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上周上的,杂事纷扰,一直没有闲暇来好好写写当时教这节课的感受。
这节课上下来,有两个重点需要把握,一个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这是解决分数乘分数所有的实际问题的前提,如果意义不理解,问题解决犹如空中楼阁。那教学的第一个板块就是意义的教学,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分数乘整数的另外一个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我从这个意义入手,延伸到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也是需要用分数乘法的。
借助《庄子。天下》那句“一尺之锤,日取一半,万世不竭”入手,先回顾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再引申到当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时同样也是可以用分数乘法的,在出示分数乘分数的时候,同时出示具体的木棒截取的过程,让孩子在具体实物中理解,其实其中一个分数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而另外一个分数就是一种分法(或是按照孩子们的想法叫做截法),或是有些孩子理解到分数乘分数其实是分了两次。在这个环节,孩子们需要重点理解意义,同时也初步感受到分数乘分数可以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那接下来的环节就直捣黄龙了,深入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方法,当然很多孩子已经知道方法就是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样,那下面的探索环节就是要弄清楚方法的.原理。算理的理解还是需要借助直观模型,因为算理在学生头脑里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当然在探索之前,我们还是对意义进行了再次强调,还把两个乘数反一反,再说意义。紧接着出示书本例题,放手让孩子去画图,在一个长方形中涂出最后的结果。涂完之后,把不同的结果反馈到黑板上,孩子们分别说,说的过程中我进行一些重点追问,这些追问无非就是在关注每一次分法。全部说完之后,再次沟通各种方式。开始提炼这些图形与算式之间的共同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在明晰算理的内在原理,孩子们归纳发现,原来在图形中,被分了2次之后,这个总份数其实就是分母乘分母(也就是最终结果的分母),比较难理解的是在图形中怎么体现分子乘分子,经过一番激辩,孩子们渐渐明白两次取出份数之积就是最终答案的分子,在图形中就是先取了几份,再在这几份中取出几份,也就是说是几份中的几份,那最红取出的总份数就是把两次取出份数乘起来就好了。
最后强调先约分,而不是最终结果出来在约分,这样计算会更加简洁,不过从课后作业来看,如何约分还是需要细讲。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
每次上完公开课,我都会有这样的感想:如果让我再上一遍,我一定会这么上!从这节课中找到不足之处,然后再精雕细琢。可惜的是,我只能上一遍,要想上第二遍可能还要等上一年。所以,我要考虑全面,不能让这颗后悔药等到下一年。
解决问题是王校长的拿手课,王校长给我们做了两次解决问题的示范课,我从中也学到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相比王校长的课堂,我更显得捉襟见肘,拿不出台面。不过我能够学习王校长扎实的教风,让学生都能学会这节课的知识点是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又有一个问题扑面而来:是小组合作?是学生自己探究?是老师讲授?想来想去还是想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针对学生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重点加以辅导。可是,在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发现,好多学生对于单位“1”还是很糊涂。不明白为什么前后的两句话单位“1”变了,变了该怎么办呢?了解到学生对这道题目的一知半解,我想很有必要帮助学生理清这两句话的含义。于是,根据课本上小精灵的提示,能不能引导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来加以理解?果不其然,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时就已经掌握了折纸的方法,那么这次也是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单位的变化。从这点可以克服摆着我们面前的困难,由此激发学生更多的探究欲望。
通过这次讲课,我也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回答,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让学生的错误回答擦出课堂思维的火花。如果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讨论或者重新思考,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会更加牢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教学生如何去做,怎么面对,怎么处理这一类题目。
总之,今天的课堂改进之处还有很多,我会不断学习新教材,吸收新教法,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火花!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3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练乘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分数与整数相乘中课分成学生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分数则引导学生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所以教学起来要注重每一堂要教的是什么?怎样教?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好处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从学生所熟悉的整数和小数乘法的好处入手,引入分数乘法。
此外本单元在备课之初,师傅就提示自己在教学完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后要先补充一个课时比较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区别,再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教学。当时的自己是听的一头雾水,不明白师傅的用意。直到真的开始教学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才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虽然在师傅的提醒下自己有进行分数加法和乘法的比较教学。但是晚上的作业还是有部分学生计算分数加法时按照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按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到这时自己才明白师傅当时为什么要让自己比较分数乘法和加法。看到学生的作业,自己在第二天的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在课前复习时再次讲解分数乘法和加法的不同。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虽然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在计算加乘混合运算时,个性是加法在前面而乘法在后面的'问题时,先计算加法而不是先计算乘法,在老师的指点之下才恍然大悟。说明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够熟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着重强调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的教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资料。在帮忙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忙。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将会有很大提高。而下一单元的教学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适宜的线段图,对正确解答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忙。
此外,在教学中注重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先找出问题中的分率句再从分率句中找出单位“1”,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状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4
《分数乘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二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理解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并学会“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授课反思如下: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主动地、投入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就应该设法让其在一开始就产生探究的内在需要,这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既兼顾知识本身的特点,又兼顾学生的认知和学生已有的水平,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眼前问题的挑战性和可探索性,从而产生“我也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经历折纸操作——合作交流——寻找计算方法这一过程,使学生发现并掌握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计算方法。
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讨论的素材都来源于学生,他们讨论自己的学习材料,热情特别高涨,兴趣特别浓厚,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我的发现”,而对自己寻找出的法则印象特别深,同时又产生了继续探索、验证两个一般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欲望。
二、关注结论,更关注过程
传统教学是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片等手段,让学生理解算理,再利用其计算法则进行大量练习,以实现“熟能生巧”。“新课程标准”指
