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9 08:03: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1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显。在处理教材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凸显“实践”,注重读中感悟

  文中两次练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一读,让孩子理解“注视”的字面意思。二读,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三读,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

  二、 渗透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初读课文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目的.是渗透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语言组织的更有条理。学完全文后,我再次提供句式进行训练时,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渗进联系生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对纪昌的学习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发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力求把联想和想象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领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向孩子们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并放手让孩子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学习第二次练眼力。给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在课堂运用的各种学习方法适时给予肯定和提炼,力求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再到学习中去。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理解文章内容。

  三、 故事链接,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开头设计的故事导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理解,变演绎为探究。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去主动读通、读懂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品质。就今天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由于本课容量比较小,所以在学完本课后,我又加入了《纪晶贯虱》的故事作为拓展阅读。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有些学习方法的处理可能还不够准确和到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研究和探索。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2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我在备课的时候,走了“三步曲”:

  一、体会寓意,重点着力。

  通过教学这则寓言,我深刻的感受到,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首先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基础,同时教学的实效性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最为根本的。这则寓言中重点描写了纪昌练习眼力的过程,这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这句话中的“注视”一词进行细细地品读,通过视频演示体会注视梭子的疲惫,通过情景渲染感受练习过程的艰难,从而体会纪昌的决心和毅力,并把这种感受带到朗读中。

  二、发现共性,渗入表达。

  在解读这则寓言的时候发现,故事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有相同之处,都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飞卫提出的要求,二是纪昌练习的过程,三是练习后的结果。而且这种叙述安排与寓意关联紧密,还有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清晰明了地记叙等特点。要与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解读让我的认识又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上了。为了学生更好的发现两段的共性,我运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从大的段落入手,抓住纪昌的两次练习过程,体会动作、神态描写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在体会故事道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想教给学生的还有什么,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终身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死板的基础知识,还有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习能力,同时也是立足于从学生终身学习的高度来看待阅读教学的。是要结合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能力来思考,并进行训练。在我的心中始终都应该牢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了解飞卫时我以课外小故事的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研究纪昌的第二次联系时,我也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比体会,思考一下“从哪里看出练习的过程更加艰难的?”课上学生也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体会,是学生懂得了抓关键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方法。

  但是,本节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寓言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多一部分是教师自己给学生的,或者说学生在发现这种表达上的特点后,不知从何谈起,这是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的。另外在对比阅读中,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充足,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得不够充分,教师语言跟进不及时。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还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想的,因为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3

  《纪昌学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短小精悍,本单元要求: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课文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显。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在教学本课,我制定以下教学环节。

  一、以“读”为本,注重读中感悟

  文中有两处描写纪昌练习眼力,两次练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首先自由练读纪昌练习眼力的句子,再圈一圈纪昌动作的词语,接着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注视”,然后请同学拿笔试验一下:一人拿笔摇晃一人盯不眨眼,看谁能坚持住,做完后动作后谈谈体会。最后引读: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可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齐读);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可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齐读)。引导孩子从中感悟纪昌的.认真刻苦。

  二、以“生”为根,渗透学习方法

  初读课文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目的是渗透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运用。用上“先、后、再、最后”这些词语能把语言组织的更有条理。学完全文后,再次提供句式进行训练时,便能水到渠成。其次,迁移品读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的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第二次练眼力。孩子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既习得读书方法,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三、穿越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在课堂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我化师生小结为学生与文本主人公对话,出示关于刻苦勤奋的名人名言,引导孩子想象自己穿越时空见到纪昌,借助名言和自己的体会,写下想说的话。教学中有扶有放,让孩子在思考回味和语言表达中结束本课,延伸本课。

  执教《纪昌学射》,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有些学习方法的处理可能还不够准确和到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研究和探索。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4

  一、力砍多余环节

  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完成为目的组织课堂教学,有过于细密的环节,数目繁多的提问,教师甚至把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设置得天衣无缝,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一种固定、僵化的“线性序列”。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都被限制在一个又一个周密详尽的教学环节之中,上课成了教师演示教案的过程。

