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学反思1
上完本课,我空出时间让学生质疑,有位学生提出: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倒不如躲到隶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怎么理解?说真的,我认为把作者写的《风筝》安排在第一课,未免太难了。因为作者先生的文章语言比较隐晦,作为老师,有时都一下子都转不过弯来,何况是刚进初中的学生?这位同学提出本课触及中心主旨的一句话。我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请同学来回答:这句话强调地指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教育思想十分猖獗,必须坚持战斗,不能退缩!
另一位同学接着回答:这句话和第二段中的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相照应。我去查有关的资料,作者写这篇的文章是1924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统治下,所以,这句话是当时自然气候的描述,也是作者对政治气候的感受。除此之外,同学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都让他们通过讨论自行解决。同学预习课文时,碰到问题能去查找资料,这是一种探究精神的体现;经过讨论解决问题,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通过几节课和同学一起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中班教学反思2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小土坑”,活动的目标为三点: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在活动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即: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围绕所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反思。
1、幼儿阅读时间的把握及形式的调整。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讲述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存在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策略的调整,即: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保证每位幼儿有讲述的机会,让先看懂图意的幼儿自己讲,后看懂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讲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儿互相讲,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
2、目标设定与方案设计中的一致关系。
在活动中,我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据问题制定了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阅读活动,并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通过这次活动,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所做的尝试也是比较符合我班幼儿的学习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学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
中班教学反思3
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的一节群文阅读研究课《有意思的儿歌》。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开展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识字少,没有阅读基础,连教材里的课文都读得不够流畅……但我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让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进而爱上阅读,因为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在我校开展一年多以来,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特别是有主题的群文阅读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乃至未来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儿童阅读事业的推广人,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阅读的种子,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今年我接一年级的新班,忙过了黑色的九月,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一年级的孩子该怎样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我想,首先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吧!而儿歌无疑是孩子们最早接触、最多接触,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儿童文学形式,他们也是从儿歌开始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让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读儿歌,说儿歌,表演儿歌,创编儿歌等环节,让他们感受读儿歌的乐趣,在读中训练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体验创造的快乐,从而引导孩子们喜欢上课外阅读,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儿歌如此之多,如何选一个议题将几首儿歌放在一起在一节课里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过写动物的儿歌,写春天的儿歌,写秋天
的儿歌……但都没有一个议题很集中,在大量的阅读了很多儿歌后,突然发现其实儿歌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点,何不选择其中几种典型的、孩子们又感兴趣的儿歌让孩子们来阅读呢?于是我选择了《有意思的儿歌》这个主题。
围绕主题,我定下了学习的目标:
