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通过周长、面积计算的综合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更清晰地分清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
首先在意义上,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而面积则是图形表面的大小,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定义。计算方法上,周长是将图形边的长度都加起来,用长度单位;而面积则是计算物体表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结合第一节面积认识时的.对比则是: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长度与面积是无法相比较的,他们是不同的两个定义。
孩子们经过老师的引导与提醒,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周长与面积的不同意义与计算方法,但在他们自主练习时,错误仍然频繁出现,计算方法与单位是最为普遍的错误点。
我突破本课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让他们学着先读懂题,再着手动笔写,说清楚计算周长或面积的方法后,再计算,并提醒自己避免错误。同时,在作业巡查时,继续延用去年使用过的“巡视员帮查制”,激励同学们准确答题的同时,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一起分析他们查找出来的错因,远比我自己在台上“唱独角戏”要有效得多。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2
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理清概念。从意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三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区分周长和面积。
第二层次是对比练习,感知规律。通过观察、计算两组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第三层次是深化练习,发展思维。这一层次的教学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主要让学生借助直观,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中设计了“用16个边长l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或正方形”,“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棒去摆长方形或正方形”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观察、分析、思考探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些活动提供了蕴涵本课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现实客体,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了这方面的感性活动经验。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这就是把蕴涵在活动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揭示、抽取出来,提高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面积一定时,周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周长一定时,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感知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这是学生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深切的体悟必定来自亲身实践,但亲身实践未必自然会有深切的体悟,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的状况,教师在这一层次教学中必须适时引导,而且必须导在数学思维上。例如:“用16个边长l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完长方形或正方形后,仔细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周长都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又有什么发现?”少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已经有所感悟、发现,但无法用语言表达或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困惑,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感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最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抽象思维”这一过程,头脑中不仅有了“摆”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这里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层次是拓展应用,提高能力。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智力大挑战,要求帮助爷爷用篱笆围菜地,怎样围使菜地的面积最大?学生动手设计、比较分析或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得出:围成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菜地,面积最大。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3
本课体现了温习课的一般结构,又有所创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生动。
本节课的结构为“生活引入—引导建构—构建网络—应用提高—总结体验—作业回味”。
一、我认为的几点成功之处:
1、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温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如本课任务的确定,公式的推导、网络的构建,教师均为学生提供提供了话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知识的学习成为练习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
2、注重了“知识的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是今后课改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还练习的设计,都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与生活同在。
3、注重了“呈现的多样化”,让学生高效、直观的学习。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图形卡片,有效的化难为易、突破难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方式表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显示了现代化手段的无可争辩的上风。图形的出示、面积公式的`推导等,无不体现多媒体的不可替换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有的细节仍应注意,特别要注意语言的精确性,数学语言应简单明了,尽量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去说去发现,体会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
2、应特别注重温习的时效性,让孩子先自主温习,然后教师只需适当点拨。
3、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不同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4
我上了一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下面是我从几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深刻反思: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产生于生活实践,又随着生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新课标》中也提出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在讲授《圆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出示了圆形花坛的图片,设计了在花坛周围铺一条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创设了与学生十分贴近的生活情景,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小组合作,归纳数学规律。
知识的形成单靠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样便于他们抓住知识点规律,系统的归纳出规律。在总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联系与区别时,我做了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小组合作从三个方面总结。
三、开发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应注意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挖掘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四、 加强基础练习 本节课的讲授,我感觉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最基础的计算成了问题,存在着计算速度慢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使我感到自己应该在计算方面加大力度。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寻找生活素材,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5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中,“周长”与“面积”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在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特意安排了一节“周长与面积的对比”练习内容。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根据它们的意义、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来帮助学生区别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但是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就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求面积的问题理解为求周长,求周长的问题理解为求面积。于是,教师又要进行重复的讲解,收效甚微。这样教学,既费时又费力,学生也感到枯燥、厌烦。能不能抛开重复的讲解,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和联系,又能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呢?下面就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微课助推教学整合