  我的预设很周详,却忽视了教学时间和效率,在有限的40分钟塞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有的环节看起来只是为了哗众取宠,没有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比如自由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显得缺少教学调控,走过场的痕迹身份明显。在实际教学中不但没有使教学过程紧凑高效,反而横溢斜出,导致最后有两个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了了之。

  仔细体会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常给我诸多启示:正是没有细密的、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认真读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正是由于预案设计的简洁明快,教师才能抛开无形的束缚,跟着学生的思路,与学生真诚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如此学生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二、推行板块设计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倡导板块设计。灵活开放的板块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教学预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预案设计时,我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和多条学习路径,以供学生选择,并在运用中随时调整。比如在引导学生想像纪昌的妻子会对他说些什么时,学生们暗暗发笑,而后纷纷“”交头接耳”,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预设中有多元的情景想象,课堂上我及时引导,从鼓励型和劝阻型两方面进行评价,气氛活跃,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射。像这样的小xx还出现在阅读拓展上。在每个版块中若给师生活动留下一片空间,摈弃以线性、严密、机械的方式构筑起来的教学流程,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删繁就简,以约驭博,简约为美。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理应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和激情,充满情趣与活力。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5

  一、《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兴趣。我们都知道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课上学生也能够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如:纪昌向谁学习射箭?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从问题入手,对学习这篇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这样一个道理。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艺术。虽然在备课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整节课也达成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之,但是还存在一些遗憾。如给学生读的时间不是很多;教学语言不够充满激情,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学生评价的语言,虽然用了但是显得苍白无力。

  今后,在教学中一定加强自己在教学语言这方面的训练。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6

  今天教研组活动,我执教了《纪昌学射》一课。这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也正是寓言的特点,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本课的重难点即让学生懂得练本领就必须先练基本功的道理。

  在课上,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故事的来历,学生听着很认真,接着我让孩子们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问“纪昌向谁学射箭?”,也有学生问“纪昌是怎么学射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很快进入了正题。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铺垫。接下来我让学生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到了文章的重点,值得欣慰。纪昌练眼力分两个步骤,一是练习盯住目标不眨眼,引导学生抓住“注视”这个词语体会纪昌的做法,体会纪昌的恒心和毅力。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深入,学生对纪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二是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抓住“绑、吊、站、盯”等动词体会体会,体会纪昌练习的刻苦、认真。通过问题“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让学生知道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基本功”一词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困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要想掌握写字本领,要从学开始等说话训练突破难点,从而引出文中的另一个人物——飞卫,让学生知道纪昌能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与飞卫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也是分不开的。

  课上,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向孩子们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总结学法,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自学第二次练习眼力,而是按照第一次的方法学习第二次练眼力,一步一步引导,没有真正做到变教为学。

  一节课下来,感觉指导学生朗读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会多加努力。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7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的纪昌。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

  《纪昌学射》既然是一则寓言,肯定有其区别与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除了人物的形象与精神之外,必有其深刻的寓言。课文几乎没有写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只是一句话“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与其说是“学射”不如说是“练眼”。

  那么课文为何不叫“纪昌练眼”呢?飞卫为什么一再强调纪昌练习眼力呢?抓住这一矛盾点,我引导孩子在体会了纪昌那么花功夫去练眼力后再去感悟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更深。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曾呼吁: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曾强调;语文课要努力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语文课要淡化文本分析,强化语言训练。如何追寻“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使一节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来。在研读《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时,我认真考虑了这一点。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基本功的纪昌形象。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生动、夸张,突出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我抓住这篇寓言在思想上和语言表达上的这个最佳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跳出对课文理解的窠臼,将语言训练和情感激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追寻了一节“言”“意”兼得的语文课。

  回顾本节课教学,我把学习寓言故事中“夸张的描写方法”这一语言表达特点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看图猜寓言,总结特点,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初,用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总结已知寓言故事的特点,然后设疑:这则寓言在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主动读通文本,探究写法的兴趣。

  二、直奔重点,深入文本,探究写法。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引领学生直奔主题——练眼力部分。抓住三个关键句,品词析句,反复朗读。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描写?是怎样通过夸张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寓意的?