1、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3、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4、通过学编儿歌,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创作儿歌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交流导入,二、诵读儿歌,读出节奏,三、自由诵读,感受儿歌的不同类型,四、学编儿歌,感受乐趣,五、总结点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楚,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思维很活跃,在读、唱、演、玩中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过也有许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导学部分的教学还不够。教学《小白兔》这首儿歌时,让孩子们学会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读儿歌后让他们想其他办法来读儿歌时,孩子说到“表演读”时就应该让孩子们马上来表演着读这首儿歌,也为后面的表演自己创编的儿歌打下基础,后面的表演会更丰富多彩。
在引导学生说《比尾巴》这首儿歌有意思在哪里时,没有让学生说得够,就急于引导孩子去发现问答歌一问一答结构上的特点。
此外,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走进他们感兴趣的情景中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而我在创设“回家用这首谜语歌去考考你的爸爸妈妈”这个情景时做得还不够。
老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关注生成的问题,还要更充分的营造学习的气氛等。当然,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兼顾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最后,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课堂教学、儿童阅读这两手长抓不懈,语文的教学前程似锦,学生的发展前程似锦,祖国的未来前程似锦。
搞好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语文的教学前程似锦,学生的发展前程似锦,祖国的未来前程似锦。
中班教学反思4
炎炎的夏日来到了,让所有人都盼望的暑假已在眼前,一学期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也将结束了。经过了一个美丽的春天,孩子们也像春天里的小树苗一样长高了,长大了,也更加懂事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就要成为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有辛勤付出的汗水,也有成功欣慰的快乐。现将这点点滴滴做一个回顾总结,以此来反思不足,展望未来。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重点的抓好幼儿保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进入中班下学期后,大部分幼儿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过了新年,他们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以次来向大家证明已经长大一岁了,更能干了。抓住幼儿渴望长大的契机,我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改变了以往指导帮助的做法,更多的是加以观察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日常中学习锻炼、不断提高,体验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自信。针对孩子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小小的比赛,如午睡起床时我们开展穿衣服、叠被子比赛,放学前十分钟,我们也经常开展整理衣服比赛,孩子们非常有兴趣,在参与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一个班里孩子的发展总是会有很大差异,我班也是如此。有少数的幼儿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很强,在活动中往往和别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两位老师和阿姨付出了更多的关心,重点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也有所发展。
班上大部分孩子体质很好,但也有个别幼儿是过敏性体质,经常感冒咳嗽;邓涵小朋友生理发育不完善经常会尿床,午睡间时保育员张老师时时刻刻注意他,同时也向孩子们说明,让孩子们有一份同情心,一起来帮助关心他。马晓宇是过敏性体质,并有轻微哮喘,在生活和学习上也给予较特殊的照顾,经常留心他在进餐、午睡时的表现,注意什么菜他们是不能吃的。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对于这些体弱多病的特殊幼儿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重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积极为幼儿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我们利用每天晨锻时间,组织丰富多彩集体游戏,有计划地锻炼各种基本动作,有目的的训练幼儿的一些基本技能。我们与幼儿一起追逐奔跑,拍球扔飞盘,和幼儿一起跳,一起玩,我们的热情和投入感染了每个幼儿,大家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敏。对于一些新的玩具玩法,我们老师总是带头先学,以此带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经常组织孩子开展集体游戏活动和小组竞赛游戏,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各种技能,学会遵守规则,锻炼身体,提高体质。
二、以幼儿生活为背景,预设、生成主题,有声有色地开展主题教育。
1、确立适合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
学期初,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以《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一书为主,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本学期的主题内容,本学期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游戏活动、生活环节和自然现象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积极引导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区域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2、主题游戏活动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