微课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方向。通过杭州和成都的学习,让我对微课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多次应用了微课学习,感受微课学习对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冲击。第一次课前微课:详细梳理了周长与面积的三大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清楚的归纳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问题解决中突出分析思考和方法的应用,在学力单中设置了自己梳理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尝试解决周长和面积的应用问题,操作题则是巩固周长与长宽的关系,又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第二次微课在课中:视频动画和声音讲解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在周长相等时,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原理,数形结合,突破难点;第三次微课主要是讲解验证过长方形中心点的直线,一定能够等分长方形的做法。这样的演示清楚,明了。第四次微课是动态演示如何运用中心点来等分一个不规则的L形土地。四次微课的使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思维的难度和深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识。
二、根植生活感受学习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中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物(相框),借助“做边框”,“配玻璃”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对比、辨析中理解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建立概念。活动二和活动三都是借助解决生活中用铁丝围长方形和帮助王奶奶为鸡舍、等分长方形和不规则土地等生活问题,使他们感到:哦!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生活真是太奇妙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引导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体会,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明确,重视学生思维活动过程,能较好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得新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周长相等时,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靠墙围长方形时面积最大的规律,整个操作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数形结合操作感受
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由于认知具有形象直观性,因此理解抽象概念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本节课教学中,先从定义和算法上区分周长和面积,然后设计了几个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验证周长与面积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掌握了知识点。在整个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交流的时间、空间,抑制交流过程中的无效行为,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欣赏,真正让学生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6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重要基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初学这部分知识,学生在运用周长公式、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时往往发生混淆。为此我上了一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我的设计理念:
一、 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新课标》指出:数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复习课也应如此,上课开始,我出示一组关于圆的生活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人文景观的美时,同时感受圆在生活中用处之广。为什么这些地方都用圆形呢?以此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积极地回忆圆的特征。练习题的设计也紧贴学生生活,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理念”。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 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教给学生复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教师从学生零乱的知识回忆中提炼出关键概念板书在黑板上,把概念间的联系展现出来,把方法示范给学生。让学生画一画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草图,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理解能力。学生并灵活运用此法很快解决了练习题中的钟表问题。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不仅给课堂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件,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代替语言的描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了概念,很直观的看出近似长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突破了知识的难点。
四、 练习设计既照顾全体学生,又体现“开放性”。《新课标》提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我设计的练习题有易到难,并适度运用开放化教学,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发现有价值的数学规律,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的获得和谐发展。
五、 加强对比练习。针对学生平时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这节课,圆满完成了我的预设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但在情感态度目标上有缺陷。教师的激励语言较少,学生的学习激情没被煽动起来,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7
包书皮的“思考”
青岛版三年级教材第五册第9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数学课本长26厘米,宽18厘米,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彩纸包装合适吗?
这是一道看似离孩子们生活很近,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空白的问题,因为超市里的物品应有尽有,包书皮不用孩子们自己动手裁纸包装,要么是在超市里买现成的书皮,要么是家长完全包办了。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换掉了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孩子们晚上回家,自己找一些漂亮的纸,裁成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片,为自己的数学课本进行包装,看看这张纸是否合适,如果合适,看看谁能包装得最漂亮,并且还能说出你怎么知道这张纸合适,如果不合适也能告诉大家为什么。
第二天,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包装好的课本,不用问,就知道这张纸适合包装,当让孩子们说说理由时,却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洪樱珉:用数学课本的面积和这张纸的面积相比较,
纸的面积:40×30=1200(平方厘米)
书的面积:26×18×2=936(平方厘米)
纸的面积>书的面积,所以这张纸合适。
当时课堂上有16名同学同意这种想法。
李家仪:用这张纸的周长和数学课本的周长相比较,
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18)×2=88(厘米)
140>88,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3人也是这种想法。
郑天云: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2+18×2×2
=52+72
=124(厘米)
140>124,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8人同意这种想法。
卢胤合:包书皮时,书的长度不变还是26厘米,宽展开后变成18×2=36(厘米),用这张纸40厘米的边包书的两个宽边36厘米,用30厘米包书的长边26厘米,40>36,30>26,所以合适。
有5人同意这种想法。
于鸿昊:包书皮时,书的宽度是18厘米,用40厘米长的边去包2个宽40÷2=20厘米,20>18,书的长度是26厘米,它的长度不变,用30厘米的边去包,30>26,所以合适。