  例如:抓住关键词“相当到家”让学生感悟纪昌炉火纯青的技艺,通过一分钟不眨眼的切身体会,以及想象用针扎眼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感悟作者在这里如何运用夸大事实的描写,突出纪昌功夫的神奇、了不起。再通过朗读强化认识后,指出夸张描写就是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第三段中,抓住“竟然”一词,通过对比“虱子”与“车轮”大小,让学生动形象地感悟纪昌能将芝麻大小的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大,是多么神奇、不可思议的事,再次感悟夸张的描写方法。

  从课堂表现看,至此,大多数学生已对寓言故事中夸张的描写方法有了基本认识。

  三、拓展延伸,巩固夸张的描写方法。

  《纪昌贯虱》是《列子·汤问》中又一个运用夸张的典型范例,和课文内容一样,反映纪昌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神奇了不起的基本功。

  课堂上我引入该故事进行拓展延伸,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视野。事实上,课堂上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补充材料中哪儿运用了夸张描写,并能体会寓言故事中恰当运用夸张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文章寓意的重要作用。

  四、小练笔:读写结合,由阅读向写作迁移。

  有人说阅读与写作是“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

  课堂上,我让学生以纪昌练臂力为题材,发挥想象,模仿课文写法进行小练笔,实现由阅读向写作的迁移。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一环节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举起千斤巨鼎就像捏起两片薄薄的羽毛;力大无比,轻轻一甩,就将牛甩出十万八千里。学生想象大胆奇特,夸张描写恰到好处。

  由于学生对夸张描写这一语言特点的学习和运用是建立在对重点词句的细细品味,切身体会纪昌练习基本功的艰难上,课堂上看,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也就是水到渠成,难点不攻自破。我们能够看到,课堂上,在总结课文,揭示故事寓意的环节,学生总结课文寓意非常轻松,而且总结的全面、准确。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应该源于语言训练和情感激发的有机融合吧!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过多关注语言表达,朗读训练不够,课堂上的读书声少了点;由于课堂容量大,给学生练笔的时间不够,课下检查,部分中下等学生没能将小练笔写完;课堂上仍存在一些无效问题,教师仍然话多,浪费了课堂时间。这些都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9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的形象。文章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显。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自由发问、以读代教,努力实现让学生们在问、读、议、悟中体会人物的心理,自得寓意。在处理教材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旧引新,直接导入新课

  提及“故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学习兴趣。谈“更羸”直接进入“射手”主题。鼓励自由发问,实现“以问导学”。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在自由阅读之前,请学生先明确读书要求。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包括读书后的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开头鼓励提问的设计,是本课精心预设后的亮点,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讨论,以读促悟

  以指名读课文、纠正读、指导感情读、练习读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那么学生无疑是凭借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来实现的主体地位。三个问题的.层层深入, A作为老师的飞卫是怎样教的? B既然纪昌是来学射箭的,为什么飞卫先让他练眼力,而不是先教他开弓放箭? C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点下,苦练眼力,成绩如何?引导孩子在体会了纪昌那么花功夫去练眼力后再去感悟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勤学苦练再加上名师的指导,才能够成功。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更深。其间读书方法的渗透:勾画、标注、圈点等。更是课堂上我们教师分内之事。

  至于现场写字练习,则是一个课堂缓冲的阶段。放松中将寓意用于实践,可以说是课堂与生活的一个结合。

  四、鼓励读一些寓言故事。拓展延伸和结课赠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其意图在于鼓励学生读书,渗透指导勤奋、努力、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事。)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元认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从阅读中感悟寓言寓意,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艺术。整节课虽然达成预期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遗憾。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我认为阅读是首选之法,这样的教学才更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可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储备和教育机智仍有欠缺。所以,恳请各位老师们提出宝贵建议。

【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纪昌学射教学反思04-21

《纪昌学射》教案03-14

2020年最新的纪昌学射读书日记300字05-06

《纪昌学射》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06-15

2020最新关于纪昌学射读书笔记300字05-04

2020最新关于纪昌学射的读书笔记300字05-04

《纪昌学射》读书笔记300字(通用25篇)12-08

2020最新纪昌学射读书笔记范文300字三篇05-02

纪昌学射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