在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总会和孩子一起生成与主题相关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并且经常更新活动内容和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幼儿每天都有活动机会和充裕的活动时间,活动中注重引导,不断增添相关内容,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
3、结合主题,利用有价值的社区资源
幼儿可以通过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他们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周围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是幼儿获得丰富知识经验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家园合作,拓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
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及需要配合的事项。
2、半日公开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感情。
本学期我们举行了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参与了此次活动,观摩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使家长直观的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和游戏情况。我们还组织了亲子游戏活动,家长们和孩子一起活动做游戏是那么开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许多家长都这么说,这半天的时间实在是过得太快了,没想到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是这么丰富多彩,他们在游戏学习中掌握了本领,锻炼了身体,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非常放心。也有的家长从观摩中知道了自己孩子在班里的发展水平,取长补短,更好地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四、巩固优势、找出不足,指明方向。
在我们两位老师和保育员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整个学期,我们发现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取了可喜的进步:
1、午餐进步较大,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能基本做到不掉饭菜在桌上,地上,用餐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2、本学期,几位攻击性较强的幼儿是我们老师和阿姨的重点关心对象,我们通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和联系,使这些幼儿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阮国豪进步最大,现在打人推人的习惯基本改掉了,上课进步更大,非常积极。
邹顺天在这方面进步也很大。
3、几位胆小、动手能力差的幼儿如沈洁、谢良嘉、张泽诚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鼓励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立了自信心,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4、在游戏方面,由于我们开展了主题游戏,随着主题的开展,游戏内容、提供的材料一直在不断更新,而且许多游戏都是来源于幼儿日常的活动,使他们参与更积极了,通过主题游戏,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但我们也发现班里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有必要在继续前进之前,来发现问题,找到更好的前进目标:
1、在学习习惯上,依然有少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有的幼儿乐意发言,但不爱动脑筋,依样画葫芦;
还有的幼儿爱插嘴,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等。象黄博、柯涵、朱明德、张子航几位孩子上课思想不集中,做作业时需要老师反复的教。象陈彬彬、刘俊璋等几位幼儿虽然理解能力较好,但上课坐不住,经常影响课堂纪律。
2、在课间或户外活动时,有些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过于调皮,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3、不少幼儿阅读习惯差,不爱护图书,图书角的图书破损较严重,因此,下学期要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重点抓不足之处,在前行中不断反思,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会在大班更上一个台阶。
中班教学反思5
这学期我被调配到了中一班。对于一个刚刚带完大班的老师而言,总觉得中班孩子们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加上经常听到家长来倾诉孩子在家什么事都不做,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自己的玩具不会整理等等,所以我针对这些情况,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安排。
在活动中我首先用了提问的方式导入,"你们的小手会干些什么",让幼儿为活动中儿歌进行仿编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幼儿领悟到自己在身体方面的成长。