有2人同意。
课堂上,同学们交流热烈,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理由,当然班上也有一部分同学从面部表情上看,听得云里雾里,没理出个头绪,到底哪种想法最有根据,还是这些想法都对?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说服自己,我没有当堂对哪种想法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晚上回家再次包书皮,并且规定用三张不同的纸来包装:①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②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③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
当再次交流时,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出了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和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不合适,只有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合适,并且,说明不合适的理由时,都是在围绕着边长35厘米不够两个宽的长度,50厘米虽够两个宽边,而24厘米又不够包长边26厘米,没有一个同学在纸的面积和周长与书的面积和周长相比较上说明,看来同学们已自己找出第一节课哪种想法最有依据性了,知道了单从面积和周长相比较是不行的。此时,再稍一点拨,孩子们便完全理解了。
经过两次包书皮的过程,经过课堂上的不同交流,同学们不但知道本题的答案,并且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不正是我们的数学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吗?当我再让学生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给长18厘米宽26厘米的书包装时,同学们都知道从边上去考虑,不用实际去包装也知道了不合适。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往往能找出答案,但对于“为什么”,却是需要每个孩子深深地思考,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细节,虽然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决定了答案的唯一性,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想法往往是不惟一的,正是这不惟一的寻求过程,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良好思维品质,而怎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索这一过程,也正是新课改要求教师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8
《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不是教材中的某一节课程,而是我根据线上教学学生的反馈以及复课后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的。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学完了周长与面积后,没有深刻理解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出现混淆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深刻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一道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例题让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进行区分,然后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体会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并将此规律迁移到数的运算中,体会“两个数的和一定,这两个数越接近,它们的积越大”。
在本节课中我有两个想要表达的思想,一个是数形结合,另一个是迁移转化。我们知道实际上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直观的,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将表格中的数据与图形进行对照,实际上是沟通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数的运算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把在长方形中发现的规律迁移到数的运算中来,通过探究、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阔,知识体系更加的完善。而实际上这两种思想是互相渗透的',所以也是想在这里做一次尝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初步渗透数形结合、迁移转化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让思维真正的得到发展。
整体上这节课的基本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的表现也不错,我自己的状态还比较饱满,和以前相比,也算是有所突破。除此之外,还想肯定自己的是,在上课之前,我临时换了一个问题,使得后面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在第一个表格出现之后,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刚开始在这里设计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这四种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的回答始终都是“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面积越来越大,或者长每次加1,宽每次减1,面积在不断地增加。”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当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呢?期间我一直在反思,没错,就是这个问题不合适,这个问题太局限了,也太具体了,它把学生的思维全部集中在了长、宽、面积的变化上,学生当然只会发现“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面积越来越大。”可不可以换一个问题呢?于是我把问题换成了“通过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这个问题就很有开放性了,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当然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发现。果然就有学生提到了“当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这一点,同时也为后面渗透无限接近的思想做铺垫。但每一节课总归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接下来是我上完这节课自己的所思所想。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换句话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其实这节课在我正式上之前已经磨过很多遍了,一遍一遍的磨,一遍一遍的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我也一直在调整,所以我设法想让我提问的问题更加具体和明确。比如“这个长方形的形状只可能有一种情况吗?是不是应该给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加一个前提条件呢?这两道题和刚才那道题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长方形长、宽、面积的变化,和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一样吗?”等等。是的,我的问题更加明确了,更加有指向性了,学生的反馈也正如我所想,但是上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对于学生的引导痕迹过重了,学生一直在顺着我的思路前进,但却限制了学生自己的思想,没有达到“拓展思维”的目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其实这节课有很多次拓展学生思维的机会,但由于自己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足,没有抓住这些机会。比如在整体观察三个表格中的数据时,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会发现当周长是18米时,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没有相等的情况,紧接着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整数条件的限制,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没有相等的情况?”学生的反应很好,立马想到4.5和4.5。课后我反思了这一环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没有相等的情况?”这个问题太局限性了,不够有发散性,如果把这个问题换成“如果没有整数条件的限制,有没有比长是5宽是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更大的长方形?”那么学生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种答案,比如长4.9宽4.1、长4.7宽4.3、长4.5宽4.5等等,面积最大的是哪种情况呢?长4.5宽4.5。既巩固和验证了前面发现的结论,又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一举两得。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对于他们自身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本节课我设置了多个问题,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比如“王爷爷想用1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可以怎么围?”通过教师四个问题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使这一问题逐渐的明朗、清晰,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长、宽、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或是“在1、2、3、4四个数中,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使乘积最大。”在同桌讨论和独立思考中收获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课题研究结束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是不能中断的,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9