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因此,教学本课时力图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法则整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实现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考虑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顾及了合作意识的培养,我深信这比单纯掌握计算方法再熟练生巧更有意义。
三、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经过不断思考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知识规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课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
四、 困惑之处
如何关注全体?本课第一阶段研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由于学生是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去发现规律的,所以全体学生兴趣高涨,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探究的过程。
而到第二阶段去验证交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中,除了用折纸法验证交流外,其余的环节几乎都被几名“优等生”“占领”,虽然教师多次这样引导:“谁能听懂他的意思?你能再解释一下吗?”,“用他的方法去试试看。”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参与其中,成了“伴学者”。
所以,如何面对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人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5
教学了《分数乘法(一)》。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算理、算法。与本课相联系的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整数、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与算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我在复习铺垫环节,抓住了“分数”、“乘法”两个关键字。在备课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分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基础是分数加减法;第二,因为是乘法所以又涉及到乘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深入复习,对乘法的意义也进行了强调。由此,再迁移出分数乘法,学生觉得很轻松。
另外,许多同学在预习时已经会算,即已经通过自学知道算法是什么,但这仅是限于机械地记忆,没有理解其背后的本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可以结合画图,帮助学生数形结合去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算法。算理和算法在本课中,我认为已经浑然一体,不需分割。在解释算理的过程中,学生即总结出了算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6
本单元的教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一个重点内容。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而下一单元的教学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线段图,对正确解答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注重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先找出问题中的分率句再从分率句中找出单位“1”,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
具体做法: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
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1)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教学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
1、练习题与例题、在同一题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较中,比较得到的结论还需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课本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差。
3、对于学困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7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重点是巩固和进化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对于今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得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3/4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在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知识。可以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通过今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纵观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例如上学期的分数乘法(一)和分数乘法(二)中是利用具体的实物图形,帮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再从直观变为抽象,也就是要讲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是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
本节课呈现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颐和园图片。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是:北京颐和园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其中昆明湖占地219公顷,万寿山占地面积仅是颐和园的1/4。借助问题“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引入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的学习。这节课主要解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时,从游览世界文化遗产的话题引入文字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数据信息提出与本节学习有关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本节课是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找单位“1”的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经验,因此在理解题意之后我放手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解答试做,做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讨论,讨论完成请学生上台展示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生展示时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理清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我作了充分的'考虑,也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问题: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学生明白但表述不清楚,个别学生表述单位“1”加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时,发现还很有点模糊。因此,我觉得今后在常态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教师给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述说解题思路帮助分析问题。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9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 ”;“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
教学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年轻人有朝气但缺经验,老教师有经验但缺热情。虽然教了几次六年级对于很多资料的教法却一向没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先对于分数乘法只是从做法上进行教学师生都感觉很简单,一般第一单元测试基础差、思维差的同学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这个单元一带而过,和分数除法一齐学习,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道理,选取做法。但综合到一齐学习,学生刚开始也是错误百出,只能机械地告诉学生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加上学生约分出现约分不彻底,成了一锅浆糊慢慢理。但是,这样好像也能比进度慢的老师成绩好一点,但对于基础特差的学生似乎有点残酷。