我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了活动前教具的准备,用图片的形式将儿歌表现出来,顺利地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了儿歌的内容,轻松地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在我的引导下,活动中幼儿能将自己的照片、物品进行简单的讲述和比较,并能说说"自己在家会做哪些事"。通过让幼儿自由讲述,满足了孩子们"我要说、我想说"的欲望。接着我就借助课前根据儿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关的图片(爸爸、妈妈、奶奶、我、衣服、小脚、桌子、花灯),在我朗读儿歌时,按儿歌顺序一一出示,这样幼儿就能很容易的看着图片把整首儿歌念出来。我还在活动中带孩子们集体朗读,并且采用了接力朗读和单人朗读的方式,激发了幼儿朗读的兴趣,加深了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我在活动只重视了幼儿的记忆诗歌内容,却把仿编忽视了,只是我把孩子们会做的事,编入儿歌中,却对于教学目标没有完整地完成。我觉得,在活动中应该让幼儿用"我会____"的句式进行大胆的表述,并根据孩子们说的'内容及时的,使幼儿把儿歌中的内容自然的迁移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中,也自然地进入了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中。这样孩子们才能积极地创编出自己的儿歌,让他们体会到了创编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下次在开展这个活动时,我一定会围绕目标来实施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教学反思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特点是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等等。本次活动《荷包蛋》这首乐曲,是一首音乐速度和节奏较为缓和欢快的欣赏乐曲,之所以选其为教学内容,是因为这首乐曲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歌曲,它可以帮助幼儿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结构方正,易学易做,适合幼儿表演。
中班的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听。喜欢随音乐尽情的动起来,有一定的音乐表现欲望。好动,游戏又是幼儿的`天性,如何让幼儿在聆听感知了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充分表现音乐,感知音乐的不同变化,从而去真正感受到音乐富于孩子的动感美呢?于是,我设计了这次音乐欣赏活动。这也为我班的孩子们所喜爱与欢迎。
本次活动采用了白板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首先我以厨师的身份给小朋友带来一件礼物,用白板的遮罩功能让小朋友对此好奇,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幼儿对煎荷包蛋的过程并不是特别熟悉。之前没有给小朋友渗透,以至于在说过程的时候说的不完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更应该重视幼儿健康丰富的情感的培养:一要关注幼儿动作表现的过程。动作表现是对音乐逐步熟悉和理解的过程。二要关注幼儿想像表达的过程。教师应该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和想像空间,引发幼儿想像的迸发。
评课老师指出:"教师运用白板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同时运用了白板从而忽略了图谱的作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情绪体验应建立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之上。一是了解幼儿。二是了解作品。音乐欣赏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载体,幼儿的情绪体验也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指导老师提出的建议和自身的不足之处时刻提醒自己。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些。
中班教学反思7
《有趣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一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有一个活动目的是探索两种不同导入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中的课堂运用实效。因此,执教的两位老师在基本确定了活动过程后,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点的设计。两个活动,我们分别运用了两种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是手指游戏变魔术导入,教师通过魔术变出三种图形,然后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两次活动,幼儿参与性都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种形状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教研组老师们听课后向我们执教老师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争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教师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圆形:没有角,圆溜溜;正方形:四边一样长,四角一样大: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组的研课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执教,从活动后的研课到反思,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及时地反思,总结会让你收获更多。
中班教学反思8
这次活动我通过讲故事《马路上的斑马线》并让幼儿回答问题,使幼儿认识了斑马线,明白了斑马线对行人安全的重要,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通过游戏活动强烈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收到了很好的功效。
曾经有个教育专家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环节中,我都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玩开车游戏时孩子是非常的感兴趣,所有的幼儿都愿意徒手在空中画斑马线,利用游戏进行绘画活动,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练习演变愉快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对绘画更加感兴趣。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知道了不能一个人过马路,要和大人手拉手过马路。知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的道理。斑马线是一个重要、常见的交通标识,一些幼儿上课时,在教师的提示下,都想起在生活中已经见过,活动后,幼儿们也更加注意观察,并且非常满足的与老师、同伴交流。并且能够自觉地提醒家长要从斑马线上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拉着家长的手。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斑马线和过马路的知识,这些幼儿非常乐意向其他同学介绍,其他幼儿们也很乐于接受自己同学传达的信息。家长在生活中,更加要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交通安,强化幼儿的意识。