在教学中,能按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1、在交流中复习、由于复习的是旧知,教师没有过多地演示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分步梳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回忆,讨论、在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相互提问,相互启发,相互商讨,相互鼓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在活动中复习、复习课很容易上成炒冷饭或;题海训练课,而这节课上,教师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中深刻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3、在应用中复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无论的课始还是课终,教师都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书 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0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中“面积”与“周长”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往往容易把它与周长的计算混淆了。对此,特意安排了“面积与周长的比较”一节练习课,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学生了解面积与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求面积的问题理解为求周长,求周长的问题理解为求面积。本课中,以求黑板四周的长度(周长)和贺卡的大小(面积)作为契基引入,关注引导学生从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进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更牢固掌握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意在深化概念本质,从而达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安排一节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它们的计量单位。并能灵活地运用面积与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首先,我以激趣导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亲切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本课中,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本节课以始终“比较”为主线的思维方法,通过直观性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和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能使学生更切实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的`联系和区别整理成表,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接着,联系实际,体现生活数学,营选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本节课以“六一”儿童节为话题引入,接着求“六一”儿童节黑板报的面积与周长,练习又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花坛、操场等等,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练习设计难易适中,在递进的层次中进行,营造一个“扎实”的数学课堂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练习,而且创设的练习难易适中,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综合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安排使学生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1
《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周长和面积非常容易混淆,不仅仅是意义上的模糊、还有计量单位、计算方法上的混淆。本节课旨在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加深对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正确、熟练地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从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系统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周长是一维空间,面积是二维空间,如何让学生有效的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飞跃,必须要解决好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理清异同点。注重知识的梳理,力求全面、有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回顾整理,从周长和面积的异同点两方面研究。在不同点方面,着重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三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在相同点方面,不管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而正方形要知道它的边长。在整理的过程中,做到全面整理、有序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初步构建知识的网络。注重网络的构建,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整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点后,从整体上建构知识网络。通过让学生如何把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整理,变得更加简洁、有序、清晰、系统、有条理,注重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课后的学生练习反馈上来看,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异同点掌握较好,但是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有关问题解决上,特别是在当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求面积以及当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求周长这两个题目有些复杂,还需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通过画图来正确理解题意,让学困生能得到学习上的提高。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2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 “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通过 “ 生活引入——回忆整理 —— 构建网络 —— 实际应用 ” 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
1 、联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以生活中照的照片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在自然而贴切中引出课题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面的梳理复习。
2 、先回忆后点拨,全面梳理知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在回忆中引出六种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指一指,摸一摸图形的周长,突出了 “ 有无计算公式 ” 的思考方法,紧扣 “ 所有边长的总和 ” ,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明朗。接着再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强调了 “ 各面积公式的推导 ” ,唤醒了学生的思维链接。
3、在合作中交流,在体验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交流,如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4 、练习循序渐进,在实际中应用。复习不是简单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解决问题。本节课的练习既有基本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又有学生常见错题的纠正,还有综合性较强的练习设计,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了复习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
5、进一步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在得到网络图后,让学生从两个方向进行观察(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其中,从右往左看,可以发现在推导一种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总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解决。从而,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会的问题来解决。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3
【场景一】: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铁丝,看看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
师:这根铁丝长24厘米,如果给你,打算怎么围?可以围出几个形状的长方形?
