异。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A类(水平高)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我把A类学生分散到B类学生中,以每组5-6人进行分组。这样虽然有差异,但是优劣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化。采用异质分组方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学习小组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可以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老师”,课堂上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做法,给水平低的学生安排“学生老师”,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在这十来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过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根据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个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也使他们获益不少。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示、讲解模式

  某些知识,借助于电教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我还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练习模式

  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讲完网络浏览软件的使用后,我要求学生课下去上网,课上再体会一下,讲完Frontpage20xx后我要求学生自已制作个人档案、个人主页等。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在教Powerpoint、FrontPage20xx等软件的使用时,我采取了“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要求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的作品,并讲述制作该作品的意图、过程、采用的方法等,让其它学生给予评价。还有就是要注意评价时机的把握,何时评价为好?我认为,当评价能给后续学习带来动力或者修正作用时,我觉得引入就比较好。尤其是课堂内的评价,在修正教学偏差或失误、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最优化操作有积极作用。这个环节一般是在课程中途出现一次、结尾一次。中途的一次一般是对新课内容学习的第一次学习效果评估和反馈,是一次教学修正。结尾的一次一般作为总结性的评价,评价范围要广一点。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本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从教十几年,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从20xx。9。10至今,我到东河中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我学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我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效果却不好,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这个学期听了学校其它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他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而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自己去做,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尝试,才能在磕磕碰碰中进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澜沧县教育局2015013号文件《关于做好普洱市教育局两意见两要求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之后结合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创造思维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备课构思时,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导入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二、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厌学。因此,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坚持个别辅导,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大力提倡小组团结合作或协作,效果同样不错甚至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对调皮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需加以改进,需不断学习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学习、适当加以引导

  对于简单的、学生可以自行学习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和操作,不用所有内容都包揽讲解,教学中让学生多操作练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用生动形象的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让学生动手玩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上来,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适时讲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例如讲解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可以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五、多练习。

  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可以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六、展示作品。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文件中的教师一日工作常规、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等内容,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要学好如何去教学生,从哪些方面做起,以上是我在学习《东河乡中

  学贯彻落实“两意见”、“两要求”》文件之后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些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总结,不断改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23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2-15

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02-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5-09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热门】03-27

【热门】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7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热】03-27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荐】03-27

【荐】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