中班教学反思9
当园部把《有趣的玩》交给我们中班作为园本主题进行主题实施研究时,我们觉得根本就无从下手,范围太大了,如何开展主题活动研究?以什么为主线来实施呢?经中1班和我班的四个老师共同商量,我们决定:中1、中2先实施主题分支:"好玩的纸",之后再分别实施其它几个分支小主题:"有趣的绳"、"好玩的自然物",以整合成大主题《有趣的玩》。我觉得在这次主题中,虽然老师以预设的课程内容为主,但是我们还是捕捉到了孩子活动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欣赏幼儿,放大幼儿每一个小的发现(孩子们的尽情表现)
一次晨间搭积木活动中,轩轩用纽扣积木做了一个长短相等的十字形陀螺,放在地上飞快地转动着,而后,他又告诉我他还能进行组装呢!我很感兴趣,问他怎么装,他立刻找了个长一点的,换下了其中一块,这样十字型的陀螺就变得长短不一了,我问他:"这两个陀螺转得一样快吗?"他立刻告诉我:"不一样长的转起来不平衡,一会儿就停了。"小炎用积木拼了一个长方形的陀螺,中间放一个积木表示轴;芊芊、小叶合作拼搭了一个大型的圆形陀螺,他们合作得很成功;而飞飞也兴奋地告诉我他在玩陀螺中发现的秘密。他的陀螺一共有六种玩法,我很奇怪也很感兴趣,立刻让他示范一下。他的演示让我大开眼界,他在转陀螺之前有六种转的方法和握陀螺的不同位置,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在我表扬他时,他告诉我小雨还会用弹的方法玩陀螺,只见他熟练地用两手做了个非常漂亮的动作,随即立刻弹了出去,真实精彩。于是结束时我引导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让大家一起寻找更多的玩法、发现更多的秘密。在活动中,老师要及时捕捉孩子们在探索中的发现,孩子们独特的表现,及时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通过集体分享,相互启发,把每一个人的研究所地化为集体的财富,又使每个人从集体财富中吸取营养。
创造想象,充分发挥(纸的巧夺天工)在孩子的生活范围中,各种各样的纸到处存在,孩子对纸的'熟悉程度不逊于我们成人。在孩子眼中,纸可以折出富有动态的飞机,纸可以染出色彩缤纷的画,纸可以带给他们的知识……在孩子的思维领域中,"纸是从哪里来的?""纸的发明者是谁?""纸都可以用来写字吗?"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潮水般在孩子心中翻滚。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分工查询了一些有关纸的资料,孩子们的参与,家长的配合,老师的关注,使孩子的兴趣更加提高,激起了一个"玩纸"的高潮。特别另我激动不已的是,在孩子们玩纸时,他们能够把简单的报纸想象成各种物体,在特别的情境中能够用来解决问题;他们还能把报纸演绎成琳琅满目的物品,真的是巧夺天工,纸的造诣发挥得淋漓尽致。瞧!每个孩子都沉浸在"纸玩"的世界中。你看,诗雨把报纸作成了一把伞,扬晟把报纸变成了一架新型飞机,王越把报纸变成了一把扇子,思含把报纸变成了一条裙子……当玩游戏,孩子正玩得兴奋时,"下雨了,怎么办呢?"老师的一句突发性的语变,引起了孩子们的恐慌。"怎么办?"有的孩子惊叫起来,不过在这之后,更多的孩子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孩子想到了避雨,有的孩子想到了叫妈妈来接,有的孩子则想到摘片大叶子当成伞,孩子们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呢?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把报纸当成伞不就行了吗!"佳航忽然大声地对我们说。"哇,你太聪明了,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孩子们对佳航的独到想法纷纷赞成。于是,一顶顶报纸伞随即生成。玩累了,孩子们受前期经验的影响,居然都把报纸当成地毯,一张张小地毯慢慢延伸变成一张超大型的大地毯,孩子们躺在"大地毯"上休息,甭提有多高兴了……
捕捉冲突,引发思考(孩子的介入与讨论)
在玩绳时,孩子们对绳子的各种运动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菲菲说:"绳子扭动的时候像蛇。"冰冰说:"绳子像蜗牛的小房子,一圈一圈的很好看。"浩浩说:"绳子像浪花。"孩子在玩的时候观察着,在观察的同时又思考着,这是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我正暗自感到欣慰,孩子们长大了。正在这时,滔滔问我:"老师,可不可以和好朋友交换绳子玩呢?""当然可以。"一下子,孩子们三三两两的簇拥在一起,友好的交换了绳子。"包老师,我不想和晨晨换绳子玩。"只见滔滔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走到我身边。我很好奇,滔滔一向和好朋友很友善,怎么会这样呢?我忍不住蹲下来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呀?"他憋了好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绳子是新的,能变长的。晨晨的绳子是旧的,不能变长。""噢,原来是这样。那老师和你换吧!"我没有指责他,我想只要我用适当的方式吸引他,他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随即,我用惊讶的口吻对孩子们说:"哇,滔滔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发现有的绳子能变长,有的绳子不能变长,你们有没有发现呀?"
中班教学反思10
学校大力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想办法按照“学案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我教授《风筝》这课,就是按照学案教学的思路设计的。
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还不错。
好的'地方:
1、用风筝图片,以及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课堂伊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注重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逐步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导致拖堂。
2、教师的课堂语言很重要,还应提高自身语言魅力。
老师们的建议都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寻找方法,多请教他人,争取把课上好。放风筝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风筝教学反思
中班教学反思11