生:先围一半。
师:(将铁丝对折),举着问:这是什么?
生:一条长加一条宽。
师:继续折,折好长方形的两条长与一条宽,再怎么折?(生示意他再将长的一条边折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
(师继续演示,又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师问:这些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面积会怎样?
生1:它们的周长一样,面积不一样大。
生2:面积应该是一样大的。
生3:不管怎么围,周长一样,面积也相等。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板书"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
这仅仅只是我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想办法验证才行,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在小组里说说。
【反思】:这是新课的引入,很朴实。但细细品味,就不那样简单。从老师手里的铁丝,思考围长方形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引发学生猜想"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会怎么样?"老师提供有效"刺激物",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智慧的开端。
【场景二】:
师: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在方格纸上怎么画的长方形?
生1:我画了三个长方形,长与宽分别是10厘米和2厘米,8厘米和4厘米,7厘米与5厘米(出示图画)。我得到的结论是: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相等。
师:(板书长与宽的长度)看这位同学画的长方形,与我们围的长方形一样吗?周长符合什么条件?
生2:周长是24厘米。
师:通过验证,刚才的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是错的。板书(×)
我还发现刚才验证时,很多同学出了问题。验证不出来,有谁知道?
生3(不解地):我画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8和2,还有6和5,所以做不出来。
师:他所画的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样?(不相等,不是24)
生4:我画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有了猜想,怎么来验证呢?
生5:先要看长方形的周长是不是24厘米。
师:对,先画两个长方形,周长24厘米,再通过计算判断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那么,有的同学画2个,有的'画3个,是不是越多越好,你们认为画几个?
生6:我认为画两个就可以了。
师:对,只要举个反例就行,不必再画3个、4个、5个。
【反思】:从猜想到验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思维对象从铁丝转借到"图画",从关注图形形状的不同,转向关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的大小关系"这正是潘老师设计的精妙之处,学生始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探究和讨论的情景中,兴趣盎然,在独立思考、小组学习中学会倾听不同意见,综合比较,作出判断,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智慧互动。
【场景三】: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已经知道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相等。用24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多个不同的长方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长方形面积比较大?有没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有,怎么去发现呢?(师出示刚才画的长方形:长10厘米,宽2厘米)想像一下,还可以怎么画?
生:长还可以是11厘米,宽1厘米。
师:你还能想出多少?请你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面的表格里,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练习,稍后反馈。
展示两份学生作品:
师: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
生1:我比较喜欢第二种。
生2:第二种按顺序写,感觉很清楚。
师:是呀,有序地思考,便于归类(媒体随即出示了相应的长方形直观图)
师:仔细看看,什么时候面积最大?有没有什么规律。从自己的表格里找一找,想好了应该怎么表达,再与同学交流。
生1:我们小组里发现了:围的长方形长越长,宽就越短。
生2: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周长一样的长方形,越来越方的长方形面积最大。众笑。(潘老师让他上台在屏幕上指了指,才明白他其实指越来越接近的正方形)
生3:宽越大,面积越大。(很多学生持怀疑态度。)
生4: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师:(指着图形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那么,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老师边提问边板书,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师:周长2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与面积有这样的规律,那么所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里,都有这样的规律吗?怎么来验证。
学生任意出题,继续验证......
师:那么,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一定相等吗?请大家课后自己继续去猜想并验证。
【反思】:从场景二到场景三,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跳跃着。一开始很多学生的思考带着盲目性,无序性,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性,往往想一个长,找一个对应的宽。潘教师十分敏感地观察学生的研究状况,通过比较,引领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有序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课未部分的开放题,层层递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反思】: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促使他们生成智慧和人格。"整节课用一根铁丝,一张长方形纸,屏幕上只有几个长方形的直观图,围绕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操作活动.