我决定在分数乘法这一单元让学生彻底明白道理,深入每位学生心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于是在学新课之前,我先对五年级的公因数、公倍数问题进行复习,发现这个难点依然值得深入复习,学生对互质数等基本概念都忘了,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更是错误百出。深入对约分环节打好基础,也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让学生应用中多说道理,同桌互为老师讲一讲道理,避免学生理解表面化,真正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好处。分数乘分数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操作中自然理解更深入,学习更有兴趣。虽然多耗点时间,但这样学习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基础更扎实,后续学习更高效而有兴趣。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说着容易,但体此刻教学的每一步并不容易。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1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练乘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分数与整数相乘中课分成学生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分数则引导学生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所以教学起来要注重每一堂要教的是什么?怎么教?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从学生所熟悉的整数和小数乘法的意义入手,引入分数乘法。
此外本单元在备课之初,师傅就提示自己在教学完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后要先补充一个课时比较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区别,再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教学。当时的自己是听的一头雾水,不明白师傅的用意。直到真的开始教学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才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虽然在师傅的提醒下自己有进行分数加法和乘法的对比教学。但是晚上的作业还是有部分学生计算分数加法时按照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按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到这时自己才知道师傅当时为什么要让自己对比分数乘法和加法。看到学生的作业,自己在第二天的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在课前复习时再次讲解分数乘法和加法的不同。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虽然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在计算加乘混合运算时,特别是加法在前面而乘法在后面的问题时,先计算加法而不是先计算乘法,在老师的指点之下才恍然大悟。说明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够熟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着重强调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的教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在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而下一单元的教学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线段图,对正确解答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注重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先找出问题中的分率句再从分率句中找出单位“1”,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2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最基础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铺垫,为新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中,找准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式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在新课之前,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做铺垫:
(背投出示)
1、列式解答
(1)20的1/5是多少?(2)6的3/4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2、找单位“1”,说关系式
(1)、男生占总人数的2/3。
(2)、红花占总数的5/6。
(3)、一本书,读了3/4。
(4)、一条路,还剩下1/4没有修。
为本节课的新知识做好了准备。
二、创设严谨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小学生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过渡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教学这节课时,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分析表示数量间关系的句子,也就是关键句,在关键句中找出哪个量是单位“1”,哪一个是比较的量,然后分析分率的意义,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寻求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关系进行解答。
三、注重孩子的全体参与,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题意。
解答分数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运用直观的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在这节课上,我让每个孩子动手,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得出哪种线段图最完整,能够看图就能知道题的意思。这一环节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认真的参与到学习之中。
这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因为这一段学习的都是分数乘法,学生更多的时候不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往往想也不想看到分数就与整数相乘,就知道列乘法算式,好像在套模式。看来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还是不那么理解。我想,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与除法进行对比练习后,学生可能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3
今天,我教学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分数和整数相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我深刻地感到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关系。在教学乘法的意义以后接下来首先想通过从意义上理解分数乘法的方法,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指着板书:3*2/15=2/15*3=2/15+2/15+2/15,要算3*2/15或2/15*3就是算什么?(算3个2/15的和)接着完成板书:3*2/15=2/15*3=2/15+2/15+2/15=2*3/15=6/15=2/5(公顷)到这里,老师以为学生很明白,接着就按照预设走下去。
出示:1/8*2 1/8*3 1/8*4师:下面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能像老师这样算出结果吗?生板演:1/8*2=1/4.........。 一直都用整数和分母约分。我一看就不知所措了,如果说着三个同学已经事先学会了,那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学都会啊!也可以说他们能理解为什么用整数和分母约分吗?其他同学如果机械模仿那怎么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原本的目的关键在于先通过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在此基础上追问:80000*1/8难道还要用80000个1/8来求和吗?从而来激发学生观察整数乘分数的方法,即通过写出相同加数来求和还不是个简便的`办法这一教学思路。下课以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决定到六(3)班再上一次,这次我对以上环节作出了调整。师:1/8*2表示什么?生:表示求2个1/8的和。师板书:1/8*2=1/8+1/8=1*2/8=2/8=1/4,追问:1/8*3呢?1/8*4还能这样算吗?(生说老师板书)此时板书的过程很清晰了。突然出示:80000*1/8问:还能这样写下去吗?此时学生都摇头说不能,很麻烦!师:那也就是说通过写出几个相同加数来求和的方法计算整数乘分数还是有一定局限的是吗?学生都表示肯定。接下来教师擦去以上的求和过程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计算中的特征,引发学生思考,达到了引导、质疑的学习氛围。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4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计算法则。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书上的例题是:6×5/9,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因此,我将题目改得稍复杂些,变成“6×17/18”,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
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不仅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同上我还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
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也让我懂得的教是为学服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4-23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10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2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04-22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2-1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0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07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04-22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22
六年级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