给你一篇中班美术风筝教学反思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这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作业练习的方式,1、表现一个风筝,可以临摹或是设计。2、想象画:表现放风筝的场景。喜欢看书照着画的,就让他们照着画,喜欢想象创造的,就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从两个作业中人选一个。学生对这样的做作业形式似乎比较感兴趣,因为,相对自由开放,所以能够更加轻松的创作。创造力产就生于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过于拘束和严谨的环境不利于创造力的提升。据说,比较乱的房间布置,反而会滋生创造力,这为什么呢?大概是由于,过于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人产生拘束感吧,觉得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就无法自由思考了。所以啊,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教室里感觉到轻松和自在。
美术课程中也有很多文化知识的内容,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多老师习惯于自己抱着讲,让学生坐着听。这种情况要想改变,就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让教师懂得,讲的再多再好,不代表学生学的就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实效。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单单表现在学生的作品上,更表现在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上。美术教师要在课前深入挖掘课程的'文化资源,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风筝》这一课,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的不仅有风筝的历史,风筝的种类,放风筝的习俗,还有与风筝有关的美学知识等等。教学无小事,深入探究,美术学科也有很深的道理和学识在里面。我们要借助美术学科的教学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去培养那些只精通考试的机器人,而要培养有修养,有文化的完整的人。今天的学生,我们期望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在买衣服的时候能够知道怎么搭配色彩,在博物馆里能够懂得欣赏那些艺术作品,在家里能够动手将家庭环境布置的温馨优雅、富有情趣,拥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
中班教学反思12
幼儿园多年来在教育过程中一直采用综合主题教育形式,让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各科活动之间有机结合,使幼儿掌握主题内容更加深刻印象,并易于被理解。并且环保教育一直渗透在幼儿园每日教学之中。看孩子们认领的小树,正在孩子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在"爱鸟周"内,孩子们的爱心鸟窝,让那些流浪鸟儿,有了归宿。"关注鸟类,保护自然"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我和小鸟做朋友"、"我为小鸟安个家"等系列爱鸟、护鸟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大量关于鸟的图片、书籍和标本,在主题墙中进行张贴,一起聆听"鸟类大罢工"、"鸟妈妈的孩子"等故事,交流彼此收集的鸟类信息,通过直观的视觉、听觉来激发幼儿爱小鸟的情感。
鼓励幼儿多听听小鸟的叫声、学小鸟的动作、找找小鸟在哪里,组织小朋友们表演爱鸟、护鸟的歌曲和舞蹈,给小鸟画画等,激发幼儿保护鸟的情感。这个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平时的生活中、鸟类市场、动物园以及图书上,孩子们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关于鸟的名称、形态和习性等。但我还是请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鸟的图片等资料。家长们也很支持与配合。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孩子们对此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再次的了解与巩固,在活动《爱鸟周》中我和孩子一起谈谈有关的鸟的种类、名称、本领等。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飞"出来介绍:"我是猫头鹰,我会捉老鼠。""我是小燕子,我会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
为了拓展他们的视野,我还从电脑里下载了很多鸟的图片,让孩子观察欣赏,他们都惊叹道:"哇!世界上有这么多鸟!"还有小朋友说:"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我知道鹦鹉会说话,我最喜欢它了。"还有的说:"我喜欢看孔雀开屏,它的羽毛最漂亮"……有了对鸟的认识,让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有了很好的开始。
在故事《鸟儿大罢工》活动中,当孩子听的`有人在打小鸟时,那一刻,教室里沉默了,当听到害虫都在肆意的啃食森林、庄家、草原时,都知道人们捕杀小鸟的行为是错的,产生了强烈的爱鸟之情,孩子们懂得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树木的好朋友,是地球的好朋友,更知道了要好好保护鸟类,做它们的好朋友,情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接下来的绘画中,有的画了禁止打鸟、有的画了放飞小鸟、还有的画了给小鸟做鸟窝,希望小鸟看到了会回来,呼呼国还能恢复成美丽的家园。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对鸟产生了深厚的喜爱之情,更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以及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虽然主题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的爱鸟的行动将会一如既往的行动下去。
中班教学反思13
这是五年级的一节绘画创作课。既然是配画就不能随心所欲展开创作,必须在理解儿歌和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展开创作。而要配好这些画,又岂是件易事,它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一次全面考试,也是学生综合素养集中体现,这里基本涉及到学生所有学过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的设计,概括提炼,多样的绘画手法……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想这节课最重要要达到什么目的?是锻炼学生由抽象文字而产生艺术形象,然后用美术形式加以表现的学习过程。这就算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的,特别是不光把儿歌故事中的.情景描绘出来,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艺术美感。