一系列操作探究活动,没有纯粹的周长与面积计算练习,实际上在显性的操作后面,是隐性的复习巩固练习。学生在画图、计算中,熟练掌握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内在联系。在经历"猜想----验证----结论,从特殊结论推广到一般结论"的过程中,借助具体可感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不断生成了智慧。
在"倾听----唤起---表达---碰撞"中,以教材为载体,不断创生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课堂上让学生学习举反例的方法,进行数学推理训练,让学生比较整理的方法,学习有序思考策略......课堂上出现了真实的问题。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4
对照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中,教师直接使用教材例题,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计算,学生接触的信息是静止的,是缺乏活力的。因此,学生对例题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不感兴趣,学习也就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是被动的。而第二次教学中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具体形象的素材,引导学生指一指、摸一摸、量一量、议一议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一次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由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学生经历不到对比的过程,对比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只是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机械的操作,教师注重的只是学生的计算结果,缺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考虑。而在第二次教学中,学生主动经历了对比的过程,整个活动都是师生、生生合作,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注重的是怎样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体现以下三点。
1、数学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理解和感受数学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中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物(奖状),借助“做镜框”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对比、辨析中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从而建立概念。如:课本、桌子、黑板、窗户等。让学生指指周长、摸摸面,亲身体会面积与周长的不同,使他们感到:哦!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生活真是太奇妙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1)正反辩论
在实践应用这一环节,我先出一道判断题,让学生当小辩论家,引起学生的辩论,在辩论中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辩论意识。
(2)体验对比
在教学面积和轴承的对比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周长和面积的不同,通过指一指、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比一比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总结概括能力。
(3)实践运用
在深化理解面积和周长的过程中,以实践探究为重心,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道实践题目:
(1)当小小辩论家,判断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一定相等。
(2)做小小规划师,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差越小它的面积越大。
(3)做小小设计师。三道题目都是通过操作实践,共同探究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3、突出了以对比为主线的思维方法。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积极参与学习,在对比中梳理知识,加强对周长、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拓展深化知识。
另外,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求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自主地发现规律,由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然而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两节课能实现的,当遇到学生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的问题时,就显得无所适从了。因而造成本节课在规定的时间内(40分钟)未能全部完成教学任务,拖堂了几分钟。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新课程,新概念,新课堂,要求我们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让我们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15
关于对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结合7月19日下午的讨论总结如下:
(一)两者的概念不同。
当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定义性的文字教材中没有出现,即使老师讲出什么是周长、面积,有的学生也未必理解,不如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什么是周长面积,建立周长面积的表象。比如让学生摸长方形的课桌面,说出自己的感觉,桌面的四边是连接的,有割手的感觉,这四边的长度和就是桌面的周长,而平平的部分就是桌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一画周长、涂一涂面积,我想这种实物与图形的结合也许能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二)计算方法不同。
使学生认识到周长可以量,甚至有时可以一次量出来但面积不能量。一般情况下,它需要两个条件:长和宽。先分别知道长和宽的长度才能计算出面积结合算理,也许学生更能理解。如: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其周长为4×4,面积为4×4,引导学生分别解释这两个算式中每个“4”的含义,领悟到它们仅仅是数字上的`巧合,其意义截然不同。
(三)单位不同。
混淆周长面积的单位,甚至有的学生在套公式计算后不敢写单位,说明还是没有对两者形成正确的辩解。还以上例为例,4×4(周长),第一个“4”是有长度的为分米,而第二个“4”是表示有4个4分米,当然是16分米;4×4(面积)这个算式中的两个“4”都是4分米,分米与分米相乘,得到的是平方分米。单位的混肴有时是学生的粗心,但有时是学生不明白到底是求周长还是面积,这点很重要。学生不能正确辨别是解决不同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多给学生提供叙说周长和面积词语的机会,如选择合适的单位:①教室的地面占地约是48()②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90()。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两者的区别。
以上是我的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修正,谢谢!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周长与面积》教学反思04-15
周长教学反思02-02
面积的教学反思04-14
面积教学反思02-23
《面积》教学反思05-27
数学周长教学反思01-13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02-05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04-14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06-16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