在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表现在独创能力较弱,过度依赖参考作品,美术基本功欠扎实,头脑中的形象储备不足,所以创作起来有点困难。还有一个就是作业时间问题,一节课内要好创作好这样的作业,还要点评分析,着实相当困难,有个疑问:像公开课一定要所谓的结构完整吗?如果把这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注重引领感受,第二课时注重实践分析,是否可行。
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平时的绘画课学得扎实,而不是每一幅画都是半途而废,我想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学生的习惯很重要。我在教学中,感觉学生难得不是不会想像,他们很会想像,之所以出现像陈老师所说的那种学生过度依赖范本,而不肯动脑,其实学生是不肯动脑考虑怎样构图、怎样创造新形象、怎样组织画面。因为学生自己的创作,完全是有学生自己从头到尾自己构思、组织画面、构图、着色、使画面逐步调整完美,符合美术的审美要素。一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会有很多,不过有些问题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解决,这正是困惑所在。
中班教学反思14
一、成功的地方
1、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思考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2、注重读写结合和写法指导。课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续写前总结写法时,学生能谈到作者抓住了人物心情的变化来描写,这样把事情写详细具体了。
二、不足之处
1、讲“放风筝”时,用对比的方法与文章的.文字进行比较,学生会更明显体会到怎样写读者才会明白放风筝需要怎样的步骤和动作要领。
2、教学目标:我最初设计的既有将心情写具体,又有将做事的步骤写具体。这点没有充分考虑学情,有些贪多求全。不如只设计其中一个,让学生学透、学扎实。
3、学生能找到文中描写孩子们放风筝和找风筝时心情变化的词语,但是在讲解时应多加入一些设问,帮助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去感受,而非只限于词语表面的理解。
老师们对我提的意见很中肯,我虚心接受。一堂课上完了,有很多遗憾,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钻研、多请教,弥补这些不足。
中班教学反思15
《风筝》这是鲁教版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与其同组的是《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以及单元练习。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
上完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教案意识严重,课件牵着我走,我牵着孩子们走。课堂中太想让孩子们积极地与我交流,导致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没有落实新基础教育理念,没有教结构用结构,读书时间还是不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明显。
第一个环节:检查预习。由于我二十几年来一直教低年级,升入三年级后低段思维还没有转换,还把字词作为课堂中的'重点,用时太长。韩老师告诉我三年级的课堂老师应该课下了解孩子的预习,抓住孩子真正的出错点,如:“歇”是孩子们出错比较多的字,就应该重点指导。“歇”字的指导,不要只跟孩子们说不是“反文旁”,而是“欠字旁”,要了解字源,查一查为何歇字是“欠字旁”,不是“反文旁”。她举例说“拔”和“拨”很多孩子出错,如果老师知道是古代人用头上的发簪拨油灯芯,所以“拨”上有发簪的发。这样孩子就不会再出错了。课后我去字源网查了“歇”字字源,“歇”是会意字,从欠,古文字字形体像人跪坐着张嘴打哈欠,从曷,曷有止义,人休息也有止意,“歇”本意就是休息。如果这样讲给孩子听,他们肯定就不会出错了。
学课文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抓住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句上。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孩子们找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后,我就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同学们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此时你会怎么想?你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呢?风筝飞走了,你会怎么呼唤?等等。本课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如,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憧憬”,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我自认为同学们经过找心情词句,理解心情词句,读心情词句,一定能体会孩子们心情,也能自己写出一段带心情的结尾。可是预设自认为不错,目标达成却不乐观。孩子们仅限于高兴、快乐等心情词。此时韩老师告诉我不要为了心情而教心情,应该抓住孩子的特点,文中并不是只有描写心情的词句能表达孩子们的快乐,做风筝、放风筝中的动作词也都是孩子快乐的体现。每个部分都有它的结构特点,孩子如何做风筝,心情怎样。孩子如何放风筝心情怎样。孩子如何找风筝心情怎样。这不就是作者的写作结构吗?教会同学们找出结构特点。教学时,也可以先抓住重点段也就是放风筝段,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放风筝的,从放的过程体会他们的心情。教会了一段的学习方法,做风筝和找风筝这两段,同学们自己也能学。这也就做到了学结构用结构,孩子们了解了写作结构,后面的拓展也可以用这个结构来说,来写。
经过韩老师的指导,我有了新的设计思路,先让同学们找出文中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仔细读一读这三部分,看看作者写哪一部分最详细最生动。让孩子找出这部分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孩子们的开心,通过读感受孩子们玩时的心情。把心情词句找出来重点指导朗读。充分让孩子发现快乐心情是孩子们玩耍带来的。总结一下学习方法后,剩余两部分孩子们自学,同位交流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找出三部分写作的相同之处。指导孩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续编下一段。韩老师提出教语文不只是为了教这本语文书,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课内学方法,课外去实践。以后,我也努力带动同学们,引导孩子们到课外去拓展知识。
中班教学反思16
《风筝》一文围绕风筝叙述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详细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神态、心情,做风筝时满怀憧憬和希望,即便做出的风筝并不精美,仍满心欢喜,高兴地称它为“幸福鸟”;做好了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风筝,他们快乐的喊叫,从早晨到下午,情绪高涨,兴味浓厚;可是忽然来了一阵风,无情地将风筝吹断,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想唤回断线的风筝,可是努力无效,风筝倏地飞得无影无踪;孩子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自己心爱的风筝,于是开始苦苦追寻,他们愿意找遍每个角落……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文章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三年级的孩子品读课文,极其容易与主人公一起憧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
教学中我主要应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在学生说课文叙述顺序时,我没有一味要求学生对课文做高度概括,也没有要求语言必须精练,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表达欲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话、凭自己读后的印象将课文的内容按叙述顺序讲述下来,当然,也鼓励概括能力强的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叙述顺序理清以后,再紧扣“快乐”来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那么,也就是围绕“孩子们做风筝的时候快乐吗?放风筝时快乐吗?找风筝时快乐吗?”,在“是否快乐”这样的宏观问题的调控下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孩子们为什么在风筝上只写了名字而没有写地址”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有的说,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人家少,彼此都认识,万一风筝丢了,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也有孩子说万一别人不认识你,或者风筝飘啊飘飘到城市里去了,城市人多肯定不认识他们,那风筝不是就送不回来了吗?还有的说,孩子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风筝或捡到自己的风筝后就可以和自己做朋友。总之,学生对这问题是争论不休,可是,我为了不让太多的争论延误我们后面的'学习,于是让学生暂停争论,让他们课外去做实验,看看风筝究竟要多长时间才会被风吹断,或者自己掉下来。其实,现在想来,我认为自己的建议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不同的人去放风筝,那么风筝在空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当孩子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呢:作者和他的伙伴将名字写在风筝上,并给风筝取名“幸福鸟”,那么,如果丢了,如果也不能被送回来,那么风筝被别人拿走了真的就是一种损失吗?是一种痛苦吗?这样一引导,我想学生就能想到即使风筝丢了,被别人捡走了,那么自己的祝福就送给了别人,也把幸福的感受送给了别人,自己的风筝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这不是很好吗?
中班教学反思17
一、主题活动情况
1、活动时间:本次主题分四周时间完成,有三个分主题:
1、《在动物园里》;
2、《快乐的动物园》;
3、《有趣的昆虫》
(活动时间20xx/5/5--20xx/5/30)
2、活动内容:本月的主题内容详见主题网络图
二、比较好的活动:
1、集体教学活动: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每个孩子对常见的动物都有一定的探索兴趣、例如: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等。
为了丰富幼儿知识,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我们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捉迷藏的昆虫"、"小黑猪"、"森林医生--啄木鸟""小青蛙""大象"等等,其中既有科常内容,又有音乐内容,更有动手操作的内容。
2、区域活动:美工区:折纸"可爱的青蛙"、"我们的家在哪里?""小蚂蚁搬豆"、益智区:"找一找、认一认"
三、活动反思:
为四个星期的《在动物园里》主题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主题活动前,由于我们对主题活动的总目标和小主题活动的分目标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因此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能把握好主题方向,对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以前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考虑不够全面的弊端。所以无论是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活动后的延伸,都始终围绕主题目标进行,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样既帮助幼儿提升了的相关经验,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表现能力。但我们教师对有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了解的不够,今后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我们要通过相关的渠道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幼儿获取比较正确、科学的知识。
【中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学反思02-26
中班教学反思02-06
中班安全教学反思03-11
中班周教学反思08-19
中班美术教学反思03-14
中班教学反思随笔04-17
中班幼师教学反思12-31
中班音乐教学反思03-25
中班幼儿教学反思03-07